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2日訪問東京時表示,中國如何處理領土紛爭議題將影響各國對中國的看法,即使在領土爭議中佔了便宜,也可能輸掉名譽和世界地位,中國要克制,才能消除別國的疑慮。他還呼籲亞洲各國要向前看,不要一直「舊事重提」,否則無助於多國關係。
李顯龍22日訪問日本,在由日本經濟新聞社與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第十九屆「亞洲的未來」國際交流會議上發表演說。
針對中國和日本在東海,以及中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在南海領土爭議,李顯龍稱,民族主義抬頭將成為讓問題更加複雜的因素,相關國家應積極管控這一問題。李顯龍認為,中國如何處理領土爭議會影響外界對中國崛起的看法。「你可能在釣魚島或是南海得到什麼,但是你會輸掉名譽和世界上的地位,這些都要仔細考量。」
日經中文網稱,尤其是關於釣魚島問題,李顯龍稱「任何行動都不會影響島嶼的法律地位」。
李顯龍認為,中國應該透過行動和自我克制展示本身並無惡意,可以消除其他國家的疑慮。他同時也呼籲中日持續溝通,舒緩緊張情勢。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亞洲的未來」國際會議上演講
談及各國對中國崛起的擔憂,李顯龍認為,由於現階段中美關係複雜,東南亞各國間有領土紛爭,可能會有誤判的危險,他呼籲各國不要把國際關係看成是「我們對抗他們」的狀況。
李顯龍形容,中美關係對亞洲和世界都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很自然地會有一些問題,如貿易、網諜或人權。他們的人們也都關切對方表現出的可能的威脅。美國人擔心中國會拿走工作,並挑戰美國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的地位。」「一些中國人懷疑美國試圖遏制中國的崛起……兩國的領袖必須管控這樣的壓力,對共同的問題展開合作。」
李顯龍說,中美必須展開制度化的交流,來建設戰略互信,促進透明以防止誤判,發展一套清晰的交往規則以避免意外。李顯龍表示:「根據世界秩序的變化,中國希望提升軍事實力獲得適當地位,這無可厚非」。李顯龍認為,中美兩國領導人「正在摸索建立具有建設性的穩定合作關係」,建議「中美兩國為構建信賴關係應該使對話機制常態化」。
李顯龍指出,區域的所有國家都將從中國的繁榮和發展中獲益,就連美國也在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而他相信區域國家都有同感。「所有亞洲國家肯定是這麼想,而我相信,即使在日本人和日本企業當中,許多也希望充分利用中國提供的龐大市場與商機。」
對於美國歐巴馬政府正在推行將軍事力量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的「重返亞太戰略」,李顯龍表示美國「外交姿態正在向重視亞太的方向調整」,強調美國除了將加強安全保障方面的影響力之外,還正在經濟和政治層面加強與亞洲的合作,對此「新加坡表示支持」。
至於有人提出亞洲各國包圍中國的理論,李顯龍表示,他對此態度非常謹慎。他說,聯合所有畏懼中國的國家並不是一個有建設性的做法,他主張應該以多邊方式讓各國彼此建立友誼。
與會者問及日本國內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計劃修憲的議題,李顯龍說,各國有權決定自己想要怎麼做,但是各國也有責任作出最明智的抉擇。
李顯龍說,歐洲已經和解,但亞洲還沒有,他呼籲各國往前看,「若你不斷舊事重提,不管是慰安婦的議題、侵略的議題、道歉與否的議題,當然這是你的權力,但是也必須思考這對你和其他亞洲國家的關係有沒有幫助。」
李顯龍會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也提及釣魚島和南海爭議,他說領土爭議不能影響國家間其他領域的合作。中國及日本對歷史記述大不相同,因此日本教科書不時會出現爭議。他認為,國家要往前看,不要一直舊事重提,否則很難發展雙邊關係,也很難合作;在21世紀要繁榮,國家間就必須合作。
李顯龍提及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日本時指出,「只顧關注國內經濟復甦,未積極爭取國際主導權」。同時強調稱,為實現經濟復甦,安倍政府「需要重新加深與東南亞等地區的戰略性合作」。
關於日本的歷史認識問題,李顯龍稱:「1995年時任首相的村山富市發表的正式道歉(村山談話)是讓戰爭歷史成為過去的重要一步」,表示「(安倍政府表示)支持村山談話,這值得歡迎」。
越南政府副總理阮善仁,日本、泰國、菲律賓等國外長也出席會議這次「亞洲的未來」會議。
關於中國和菲律賓關係因主權爭端緊張升級,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裡奧強調,基於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是該國外交政策的中心。他強調,中方的「九段線」嚴重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呼籲在解決地區內各國間的爭端中遵守國際法。他說:「東海和華東海域緊張局勢日益升級。一片開放和穩定的海域顯然不僅符合本地區,也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通過法律而不是強力維持秩序,以及保障航行自由與安全,是維護地區和平和繁榮不可缺少的因素」。
觀察者網綜合鳳凰網、日經中文網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