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想當年,聽SHE這首歌,美食君是心潮澎湃,近幾年,越來越多喜歡中國的外國友人來到中國,並在此紮根。其中不乏中文說得好的朋友,什麼平仄,捲舌翹舌得心應手,甚至連方言都學到了精髓。
今天美食君要說的這幾種小吃,中文沒個十級八級還真的吃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它們的名字實在是太難念了,很多地地道道的中國人都不一定叫得出來,外國人看了直撓頭。
1、餄餎 (hé le)
別說是外國人,要是沒有注音,美食君也叫不出來這兩個字,餄餎是一種北方的麵食,也叫餄餎面。餄餎是用一種專門的器具,擠壓麵團,擠壓出條狀的面,然後經過烹煮而成,比平時吃到的拉麵要更勁道爽滑,而且飽腹感很足,陝五省的人們很喜愛這種麵食,餄餎也是他們日常必吃的主食。
2、biangbiang面
好了,這個字美食君也打不出來,據說是一個人造字,能正確將它寫出來的人也寥寥無幾,但並不妨礙biangbiang面成為西安人民的心頭好。去過西安的朋友都知道,在那裡,大街小巷都在賣biangbiang面,並排的兩個店還會比看誰吆喝得大聲,場面十分熱鬧。biangbiang面其實也是油潑麵,這種面用的是寬而長的面片,淋上紅油,拌著吃十分美味。
3、缸爿(pán)
缸爿是江蘇南通的一種小吃,其形狀成半月形,外表有點像鍋盔,烤得金黃金黃的,撒上白芝麻看起來很有食慾,餡料一般會放豬肉加一些脆爽的蔬菜,吃起來可香了,早餐吃兩個,一整天都元氣滿滿。爿這樣的生僻字,咱們中國人都不常見,要讓外國人去念,可真是難為他們了。
4、荸薺(biqi)
荸薺是一種水果,也能當蔬菜,有的地方也叫馬蹄,我們那滑爽Q彈的馬蹄糕就是用它做的。荸薺的形狀像馬蹄,吃起來又脆又甜,汁水豐富,用來燉湯也好好吃,還有人會在餃子餡裡面加一些剁碎的荸薺丁,讓餃子吃起來口感更佳。荸薺全國各地都有,所以算是比較常見的了,讓外國人叫,應該不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