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喝過洋墨水的海歸們,回國後都混得怎麼樣?

2021-02-08 Hi財經

那些喝過洋墨水的海歸

回國後都混得怎麼樣?

每年的這個時間都是就業的高峰期,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795萬人,相比2016年(765萬)增加30萬人。在龐大的就業大軍中,除了高校畢業生以外還有一個備受關注的群體:海歸。

 

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突破54萬,較2012年增長14.49萬,增幅達36.26%;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3.25萬,較2012年增長15.96萬,增幅為58.48%。

 

近半數海歸認為自身競爭力高於國內同類學生。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些海歸在國內混得到底怎麼樣。

 

數據顯示,近50%的「海歸」初次就業稅後月收入低於6000元,68.9%的受訪海歸認為遠低於期望工資。海歸初次就業的工資分布中,6000元及以下佔比最多,為44.8%,其次為6001~8000元,佔比22.7%。這一薪酬水平與國內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相比不算低。53.7%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實際籤約月薪集中在2000~3999元(稅前)。

而且頂著「海歸」的頭銜,仍然比較容易在國內謀得職業。調查顯示,38.6%的受訪海歸用1~3個月就能謀得第一份工作,而花費1個月以內的佔32.1%,花費3~6個月的佔18.5%,花費6~12個月的佔7%,花費1年及以上的佔3.8%。

 

聊完了這些就業型海歸,我們再給大家梳理一下創業型海歸,因為與就業型海歸相比,創業型海歸更加看重國內的市場機遇。海歸創業選擇的城市中位居前五位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武漢,佔比分別為24.3%、8.1%、6.6%、5.9%、4.4%,這五所城市幾乎吸引了半數創業海歸。創業所在地域呈現「一線城市為主導,成都、武漢、海口等二三線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基本特徵。

 

選擇創業城市確實很重要,其中經濟發展、人脈關係、環境舒適、文化多元包容性強、公共資源集中五類原因影響都很大。所佔比例依次為49.3%、39.7%、36%、32.4%、32.4%。可以看到,海口發展的軟實力更受海歸創業者關注。其次,產業基礎、配套設施、人才政策、房價等生活成本,佔比分別為28.7%、27.9%、20.6%、19.1%。

那麼,哪些國家受到留學生的歡迎呢?在最近一次留學國家分布比例來看,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位列前五名,佔比分別為24.9%、17.9%、10.9%、8.8%、6.3%。根據調查結果,這些國家是我國留學生出國的主要目的國,擁有全球優質教育資源。

 

在國外獲得最高學位的主修科目中,商科居首位,佔比近半數,為47.3%,應用科學佔比為16.2%,居第二位。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佔比非常接近,均為10%左右。自然科學佔比最低,僅為7.4%。

 

但是今年以來,中國去產能的力度在不斷加大,意味著會有更少的勞工需求。目前國家正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除過剩產能,培育新動能。希望海歸根據自身專業及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再為種花家出一份力吧。

※今日互動※

轉給你身邊的海龜看看

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點擊右上角轉發

讓更多人加入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Hi財經》今日頭條

相關焦點

  • 海歸回國後」學非所用「 在職場上混得怎麼樣?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回國人員總數43.25萬人,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
  • 喝過洋墨水究竟有什麼不同
    在留學生越來越多的今天,海歸已經屢見不鮮,那麼這些喝過「洋墨水」的人究竟與未踏出國門的年輕人有什麼不同?1.
  • 海歸與海不歸的糾結:今非昔比回國身價大跌?
    笑笑的父母想不通,明明10年前送笑笑出國的時候,海歸很吃香的啊。那時聽上海的姐姐說,海歸們年紀輕輕就能做上高管,國內大學生奮鬥幾十年都不一定能達到那樣的高度。憑什麼幾年一過,鳳凰變烏雞了呢?  是啊,10年前,一個海歸可不就是稀有動物嘛我們這樣的小城裡,找幾個大款容易,但要找個把海歸很難。就算是有家裡孩子出國留學的,不是留在國外發展,就是留在沿海大城市了。
  • 一課譯詞:喝墨水
    Photo by Niketh Vellanki on Unsplash「喝墨水」,字面意思是「drink ink」,表示「上學讀書(study in a school,spend time at school)」,
  • 英語譯站:「喝墨水」用英語怎麼說?
    「喝墨水」,字面意思是「drink ink」,表示「上學讀書(study in a school,spend time at school)」,是一種詼諧的用法。中國歷史上,北齊朝廷曾下令在考試時對「成績濫劣者」要罰喝墨水,喝多少按濫劣程度而定。這條荒唐的法規沿襲了幾個朝代,後來雖不盛行了,但用墨水比喻「學問或書本知識(book learning)」的用法卻保留下來。「喝墨水」與不同的詞搭配可以表示人的文化水平高低,如:喝過洋墨水,可翻譯成「have studied abroad」。
  • 留學生,海歸
    出過國,留過洋。變成了別人眼裡的海歸。可是留學對於我們這一代並不只是一個虛有的名氣。海歸成了不受國人待見的「海龜」。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出過國,留過洋,真的就比國內畢業生多了本事了嗎?也有很多人說,中國經濟那麼好,英語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特別是面對疫情後紛爭的國際形勢。可什麼愛國?難道是僅僅只是去拒絕一種文化嗎?
  • 留學回國就業前景怎麼樣?|《海歸人才就業報告》
    韓國留學回國就業前景到底怎麼樣?  △以下數據來自:BOSS直聘、前程無憂、新華網絡數據、全球化智庫(CCG)等  一、關於留學回國就業  首先來看一下留學生回國後的就業問題。在前程無憂發布的《2017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中,數據顯示,參加本次調查的300個企業中,96%的企業已經有海外留學生和外籍僱員。
  • 95後海歸碩士當汽修工,這屆留學生混得這麼慘嗎?
    或許每個人都能說出不同的理由。  根據留學行業的調查數據顯示,「尋找未來更好的工作機會」(66.4%)、「尋求更高的學歷」(55.6%),這兩個明確可在學生未來發展上獲得的優勢是最主要的留學動因。  不過最近看到一個熱搜新聞,一個95後海歸碩士決定以汽車修理工的身份來開啟自己的職業生涯。
  • 真實回訪|留學畢業回國後,那些海歸現在過的怎麼樣?
    留學生們可能都有過這種感受:在學校的時候,前輩說畢業就等於失業,自己還沒成為前輩之前,無法深刻體會,單純的認為如果是世界名校畢業就不愁找不到工作。直到自己也成為了前輩,開始準備就業的事情,發現也挺艱難的。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各大企業縮招的情況。漸漸的,就有一部分群體選擇gap一年再找工作,回頭看看「慢就業」反而越來越流行。
  • 那些花幾十萬出國留學的人,後來怎麼樣了?海歸真有那麼吃香?
    但正如標題所言,留學的花費巨大,如果是公費留學還好點,如果是自費留學,那麼幾年時間下來,花費4,50萬都是最少的,你要知道美國高校的學費一直都在上漲,加上留學生需要租房和生活費,整體費用算下來一般家庭還真的承受不起。那些花幾十萬出國留學的人,後來怎麼樣了?海歸真有那麼吃香?
  • 海歸只喝礦泉水不喝白開水?土鱉海裡放一放,海歸終究要淡水養
    這樣的海歸往往不會被大眾接納、認可,當然也更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小編說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海歸,而是那些看不清自身狀況的極少數海歸。正是那些極少數的海歸,拉低了整體海歸的良好形象。下面要說的這個海歸女子,大家估計比較熟悉了。她就是那個在隔離區間非鬧著要喝礦泉水不喝白開水的女子。這名女子,是個留學義大利的學生。
  • 200多萬海歸大軍回國後都去哪兒了?資深HR居然最看好他們!
    「90後」海歸佔據相當大的比例。造成最大「海歸潮」的,正是最大的「留學潮」。而如今各大主要留學國家移民政策逐步收緊,留學生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這些海歸大軍現在怎麼樣了?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
  • 數據下海歸回國就業形勢分析:留學到底值不值?
    在「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政策方針引領下,回國發展已成為海歸的主要選擇。「90」後、「95」後新生代海歸正在發展成為海歸就業創業的主力軍,近七成受訪海歸認為國際關係加快了留學人員的回國進程。
  • 海歸就業需"脫帽"!留學生不可不知的那些事
    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讀設計專業的程雪表示,現在,海歸這個身份從某種程度上說並不是一種優勢,反而是一種劣勢。名校畢業的程雪回國找工作並不順利,  「很多企業看我的簡歷,要麼擔心我在國外的待遇比較高,回來後不能在企業安心工作;要麼顧慮我缺乏本土工作經驗。」
  • 100位海歸爆回國後真實薪資!內情竟然如此...
    大家糾結回不回國的眾多因素中薪資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據調查顯示:44.8%的海歸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歸的月薪低於自己的期望值,好像一談到海歸回國,就是在說「低薪」100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地區海歸真實爆料,留學生回國後的真實薪資其實是這樣的
  • 首對雙胞胎海歸大熊貓回國 大熊貓回國必修課是什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網消息:大熊貓一般在國外生活10年或15年,它們和它們生下的孩子會陸續回到中國,很多「熊貓粉」把它們叫做「海歸大熊貓這些「海歸大熊貓」的生活習慣有哪些不一樣呢?回國後,能聽懂家鄉話嗎?這些海歸大熊貓要麼就是在國外生活了許多年,要麼就是在國外出生,一般長到兩、三歲再回到中國,所以它們的飲食習慣都非常「西化」。回國後要做的第一門功課,是學吃家鄉菜,需要一到兩個月的適應期。
  • 那些在大學當「學生會主席」的人,畢業後都去幹嘛了?混得如何?
    曾在大學當「學生會主席」的人,在學校那麼厲害,畢業後混得如何上大學的那段日子可以說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了,和舍友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打遊戲,仿佛做什麼都可以在一起。大學生活也是最輕鬆的,我們沒有生活上和社會上的壓力,大家基本上都在邊玩邊學習,上過大學的朋友都知道,在大學裡面一般都會有「學生會」這樣的組織,很多人都踴躍報名參加入會,領頭的甚至被稱為學生會主席,這些人在學校看起來很厲害,那麼他們畢業以後一般都去幹嘛了呢?混得如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當70萬海歸回國後,男默女淚...
    而今年,因海外疫情將有大波留學生選擇回國求職,據統計,今年海歸人數已經達到70萬。在海歸、國內應屆生都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競爭更為激烈,Boss直聘一度被「擠崩」...找工作難的現實情況下,甚至出現了「留學生畢業回國送外賣」的情況...
  • 當70萬海歸回國後,男默女淚
    而今年,因海外疫情將有大波留學生選擇回國求職,據統計,今年海歸人數已經達到70萬。在海歸、國內應屆生都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競爭更為激烈,Boss直聘一度被「擠崩」...難點一:快被應屆生的身份逼瘋了回國求職,應屆生身份實在是太重要了回國求職,首先要想清楚的一個問題是:你是不是應屆生?因為應屆生的身份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你不是應屆生,上面那些校招機會,你都不能參加。
  • 100位海歸爆料回國後真實薪資待遇!七成低於期望值!
    、澳洲等地區海歸真實爆料留學生回國後的真實薪資其實是這樣的主頁君精選了部分真實海歸薪資供大家吃瓜以下來自微博@辦公室吐槽君 想知道那些說金融20k的到底進的是哪,跟我一塊兒畢業的小夥伴也沒這麼高啊。02,美本日碩,拿了上海和香港的offer,上海稅前月薪20k,香港30k,都拒了,還是喜歡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