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中國周刊》報導了咱小冀鎮的這位村支書

2021-01-08 騰訊網

無論身在何處,總有一個地方讓他魂牽夢繞。

不管前路阻長,總有一種信念助他衝破藩籬。

他說,沒想到管理一個村子會有這麼難;他也說,男子漢一諾千金,許下的諾言再難也要實現。在壓力面前,不僅有不怕難的擔當,更需有敢破難、善破難的智慧。在堅定理想信念的支撐下,他帶領村「兩委」班子迎難而上,破解了村子裡一個又一個多年未解的難題,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為民分憂的實事。終於,迎來了「省級衛生村」「五星」村黨支部等一個個榮譽,收穫了群眾和上級領導的讚揚。

他就是河南省新鄉縣小冀鎮聶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全永。

十幾年啃不動的硬骨頭,愣是解決了,他獲得了群眾的支持與稱讚

王全永是個「能人」,無論開飯店還是做企業,都經營得紅紅火火。

朋友說,王全永有情有義,多年的欠帳不催不惱,利息分文不要。

2014年,在村民的推選下,王全永參加村委會主任的競聘並順利當選。

村民擁護王全永,相信他可以帶領大家改變村子落後的面貌。王全永臨危受命,放棄原本在城市愜意舒適的日子,放棄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果斷回鄉,緣於那一份濃烈、灸熱的故土情懷。

聶莊村企業及店面租賃費用是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可多年來,有錢卻收不上來,不僅扼制了聶莊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民們也因此人心煥散,村幹部隊伍力量薄弱,士氣低下。

聽說新主任來了,各種質疑紛至沓來,更多的是觀望。王全永剛上任就遇到了難啃的硬骨頭。咋辦?「如果這筆錢收不上來,不僅自己丟人,影響村子下一步的發展,更辜負聶莊群眾對我的信任和期望!」

王全永登的第一個門,就是自家的親叔。「咱越是親戚,越不能走後門,讓群眾戳脊梁骨的事兒可不能幹!」王全永說。

「王全永親叔帶頭交欠帳了,他能從自己家的親戚『下手』,看來動真格了!」消息不脛而走。這件事後,局面發生了變化,慢慢地,王全永登門收錢時不再吃閉門羹了。兩個月後,王全永要回了聶莊村10多年遺留的欠款。聶莊村的帳戶餘額上第一次有了100餘萬元的集體收入。

王全永成功燒旺了上任以來的第一把火,在村裡引起不小的轟動。群眾紛紛給王全永點讚,就連原本「看熱鬧」的人也不得不伸出大拇指。

村集體有了錢,就有了底氣。此後,王全永的思緒飛得更遠,邁的步子更大、更有力了。

「嫁閨女,出南口」是聶莊村由來已久的風俗,「晴天土來雨天泥」也是南口路狀的真實寫照。村南口是通往小冀鎮和市區的主要出口,王全永要修好這條承載希望的幸福之路。有些群眾的房子舊了,村裡的土地少了,得想辦法讓大家住上像城市人一樣的新樓房……像對待一幅珍愛的畫作,王全永開始對聶莊村的未來認真勾勒,精心描繪。

有人不服氣地說:「咱村10來年都沒啥起色,他一個人能有多大的能耐?別是空嘴說大話」!

王全永不信這個「邪」。我連那麼大的企業都能管好,還能管不好一個村子?王全永卯足了勁兒決心要幹出個樣子。他把廠裡的鏟車開來,無償用於村裡施工。運用多年管理企業的資源,跑手續,引人脈,加快村裡基礎設施建設。把老婆和孩子丟在城裡,一股腦兒扎進工地,涼皮就著涼水,恨不得吃住在一線……

當昔日的「水泥路」終於變成平坦寬闊的柏油路,當村委會終於告別「蝸居」「借住」數十年的歷史,搬進漂亮、氣派的新址;當亮眼的居民樓拔地而起,群眾放鞭炮歡天喜地慶祝喬遷新居時,王全永落淚了,這是激動的淚,這是心酸的淚,回想過往,他遭遇的所有不解和困難最終都化成了支持和稱讚。

擰緊發條,好事兒一件接一件,群眾生活不難了

過去,聶莊村民羨慕其他村子,因為自己作難的事兒多。如今,十裡八鄉的群眾開始羨慕聶莊人。為啥?因為在這兒生活的群眾幸福指數高。

村裡65歲以上的老人有幾百名,每年鎮裡組織免費體檢,王全永專門為每位體檢後的老人準備一份貼心的營養早餐。70歲以上的老人,村裡每人每月補貼50元福利錢。80歲以上的老人,春節額外發放一份米、面、油等,過生日再由村「兩委」幹部送上生日蛋糕。此外,凡是戶口在聶莊村的村民,春節每人均發放150元錢和一箱麵條、一箱餅乾。

為了減輕群眾壓力,村委會主動承擔起農村合作醫療的費用,每年為每人支付120元,剩餘的再由個人繳納,僅這一項,村委會每年就要拿出20多萬元。

就連聶莊村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學前班、每學期800元的學費,王全永也想到了,「承包」了。

王全永對群眾有感情,群眾待王全永如親人。2018年5月,在村「兩委」換屆選舉大會上,王全永全票當選為聶莊村黨支部書記。一位80歲的老黨員道出了大家的心裡話:「全永為村裡辦了這麼多好事,這樣的好幹部要是不選,咱還相信誰?」

王全永的腦海裡一直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夕陽餘輝中,群眾或幸福地漫步在整潔、乾淨的街巷,或歡快地舞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留住生態文明,就是留住美麗鄉愁!像擰緊的發條,上任以來,王全永沒歇過一個周末,他說,只要想幹,活兒永遠幹不完。在他的帶領下,農村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迅速建立,村容村貌保潔工作實施市場化運行。3000餘棵綠化樹木栽種在道路兩側,房前屋後綠意蔥蘢。100餘盞路燈點亮了聶莊群眾的新生活。村內村外監控全覆蓋,織起一張安全的防護網。牆壁統一粉飾顏料,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正在緊張進行建設的花牆和圍欄完工後,新農村建設的標準將更加規範。

如今的聶莊村,正在煥發出生機勃勃的昂揚活力。

他每次學習回來都有「大動作」,黨員的引領作用發揮更好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上任時帶領聶莊村群眾奮鬥打拼的日子。聶莊村要有長遠發展,必須儘快建立健全完善科學的管理制度。」「我最大的遺憾就是學歷不高,所以,只要有學習的機會,一次也不能錯過。」對於家鄉的發展,王全永一刻也沒有停止思考。

王全永格外珍惜每一次「走出去」的時機。每當從新聞裡、從同行口中得知哪個村子發展得好,王全永都會自己開車出門,進村入戶了解當地先進的管理經驗。每次回來,王全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村「兩委」幹部開會。「他一回來就有大動作」,村「兩委」幹部早就習慣了王全永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王全永說,為了讓村務更透明,聶莊村自我加壓,主動申請成為小冀鎮第一批小微權力規範運行試點村。村裡的大小事流程、財務運行情況,全部分階段予以公示,讓全體村民對村務工作了如指掌。

看著眼前越來越美麗的村莊,他的內心無比幸福。看到群眾興奮地和他打招呼,他的心中備感光榮。他想通過自己的雙手為聶莊人多做些好事,當有一天他回憶往昔的時候,便是最值得驕傲的時刻。

來源:《百姓中國周刊》

便民信息

吃喝玩樂 生鮮到家

覺得好看,轉發點這裡

相關焦點

  • 《百姓中國周刊》《德孝中華周刊》同時發表了詩眼看世界的文章
    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百姓中國周刊》《德孝中華周刊》同時發表了詩眼看世界的文章採風網滄州站趙志忠報導:2020年3月18日, 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百姓中國周刊》《德孝中華周刊》同時發表了滄海印社與詩眼看世界舉行的「印象滄海」滄海印社成立35周年命題篆刻網絡展的文章。
  • 百姓中國周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三農之聲》欄目籌備...
    來源標題:百姓中國周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三農之聲》欄目籌備組在京成立 籌備組成立活動由《三農之聲》欄目籌備組主要負責人夏主任主持《百姓中國周刊》北京訊(曹道偉 張峰 潘勇 王維靜)疫情防控常態化,心系三農深度抓。
  • 中國報導雜誌社《世博周刊》(中文)招聘啟事
    中國報導雜誌社成立於1950年,現隸屬於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我社擁有豐富的出版資源,旗下有《中國報導》、《世界》、《大周末》和《小讀者》等雜誌,建有《中國報導》中文網站和世界語網站。為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宣傳、推介工作,按照中央新聞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由我社負責《世博周刊》(中文版)的編輯出版。
  • 《中國新聞周刊》戰"疫":全景式報導 全平臺傳播
    原標題:全景式報導 全平臺傳播 2月28日,中國新聞社獲得了獨家專訪上海「網紅醫生」張文宏的機會,採訪記者是一名「老將」——中新社上海分社社長李鵬。經中新社社長陳陸軍同意,我們提前一天商定了一個「特別策劃」,即《中國新聞周刊》(以下簡稱周刊)將全文刊發採訪實錄。
  • 處處為咱百姓著想
    處處為咱百姓著想在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當地出臺政策,在百色市住院的貧困戶,最多只需繳納10%或者5000元自付費用,其餘費用均可報銷。「多虧黨和政府,處處為咱百姓著想。我入了新農合,一查政策,能報銷九成嘞。」田維亮長舒一口氣。
  • 百姓中國周刊推薦:鄧家的串串香在小郡肝
    《百姓中國周刊》北京訊(吳胡彬)四川是真正的酒鄉,只要看一下四川人喝酒,才知道從商店裡買來的酒真是多此一舉。偏是這酒又不賣,賣的是小郡肝串串香。郡肝是四川話,其實是雞胗鴨胗。
  •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宋傑│上海報導 《 中國經濟周刊 》(2019...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9年第15期)    康得新虛增利潤119億元,從白馬股淪為*ST康得;因現金分紅而爆雷的白馬股輔仁藥業,帳面17億資金不翼而飛。一時間,這兩家公司的「看門人」——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瑞華」)成為焦點。
  • 《中國新聞周刊》簡介
    ,周刊的時代正在來臨。這是今天出席「中國新聞時政周刊的定位與發展」研討會的專家、學者的一致看法。  他們認為,近年來,在中國的傳媒界,新聞時政類周刊正呈蓬勃發展之勢。一些「老牌」的周刊已經度過了自己的原始創業期,走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均良性發展的軌道,而一些「新興」的周刊正在大步跟進。在它們身後,還有一批周刊或已經在試刊,或正準備上馬。
  • 土城子村支書、村主任和會計連夜進京?
    土城子村支書、村主任和會計連夜進京?小米、玉米碴、玉米面、紅小豆、綠豆等農副產品共計109萬元當年直接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餘元今年又幫助村集體銷售優質農副產品價值50餘萬元預計能為村集體增收20餘萬元目前土城子村貧困戶均已實現脫貧百姓的錢包鼓了
  •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首頁報導中國領先生物科技公司新冠疫苗「出海」
    1水哥剛剛獲取的重磅消息是:美股時代周刊網站首頁報導中國領先生物科技公司科興中維抗擊新冠病毒內幕,其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或即將在巴西、孟加拉國等國進行三期臨床實驗。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執行長尹衛東表示:「我們將與世界分享我們的疫苗 。」
  • 杞縣一名村支書、一名村會計被逮捕
    這位群眾為啥會送錦旗呢?事情還得從今年6月中旬該群眾來到縣紀委監委信訪室反映問題說起。「自從石某勇擔任俺村村支書,俺們村老百姓不管辦啥事,都得先交錢,明明有兒有女的人卻能享受五保,二十多年了,老百姓真是敢怒不敢言,俺們請求咱紀委幹部好好查查,還老百姓一個公道。」該群眾邊說邊遞舉報信。
  • 廣東揭陽《村支書圈地大造「活人墳」》後續報導
    本報揭陽訊本版4月15日《村支書圈地大造「活人墳」》的報導,引起揭陽市有關部門的重視。近日,洪某建造於惠來縣仙庵鎮錫溪村地域內的「活人墳」均被夷為平地,並已植上桉樹、相思樹苗。  4月16日,得悉本報報導後,揭陽市市委書記林木聲、副市長陳弘平立即責令有關部門前往當地查處。
  • 報導存在事實錯誤,《財新周刊》向上海黃金交易所致歉
    財新傳媒旗下雜誌《財新周刊》10月21日刊出報導《百億假黃金騙貸》,迅速引發輿論關注。不過,報導刊發次日(22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刊發一則《關於<財新周刊>不實報導的嚴正聲明》(以下簡稱「聲明」):2019年10月21日,《財新周刊》雜誌發表了題為《百億假黃金騙貸》的報導。報導中稱,假黃金的源頭主要是河南靈寶博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博源礦業」),而博源礦業系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指定供貨單位。
  •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謝瑋 | 北京報導 《 中國經濟周刊 》(2020...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2期)    新冠疫情再度來襲,北京進入了非常時期。    北京在連續56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後,再次出現本地病例。6月11日至6月17日24時,北京市累計新增確診病例已達158例。
  • 4萬名村幹部被清除 有村支書當著警察面活埋他人
    在他擔任村支書期間擔任村主任的成傳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因為他經常給張士學提反對意見而被排擠。2014年,張士學將魏橋村村委會拆分成兩套班子,張士學領著幾人在新的村委辦公樓上班,而成傳兵和部分村幹部被趕到以前的舊村委會瓦房內辦公。此後長達3年時間,雙方互不搭理,阻礙了村委會工作的正常開展。
  • 馬端斌:舉報的貪汙金額多打個「0」,村民:村支書搞歪門邪道事
    來源:重慶晨報近日,全國柔道冠軍馬端斌實名舉報老家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五裡甸子鎮樺樹甸子村兩任村支書存在貪腐行為,讓這個偏僻的村子受到全國的關注。上遊新聞先後刊發了《全國柔道冠軍實名舉報村支書貪腐,被舉報者掛掉電話拒回應》、《柔道冠軍舉報村支書貪腐追蹤,村支書獨家回應上遊新聞:沒貪過一分錢》、《柔道冠軍實名舉報村支書貪腐 官方:調查組進村當事村支書已停職》對此事進行了連續報導。3月29日,上遊新聞記者來到樺樹甸子村馬端斌家中見到了他的父親。
  • 家存31公斤金條,茅臺成櫃,百萬現金滿地扔…這位北京土豪村支書徹底栽了
    在北京的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中,這位「土皇帝」村支書終於落網。「土皇帝」村支書被判無期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微信消息,9月14日,北京市二中院對市檢二分院提起公訴的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鎮辛莊村原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石鳳剛等21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一案作出一審判決,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貪汙罪等15項罪名分別判處石鳳剛、石陽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二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河南嵩(song)縣捐蔥村支書回應央視主持人念錯字:念錯字沒關係,有...
    兩天來,捐蔥村村支書朱德林也是不斷接到朋友電話和微信截圖調侃:老朱,嵩縣這下沾你們光火啦,就是10萬斤大蔥白捐了……「我知道大家都是說著玩兒呢。村民捐蔥是為了支援武漢,奉獻愛心,並不是為了圖名。況且央視也是為了宣傳咱,念錯字沒關係,只要蔥送到了就行。」2月9日,剛從武漢送蔥歸來,仍在家自我隔離朱德林說,「如果當地需要,咱還可以再捐!」
  • 靜悄悄的革命——《時代》周刊中國觀察30年
    截至2009年3月2日的86年來,《時代》周刊共有20013篇報導提到了中國。關於中國的封面,一共有59個 1923年3月3日,在《時代》周刊創刊號上,刊登了一篇題為《孫博士與英國人》的短篇報導。
  • 林書友:從戴高樂到中國 誰解查理周刊赤子心
    他們這麼愛諷刺金正恩,諷刺伊斯蘭,猜猜,在中國問題上他們會像誰開炮?會像CNN、BBC一樣批評「專制」的中國政府嗎? 錯了。 哪怕是在2008年中法關係最僵的時候,這個雜誌卻是極少數理解並支持中國的媒體,支持中國反藏獨,支持中國辦奧運,嘲諷達賴喇嘛……在推特上,《查理周刊》曾貼出諷刺達賴喇嘛的一幅漫畫。圖中的達賴喇嘛好似一個「騙子」,口中念念有詞:「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