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蝙蝠還有幾種野生動物攜帶大量病毒

2020-12-18 S鼠你最紅

除了蝙蝠攜帶200多種病毒還有幾種野生動物也攜帶大量病毒。

狐狸

中國寓言故事中狐狸扮演陰險狡詐的狐狸精,但是現實中的狐狸對人類來說卻是益多害少,狐狸主要吃老鼠,對兔子、魚和家禽的捕捉少之又少,狐狸一般生存在森林、草原、沙漠和丘陵地帶,除非人類專門去看狐狸,狐狸一般很少出現在人們視野,對於人類來說屬於益多害少的存在。但是狐狸也是能夠傳播病毒的一種野生動物,最為常見的就是狂犬病毒,鼠疫也可以通過狐狸傳播,非典過後人們從狐狸身上發現它也可以傳播非典病毒,狐狸身上帶有許多細菌,可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在人類沒有對狐狸進行傷害時,狐狸一般不會先攻擊人類,但是如果人類對狐狸發出攻擊,自身保護能力很強的狐狸是會做出反擊。狐狸沒有攻擊性,但也不要小看他的能力。

水貂

水貂生活在淡水區域,是典型的肉食性動物,它們會捕捉小型哺乳動物,魚類、兩棲類、鳥類、小龍蝦、蟹、昆蟲和蠕蟲,也可能捕食兔子、松鼠、爬行動物、蝙蝠和蝸牛有時也吃腐肉,水貂的食物來源一般根據季節和地點來變化,作為生存分布較廣的野生動物,水貂身上攜帶的細菌和病毒種類也是複雜繁多的,從水貂的捕食中可以看出經常和細菌病毒接觸,蝙蝠身上攜帶200多種病毒,水貂也可以將它們作為飽腹的食物。水貂身上攜帶水貂冠狀病毒、阿留申病毒等對身體危害很大的病毒。而且水貂很有可能是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的中間宿主。

如今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濫捕濫殺之風還沒有完全杜絕。正因此,冠狀肺炎病毒侵害人類的生命健康。在此之前還有很多人為了利益而大肆捉捕野生動物,更有過分的人當眾對野生動物進行虐待。

曾有人在網絡上曝光一家商戶,他們用電擊來虐待動物以致動物死亡,很多的人卻把這種當成一種娛樂。把狐狸和水貂的皮毛用來製作高等衣料,而且購買一件皮毛製品價格昂貴,它們的肉被做成上好佳餚食用。甚至為了更快獲得金錢,那些不良商家還會給動物食用激素加速動物生長,讓原本健康可愛的動物變成怪物一般,殊不知這背後也是對動物的狠心摧殘。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

想想看古代故事中陰險狡詐並非是狐狸,人類自詡善良包容,如今卻和故事裡的狐狸互換角色,變得為了利益陰險狡詐。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不是被人類獵殺和虐待的存在。若動物對人類是公平善良的,人類還要對動物以惡相報,大概就是人性的缺失了。

還是建議大家不要隨便食用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身上具體會攜帶哪些病毒目前還知道的不完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野生動物可以作為病毒的宿主並且將病毒傳播給人類。如果沒有經過專業的防禦就有很大的風險被感染,拒絕捕捉野生狐狸,拒絕虐待野生狐狸,拒絕食用野生狐狸,這是人類應該遵從的底線,殺戮讓這個世界上的悲劇越來越多,最終降臨到人類。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會傳播哪些病毒?
    有些看起來很可愛的野生動物,其實攜帶著不少病毒。身體抵抗力差的人,有可能會被這些病毒感染。第一種:蝙蝠蝙蝠,又叫天鼠、掛鼠、天蝠、老鼠皮翼、飛鼠、燕別故、蜜符、鹽老鼠等。全世界共有962種蝙蝠。蝙蝠的飛行器官不是翅膀,是翼手。蝙蝠能攜帶100多種病毒,是病毒攜帶大戶。雖然蝙蝠攜帶了很多病毒,但蝙蝠幾乎不會發病,這得益於它逆天的免疫系統。蝙蝠飛行時體溫可以上升到40攝氏度,會「燒死」很多病毒。
  • 阻擊病毒,為何要禁食野生動物?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對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要在現行法律基礎上加重處罰。在當前全國一盤棋、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這個決定顯然與新冠肺炎疫情密切相關。蝙蝠可能是新冠病毒源頭人類對冠狀病毒引發的傳染病並不陌生。
  • 除了人類,蝙蝠還有天敵嗎?是什麼動物?
    毫無疑問,蝙蝠最大的天敵就是人類,因為在一些人眼中,蝙蝠是一種「野味」。可能蝙蝠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從1億多年前到今天,躲過了多次滅絕事件,躲過了大多數動物的捕殺,卻淪為了人的「盤中餐」。那麼,除了人類之外,蝙蝠在自然界裡還有沒有天敵呢?哪些動物是蝙蝠的天敵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蝙蝠如何被感染的?它的免疫系統如何在保持健康的同時攜帶病毒?
    伊波拉病毒是由非洲的蝙蝠傳播的,作為伊波拉病毒的長期宿主,這些蝙蝠不會因病毒而患病,它們只是把伊波拉病毒傳播給其他動物,而這些動物卻會感染病毒並出現症狀。 一些病毒獵人認為,伊波拉病毒的源頭可能追溯到肯亞埃爾岡山的Kitum洞穴。
  • 新冠病毒與野生動物究竟有啥關聯?我們梳理了最近的科研成果發現…
    在該篇論文中,研究團隊將重症肺炎患者身上提取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與實驗室早期檢測的一種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作了比較,發現這種蝙蝠體內的RaTG13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與人感染的新型冠狀病毒的一致性高達96.2%。這意味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很有可能就是蝙蝠!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蝙蝠攜帶超500種冠狀病毒,為何自己不生病?它每天都在「發燒」
    眾所周知,在疫情爆發初期,很多的病毒攜帶宿主,被大家發掘了出來,其中蝙蝠就是其中之首。蝙蝠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動物,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外耳向前突出比較靈活,靈動靜短胸及肩部寬大胸肉發達,經常居住在一些大小的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的巖石縫中。
  • 蝙蝠何時從「福」變成了「禍」?
    還有一種蝙蝠比東亞伏翼大一些,黑一些,耳朵比較尖,叫大棕蝠,它的耳朵內側有一種叫「耳屏」的結構,這種結構直接關係到聚集聲波。此外,還有一種比大棕蝠還大一號的蝙蝠叫做山蝠,它們體型較大,但飛得不是很快。除了這三種,北京以前還有犬吻蝠和長翼蝠,但現在已經很難見到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與化學藥物例如殺蟲劑的使用,蝙蝠在城市裡越來越少,因為它的獵物——蟲子變少了。
  • 蝙蝠身上為何如此多病毒?是與生俱來的?科學家如此解釋
    另外,人類並不是無敵的存在,還有許多事物可以危害到他們的生命安全,比如病毒,便可以輕易地奪走人類的性命。說起病毒,人們一定對非洲伊波拉病毒和2003年的SARS病毒記憶猶新,這些病毒都在社會中引發了重大災難,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些事件都給人們敲響了一次次警鐘,珍愛生命,遠離病毒。
  • 11月為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 來!掃一掃小程序識別野生動物
    今年11月為廣東省第三十屆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旨在廣泛宣傳和普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行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倡導健康文明飲食新風尚。據悉,疫情暴發至今,相關專業團隊共採樣檢測844份野生動物樣本,均未發現病毒。
  • 四川蝙蝠動物學家:蝙蝠是人類的好朋友
    在這裡,蝙蝠自述為「長得醜、脾氣怪、性格孤僻,全身還攜帶了100多種病毒」的「毒王」。一時間,不少人都對蝙蝠產生了恐懼情緒,甚至談「蝠」色變。蝙蝠是不是真如網文所描述的那樣可怕?我們該怎樣與它和平相處?記者採訪了四川專門研究蝙蝠的動物學家、綿陽師範學院教授石紅豔,讓我們一起更科學地認識蝙蝠。
  • 掃一掃小程序識別野生動物
    今年11月為廣東省第三十屆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旨在廣泛宣傳和普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行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倡導健康文明飲食新風尚。據悉,疫情暴發至今,相關專業團隊共採樣檢測844份野生動物樣本,均未發現病毒。
  • 健康犬可以攜帶並傳播狂犬病病毒?
    到此時,大量病毒可以通過神經「順行性」快速分布到全身。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大量病毒會沿著神經進入唾液腺而被分泌進入唾液而排出體外。 總體上講,狂犬病病毒感染有以下幾個特徵: 狂犬病病毒具有極高的致死性,自然狀態感染動物發病後病死率為100%,絕大多數死於發病7天之內,沒有活過10天的,儘管存在於蝙蝠的一些病毒的致死性低於在犬類中傳播的病毒; 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對象是相對長壽,繁殖相對緩慢的哺乳動物宿主;
  • 加拿大著名歌手辱華:「吃蝙蝠、賣野生動物、製造病毒!」
    圖源:Bryan Adams官方Ins帳號他在Instagram上寫道:「今天晚上應該是演唱會開始的時間,但是由於有些人TMD吃蝙蝠,在海鮮市場販賣動物,還有製造病毒的混蛋,整個世界都被暫停了!對於那些人,我除了表達『TMD感謝』以外,也就只能叫他們去吃素了!」
  • 雙語常識_蝙蝠與病毒_看完這篇文章還敢吃蝙蝠的我絕對服
    人畜共患病是起源於動物、人類可以感染的疾病。世界各地的蝙蝠比其他哺乳動物攜帶更多病毒。這些病毒通常似乎並不傷害攜帶它們的蝙蝠,可見病毒和蝙蝠經歷了漫長的共同進化史。從蝙蝠到人類的傳播要麼通過接觸感染的蝙蝠直接發生,要麼通過中間宿主間接發生,中間宿主包括被蝙蝠的血液、唾液、尿液或糞便汙染的家養或野生動物。
  • 英媒文章:蝙蝠是病毒高風險宿主 但感染人類風險並不特別高
    現將文章內容摘編如下:據認為,蝙蝠和齧齒動物是高風險的病毒宿主,也就是說,它們身上的疾病可以傳給人類,有時會導致流行病。一些科學家甚至認為,這種動物具有的某些特點增添了從動物到人的溢出事件的可能性,因此要對其進行更嚴密的監測。但一項新的分析表明,蝙蝠和齧齒動物體內病毒感染人類的傾向性「很普通」。
  • 蝙蝠為什麼這麼「毒」?3分鐘英文動畫帶你了解
    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要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 回顧近幾十年的致命傳染病,我們會發現許多病毒的源頭都是蝙蝠(bats),例如:尼帕(Nipah)、亨德拉(Hendra)、伊波拉(Ebola)、馬爾堡(Marburg)、SARS病毒等。
  • 華南農大獸醫發現穿山甲與新冠病毒有關!千萬別吃野生動物了!
    現有證據顯示野生動物有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主要是早期發現的一些人感染病例都有華南海鮮市場的接觸史,而根據已有報導,該市場環境樣本檢測中也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圍繞冠狀病毒有可能的動物來源,華南農業大學攻關團隊開展了一系列溯源工作。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這裡還有更多你想知道的!
    野生動物身上  有大量未知的病毒、細菌和寄生物  有數據表明  78%的人類新發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  看到這裡  你還敢對野生動物「下口」嗎?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其實只要記住一句話,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人工養的也不行,但家畜家禽類除外。  Q:  養殖產業鏈受了衝擊怎麼辦?
  • 家裡突然飛進一隻蝙蝠!女子嚇壞……
    疫情當前,公眾對身邊野生動物的擔憂和關注度也在不斷升溫。若有野生動物「大駕光臨」,大家自然是充滿恐懼。13日深夜,家住深圳南山某小區的王小姐(化名)就被這隻「不速之客」嚇到了。>但蝙蝠已經自行飛走了他們只能建議業主家中關好門窗沒有更好的其他辦法如果家中飛進蝙蝠,可以聯繫物業幫忙處理對於家進蝙蝠的問題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放研究員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