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從9月份上線,長期被湛盧文化推薦。這本書的單價也是普通書的兩三本,上市以來也沒有什麼折扣。從拿著書的瞬間,直覺會判斷這本書很厚,很難讀完。但是你仔細去看這本書,只有三個部分,十個章節。後面很多內容是張磊的講話分享,比如在西湖大學和百年職校捐贈儀式上的講話,還有母校捐贈儀式對校友一些成長的建議。這本書的開始介紹了張磊的個人歷程、他所堅持的投資理念和方法以及他對價值投資者自我修養的思考,還介紹了他對具有偉大格局觀的創業者、創業組織,以及對人才、教育、科學觀的理解。這本書的解讀節奏,每天一個章節。今天是自序和第一章,用十天來讀完這本書。這本書引用《價值》作為書名,價值起源于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證券分析》,還有巴菲特、芒格提出的價值投資。這本書打開的第一頁,對價值進行了全新的解釋。也是這本書圍繞的主線:在長期主義之路上,與偉大格局觀者前行,做時間的朋友。我們可以回頭看看工作的這些年,那些人在持續成長,那些年從來沒有改變。實際上就是網上所流傳的段子「25歲都死了,75歲才埋」。這裡的長期主義,首先是長期,這是一種思維方式。我多次分享過的方勵的故事。他對於一眼能看到頭的工作感到無趣,是各種折騰,追求生命的樂趣。但是這和《價值》裡面提到的價值沒有太多關係,格局觀不同,取得的結果自然不同。得到最近的何帆報告上線了,昨天提到了疫情對中國的影響。裡面舉了一個例子很貼切,疫情到底對中國有沒有影響?這就好比一名馬拉松運動員中途摔倒了,起來拍拍身上的土,繼續前行。對於長期主義者,任何時候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他們持續在做自己所選擇的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面提到過「人定勝天」,而實際上的「定」是堅持自己所選擇的路上持續形成護城河,形成壁壘,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這本書的自序引用「這是一條長期主義之路」,前面我們解讀過程中多次提到「終身成長的價值,超乎你我的想像」。張磊把投資定義為長期主義之路,只有長期主義才能去穿越周期。對於企業來說,長期主義註定了需要延遲滿足。我們可以去對照企業的財務數據,像亞馬遜、特斯拉、奈飛這樣的企業對於我們大多數財務人員的理解來說,這種企業沒有什麼價值,因為利潤實在太少了。我們更喜歡茅臺這樣的企業,淨利潤率超過了50%。我們認為這樣的企業才價值。我們更關注利潤表。美股裡面很多的企業,關注的都是企業的價值。我們則恰恰相反。張磊在自序中提到,如何保持心靈的寧靜?或許你知道了這輩子應該做什麼?或者說你知道這件事繼續在做三五年不會有任何結果,你也無法去改變結果。思考的時間長度,能穿越周期,成為行為的指南針。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臨時工關注一個小時賺多少錢,普通員工關注這個月的績效是多少。而主管、經理關注季度、半年,總經理關注全年,董事長關注這個行業能不能做成什麼樣子?更優秀的企業會思考如何改變整個行業或者生態。可以用一句話來理解:推動社會進步。不論是從時間的朋友出發,還是真正的價值出發。這本書所定義的價值取決於是否有益於社會的整體繁榮。通過資本進行資源整合,聚焦到有益於社會整體繁榮的領域,最終獲得時間給予的獎勵。這本書裡面提到過科技並非是科技企業的專利,通過把好的技術引入到傳統的行業,改變傳統行業的效率,推動整體的行業進步,獲得價值回報。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尋找價值的歷程。主要是介紹張磊求學、工作中自我成長的過程,今天我們來看第一章:價值的底色。每一章的第一頁,都會有巨大的文字來總結這一章的內容。這一章用: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價值觀,才是深藏於內心並真正屬於自己的「三把火」。知識、能力和價值觀,也可以作為我們招聘,或者篩選合伙人的方法方式。張磊,1972年出生,河南駐馬店人。從小對讀書痴迷,武俠小說、散文、詩歌、人物傳記,各種不同的書籍都讀。這裡提到初中對他影響很大的《靜靜的頓河》,給了張磊人生智慧的啟迪。從書的結構看,這部分內容主要目的就是表達一個意思:獨立思考的種子。中間舉了這麼多的案例,目的也是一個,張磊是通過什麼方式培養了獨立思考的種子。理解了書的結構,我們就可以去對照我是如何培養思考習慣的?作者是如何思考的?我們前面讀過的馬斯克、雷軍、賈國龍是如何培養思考習慣的?通過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思考習慣,或者你也可以把你所思所想分享給你的下屬、領導、家人。張磊從三個有利於,思考總結的三把火。知識、能力和價值觀。這三個詞將貫穿這一章的整體內容。這一章提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操盤,介紹了調研的方法。引用了非常專業的市場營銷、營銷管理的名詞。比如說提到了目標市場、購買渠道、價格敏感度、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顧客滿意度調查等。這些內容來自《市場營銷》《營銷管理》《消費者行為學》,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去看看這三本書。1992年的模擬炒股,走進了央視。從大學生的角度普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至今過去了快30年,我們還有很多人炒股看各種股評,今天賺了明天賠,行情好的時候都是專家。這裡提到人大教育讓張磊意識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幫你喜歡的人、真正靠譜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張磊從人大到五礦集團,這一章最後部分寫了一句話:我所感受到的是人、生意、環境和生活,就像當時下礦山一樣,在不同的社會剖面,探究和理解商業,這一直是最讓我心動的事情。這裡提到的關鍵詞:人、生意、環境和生活。後面有一章內容主要講這幾個詞的關係。讀書、思考、實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著眼於長遠,全神貫注並全力以赴。學習所有能學習到的最高標準,從而獲得理解和洞察的能力,這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長期主義。這是張磊所堅持的,這也會成為我們的選擇。選擇長期主義,選擇與偉大格局觀者同行。今天的解讀就到這裡,打卡還是和以前一樣。三個句子和一個問題。@暖晴心理諮詢 讀書與速度沒有直接關係,首先我們得搞清楚為什麼要讀書?讀書之後要達到什麼目的?每個人建立學習習慣的過程,或多或少都有經歷各種痛苦,最終形成閱讀的習慣。從我個人來說,2012年之前我沒有讀過幾本書,2012年之後每周一本書的速度,今年是第九年。如果沒有閱讀習慣,先培養閱讀習慣,閱讀習慣可以從傳記類、個人成長類入手,畢竟這類書籍更接近於大眾。最好不要亂讀,我見過有些人還在讀21天學會***,這類書可以直接扔掉,一般沒有什麼價值。閱讀接受的是信息,進而是引發思考,形成思考的習慣。深入的思考改變行為,行為的改變會影響到生活和工作,進而影響到你身邊的人。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你會與你的下屬、同事或者家人,分享你的收穫。或者社群分享、公眾號寫作,逐漸獲得更多外在的認可。外在認可後的內修,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要接受這是長期的狀態,不要急於求成。如果你覺得讀書沒有用,你試著去讀100本、200本、500本後,你或許發現還是有點用的。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一兩本書、一兩個人、一兩年、一兩件事,就想通過短期行為取得終身成就,這樣的事發生的概率極低,要習慣冷板凳。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讚賞和在看都是支持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