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PART 1
門診
今天看門診遇到這樣一位外地慕名而來的患者:王女士,33歲,婚後3年間先後4次孕中期流產,仔細詢問了一下病史,並不複雜,前三次均是18-22周之間,無明顯腹痛的情況下,少量見紅伴下腹墜脹至醫院就診,檢查發現宮口開了,當地醫院住院保胎數天後宮口開大難免流產。第四次是2020年3月,有了前車之鑑,王女士早孕開始便休息在家,臥床保胎,但在25周的時候還是重蹈覆轍,流產了……
我說:你這個情況,可能是宮頸機能不全啊!那麼你在備孕和孕期做過宮頸機能相關的檢查嗎?
王女士說:我每次都能懷得上啊,不孕不育門診也不看我這個情況,我每次流產後做超聲都說我子宮沒有問題,恢復得也很好,你看我這個還需要做些什麼呢?……
王女士的這個疑惑,其實並不少見。不少偶發或反覆孕中期流產的患者往往受孕並不困難,根本不是不孕症,不孕不育門診、輔助生殖門診也幫不上她們的忙。她們的困難是如何在孕中期避免自發性早產、延長孕周,她們需要明確的是宮頸機能是否存在問題。如何來完善檢查呢?下面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宮頸機能相關的檢查!
PART 2
宮頸機能相關基本檢查
最基本的宮頸檢查即婦科的內診,這是所有育齡女性均應定期檢查的體檢項目。婦科內診主要觀察宮頸的發育情況,外觀形態,宮頸的長短,宮頸有無異常的增生、充血、息肉、肌瘤或者惡性病變。其次,還可以進行實驗室檢查,包括白帶常規檢查、宮頸液基細胞的檢查和HPV的篩查等,如果有異常,建議儘早進行陰道鏡的檢查,必要的時候取宮頸活檢送組織學的病理檢查。
PART 3
宮頸機能相關孕前檢查
懷疑宮頸機能不全的患者,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做些其它的檢查嗎?當然,還有很多相關檢查可以完善,主要分為非孕期的檢查和妊娠期的檢查。
若既往發生過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孕中期無痛性宮頸擴張,排除出血、感染、胎膜早破等因素引起的孕中期流產,則可以考慮完善非孕期檢查排除宮頸機能不全,從而更充分地完善孕前準備。非孕期的試驗性診斷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方便可靠而又普遍被認可的方法是黃體期用7號宮頸擴張棒評估宮頸擴張情況。
PART 4
宮頸機能相關孕期檢查
若既往存在一些可能導致宮頸機能不全的高危病史,如:分娩或引產造成的宮頸裂傷、宮頸錐切術、宮頸環形電切術、試管得孕、宮腔鏡檢查,則建議進行孕期宮頸機能的相關檢查並加強宮頸形態及長度檢測。
宮頸縮短是早產的臨床標誌,而不是宮頸機能不全的特異性標誌。幾乎所有孕婦的早期或中期妊娠的早期宮頸長度是正常的。宮頸縮短常見於孕18~22 周。宮頸長度測量的時間應從孕中期,一般選擇孕12周以後開始,宮頸長度的臨界值為25 mm。當發現宮頸縮短時,需要密切隨訪宮頸長度。若隨訪發現宮頸進行性縮短,可考慮藥物保胎治療,在特定情形下行宮頸環扎術是可行和有效的。
文:毛笑園、包怡榕
包怡榕,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任醫師,東院產科(早產方向)副主任。長期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尤其是高危產科領域的研究,對各項婦產科臨床常見疾病及疑難病症診療經驗豐富,重點研究方向為妊娠相關內分泌疾病及早產相關疾病。
門診時間:周三
原標題:《宮頸機能不全患者該做那些檢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