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兩個宋之後,就沒有詩人了。因為宋朝的詩人,無論是辛棄疾、蘇軾、李清照等人,所寫的文字無論在高度和表情上都是後人無法企及的。
然而在清代,有一位詩人是特立獨行,即晚清的王國維。說起這位詩人,相信很多人對他不會陌生,他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且他的詞可以與宋詞媲美。
去日本留學
王國維小時候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在童年時期培養了王國維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
王國維年僅23歲,在父親的幫助下,他去日本學習,從那以後,他的命運與日本以及中國的歷史趨勢有著終生的交集。
留學期間,王國維對世界範圍內的哲學、科學、教育學和美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著名的雜誌《教育世界》上廣泛學習和翻譯,並將其介紹到中國,直到30歲。
在這方面,梁啓超計算王國維:「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
30歲以後,王國維又回到文學界。在長期介紹託爾斯泰之後,他開始了解自己的人民。在此期間,美學術標準《人間詞話》誕生。
出門8年回家後,我寫了一首關於妻子晚年的詩,流傳至今
除了他對文學的高度評價之外,王國維仍然愛他的妻子。同樣,他們的愛情也是令人羨慕的。
當他28歲時,為了謀生,當他回到家時,他看到他的妻子莫氏因為虛弱和疾病而失去了容貌,連她的容貌也不像以前那麼漂亮了。
我很苦惱,寫了一首詩《蝶戀花》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我已經經歷了夠多,但是當我回來時,你的容顏像一朵花一樣枯萎了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國維深深地愛著他的妻子,他妻子死後,王國維也模仿了蘇軾「夢裡尋妻」
他寫了許多來紀念她,《點絳唇》就是其中之一。
這首詩的意思是我以前的愛人離開了我,我必須在夢中遇見你。
由於妻子的去世,舊愛不再擁有前者光輝,然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位舉世公認的大師用他的生命之壽為世界製造了些許漣漪,留下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死亡之言。
過去的奧秘是什麼?
除了湖的背面,薄薄的《人間詞話》投影在讀者的心底。
在這個集合中,王國維包含有價值的許多詞作,並對作品給予評論和高度評價。
在文章的開頭,有三個領域被用來解釋人們為了創造一個偉大的事件必須經歷的三個領域:第一,昨晚西風枯萎的綠樹,獨自到高樓去看世界的出路;第二,衣服越來越寬,人們為了伊而憔悴;以及第三,人們在找他千百度,驀然回首,但那個人在昏暗的燈光下。
換句話說,當前的理解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繼續為之奮鬥,最後等待成功上帝的到來。其實,這三個境界不僅是人生的境界,而且可以放在任何東西上。
也許正所謂,盡你所能去聽天命
《人間詞話》是有意識的「人類轉向」,從欣賞中國詩歌作品出發,王國維構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以回答浙西和常州派提出的實際問題,同時回應時代的社會思潮。
由於《人間詞話》接受了西方美學的洗禮,書中「人性」的內涵是血腥的真感情,人類意識,崇高美,啟蒙意識和文學革命,可以說是一部具有長遠眼光的文學巨著。
《人間詞話》與當時的「詩歌革命」和「文學革命」的文學革命精神有關,他是中國文學理論從古典轉向現代的橋梁,具有闡釋文學的有效性和生命力。這些使《人間詞話》與中國成為接地氣古典現代文論作品。
那個人走了,沒人能追上他,也沒人能追上他,他必須繼承一代人和漸行漸遠的傳統和主旨。
幸運的是,我們還有這個《人間詞話》。那些偶爾有閱讀意願的人,無法承受前昆明湖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