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萬海歸大軍回國後都去哪兒了?資深HR居然最看好他們!

2021-03-02 BRC求職

回國還是留下?

這是每個留學生都會面臨的選擇

祖國對每個留學生來說是歸屬、是羈絆

也代表了良好的就業環境、就業機會

目前,中國已迎來最大規模的海歸潮

大批出國留學的學子紛紛回國就業

留學生在國外獲得最高學位佔比最多的主修課目

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65.11萬人,僅1年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較上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達58.48%。「90後」海歸佔據相當大的比例。

造成最大「海歸潮」的,正是最大的「留學潮」。而如今各大主要留學國家移民政策逐步收緊,留學生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這些海歸大軍現在怎麼樣了?

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這份報告重點反映了以80後、90後為主的新生代海歸的留學前後情況的變化、回國發展的現狀、就業創業面臨的問題,以及對於當前留學生回國發展的看法。

留學生回國的主要原因

「近三成留學生因國外的經濟、政治或社會環境不利於留學生發展選擇回國,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和川普上臺後美國移民政策的緊縮對留學生的選擇產生一定影響。」報告稱,「方便與家人、朋友團聚」繼續成為海歸群體選擇回國發展的首要原因;其次,「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海歸回國從事的主要行業

越來越多的海歸具有海外工作經驗,海歸質量不斷提升。CCG研究組在調查中發現,在海外工作經驗分布情況方面,海歸群體中近七成具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經驗,沒有海外工作經驗的佔三成。其中,具有「1~3年以下」海外工作經驗的佔比23%,與2017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半年~1年」佔比17%,「半年以下」佔比14%。擁有三年以上較長海外工作經驗者佔比較少,「3~6年」佔比11%,比2017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6年以上」佔比5%,提高了近2個百分點。綜合而言,具有1年以上,特別是3年以上海外工作經驗的海歸比例提升明顯。

留學生回國就業優勢

「當前,中國參與全球化發展不斷深入,國際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加之國內高校國際化教育理念的快速發展,使國際視野的獲取範圍進一步擴大,但海歸群體更加直接接觸到國際領域的優勢仍然明顯。」報告顯示,海歸群體在國內就業方面存在的優勢主要包括「語言及跨文化溝通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和「生活適應能力強,更加獨立」;此外,也有受訪者認為海歸的就業優勢還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強」、「更了解海外市場,容易在海外市場建立品牌或分銷渠道」、「更具創新能力」等。

在求職周期方面,95%的海歸可以在歸國以後的半年內找到工作,其中42%的海歸能夠在歸國一個月以內找到工作;40%的海歸能夠在1~3個月找到工作;需要4~6個月的佔比為13%;需要6個月及以上的佔比僅為5%。與2017年的調查數據相比,1個月以內找到工作的海歸比例提升了10個百分點,同時,需要6個月及以上求職時間的比例下降了6個百分點,說明海歸在國內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有一定提升。

看完這些數據,不知你是否有了答案?

與此同時,雖然國外留學經歷讓海歸視野廣闊,但也讓他們疏離了國內職場的「基本情況」。

眾多HR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海歸候選人已不再像以前那樣稀缺。

不過別擔心,HR也表示了,在挑選候選人時這三類海歸是最吃香的:

一是「功能型」人才

有技能的海歸就業情況比較理想,他們在國外就搞技術和研發,懂管理、懂技術,又了解中西方的領先技術,廣受歡迎。

二是懂資本運作

了解東西方企業制度的高端人才,這樣的人才在中國很缺乏,隨著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會越來越受到青睞。

三是保險行業的人才

如精算師等,中國保險業亟待整頓和發展,保險業急需有著國際保險行業經驗的高級人才。

小編說:如果剛回國,找到的工作不是那麼令人滿意,也不必著急氣餒。第一份工作應該著眼於未來的發展,而不應該太看重眼前的得失,沉浸下去慢慢展示自己的競爭力。在做留學規劃時,可以逆向推導:根據未來5-10年的人才的需求做好職業規劃,藉此選擇學校、專業。

「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有助於留學生設定合理的目標與定位,從專業能力、工作經驗等核心影響因素入手,打造職場核心競爭力。

公司介紹:

BRC求職是一家面向全球中國留學生群體的全球領先求職諮詢平臺。目前BRC已經在全球建立起強大的導師團隊,網羅來自高盛、JP Morgan、Morgan Stanley、McKinsey、EY、PwC、L『Oreal等公司的行業精英,為海外留學生和求職者提供最專業的一對一就業指導,並真正幫助學員收穫dream offer!

戰績匯總:

在上一個申請季,來自BRC求職強大的導師團隊幫助學員拿到了Bank of America, 飛利浦美國Officer,EY美國Office,歐萊雅美國Office,羅蘭貝格上海Office,中金公司,麥肯錫,Bloomberg,Goldman Sachs等公司全職和實習Offer,幫助全球學子把心中的Dream Offer,從遙不可及變成了現實

辦公地點:

New York

85 Broad Street, New York, NY, 10004

Tel: 1-646-847-2107

Email: Info@beyondremarkable.com

Boston

200 Portland Street, Boston, MA 02114

wechat:BRCBoston

Email: info@beyondremarkable.com

Beijing

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東路20號百富國際大廈B座3樓

電話:021-5309-9091

電子郵件:info@beyondremarkable.com

Shanghai

上海市黃陂南路838號中海國際中心B座

電話:021-5309-9091

電子郵件:info@beyondremarkable.com

公司理念:

在實習和全職的求職中,中國學子面臨的幾大難題:信息匱乏,學校職業資源不足,缺乏實習經驗,求職缺乏戰略規劃,時間安排不合理。針對這些問題,BRC求職根據不同階段的求職者,量身打造求職戰略,顛覆傳統的以培訓為主的理念,注重結果。

公司優勢:

網羅全球上千家公司實習資源,涵蓋金融,諮詢,計算機,醫藥,法律,時尚,化妝品,市場營銷等各個行業。辦公地點分布在全球四個城市,無時差,面對面的幫助精英學子實現求職路上的各種問題。導師資源遍布全球,大部分導師資源集中在美國總部,在各自行業任職五年以上,提供深入的行業見解和求職戰略,具有豐富的內推資源。

聯繫方式:

美國電話:646-847-2107

中國電話:021-53099091

網址:www.beyondremarkable.com

微信公眾號:beyondremarkable

Wechat ID: Beyond-remarkable

公司地址:85 Broad Street, New York, NY, 10004

相關焦點

  • 100位海歸爆回國後真實薪資!內情竟然如此...
    大家糾結回不回國的眾多因素中薪資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據調查顯示:44.8%的海歸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歸的月薪低於自己的期望值,好像一談到海歸回國,就是在說「低薪」100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地區海歸真實爆料,留學生回國後的真實薪資其實是這樣的
  • 海歸金融碩士幫母親「彈棉花」,年銷售200多萬
    自古以來,很多都認為,讀書有用,所以才會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名句。但是,近些年,一些「讀書無用論」充斥著網絡,使得一些人對於讀書是否有用產生了質疑。近日,一則海歸金融碩士幫母親「彈棉花」,年銷售200多萬的新聞,再度引發了人們對於讀書的思考。
  • 100位海歸爆料回國後真實薪資待遇!七成低於期望值!
    (這個50,是原文之中的50,究竟後面有米有萬,咱也不清楚)04,其實很多不一定看月薪,我一朋友國內南開本科,畢業去英國讀研回深圳,在證券工作一年後月薪稅後一萬吧,但是做項目的年底分紅50多萬,我現在土澳工作本以為自己薪資也不低了,一對比瑟瑟發抖,想回國工作了。
  • 數據下海歸回國就業形勢分析:留學到底值不值?
    在「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政策方針引領下,回國發展已成為海歸的主要選擇。「90」後、「95」後新生代海歸正在發展成為海歸就業創業的主力軍,近七成受訪海歸認為國際關係加快了留學人員的回國進程。
  • HR眼中的海歸留學生
    說起2020是史上最難就業年應該沒人反對吧海歸:兜兜轉轉,我還是白菜價把自己賣了去年《2020海歸就業力報告》發布,報告共收集13228份有效問卷,從海歸基本情況、職業發展、職業期待等方面,分析了海歸人才求職的現狀與趨勢。
  • 那些喝過洋墨水的海歸們,回國後都混得怎麼樣?
    那些喝過洋墨水的海歸回國後都混得怎麼樣?
  • 海歸女碩士為留學花費了200萬,回國後工資只有1300
    在澳大利亞讀完了本科後,小張考入了昆士蘭科技大學攻讀傳播學碩士。曾經以為「出國就鍍一層金」,但是事與願違,回國之後的小張才發現,曾經以為的陽關大道,如今卻不知該如何走下去了。在國外留學所花費的200多萬估計要是想用工資去賺回來估計是不可能的了。
  • 【方爺講故事】留學後到底要不要回國?你不知道的海歸鄙視鏈!
    留學生回國最主要的還是從事工商管理和金融行業,排名第一,有14.8%的海歸期待回國後進入這個行業;排名第二的是網際網路行業,佔比11.2%;其次是文化教育行業,佔比7.7%,這是因為海歸的第二語言在留學的時候得到了提高。
  • 海歸回國後」學非所用「 在職場上混得怎麼樣?
    從《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來看,展現80、90後為主的這屆海歸的各方面情況,調查也發現,為了與家人團聚、受到情感和文化因素的影響成為了大批留學人才歸國的主要原因,而這與他們中超七成為獨生子女有很大關係。
  • 留學後到底留不留在加拿大?你不知道的海歸鄙視鏈!
    《2017海外人才就業分析報告》顯示,留學生回國最主要的還是從事工商管理和金融行業,排名第一,有14.8%的海歸期待回國後進入這個行業;排名第二的是網際網路行業,佔比11.2%;其次是文化教育行業,佔比7.7%,這是因為海歸的第二語言在留學的時候得到了提高。
  • 花費200萬去澳洲留學,回國後實習工資只有1300?辭職打算繼續考博……
    就在前幾天,齊魯晚報的一篇報導在網上引起了留學黨的激烈討論,一名濟南的女生因要去澳洲留學,父母以70萬的低價賣了大明湖畔的老房子,沒成想畢業回國後實習工資僅僅只有1300元人民幣。   2013年,高中畢業的曉曉(化名)來到了澳大利亞這個陌生的國度,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涯。
  • 留學熱帶來了諮詢熱 部分海歸回國後選擇做留學顧問
    原標題:留學熱帶來了諮詢熱 部分海歸回國後選擇做留學顧問 留學熱帶來了諮詢熱 回國後就去做留學顧問 早在2016年,中國教育在線網站就調查過留學諮詢行業從業人員基本情況,其中高達47.78%的留學諮詢行業從業人員擁有留學或者在海外工作的經歷。
  • 深度 | 最新海歸調查報告:北美留學生回國根本不能逃離內卷?
    一邊是高額的留學費用,一邊是留學學歷「貶值」的擔憂,加上網絡上對於海歸孜孜不倦的唱衰,不論是正在準備申請,還是正在求學,抑或正在求職的留學家庭,或許都有這樣的疑問:2020年回國求職的海歸究竟怎麼樣了留美學生歸國發展期望最迫切,2020年回國求職人數同比增長86.8%;6.近9成留學生回國後選擇就業,求職時最看重薪酬福利;7.
  • 歸國就業,如何成為HR心中最靚的仔?
    ,也為「新海歸」回國求職提供了部分參考:2019年應屆海歸平均期望薪資為9265元,同比增長5.6%,其中本科生為7925元,研究生為10429元,比國內應屆本科及碩士生分別高出32%和20%。騰訊和阿里巴巴連續3年成為留學生最嚮往公司前兩名,華為也成為海歸吸引力增速最快的公司。對歸國就業趨勢有了大致了解後相信大家也有些疑惑,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廠HR最看好什麼類型的留學生呢?
  • 歸國就業,如何成為HR心中最愛的仔?
    ,也為「新海歸」回國求職提供了部分參考:2019年應屆海歸平均期望薪資為9265元,同比增長5.6%,其中本科生為7925元,研究生為10429元,比國內應屆本科及碩士生分別高出32%和20%。騰訊和阿里巴巴連續3年成為留學生最嚮往公司前兩名,華為也成為海歸吸引力增速最快的公司。對歸國就業趨勢有了大致了解後相信大家也有些疑惑,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廠HR最看好什麼類型的留學生呢?
  • 海歸與海不歸的糾結:今非昔比回國身價大跌?
    他對每個來到美國的家鄉人都特別熱情,為什麼呢?因為他覺得,每個有條件、有機會來美國的人,都有實力成為他的潛在客戶,而現在,留學,特別是針對小留學生的生意,儼然正是最賺錢的中美貿易項目之一。而我另一位朋友的女兒,高考(微博)時只上了"三本"線,去了一所中外聯合辦學的"2+2",雖然花了30多萬元出國,但因為女兒學的是商學專業,外語也不錯,回國後就進入一家上市公司,月薪早就突破萬元了。你能說這個"三本"女生是"大海歸",而那個清華男生是"小海歸"?
  • 海歸博士回國找工作的真實情況
    不得不說,海歸的待遇跟專業非常相關,海歸真實薪資曝光,40歲的海歸博士回國好不好找工作。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海歸的待遇。樓層一:我是海歸碩士,本科國內211,工程狗,4年前回國,起薪6k,但是有戶口。感覺海龜就是北京戶口好弄一點,不過還必須要求公司是央企或者是高新企業,文科類的海龜更沒什麼機會。金融類和IT類的話,是不是海龜都掙很多。
  • 留學生回國「搬磚」引熱議!海歸真的貶值了嗎?
    原因是杭州一名女生在澳大利亞留學6年花了200萬元,回國找工作被開出2000元起薪的落差,讓一些網民質疑,高投入出國留學,回國後卻只能辛苦「搬磚」,到底值不值?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數據顯示,有關「海歸貶值」的新聞達1366篇,新浪微博話題#海歸大貶值#引發閱讀625.9萬次。9月6日,《都市快報》推出了8個版的「深8度」報導,聚焦「海歸大貶值」,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 回國無論出於激情還是理性 不變的是海歸的「報國心」
    在這個過程中,新老海歸出國留學的動機與歸國的心態,已悄然發生變化。 對於老海歸而言,歸國決定傾向於「激情」,無慮當時國內外工作環境、待遇等各類條件的落差;而新海歸的回歸則逐漸「理性分析」,國內廣闊的市場與發展平臺、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環境、日漸增強的綜合國力,甚至是便利生活,都成為海外學子的誘惑力。然而不變的,是海外學子縈繞心間的鄉愁與「報國夢」。
  • 將「海歸」和本土大學生簡歷投給260位HR,面試通知…
    他給這些招聘經理一些一樣的簡歷,只是畢業學校不同,但80%的招聘經理都選擇了中國大學畢業的求職者來面試。 當被問及為何會選擇中國大學的畢業生時,35%的招聘經理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大學的求職者有更好的選擇,他們更容易跳槽離職,很難穩定下來。另外35%的招聘經理認為中國大學的畢業生更加適合公司的職位。只有7%的人認為中國大學的教育質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