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會致死?別掉以輕心!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科技日報

第二看臺

酷暑來臨,我國各地已進入「燒烤模式」。中央氣象臺網信息顯示:我國各大城市持續「高燒」不退,多個城市已經發布高溫預警。「近日北京連降大雨後,高溫高溼的環境正是容易中暑的時候。」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向陽教授提醒大家,隨著氣溫進一步升高,市民應儘量迴避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露天工作。

並非只有暴曬才會中暑

「中暑死人是由於高溫引起身體機能失常,從而使人身中樞功能發生障礙,最終導致多個器官功能衰竭而引發的。」張向陽解釋說,正常人體體溫波動範圍很窄,構成人體的細胞只有在37攝氏度左右才能存活和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高溫持續42攝氏度以上不退時,就會出現蛋白變性、功能失活,甚至出現細胞壞死,嚴重者出現一些臟器的功能衰竭,導致生命危險。

張向陽介紹說,根據中暑的症狀可分為先兆、輕度和重症中暑三類。重症中暑除輕度中暑表現外,還伴有熱痙攣、熱衰竭、昏迷或休克,而熱射病則是重症中暑。如果發現或者處置不及時,可能導致不良後果。「因此,我們對中暑決不能掉以輕心!」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不僅包括在室外的日曬,也包括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生活或作業的人;有人以為中暑一定是在室外環境才發生,在家中是不會中暑的,這是誤解,在家中不通風也沒有空調的環境下,也可能中暑。其實,中暑的發生不僅與氣溫過高密切相關,也與空氣溼度密切相關。比如,人們在悶熱潮溼的天氣下,這時即便人體大量排汗,熱量也很難以通過蒸發而散發出去,體溫會迅速上升,進而引發中暑。因此,中暑治療的核心原則就是快速散熱,快速將體溫降到安全範圍。

不建議使用日常解熱藥物

張向陽強調,發生中暑後應迅速脫離高溫、高溼、日曬環境,至陰涼處、通風處靜臥,避免高強度運動和重體力勞動,有條件的要將病人置於空調環境中,去掉衣物以幫助散熱。神志清楚者需及時補充含鹽清涼飲料,如淡鹽水、冷西瓜水、綠豆湯等,重症昏迷者應立即送醫院救治,以免延誤治療時間。

中暑高熱者要迅速降低核心體溫,爭取在半小時左右將核心溫度降至39攝氏度以下。降溫多主張採取物理降溫措施,如將身體(頭部除外)浸於4℃水中降溫;或者去除衣物,身上灑上溫水,用風扇吹風加強蒸發降溫。中暑的高熱並不等同於炎症的「發熱」,專家因此不建議使用常用的解熱藥物。「另外,也不建議酒精擦浴。」

「高溫天氣應儘量避免外出,因為太陽光的熱量會顯著影響體溫。」張向陽表示,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動,最好避開正午時段,並且儘量避免陽光直曬。另外,結束戶外活動回到室內後,不要立即開空調。在飲食方面要選擇新鮮的雞肉、鴨肉、魚、蝦等脂肪量少的優質蛋白食品,新鮮的瓜果蔬菜,特別是適當多吃一些苦味瓜菜等,有利於清洩暑熱。(李 穎)

相關焦點

  • 中暑為什麼會死人?對中暑決不能掉以輕心!
    近日,日本愛知縣一名小學一年級男生在參加校外活動時中暑身亡的新聞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北京連降大雨後高溫高溼的環境正是容易中暑的時候,快來了解一下中暑的危害以及如何預防吧。
  • 東京103人中暑死亡,高溫更容易發生,決不能掉以輕心
    8月19日報導,日本多地連日來氣溫創新高,日本總務省消防廳表示,10日至16日全國有12804人疑因中暑送醫。日本氣溫一路攀升,多地出現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天氣,因中暑被緊急送往醫院甚至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截至18日,東京都已有103人因中暑死亡。
  • 臨沂人預防中暑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夏季來臨,高溫天氣隨之來臨,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是非常容易中暑的,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而預防中暑的辦法小編也給大家整理好了。   一、如何預防中暑?   1、充足睡眠養足精神   夏天的中午,烈日當頭,酷暑炎炎,人們最容易疲勞犯困。
  • 別被「中暑」忽悠了 有4種病容易和中暑混淆
    2017年7月10日訊,發燒、頭暈、噁心、嘔吐、腹瀉……有這些症狀,您會不會第一反應就是自己中暑了?北京地壇醫院急診科主任馬剡芳提醒,一到夏天,很多人出現上面的症狀就會想到「我是不是中暑了?」不過,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狀是胸前部疼痛,同時伴有全身不適,這點可與中暑區別。一旦出現上面說的症狀,別輕易做「中暑」的判斷,可以先將懷疑「中暑」的人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如果配合其他消暑措施後,症狀還是沒有好轉,您就要考慮到醫院診治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知道,心梗患者的救治,時間非常關鍵。
  • 高熱天氣,如何預防寶寶中暑
    「廣州城內各大醫院急診科中暑患者顯著增多,前來就診的重度中暑患者也比往年有所增加。」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ICU蘇磊主任表示,在這種極端高溫天氣下,對待中暑絕不能掉以輕心。「以往很多人不將中暑當回事,大都不知重度中暑患者的死亡率 30%的事實。」
  • 天氣炎熱,千萬別把中風當中暑!
    長期在炎熱的天氣下工作,很有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等情況,很多人會以為這是中暑症狀,但經過補水後還是沒有任何的改善。為何會這樣?那是因為大家把中風當成了中暑啦!中暑與中風都有這樣的共同症狀:頭暈、頭痛、噁心、走路出現不穩由於中暑跟中風的症狀如此相似,那到底如何分辨它們呢?今天小林就為你一一道來。
  • 中暑或可致死,高溫作業需做好防範
    來源:長沙晚報中暑或可致死,高溫作業需做好防範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彭放 邱勁松指導專家金若剛 長沙市疾控中心職業衛生綜合科科長、副主任醫師儘管已經立秋,長沙的氣溫仍居高不下。
  • 專家提醒:熱射病可致死 有中暑症狀應儘早就醫
    當晚,急診科又收治了一名中暑患者,43歲的水泥工人張某在室外高溫下工作一天後出現呼吸急促、四肢抽搐不止等症狀,被工友緊急送到省腫瘤急診科救治,被診斷為熱痙攣(中度中暑),因送醫及時,張某經輸液治療後已無大礙。
  • 我們為什麼會「中暑」?
    如果不及時救治的話,會使內臟器官受到損傷,乃至死亡。    熱衰竭、熱射病以及其他幾種與熱有關的疾病通稱熱病,也就是俗稱的「中暑」。輕度的中暑(熱衰竭)只要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最好有空調),脫掉衣服休息一會兒,喝不含酒精的冷飲,很快就能恢復正常,並不需要吃藥也沒有有效的非處方藥可用。
  • 三伏天熱浪來襲 不止暴曬會中暑
    &nbsp&nbsp&nbsp&nbsp三伏天熱浪來襲不止暴曬會中暑&nbsp&nbsp&nbsp&nbsp名中醫支招防暑養生攻略&nbsp&nbsp
  • 喜暖怕冷的貓咪,曬太陽會中暑嗎?一文教你處理貓的夏季中暑
    但是鏟屎官不知道的是,每年夏天都會有小貓咪在家裡發生中暑情況。貓咪中暑處理不及時,是會造成休克,最壞的後果可能死亡。夏天來了,如何判斷貓咪是否中暑?家庭中怎麼預防和處理?今天,各位主人就來了解一下吧。全文共計2400字,閱讀時間7分鐘,由【哈嘍領養嗎親】原創發布,轉載請標明出處。
  • 醫生:不是普通中暑
    經抽血檢測,老伯肝腎功能和凝血機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ICU醫生判斷——這不是普通中暑,已經發展到熱射病的嚴重程度。2天後,老伯各項生命體徵終於恢復平穩,脫離生命危險,今日轉至普通病房。「平時身體還行,真是沒想到,中暑會住進ICU。
  • 別以為只有「熱」會中暑,「冷」也會中暑
    陽暑,暑熱天氣,辛勤勞作,動而得之,類似於現代所稱的「中暑」;陰暑,若在炎夏時節,避熱貪涼,靜而得之。陽暑是指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暴曬出現的中暑現象,而人們卻往往忽略了陰暑。大部分中暑現象的原因是陰暑。換而言之,陰暑的致病原因不單純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溼,所以陰暑不像中暑那樣明朗化和發病急驟。 現在,很多人在外面暴曬回來突然進入空調房;在室外打完籃球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洗澡;為了降溫快速飲食大量冷飲等等原因,都可導致邪氣侵體而引發陰暑。
  • 夏季是腦卒中高發期,切勿掉以輕心當成中暑
    原因一是夏季人體出汗多,身體內環境易缺水,血液黏稠度升高,這會增加患高血壓、高脂血症或心腦血管病等人形成血栓乃至卒中的概率。其二,夏季高溫時, 很多人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 導致室內外溫差較大,對老年人和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來說,忽冷忽熱會使腦血管反覆收縮、舒張,容易造成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嚴重時導致腦梗塞。
  • 夏季炎熱,如何判斷狗狗是否中暑?該如何預防狗狗中暑呢?
    狗狗和我們人類一樣,在炙熱的豔陽下,輕的話會被曬傷,嚴重的話可能會中暑休克。有研究數據表明,狗狗中暑的死亡率最高可以達到50%。但是寵物又很堅強,很多時候我們感受到狗狗有不適的時候,其實它們已經非常痛苦了,因為一般的疼痛和一般的身體不適,狗狗都不願意在主人面前表現出來。它們更喜歡把健康快樂的一面展現給主人,就算是有一點點不舒服,主人帶著它們出去玩兒,它們也會活蹦亂跳。
  • 別拿中暑不當事!溫州出現多例熱射病 嚴重可致死
    記者昨從市區各大醫院了解到,近期中暑和中風病人頻頻出現。永嘉一80歲老人在田間勞作時昏迷,經搶救不幸去世。專家提醒,連續高溫,市民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兩家醫院有3人因中暑去世  截至昨天,市急救中心7月份共救治27例中暑患者,其中重度中暑6例。  前幾天,溫醫大附二院急診中心副主任孔萬權就遇到了一例熱射病患者。
  • 五種「人」易中暑 如何預防中暑一定要知道!
    當暴露在一個高溫環境下,人的中樞體溫會持續上升,有時高達40℃,除自感很熱、周身皮膚發紅(一般不出汗),甚至可以失去意識,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中暑。為什麼會中暑?給大家預備一份防暑知識指南,以期大家度過一個平安的盛夏。 【為什麼會中暑?】
  • 中暑可能帶來不可逆傷害 治中暑重在快速降溫
    與此同時,全市多家醫院相繼接到中暑病例。醫生提醒,高溫天氣應做好防暑降溫,中暑可能帶來不可逆傷害。嚴重中暑可能喪失行動能力「一個晚上來了3個中暑病例,有一例已經住院治療。」昨日,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魯金勝告訴記者。據了解,入夏以來,翔安醫院急診科室已經收治了10多個中暑病例。
  • 方舟子:我們為什麼會「中暑」?跟毒素沒關係
    如果不及時救治的話,會使內臟器官受到損傷,乃至死亡。  熱衰竭、熱射病以及其他幾種與熱有關的疾病通稱熱病,也就是俗稱的「中暑」。輕度的中暑(熱衰竭)只要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最好有空調),脫掉衣服休息一會兒,喝不含酒精的冷飲,很快就能恢復正常,並不需要吃藥也沒有有效的非處方藥可用。
  • 南京6天有47人中暑
    剛剛過去的一周,南京持續高溫,中暑患者明顯增多,尤其是14日出梅以後,中暑人數突增。紫金山記者從南京市120急救中心獲悉,7月10日-15日,6天時間南京共有47人中暑,其中10日4人,11日2人,12日1人,13日5人,14日18人,15日17人。  中暑不能掉以輕心  中暑是一種嚴重的健康狀況,決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