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為什麼會死人?對中暑決不能掉以輕心!

2020-12-20 中華網新聞

近日,日本愛知縣一名小學一年級男生在參加校外活動時中暑身亡的新聞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北京連降大雨後高溫高溼的環境正是容易中暑的時候,快來了解一下中暑的危害以及如何預防吧。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一種症狀,在高溫並高溼的環境中更容易發生,輕者可能有頭暈、無力、嘔吐等表現,重者可發生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熱休克等,如果發現或者處置不及時,可能導致嚴重的不良後果。因此,對中暑決不能掉以輕心。

中暑為什麼會死人?

中暑死人是由於高溫引起身體機能失常,從而使人身中樞功能發生障礙,最終導致多個器官功能衰竭而引發死亡。正常人體體溫波動範圍很窄,構成人體的細胞只有在37度左右才能存活和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高溫持續42度以上不退時,就會出現蛋白變性、功能失活,甚至出現細胞壞死。

比如神經細胞功能障礙或死亡,就會引發腦水腫,顱內壓增高,腦卒中等,導致人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直至死亡;心肌細胞也會出現功能障礙或死亡,導致心功能衰竭,循環功能衰竭,既不能保證器官組織的血液供應,也降低了通過促進血液流動來散熱的功能,體內熱量更難以散發。疾病累及到肝臟,會出現轉氨酶升高、黃疸,直至肝功能衰竭;累及腎臟,加上血液容量降低、循環衰竭,可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累及肌肉,加上意識障礙導致的固定部位的肌肉受壓損害,會出現肌肉壞死(橫紋肌溶解症候群),隨後也會導致腎功能損害和電解質紊亂、酸中毒等等。

相關焦點

  • 中暑會致死?別掉以輕心!
    「近日北京連降大雨後,高溫高溼的環境正是容易中暑的時候。」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向陽教授提醒大家,隨著氣溫進一步升高,市民應儘量迴避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露天工作。並非只有暴曬才會中暑「中暑死人是由於高溫引起身體機能失常,從而使人身中樞功能發生障礙,最終導致多個器官功能衰竭而引發的。」
  • 東京103人中暑死亡,高溫更容易發生,決不能掉以輕心
    8月19日報導,日本多地連日來氣溫創新高,日本總務省消防廳表示,10日至16日全國有12804人疑因中暑送醫。日本氣溫一路攀升,多地出現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天氣,因中暑被緊急送往醫院甚至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截至18日,東京都已有103人因中暑死亡。
  • 健康|日本「熱死」57人,中暑後該咋辦?
    中暑患者被送往醫院 圖片來源:日本共同通訊社夏日炎炎,很多民眾自身或者身邊的朋友們或多或少都有些中暑的經歷。作為夏季常見的一種症狀,中暑為何會引發死亡?「中暑死人是由於高溫引起身體機能失常,從而使人身中樞功能發生障礙,最終導致多個器官功能衰竭而引發死亡。正常人體體溫波動範圍很窄,構成人體的細胞只有在37度左右才能存活和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高溫持續42度以上不退時,就會出現蛋白變性、功能失活,甚至出現細胞壞死。」張向陽指出,「因此,對中暑決不能掉以輕心。」
  • 我們為什麼會「中暑」?
    如果不及時救治的話,會使內臟器官受到損傷,乃至死亡。    熱衰竭、熱射病以及其他幾種與熱有關的疾病通稱熱病,也就是俗稱的「中暑」。輕度的中暑(熱衰竭)只要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最好有空調),脫掉衣服休息一會兒,喝不含酒精的冷飲,很快就能恢復正常,並不需要吃藥也沒有有效的非處方藥可用。
  • 方舟子:我們為什麼會「中暑」?跟毒素沒關係
    如果不及時救治的話,會使內臟器官受到損傷,乃至死亡。  熱衰竭、熱射病以及其他幾種與熱有關的疾病通稱熱病,也就是俗稱的「中暑」。輕度的中暑(熱衰竭)只要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最好有空調),脫掉衣服休息一會兒,喝不含酒精的冷飲,很快就能恢復正常,並不需要吃藥也沒有有效的非處方藥可用。
  • 省電不開空調真熱死人:中暑送醫一萬多人...
    圖/人民視覺 自2011年大地震以來,日本年年都熱死人。今年,由於高溫天氣持續,加上很多人不得不戴著口罩度過這個夏天,日本各地因中暑導致死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目前,日本各地因為中暑送醫的有一萬多人,東京更是超百人中暑死亡,以至於為遏止「中暑送醫」的情況,日本政府、氣象部門、媒體,都反覆號召大家及時補充水分,適當開空調。
  • 臨沂人預防中暑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夏季來臨,高溫天氣隨之來臨,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是非常容易中暑的,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而預防中暑的辦法小編也給大家整理好了。   一、如何預防中暑?   1、充足睡眠養足精神   夏天的中午,烈日當頭,酷暑炎炎,人們最容易疲勞犯困。
  • 高一新生軍訓中暑死亡……三伏天真能熱死人?中暑的「對」與...
    關於三伏天裡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中暑,大家的認識有哪些「對」與「錯」,下面藥娃就詳細講一講。中暑不是一種病? 錯!需要注意的是,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重症患者若不能迅速得到治療,可發生抽搐、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甚至死亡。體溫高才叫中暑? 錯!中暑就一定是大汗淋漓、身體高熱嗎?其實未必!中暑是熱損傷因素作用於機體的連續過程,發病表現多種多樣。
  • 東京8月竟有187人死於中暑 為什麼中暑會致人死亡
    日本氣象廳呼籲各地留意高溫提醒,謹防中暑。(海外網王珊寧)延伸閱讀:中暑到底多嚴重?中暑死人是由於高溫引起身體機能失常,從而使人身中樞功能發生障礙,最終導致多個器官功能衰竭而引發死亡。正常人體體溫波動範圍很窄,構成人體的細胞只有在37度左右才能存活和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
  • 喜暖怕冷的貓咪,曬太陽會中暑嗎?一文教你處理貓的夏季中暑
    我們認為貓咪耐熱,但是實際上會發現,貓狗的體溫是沒有明顯差異的,都是在38.5℃左右。但為什麼貓咪適宜溫度卻比狗狗要高呢?為什麼在高溫下,貓咪比狗狗表現得更耐受?這就要提到貓咪散熱和狗狗最大的一個不同。
  • 在生活中,到底是熱會死人還是冷會死人?
    我想很多朋友都特別想知道,在生活中,到底是熱會死人還是冷會死人?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一組數據: 僅2003年一年歐洲就有7萬人被熱死; 2010年,冬天天寒地凍的俄羅斯竟然熱死了1萬人; 在中國歷史上,乾隆八年,京城40多度的高溫,一下子熱死了11400人。 印度夏季經常會發生高溫熱死人的情況。
  • 三伏天熱浪來襲 不止暴曬會中暑
    &nbsp&nbsp&nbsp&nbsp三伏天熱浪來襲不止暴曬會中暑&nbsp&nbsp&nbsp&nbsp名中醫支招防暑養生攻略&nbsp&nbsp
  • 中暑為什麼會拉肚子 很多臨沂人不清楚這件事
    大家都知道中暑是由於氣溫過高而導致的一些身體不適,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項病症,如果嚴重的話有可能危及生命,而拉肚子也是中暑後會發生的病症。   中暑是入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裡,體內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引起機體體溫調節發生障礙的一種急性疾病。
  • 熱射病真的會死人嗎?和中暑有什麼區別
    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一種中暑,是因高溫引起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這時候身體產熱多,但不能散熱,人體熱平衡失調,體溫超過40℃,意識模糊,無汗,進入昏迷狀態。通俗來說,人體內的蛋白在42℃以上就要開始變性,形象一點就像雞蛋煮熟一樣,若體溫超過50℃,幾小時甚至幾分人就會死亡。熱射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比較好,如果延誤了,造成的後果可能是不可挽回的。
  • 南京6天有47人中暑
    剛剛過去的一周,南京持續高溫,中暑患者明顯增多,尤其是14日出梅以後,中暑人數突增。紫金山記者從南京市120急救中心獲悉,7月10日-15日,6天時間南京共有47人中暑,其中10日4人,11日2人,12日1人,13日5人,14日18人,15日17人。  中暑不能掉以輕心  中暑是一種嚴重的健康狀況,決不能掉以輕心。
  • 高熱天氣,如何預防寶寶中暑
    「廣州城內各大醫院急診科中暑患者顯著增多,前來就診的重度中暑患者也比往年有所增加。」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ICU蘇磊主任表示,在這種極端高溫天氣下,對待中暑絕不能掉以輕心。「以往很多人不將中暑當回事,大都不知重度中暑患者的死亡率 30%的事實。」
  • 夏天狗狗中暑的解決措施和預防方法
    身體中唯一可以通過汗腺排熱的地方就是腳掌,這也是為什麼狗狗的腳上會有異味的原因。而且腳掌只能夠排出非常少的熱量,狗狗排出體內熱量的主要通道就舌頭。狗狗中暑是非常嚴重的事情,會直接威脅到它們的生命。如果在炎熱的夏天,你發現狗狗有奮力大喘、身體癱軟、行動受阻、意識朦朧,一定不要掉以輕心,這極有可能就是中暑的信號,請帶它立刻就醫。狗狗中暑了,該怎麼解決?
  • 別被「中暑」忽悠了 有4種病容易和中暑混淆
    2017年7月10日訊,發燒、頭暈、噁心、嘔吐、腹瀉……有這些症狀,您會不會第一反應就是自己中暑了?北京地壇醫院急診科主任馬剡芳提醒,一到夏天,很多人出現上面的症狀就會想到「我是不是中暑了?」不過,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狀是胸前部疼痛,同時伴有全身不適,這點可與中暑區別。一旦出現上面說的症狀,別輕易做「中暑」的判斷,可以先將懷疑「中暑」的人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如果配合其他消暑措施後,症狀還是沒有好轉,您就要考慮到醫院診治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知道,心梗患者的救治,時間非常關鍵。
  • 別以為是中暑,真的會「熱死人」的熱射病有多可怕
    進入7月份以來,氣溫持續升高,中暑事件頻繁發生,熱射病是最近新聞頻繁出現的一個詞。   根據我國《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GB11508-89),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種類型。先兆及輕症中暑的患者表現為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體溫正常或升高等症狀。而重症中暑則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 夏季是腦卒中高發期,切勿掉以輕心當成中暑
    原因一是夏季人體出汗多,身體內環境易缺水,血液黏稠度升高,這會增加患高血壓、高脂血症或心腦血管病等人形成血栓乃至卒中的概率。其二,夏季高溫時, 很多人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 導致室內外溫差較大,對老年人和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來說,忽冷忽熱會使腦血管反覆收縮、舒張,容易造成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嚴重時導致腦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