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藏40年,與松贊幹布生活9年,文成公主寡居31年也沒回唐朝

2021-01-18 騰訊網

中國古代中原的王朝和周邊少數民族建立起的勢力,總是處於一種時而敵對時而和睦的複雜關係。

而這種關係是隨著雙方力量對比而變化的,中原王朝強勢,周邊勢力就會老實,而中原王朝弱勢,周邊勢力則會趁機進攻中原王朝,撈取些好處。

不過當中原王朝弱勢的時候,通常還會採取比較見效的辦法,來謀求周邊的穩定,即和親,也就是中原王朝的帝王將公主許配給少數民族勢力的首領,來換取和平。

當然,這個公主通常情況下,也並不是皇帝的女兒,畢竟邊塞那麼遠,又怎麼會讓她們去外地受罪呢,這些去和親的公主,一般都是宮女或者旁支宗室裡的女子,把她們封為公主,再去和親。

歷史上最為有名的和親事件有兩次,一次是漢朝時期的昭君出塞,另一次唐朝時期的文成公主入藏。

對於昭君出塞,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因為當時匈奴強大,是漢朝做出了妥協,那麼文成公主入藏,發生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此時唐朝的國力強盛,為何還會發生和親的事情呢?

此外,對於文成公主入藏,我們也總是看到了文成公主為國家和平作出的貢獻,很少人知曉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之後過得究竟怎麼樣。

其實文成公主入藏之後,在當地生活了40年,但是與松贊幹布只一起生活了9年,因為松贊幹布在文成公主嫁給他九年後便去世了,之後文成公主在藏地一直寡居了31年,為何她沒有再次回到唐朝去呢?

我們一起來看。

松贊幹布:我就是想娶個中原的公主

貞觀八年,吐蕃贊普的松贊幹布向唐朝派出了特使,瞻仰到了中原先進的文明,為了雙方友好,唐太宗李世民也派遣馮德遐出使吐蕃,雙方締結了友誼。

松贊幹布見到唐朝那麼客氣,自己自然就不能再客氣了,於是就再次向唐朝派出使者,表示想娶個唐朝的公主,李世民聽聞這個請求,當即就嚴詞拒絕了,心想著,我大唐盛世,公主豈是你想娶就娶的,你想當女婿,還得先看我這個老丈人願意不願意呢。

松贊幹布被拒絕了,很是受傷,於是決定幹一票大的,給李世民一些顏色看看,也就是想用武力迫使李世民屈服,從而達到自己娶中原公主的目的。

說做就做,松贊幹布藉口吐谷渾不老實,隨即出兵擊敗了吐谷渾、党項等少數民族的勢力,進而進逼唐朝的松州,並且揚言若不和親,就別怪自己不客氣了。

李世民倒也不懼怕,命令牛進達率領唐軍先鋒部隊打擊吐蕃軍隊,一場小仗下來,松贊幹布丟盔棄甲,後來唐朝大將侯君集又率領主力到達,松贊幹布很慌,於是急忙退出吐谷渾、党項等地,並且派遣使者向李世民謝罪。

唐太宗:看你如此堅持,我就隨了你的願

李世民倒也很好說話,見到松贊幹布如此好說話,便不再追究他的狂妄,可是松贊幹布還是不死心,做了夢都想娶個唐朝的公主。

不過這次松贊幹布學乖了,他讓薛祿東贊帶著黃金五千兩和其它數不清的珍寶再次向李世民請求和親,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李世民見狀,自然也不好意思再次拒絕,於是就把一個旁支宗室的女子封為公主,讓她入藏嫁給松贊幹布,這位女子便是文成公主。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十五,李世民正式將文成公主下嫁給了吐蕃的松贊幹布,並且下詔讓江夏王李道宗持節親自護送,在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的伴隨下,文成公主踏上了西行之路。

文成公主一行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翻過日月山,經過長途跋涉最終到達了吐蕃,松贊幹布親自率領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謁見李宗道,並且行了子婿之禮,之後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共同返回拉薩,並且為文成公主修築宮殿。

西藏有名的布達拉宮最初就是松贊幹布為文成公主修築的。

文成公主: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松贊幹布非常寵愛文成公主,堅持秉承三個方針,文成公主的話要聽,文成公主的人要疼,文成公主不喜歡的事不做,就好比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國的赭面(把紅色顏色塗在臉上)習俗,松贊幹布就廢除了這一習俗。

當然單單只有這些是不夠的,松贊幹布還給了文成公主很高的地位,正如《賢者喜宴》記載:

松贊幹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有了松贊幹布這樣的老公,文成公主雖然遠嫁異地但也是極為幸福的,可是好日子總是短暫的,因為僅僅9年之後,即公元650年,30多歲的松贊幹布就英年早逝了。

文成公主16歲入藏,在松贊幹布去世的時候,也僅僅只有25歲,如此大好青春,文成公主的人生可以說是剛開始,不過她並沒有回唐朝,反而一直在吐蕃寡居了31年,直到公元680年,因為染上了天花而去世。

文成公主去世時,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朝還遣使臣親赴吐蕃進行弔祭,文成公主就這麼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那麼她為何不在松贊幹布去世後返回唐朝呢,其實這正應了那句老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松贊幹布對文成公主很好,即便是他去世了,文成公主也沒想著背叛他。

文成公主在吐蕃當地很受尊敬,即便是松贊幹布不在了,當地民眾對她的尊敬也沒有減退,與其回到大唐默默無聞度過餘生,還不如在吐蕃當地備受尊敬的孤獨終老。

此外,文成公主的身份特殊,從她踏上入藏徵途的那一刻起,她身上就肩負起了「和平大使」的身份,她又怎能為了自己而回到大唐呢,所以於公於私,深明大義的文成公主,都只有孤獨終老這一條道路可走。

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避艱險,遠嫁吐蕃,為促進唐蕃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所以她註定被銘記在歷史之中。

相關焦點

  • 松贊幹布早逝後,文成公主在吐蕃寡居31年,期間如何立足?
    同昭君一樣,唐朝為了促成與吐蕃的友好外交,派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兩人有著相似的命運,自和親之日起,便遠離中原故土,再難踏上家鄉的土地。文成公主進藏四十年,丈夫松贊幹布早早去世,她獨自在吐蕃生活,直到死也沒有回過長安。
  • 松贊幹布死後,無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歲月是怎麼度過的
    繁盛富饒的唐朝,也對周邊各個部族產生了強大的震懾力,出現了「萬國來朝」的空前盛況。李世民也因此被各部落尊稱為「天可汗」。松贊幹布久仰大唐盛名,於是萌生了一個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想法:他要和大唐聯姻,娶大唐的公主為妃。公元634年,松贊幹布派遣使者不遠千裡趕赴長安,向大唐求婚,不過他遭到了李世民的婉言拒絕,沒有成功。
  • 松贊幹布死後弟弟繼位,無子的文成公主,往後30年是怎麼度過的?
    提到「松贊幹布」很多人應該都不會太陌生,上學的時候經常在歷史書上學到他的生平和事跡,不過大多都是伴隨「文成公主」而提及的。以至於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松贊幹布只是唐朝的駙馬。世人所熟知的也只是他和文成公主的故事,但實際上松贊幹布的功績遠不止如此。
  • 作為松贊幹布的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地位更高?
    作為松贊幹布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漢族。吐蕃尊稱甲木薩(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
  •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後,都發生了什麼?為何歷史書上都沒有記載
    提起唐朝時期的外交政策,我們會毫不猶豫的想到文成公主入藏。在唐朝年間,由於唐太宗李世民採用懷柔的民族政策,導致當時的少數民族與唐朝之間的關係比較融洽。他在經歷了仔細的思考之後,決定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藏幹部,這也就有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文成公主入藏事件。文成公主嫁到了吐蕃之後松贊幹布對他十分的尊敬,封她為王后,並且給她建造宮殿和城市,在西藏有著崇高的地位。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當時的婚事也成為多人都羨慕的一件美事。
  • 文成公主入藏,是一隻螞蟻做的媒?
    讀過歷史或者看過歷史劇的朋友都知道我國古代有很多政治聯姻,比較著名的王昭君出塞,貂蟬嫁董卓呂布,文成公主入藏等,今天蘇生給大家說的是文成公主入藏這樁和親。文成公主入藏,竟然是一隻螞蟻做的媒?這事聽起來很蹊蹺,且讓蘇生一一道來:
  • 茶是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帶給藏族人民的厚禮
    公元638年(唐太宗貞觀十二年),松贊幹布率領吐蕃大軍進犯大唐邊城松洲(今我國四川省松潘縣)。唐太宗李世民派侯君集出徵,領軍討伐吐蕃。 松贊幹布在派遣其宰相祿東贊遠赴長安進獻黃金五千兩、以及其他珍寶數百謝罪的同時再一次提出希望迎娶公主和親的意願。最終,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唐太宗李世民答應了他的請求。 於是,唐太宗挑選了一位知書達理的唐朝宗室之女,封她為文成公主,下嫁給了松贊幹布。
  • 遊記:西寧市湟源縣日月山文成公主出塞
    文成公主廟,2016年7月31日,由塔爾寺活佛主持,依照儀規,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典禮。這是天然度母象形石。出自黃河之中,天然花岡巖石。公元638年的唐貞觀15年正月,古都送別,文成公主跪拜唐王,李世民率眾王公大臣送別。在盛唐歌舞「反彈琵琶」的美妙樂聲中,文成公主告別家鄉父老,兄弟姐妹,踏上西去的漫漫路途。
  • 文成公主入藏給藏族帶去了文化,可她自己又得到了什麼呢
    初中上歷史課時,講到文成公主入藏這段,讓我有種天朝上國的榮譽感。什麼松贊幹布多次懇求,什麼促進了藏族文化,經濟的繁榮。然而長大後漸漸疑惑,歷史真的如此嗎?教科書怎麼可能錯呢,只不過他只講了想讓你知道的部分,卻隱藏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 布達拉宮中有一觀音像,被藏地百姓譽為是松贊幹布的化身
    位於西藏拉薩西北部的馬布日山的布達拉宮最初建造的是從姻緣開始的,根據《敦煌吐蕃歷史文獻》,吐蕃王朝的第32代贊普松幹布在拉薩巡迴,之後,仰慕大唐的貞觀之治,想娶大唐公主做妻子,得到大唐皇帝的許可,為了風光迎來了文成公主,松贊幹布決定修理「布達拉宮」。
  • 漢人女子入藏,竟然將她到來之日定為節日,堪比國際三八婦女節
    不論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的婚禮推遲一個月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因為大臣作梗,墀尊公主的醋意仍然不容忽視。在藏族亦真亦假眾說紛紜的典籍記載中,就有不少是關於墀尊公主向文成公主爭嫡庶名分的內容。據說,由於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儀式更為隆重,因此墀尊第一次見到文成公主,就在席間迫不及待地說:「漢主文成汝,辛苦婚使迎,雖來此藏地,然我先為大。」
  • 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的關係到底怎麼樣?
    不知道大家去沒去過西藏,藏族人民對文成公主非常尊敬,布達拉宮裡還有文成公主的塑像被大家朝拜,作為和親的公主,文成公主應該是最著名的一位,那麼她和松贊幹布的關係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松贊幹布是吐蕃的第33位贊普,他的父親朗日松贊統一了西藏高原,所以當松贊幹布繼位後他是吐蕃各部的君主,不過他繼位後可不是一帆風順,他的父親是被毒殺的, 年僅十二歲的他繼位後就開始了平叛之路,不過他才智過人善於用兵,很快就平定了叛亂。
  • 閻立本的《步輦圖》所描繪的並非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之事
    才有機會再一次認知這幅畫,當我很認真地觀賞了一番之後,突然發現,這幅畫所描繪的內容雖然與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之事有關,但畫面所描述的卻絕非唐太宗接見松贊幹布所派遣的使者祿東贊的情景。那麼,這幅流傳千古的名畫究竟表達了什麼呢?
  • 西藏第一座宮殿,竟然是文成公主與松贊幹部的夏宮
    雍布拉康坐落在距拉薩140公裡的澤當鎮、扎西次日山的山頭上,海拔3740米,為雅礱「三聖寺」之首,是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的意為「建在母鹿後腿上的宮殿」,相傳是苯教徒於公元前2世紀為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建造,後來成為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宮。
  • 日月山倒淌河是文成公主的淚匯成的河嗎?
    初唐時名赤嶺,為唐朝和吐蕃實行物資交流和兩地使者往來的中轉站。相傳,文成公主遠嫁頌讚幹布時曾經過此山。她在峰頂翹首西望,遠離家鄉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臨行時皇后所賜「日月寶鏡」觀看,鏡中頓時現出長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寶鏡」摔成兩半,正好落在兩個小山包上,東邊的半塊朝西,映著落日的餘輝,西邊的半塊朝東,照著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
  • 文成公主之歌劇小插曲
    《文成公主》歌劇演出現場之前上初中、高中時候的歷史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之前學到的大唐和親及文成公主的一些事兒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經過這一次文成公主歌劇的排練和演出。又一次記起了大唐時期及文成公主和親的一些事兒。
  • 《文成公主》跨世紀的願望民族團結的讚歌
    今天,參加《文成公主》新聞發布會,我感慨萬千。一段魂牽夢繞、刻骨銘心的經歷,又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一個50年的願望終於在今天得以實現。請允許我藉此機會誠摯地向各級領導、向西藏自治區的領導、向藝術界和新聞界的同行和朋友們,表示深深的感謝。  50年前,新中國成立後,兄弟民族大團結,生產力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 歷史上第一位公主和最後一位公主是誰?第一位被腰斬的公主是誰?
    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們的公主們,幾乎到了現今是沒有記載了,都沒記載了,誰都不知道,也無法成為第一位公主了。 最後說到文成公主,相信這個大家就很熟悉了。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子。當時的吐蕃首領想要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的願望。而唐太宗聽到吐蕃的名聲後也欣然同意與其建立友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