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汶教授:抗戰時代交大唐院碩果僅存的一流名師

2021-02-19 竢實揚華

本文原文發表於2002年10月《交大友聲》394期,作者是盧善棟(礦冶 1943),原題目是:抗戰時代交大唐院碩果僅存的一流名師——李汶教授遐齡九十四辭世志念

1937年日寇侵襲蘆溝橋,爆發了我國七七全民抗戰,那時北方交大唐院和平院皆大受震撼,為了延續弦歌不輟,校方乃決計通告莘莘學子隨校向內陸西遷,一路上三移其所,第一次在湘潭楊家灘開學,但不久情勢轉變,必須再向內遷徙至桂林,不幸遭遇空襲,所攜儀器和數據皆被破壞,殘存堪零。於是快速向黔域而進,終於貴州的古樸的山城——平越尋址,校名: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平院合在一起)形成一院三系-土木、礦冶、和管理。此時雖然落魄於古稱「鬼方」-「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分平,人無三分銀」的黔境,可是平越交大唐院卻有一流名師如雲,諸如茅以升院長,C. C. Lo(羅忠忱)教授、許元啟副教授,何杰教授,王鈞豪教授和李汶講師等;所謂「一流名師」乃指不論學位之高低,職銜之大小,只要就其所major和講授的學科,對受業學子能夠作有系統地、深入淺出,頭頭是道地講解,使受教的弟子,能夠全部吸收老師所講,深入腦際,一點也不模糊,幾乎變成名師的拷貝種子。

當1939年秋,我就學唐院礦冶系一年級,就初學於李汶老師-他是唐院土木系1933年畢業,因成績卓越,留校為助教,1936年始晉升為講師。換句話說,他是我們的學長,他給我授課時,頭銜是講師。他所授的課業正是學習工程科學子必修的基礎學科-工程圖畫(Engineering Drawing)和投影幾何(Descriptive Geometry)-也就是培養一個優良的工程師必修的「敲門」學門,紮根固柢,非常重要!

工程圖畫一向是一門簡單易學的畫圖,有些學校把它當作「營養學分」,以助一年級的新鮮人過關,可是「唐山李汶老師」的工程圖畫卻非常認真,從如何寫工程字(lettering)、標準符號、布圖、切面以至安排圖例及說明(title),都要循規蹈矩,不能馬虎,否則送回重繪,周末就泡湯了。

投影幾何是立體投影在您腦際顯像的基本課程,很多工科大學並不開這門課,李汶老師卻能抓住要點,灌輸立體與平面圖形的觀念,他伶牙俐齒,聽起來輕鬆有趣並且不含糊,培養我們對立體形象捉摸(Visualization)的能力,當然考起試來更見真章,不及格者比比皆是,不能掉以輕心。

當時李汶老師給人的形象,是個溫文儒雅、翩翩佳少年,授課時口齒伶俐,有條有理的認真講師,深入淺出,非常動聽,使人如沐春風,如飲醇醪,莫看他笑容可親,可是他對受學門徒卻要求十分嚴格,如果我們不了解也不問而自誤,或所交課業不及所要求的水平,那就被down,毫不客氣,幸好我對課業很了解及畫圖有些根柢,汶師給我兩科成績不是A就是A+,因此他對我盧善棟有了極深的印象。

我離校時,李老師已晉升為副教授(1941),及至1944年則又晉升為教授,其間曾兼任學校總務幫辦。抗戰勝利後,李師隨校搬回唐山,及解放後,李師先後仍講授工程圖畫、投影幾何、房屋建築等課程,並擔任教研室主任。1979年兼任校圖書館館長。李汶於1962年加入九三學社,1984年任九三學社西南交大支部主任委員,同年被選為該學社四川省委員會委員。1986年年底退休,後又返聘三年,李汶教授前後在母校執教及服務幾達七十餘年之久。換言之,李汶師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在我校從事教學,他對母校懷有深厚的感情;把對教學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懷傾注在認真授課、嚴格要求之中,因而贏得了國內外廣大校友的廣泛尊敬和高度評價。李汶教授無愧於他為之效力的母校,是值得廣大教師學習的榜樣。

李師和田師母在茅以升校長銅像前儷影(2001.12.04)

中央要員李嵐清(右)拜訪李教授的剪影

我與李師分別數十年,時常馳念,及至交大唐平兩院三系校二〇〇〇年聯誼會,五月於北京召開,我始獲悉他的最近狀況。李汶師仍在成都西南交大服務而且健康高齡九十一歲許,精神矍鑠,繼續服務母校,做出卓越貢獻,而是我校一代宗師,深表崇敬和欣慰!

於是我於2001年8月25日去函請安並寄親撰的《真愛一生》和《追思》二書,敬祈指教:


李汶師長尊鑑:

自從1939於戰時平越受教工程製圖和投影幾何以來,對吾師循循善誘,認真課徒之精神,使受學者無不敬畏、無不贊仰,而吾師之英姿奮發,和儒雅風流,令人終生難忘。今並常欣悉吾師伉儷情深,老當益壯,所謂「仁者壽」吾師當之無愧,為世人楷模。茲為表致尊敬起見,奉獻《真愛一生》和《追思》近著一套二冊,敬請賜愛閱覽指教,俾知您愛徒和管理系唐又貞學妹之烽火兒女情愛一生的故事;幸育二子,皆為交大傑出校友及國際大師級電子專業人物,諸孫子女亦各有智慧,且具奮起爭先之交大精神,是乃追承各師長之教誨而發揚光大,良有已也。

端此敬祝

心情愉快長生不老!

1943礦冶系生盧善棟再拜

旋於2001年9月14日獲得汶師和田友芝師母覆函如次:


善棟學弟:您好!

接得從臺灣來信及由校辦轉來大作兩本,拜讀之下,真是喜從天降,使人振奮,使人感動,使人欣慰。六十餘年後接獲佳音,並從中見到多幅照片,見影如見人,更難得的是承記掛我們在抗日戰爭的艱苦年月裡的師生情,讓我回憶往昔,您們莘莘學子,不畏艱苦追到地無三尺平的窮鄉僻壤的平越來,懷著滿腔熱血讀書救國,報效祖國,果真從大作中既了解到你倆真愛一生,更了解到你們的輝煌業績,您倆不但在事業上給國家創造了財富,而且在您們的幸福家庭中培育了一代一代的精英,成為國際大師,我們敬佩之至。真是華夏子孫炎黃子弟龍的傳人,歷代龍裔志不窮啊!我們在此託福粗安,生活各方尚能自理,只在特殊治療下有了後遺症腰肌老損。我們學校在臺灣有不少校友,諒常能和兄臺見面,我們也很想念他們,有一天有機緣將去寶島一行以晤面暢敘為快,更盼您們能返校看看,餘不一一。即頌

康健進步合府均此

李汶,友芝同上

2001年9月14日

我獲得汶師賢伉復函及近照後,十分興奮和感謝,即行回信,並致奉汶師「金懷表」一隻,師母「法國名絲巾」一幅,為聖誕禮物。於十幾日後,即獲師母執筆手箋,還贈予伉儷近照一幀,汶師法書條幅一幀,汶師行年九十二歲,尚能運筆矯若遊龍飛舞,柔似流水行雲,嘆為觀止!友芝師母也不遑多讓,她手繪「雄雞一唱天下白」賀年卡,激勵後生,再鼓餘勇,奉獻社會,感激莫銘。茲抄錄華箋及贈件如下:


善棟學弟:您好!

日昨收到您自臺寄來聖誕禮物及新年賀卡十分感謝,感謝您的深情厚意,感謝您對我們的懷念,同時,感謝您來自遠方的祝福,老頭子特別高興,收到了懷表,連忙即刻掛入懷裡,猶如無時無刻傾聽到了吾弟的聲音,得到了無限的愉快和慰籍,冬日來臨又承寄給我圍領絲巾,使我更感到溫暖可親,我謝謝了,謝謝您的美意。

回憶前寄來《真愛一生》和《追思》兩冊,吾弟的幸福家庭使人愛慕,您們一家是知識界精英,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作出了傑出貢獻,老校友們見之,無不稱頌讚美不已。我們在成都託福粗安,生活各節尚能自理,閒下時寫字作畫。現寄上老頭近書一幅及我塗鴉《雄雞一唱天下白》小作品貼於新年賀卡內留念,並有近照合影一張一併附內請察收。更盼吾弟保重身體,希明年在三峽開校友聯誼會時大家與吾弟相聚相敘好!祝全家新年快樂。

愚師母田友芝手書

李汶附筆問候

2001.12.4.

當我感激李師賢伉賜愛之餘,詎料吳伯楨愛妻江秀珠學嫂給我訊息一華府交大學長電告,李汶師於今(2002)年二月十四日福壽歸天,囑在臺唐院土木、礦冶學徒集體去悼辭紀念!我受知後十分驚愕,心戚戚焉!除儘量通知系友外,立即作書奉達師母,並為系友撰辭悼念。


友芝師母鈞鑑:

前日從華盛頓傳來:汶師於二月十四日晚八時二十九分辭世,享壽九十四歲,真是福壽全歸,敬祈節哀順變。今後師母大人必有子女孫輩照拂,該不寂寞。生認為年老人務必忍悲放寬心緒,一切以順其自然。可是行動時必須小心謹慎,不可跌跤,用杖策行,以期省力而安全。

雖已年進八十五歲,頗為康健,但仍喜策杖步行。生會為您向天禱告,祝福您平安康寧,創造嵩壽紀錄!

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奉讀師母手箋,陳述汶師喜歡金懷表,您也喜歡法國絲巾,生十分欣慰!汶師於高興之餘題字相贈,法書如流水行雲,令人頓感胸懷開闊,舒朗而欽欣無已;師母復手繪「雄雞一唱天下白」,獨立亮麗,雄壯氣概,使生復燃壯志,真是難得的激勵。當持續盡力為礦冶學術界傳播薪火。原擬春暖之時,將此兩傑作,裱褙之後,攝照奉覽,怎奈汶師業已抱樸歸真啊!生為快速通知當年受業於汶師在臺之土木,礦冶系學子,但土木者於中老年時,多已赴美,很少留臺,但我將寄我們對恩師的致唁辭文刊登於《交大友聲》,以俾汶師和師母於六十幾年來之概況和貢獻,周知「交大人」同享福報。專此敬請

節哀順變

平安康寧

生盧善棟頓首再拜

二〇〇二年二月十八日

西南(唐山)交通大學黃楠教授敬請轉陳


敬愛的李汶師母田友芝女士平安,

日昨突驚聞:

汶公恩師於本(二)月十四日榮歸天家,享壽九十四歲,堪稱福壽全歸。在臺灣之受業弟子,敬仰您二老賢伉儷恩愛情深,畢生執教,澤被後生,景行仰止,感念良深,爰沐手敬獻悼辭,永誌不忘。

悼辭頌曰:

偉哉汶師 儒雅高風

念五學成 留校育英

開科專授 投影幾何

循循善誘 薪傳廣從

春風化雨 桃李盈庭

遐齡九四 高壽善終

遺教垂世 一代師宗

宏揚學術 鹹仰景行

國立交通大學臺北校友會

名譽理事長盧善棟(礦 43級)、陳耀芬(礦37級)、林鴻標(礦42級)、陳隆軒(礦43級)、李叔猶(土43級)、孫金聲(土 43級)、王章清(土 44級)、王崇樹(礦 44級)、林浚泉(礦 44級)、林威(礦 44級)、陳尚智(礦 45級)、施鼎禹(礦 45級)、幸秋潭(礦 45級)、王道平(礦 45級)、榮文雅(礦 46級)、陳修吾(礦 45級)、陳傳奇(礦 47級)、張之光(礦48級)、吳江秀珠(吳伯楨妻)

並同叩上

弟子盧善棟敬撰於臺北市

二〇〇二年二月十八日

旋接獲西南交通大學李汶教授治喪委員會2002年2月15日訃告:

我校老教授李汶同志因病於2002年2月14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3歲。

李汶,江蘇鎮江人,1909年10月13日生。1933年畢業於我校,是土木工程系建築門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曾兼任學校圖書館館長。

李汶教授於1962年加入九三學社,曾任九三學社西南交通大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委員。

李汶教授有很高的學術造詣,獲得過許多榮譽。曾任中國建築學會、中國建築師學會、中國鐵道學會、四川省土建學會、四川省建築學會等多個學會的委員,曾任中國鐵路辭典編撰委員會副總編,四川省高校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成都市重要民用建築設計方案評審委員會副主任、評委。為表彰他對我國教育、建築事業的突出貢獻,1992年他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一九九九年獲《四川省跨世紀傑出老人》榮譽稱號。

李汶教授在我校執教近70年,治學嚴謹,嚴格要求,教書育人,循循善誘,深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為國家培養了一代忠於職守、技術精湛的建設人才、李汶教授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桃李滿天下,感譽滿寰宇,是我校一代宗師,光照後人。

李汶教授愛校如家,學校在戰亂遷徙過程中,他與學校同甘苦、共患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其他老師共同支撐學校,使我校渡過了顛沛流離、風雨飄搖坎坷歲月。在學校歷次建校過程中,李教授親自領導和參與了勘測設計工作,並在鎮江和唐山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建設中,都做出了卓越貢獻。

李汶教授忠於黨的教育事業,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高風亮節,啟迪後人,才高德馨,楷模長存。

李汶教授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逝世是我校、我國教育事業和鐵路建設的重大損失。讓我們繼承李汶教授的事業,為把西南交通大學辦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學而努力奮鬥!

李汶教授安息吧!

今年3月13日復獲師母田友芝手書,概錄於下:


善棟學弟:您好!

謝謝您及臺灣諸位校友迭次來函來電,深切弔唁李汶,又親切慰藉節哀,實深感荷。

李汶在一月廿六日家中,有本校醫生來家玩耍,感到他精神欠佳囑去醫院檢查,當即去華西醫大附院(我兒媳在該院工作)經全身檢查,並無疾病只電解質微缺,診斷為營養不良(即平素飲食太少,不能滿足所需而致)經廿天輸液補充,仍無濟於事,逐漸衰敗下去,可以說無病而終,在治療過程中,醫生已盡全力,朿手無策,只有聽天命了。臨終無痛苦很安祥,特此略奉其情,我亦託福健康如昔請釋念,有機緣時我們再晤及敘談。

日前我和孩子們正在選擇墓地,成都周邊各公墓已看過,近據聞有新設塔式墓群,不日擬走訪一番再為定奪,餘容再敘。專此敬請

康樂 並請代向臺灣諸位校友問候

孩子們附筆請安

友芝手書 

3.05

李汶教授一生如此以校為家有為有守,衷心愛國無忮無求的精神,確為我們全國五個交大校友們的典範,謹借《交大友聲》傳播全球,以資傳承李汶師之精神,為發展交大成為世界一流知名大學,而努力奮鬥!

綜言之,李汶教授在世九十四歲,從事教育七十年,而我和他相遇於祖國最危難、中華民族最勇敢抗戰的時代,在窮鄉僻野、古稱「鬼方」的山城平越,他為教育救國,我為讀書救國而同為興亡圖存、重建美麗雄壯河山而努力奮鬥,在一起共渡苦難生活,僅整整四年,最密切而受教和互相了解也不過一年有餘,以及最後散而復通訊交往,互流著重溫舊夢而澎湃的熱情,上天也只給我們半年的時光,所以李汶教授一生行誼,是以治喪委員會的訃告所旌表他一生的輝煌事跡為準,他是跨世紀傑出人物,他是一代宗師,光照後人,尤其「以校為家有為有守,衷心愛國無忮無求」的高風亮節,確為我們全國五個交大校友們的典範,普天下人師的楷模!可是李汶教授在我心坎裡,永遠是一位溫文儒雅,和藹可親,嚴師益友,激勵後進,愛人如己,視富貴如浮雲,愉悅含笑升天,超脫他在人間瀟灑的一生呢!

(*作者按:李汶師遐齡,如依西洋人算法為93歲,依中國人算法應為94歲)

【摘選者簡介】楊立軍,1984年獲浙江工業大學(原浙江工學院)電子工程學士,1987年在西南交通大學經管系獲取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做科研。1993年赴美留學,在紐約市的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讀社會學碩士。1995年取得學位後,在華爾街做編程工作,後承接開發密西根、德克薩斯州政府的項目,現從事電子商務方面的事業,也負責休斯頓上海、西安、西南、北京、新竹五校聯合交大校友會的工作。現居住在美國休斯頓郊區。

《竢實揚華》——交大人有、交大人辦、交大人享的公眾號,宣傳全球各行各業中傑出的有影響力的西南交大人,把揚名母校作為我們交大人的畢生使命。請掃描二維碼共享本公眾號,並把本文發到微信群、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西南、北京交大校徽研究
    交大第二次合併。此次名義上的並校陸續持續到抗戰結束。究其實,西南、北京交大的關係比諸它們分別與西安、上海更近一些。比如:1922年兩校是在一個名義下的,北京部分當時叫「交通部唐山大學北京分校」;1938年內遷期間,在湖南湘鄉和貴州平越期間,北平部分併入了唐院,叫「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鐵路管理系」,1941年教育部下令改平越校區為「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北平鐵道管理聯合學院」,實際上沒有啟用,次年一併改為「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兩校抗戰後分別復校,而1949年,又合併組建為「中國交通大學」,次年改稱為「北方交通大學」
  • 交大新校徽,您支持哪個?
    我交現行校徽的原型為唐院校友廳上所掛的盾型標誌。唐院校友廳於1935年校慶時奠基,歷時半年建成。盾型標誌為當時剛畢業留校的助教李汶設計。李汶1933年畢業,他大學畢業後留校作助教。孫鴻哲院長責成他和邵福晤教授負責校友廳的具體設計和施工。在他完成總體設計之後,孫院長提出希望在校友廳外牆上鑲嵌一個能夠體現學校特徵的標誌。
  • 清代嘉慶年間的古宅——李汶故居
    李汶是桂東縣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他解放初期(1951年)去了香港,故了解他的人並不多。李汶(1894—1975),原名增讓,字揖升。湖南省桂東縣三都長義(今橋頭鄉尚義村)人。北伐勝利後,他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總幹事,不久調升中央民訓部委員、秘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該段時期,他著有《三民主義概論》、《高中公民讀本》、《部隊訓練教育課程》等書。1936年,李汶被選為郴州專區國大代表。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汶跟隨南京國民政府西遷漢口,並奉命先行入川,說服軍閥劉湘等人以國家大局為重,擁護國民政府入川。
  • 【雙甲子校慶】西安交大抗戰遷陝紀念建築揭幕
    4月6日下午2點,西安交通大學抗戰遷陝紀念建築揭幕儀式在雁塔校區舉行。西安交大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趙昌昌,副校長顏虹、王鐵軍,雕塑設計者、西安美術學院教師袁玉生等人出席揭幕儀式。校長助理呂毅主持儀式。
  • 百歲老校的「羅曼蒂克消亡史」:西南交大被陳玉鈺帶上熱搜
    我問道:聽說錢偉長教授對三峽工程持謹慎態度,認為還需要多加論證?錢偉長當時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受聘擔任西南交大的兼職教授,對西南交大的建設和教學科研幫助巨大,是這次慶典的主要嘉賓。在我這樣的小年輕眼裡,是國之棟梁,高山仰止的大科學家。
  • 研新閃耀(一)|李汶:心懷熱愛,不負山高水長
    我們對新生進行了一段小小的採訪,小編帶你一起走近優秀研新吧姓名:李汶專業:應用經濟學政治面貌:中共黨員本校保研多次獲得校級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班乾等榮譽;校級優秀畢業論文;大學生英語比賽三等獎;院辯論賽「最佳辯手」;校英語話劇大賽三等獎
  • 百年交大輝煌 廿年管院騰飛
    ——寫在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恢復建院20周年 今年是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恢復建院20周年。管理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緒二十八年南洋公學之商務專科, 1928年改為交通管理學院,1931年改為 「管理學院」,1942年交大由滬遷渝。抗戰勝利後,交大於1946年歸復上海,並很快恢復了理、工、管三院。 五十年代初,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交大管理學院一度停辦,於1979年10月,開始著手恢復管理教育。
  • 湘潭首次發現抗戰時期交大復校舊址 位於窯灣街道錢家巷
    (記者 陳旭東 攝)□ 我市文史專家多番求證,西南交大前身教舍舊址在雨湖區窯灣街道錢家巷一帶□ 湘潭有大學的歷史記錄提前21年湘潭在線8月18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歐陽鐵強)近日,西南交大師生來湘潭開展「尋根」之旅;根據該校校史,我市文史專家多番求證發現,西南交大前身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曾設在湘潭
  • 五老四少之許元啟:交大情結唐山緣
    許元啟教授在唐山交大歷史上,有四位才華橫溢的教授令人難忘,被稱為「唐院四少」: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在進校執教時,大多不到而立之年,數十年如一日,以校為家,終身獻給學校的教育事業;他們嚴以律己,為人師表,使受教育者終身難忘。
  • 西安交大教授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名單!
    近日,由國家人社部組織評選的2020年度&34;國家級人選近日揭曉,西安交通大學訾豔陽教授名列其中,並同時被授予&34;榮譽稱號。截至目前,西安交通大學共有31位教授入選。西安交通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師資隊伍中有兩院院士44名、國家級教學名師6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5名、國家&34;及&34;人選3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9人次、教育部&34;入選者234名、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91名。
  • 西安交大教授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名單!
    近日,由國家人社部組織評選的2020年度"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近日揭曉,西安交通大學訾豔陽教授名列其中,並同時被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訾豔陽,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1年9月生,2001年獲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現任裝備運行安全保障與智能監控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振動工程學會故障診斷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 唐山交大的校友廳與校徽(圖)
    唐山交大的校友廳與校徽唐山交大校徽唐山交大校友廳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李國明)上世紀60年代,我負責維修火車站至唐山交大(時稱唐山鐵道學院)的電話線,每次巡查線路時總會從校內的校友廳(如圖  該校友廳建於1935年,由本校的李汶教授設計、全校的教職員和校友捐款修建。前凸式的中廳,弧線形的屋頂,顯現出中西兼俱的建築風格。廳前荷池藤架,廳後苗圃綠茵,四周鳥語花香,環境格外幽靜怡人。難怪離校幾十年後的校友們,依然深深地懷念著它。  寫有「唐山交大」四個篆體字的校徽(如圖)裝飾在校友廳門口的正上方。
  • 上交大、西交大、北交大、西南交大……10所交通大學有何關係?
    這兩所學校分開後的歷史就不細講了,現在都是國內一流的好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剛才講到在民國時期把四校合併成交通大學,分成3個校區,一個是唐山校區,一個是北京校區。唐山校區演變為西南交通大學,北京校區演變為北京交通大學。
  • 作為上海交大培養的學者,如何看待徐飛教授在西南交大的工作?
    而作為在上世紀初期舉世聞名的唐院的嫡傳,西南交通大學的發展則不盡人意。不過由於學校管理體制僵化,管理理念落伍,導致學校發展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在這種情形之下,學校急需一位有先進管理理念的校長,來改變學校這一狀況。上海交通大學工作多年的徐飛教授,擔任西南交通大學校長。2013年,一則高校任命公告引起人們的關注。
  • 上海交大王建華教授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4月28日下午,上海龍華殯儀館告別大廳哀樂低回、莊嚴肅穆,人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華。2018年4月26日凌晨2點21分,王建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仁濟醫院南院不幸逝世,享年60歲。
  • 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王建華逝世—新聞—科學網
    2018年4月26日凌晨2點21分,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華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仁濟醫院南院不幸逝世,享年60歲。
  • 胡博淵:我入唐校、任校長之經過
    1934年,轉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兼實業部技正。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經濟部簡任技監。1940年,兼貴州平越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校長。抗戰勝利,派往美國考察、兼遠東礦冶考察團中國技術顧問。1949年去臺灣,任「國立編譯館」董事。1951年,再度赴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任研究員。1955年,赴新加坡,任南洋大學理工學院院長,轉任馬來西亞大學工學院客座教授。
  • 貴州高院原院長孫潮受聘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據上海交通大學官網消息:9月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聘任儀式在徐匯校區廖凱原法學樓舉行,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孫潮受聘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出席聘任儀式,為孫潮頒發講席教授聘書並佩戴校徽,校黨委副書記周承,人力資源處處長趙震,文科建設處處長吳建南,教務處副處長林彥,凱原法學院院長孔祥俊、黨委書記汪後繼,凱原法學院全體班子成員和教職工代表參加了會議。聘任儀式由周承主持。
  • 南航、武漢理工、西南交大、暨南大學的校徽,今天,它們來了!
    圖片來自網絡武漢理工大學校徽以武漢理工大學的英文縮寫「WUT」為基礎,以動感的形式構成流暢的圖形,形態和色彩組合上既有時代特徵,又不乏理性與文化內涵。圖片來自網絡1935年5月15日,由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院長孫鴻哲和教授提議、校友捐資、李汶設計的校友廳正式舉行奠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