據聞,有很多人對是否可以在孩子的房間放置夜燈產生過很大的爭議。
因為在我們一貫以來的睡眠習慣中,都有開燈睡覺不管對大人還是對小寶寶都不好的說法。這是因為啊,燈光屬於人工光源,而在一切人工光源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光壓力,這種壓力是會對我們的睡眠造成影響的,並且這種光線會影響褪黑素的分泌進而影響晝夜節律。比如經常開燈睡覺的人,睡眠就十分容易變淺,甚至會出現半夜驚醒的情況,睡眠質量普遍不會太高。
除了睡眠質量會受影響之外,還有開燈睡覺會影響視力的說法,這個影響尤其針對小寶寶,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還處於發育的階段,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開燈睡覺會讓寶寶把晚上誤以為白天,最終會導致寶寶出現日夜顛倒,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甚至會影響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寶寶出現生長發育緩慢等問題。
但是這些說法雖然沒錯,但是太過籠統,應該要加上一個前提:顏色和強度,才更有依據和可靠性。
因為光亮的強度和顏色,給人類帶來的刺激是大有不同的。如果孩子睡覺時,房間裡依然開著白熾燈,那這強度相當於白天的光臨,必然是會對孩子的眼睛和身體造成影響的;再說到顏色,科學家們發現藍色燈光對情緒的負面影響最大,緊接著是白色燈光。相比藍光或白光照明,在夜間暴露於紅色燈光照明下,大腦相應區域的改變是最輕的。
因此,大家肯定也發現了,基本上專業夜燈發出的光線都呈暗黃偏紅的色調,如果家長只是採用了家裡本有的一個小檯燈當作夜燈使用,那麼即使開了最低檔的燈光,但是光線強度和顏色還是不一定會滿足對睡眠和視力不造成威脅的條件,只能說如果家裡的衛生間或臥室又需要一盞夜燈時,最好選用紅色燈光,而不是白色。
在2000年一篇在《nature》上發表的文章:"Vision: Myopia and ambient night-time lighting",文章總結概述了一個多中心(多種族)的縱向研究,表明在控制了種族和遺傳因素後,發現2歲前用夜燈和近視沒有任何關係,並且,這個研究還發現,無論是用什麼夜燈,結論都是一致的,都不會導致近視。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夜燈有害,夜燈提供的便利倒是顯而易見,目前證據支持夜燈無害,也並不影響晝夜節律,逼近夜間照顧嬰幼兒需要用昏暗的燈光,孩子夜間起夜上廁所夜燈的暗光也是一種安全感與指引力較強的輔助工具。(這裡僅針對合格專業夜燈)
當然在研究中,能得出夜燈對孩子不構成影響的結果,除了燈光要暗以及顏色要偏紅黃之外,主要條件還有一個,就是放的地方離嬰兒床有一定距離,又或者不正對著臉,這樣一來孩子合上眼皮之後周圍的環境對他們而言也就瞬間黑暗了。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你閉著眼睛根本無法感知的亮度可以影響到視力,睡眠或者身體健康。討論藍光(讓人興奮),紅黃光不影響睡眠其實都沒有必要,一盞合格的夜燈的亮度已經黑暗到不影響晝夜節律了,對視力發展也沒有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