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在很多老人眼裡,母乳和奶粉都是沒「營養」的食物,因為80%以上都是水,跟喝水一樣,怎麼會吃飽?所以很多愛孫心切的老人,都會早早地給娃餵輔食。但他們不知道,過早餵輔食,會讓寶寶的身體出現健康問題。
前幾天,帶兒子去兒童醫院看病,一個7個月的寶寶腎上長滿了結石,連醫生都嚇了一跳。一般來說,結石的形成是因為成年人飲食不規律,吃了很多不能消化的高嘌呤食物,再加上新陳代謝慢。7個月的寶寶為什麼會長結石呢?這一切都要從娃奶奶說起。寶寶出生後,媽媽沒母乳,奶粉吃著又太貴。
所以奶奶從寶寶1個多月多的時候,就開始餵他輔食,先是雞蛋,後是嚼碎的「大人飯」。孩子媽媽也問過婆婆,這麼小的寶寶就吃輔食會不會不好?婆婆很肯定的說沒關係,寶寶7個月大的時候,突然全身浮腫,一天都沒排尿。直到去醫院,才知道娃腎上長滿了結石。排除病變因素後,醫生說是不恰當添加輔食引起的。好在經過診治,寶寶轉危為安。
輔食添加:不早於4個月,不晚於8個月
一般來說,寶寶添加輔食都要等到月齡6個月後,這樣才是最有利的。如果添加過早,寶寶的一些臟器還沒發育完全,無法完全消化吸收輔食,容易造成身體不適。最晚不超過8個月,因為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大,營養需求也在加大,奶粉和母乳的營養不能滿足全部的寶寶生長所需,就需要添加輔食。此外,輔食的添加也有助於寶寶長牙齒,起到一個磨牙的作用。
所以說,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都不能早於4個月,晚於8個月。世衛組織建議,輔食添加最好選在寶寶6個月後。因為有研究發現,同時母乳餵養,從6個月開始餵輔食和從4個月餵輔食的寶寶而言,前者發生腸道感染的情況少。
輔食添加,月齡不是唯一選擇
添加輔食,不止看月齡,還要看寶寶具體的發育情況。有軀幹控制能力,就是說寶寶可以坐直,或是有外物支撐下可以坐直。體重需達到出生時體重的2倍以上,還需要對食物表現出興趣,喜歡吃東西。
再者,就是寶寶總是吃不飽,像是增加奶粉量的情況下(總量超過1000毫升),很快又餓了。這種情況,就意味著著寶寶添加輔食的時機到了。
如何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要遵循幾個原則,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逐漸開始添加。烹飪方式要以簡單為主,能蒸的不煮,能煮的不炒,能炒的不炸。吃的東西儘量要簡單,做的過程也要簡單,這樣能保留食物原本的味道,寶寶更易接受。
網友們,你們家娃第一次添加輔食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