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開背經16:推妄識無體後,阿難述怖求示
要背誦的這段經文如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 ,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 ,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注音:縱令謗bàng法,我實驚怖bù。
感覺心總是不在道上,惶惶度日,「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前幾天觀看了《百年虛雲》電視劇,看完虛雲老和尚傳奇的一生,心裡真不是滋味,好幾次流淚。再看虛雲老和尚年譜,也是感動流涕,如文中所言,「消得一分習氣,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煩惱,便證少分菩提」。拿這樣的話往自己身上一對照就明了了,每天被自己的習氣和煩惱包圍著,如何不顛倒呢?事情得一件一件地辦,路還長著呢,如果路還有那麼長,目標不大不行啊。感覺這輩子時間不夠用了,所以沒睡的時候都應該在心裡把燈亮起來,不然的話程度根本不夠。只有把顛倒全體翻轉過來才行,每次都是一部分永遠滿不了。
這樣一想果然不一樣,「阿難白佛言」都不僅僅是一句「阿難白佛言」了,還有過去未來現在看到這句話,聽到這句話,身臨其境體驗這句話的無量眾生啊!
再接著,習氣就出來了,腦殼大了,就覺得累。可是什麼心在累呢?誰累呢?累的心在哪呢?
想一想經文中的「皆用此心」、「亦因此心」、「我乃無心,同諸土木」、「云何如來說此非心?」
是誰在用手指撥動屏幕呢?是誰在用手指敲擊鍵盤呢?
這時,打了一個嗝,忽然滿腦子的疑問都散了,就剩下這一個嗝了。
不是幻滅又是什麼呢?
「我實驚怖」,「無不疑惑」。
「即能推者,我將為心」,「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 。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驚訝不能自已,渾身的疲倦感襲來,似乎要將我窒息,我本能地換了一口氣……
然後就睡著了,半夜才醒,今天的這點文字可謂踉踉蹌蹌,一波三折。白天外出,回來後又困,現在醒了,趕緊補上。
就當是一點一點地湊,一句一句地說,兩天沒有去跑步了,後背有點彎,爭取把這兩天沒複習的經文複習幾遍,重新恢復節奏。
想起疫情期間,在一個租的單間裡,偶爾出屋,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餓,一餓起來,吃相非常不好,狼吞虎咽,大口朵頤。想到這裡,不免心情有點低落,感覺上不來氣。一上不來氣,就想到好幾天沒有拜懺消業障了,如今108拜還斷斷續續,沒堅持下來,現在嘴上說慚愧也沒有什麼用。如果白天一有事外出便調整不了狀態的話,還得自己半夜在這難受,像進了地獄一樣,體會那種有話說不出的窒息感。大概就是忍十分痛苦,消一分業障吧。
以前一難受就想趕緊打坐念楞嚴咒,消停一會。現在知道往空殼子上去觀想了,身體這個房子前面開門了,那就把後面的窗戶打開嘛,通風換氣,不留一物,我都沒有地方住,旅客焉能長久?
誦楞嚴咒誦的習慣了,有不舒服就來一遍,忽然有一天,有人同我說話,心裡又在誦咒,耳朵又在聽他說話,我驚訝地看著他,方才知道原來這是互不影響的啊!又有一天,忽然想到誦一遍楞嚴咒時間這麼長,我也不熟練,多誦幾遍總是誦著誦著就溜號了,為什麼不換個短的呢?效果是一樣的啊!怪不得念十遍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淨土,誦「唵嘛呢叭咪吽」也是一樣的效果。心裡往一樣上去想,便是一樣的,往不一樣上去想,便是不一樣的。
如果以後還像這次一樣,躺在沙發上就睡過去了,沒能把困勁扔掉,就還是沒能把心放正。如果還是餓得心裡發慌,便是「種種顛倒」,徒有真心而不識啊。
哈哈,該吃吃該睡睡,慢慢調整好節奏吧。生活條件已經很好了,如果這樣都不能精進,以後這條路便寸步難行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