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文化 品味生活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中式生活美學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擊上方 「中式生活美學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為中式生活美學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來自:東方儒學商學院 ID:dfrjsxy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點心」傳說源自東晉,
一將軍為了犒賞士兵,
特製美味糕點,送往前線,
以表示「點點心意」,
唐宋時,「點心」已經頗為流行。
有頃,雞鳴,諸客欲發,三娘子先起點燈,置新作燒餅於食床上,與諸客點心。
——唐·孫頠《幻異志·板橋三娘子》
到了明清兩代的文人,
用他們傳世的文筆,
為我們描寫了最楚楚動人的點心,
那些味道猶如透過累世的深情
撲面而來,我們無法招架,,
如張岱、袁枚,
都是大名鼎鼎的美食家,
中國的點心在他們筆下,
成了最深情的表達。
藏在那些花香裡,
傳統糕點是有花香的,
古人以花入點心,
就像中國人「敬天惜物」一樣,
用四個季節的花信,
捎入那些精緻的點心之中,
它們像上了妝的女子,
依偎在長安的河畔,
沉靜在開封的汴水旁,
從唐宋走到明清,
還將一直延續下去,
這是中國飲食文化裡,
另一種動人可口的精緻,
它們可解饞,亦可解鄉愁,
咬一口,仿佛是千年的芬芳。
▲桂花糕
▲荷花酥
▲蓮蓉酥
▲玫瑰酥
藏在那些名字裡,
包、餃、糕、團、卷、餅、酥,
都是它們的名字,
光念著,都會讓人滿口生津,
蟹黃湯包,湯汁飛迸肉鮮美,
水晶蝦餃,玲瓏蘸醬不膩味,
各種酥餅,焦香疊疊,沙沙鬆脆,
古代的點心,
更像是一位位旖旎的麗人,
蓮葉羹、梅花香餅、香薷飲、
玫瑰酥、七巧點心……
它們從後廚登上大雅之堂,
成為人們的盤中珍,桌上寶,
名如其物,光是讓人看著名字,
便會讓人浮想垂涎,
忍不住要咽口水。
中國傳統的點心,
是時光裡的一抹風雅,
它們是活色生香的美人,
無論是名字,還是樣子,
都有著楚楚動人的芳華,
在它們安靜的眉目之下,
暗藏著對生活美好的寄寓,
嘗一口家鄉的點心,
解幾味人間的清歡。
-END-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隨手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吧
中式生活美學創始人私人微信
長按二維碼勾搭勾搭
圖文來自網絡授權基於:CC0協議
轉載請後臺回復 「 轉載 」 二字獲得授權
▼推薦關注▼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商城,挑選最有品位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