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門非常嚴謹的學科,一個數的某個數字看錯,計算出來的結果就完全變了。
像這樣因為粗心導致出錯的劇情,經常會在練習甚至考試的時候上演。我們一起看一道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
楠楠和彬彬計算同一道三位數和兩位數相乘的計算題,結果兩個人都做錯了,楠楠把三位數個位上的7錯寫成了4,結果得4860,彬彬把三位數十位上的2錯寫成了8,結果得5805。正確的乘積應是多少?並寫出原來這道完整的算式。
分析:這是一道糾錯題。或許有人說列方程唄。但小學四年級還沒學方程。我們用小學的方法照樣可以做這一題,所運用到的知識是位值原理(二年級就接觸過)。
個位上的7寫成了4,導致答案會有怎樣的變化呢?所得到的答案會比正確值減少那個兩位數的3倍。
而彬彬同學,把三位數的十位上的2寫成了8,我們知道十位上它的數字1代表十。所以相當於增加了那個兩位數的(8-2)×10=60倍。
兩個結果的差是這個兩位數的63倍。
解:這個兩位數:(5805-4860)÷(60+3)=15
正確乘積:4860+3×15=4905
或5805-60×15=4905
這個三位數:4905÷15=327
原乘法算式是:327×15=4905
答:正確乘積是4905,原算式為327×15=4905
我們也可以快速檢驗下,根據題目我們可知這個三位數的十位是2,個位是7與我們所求出的答案一致。做這一類題的關鍵在於抓住錯看數字之後,會產生多少倍的偏差。算出1倍的具體數,這一題等於完成了80%,剩下的就沒有任何難度可言了。
小紅在計算()-10÷2時,如果先算減法,再算除法,得到的結果是5,那么正確的結果應該是(15)?
這一類題考的是四則運算的規則。四則運算的規則是:先乘除後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內的。
顯然這題是直接從左往右計算,違背了四則運算的規則。做這種題目的方法,根據產生的錯誤過程,並由此產生錯誤的結果來反向推導。
根據先算減法,得到的答案是5的話。那麼說明前面那個數減10等於10,因此我們可以得出方框內是20。
當我們把這個方框內的數算出來之後,再用我們標準的運算規則去計算,那就很簡單:20-10÷2=20-5=15
下面是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試卷,我們一起下第5小題錯在哪?
□÷3=15……□,餘數最大是(2)這時被除數是(47)。
這一題考察的就是帶餘除法的基本定義,在整數除法當中,如不能整除會產生餘數。餘數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性質:餘數最大也要比除數小1。
由於除數是3,所以說餘數最大只能是2,根據被除數=商×除數+餘數。
因此可列出算式,15×3+2=47。
在除法算式542÷□裡,當□裡最大填(5),商是三位數,當□中最小填(6)商是兩位數。
由於這種題目呢,是最值問題,因此我們也是從極端考慮,所以第一小問,我們其實直接用542÷100=5……42。說明除數最大只能是5。後面一個填空,也是根據這個除法,得出最小填6,商是兩位數。
其實不論是哪一門學科,都應養成細心的好習慣,以免產生不必要的丟分。當然大多數的數學運算,是可以經過驗算來自己檢查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