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是幸運的一年,前段時間海上鋼琴師的重映,讓多少人重拾了那份單純的美好。這幾天美麗人生4k修復版大銀幕重映,迫不及待的和朋友約好一起去看。
相信大多數人應該記憶裡應該都會看過這個電影。在初中或者高中某個下午或者晚上,語文老師默默走上講臺,在電腦上點開美麗人生,我們都沉浸在不用上課的喜悅中的時候,卻被劇情感動哭的稀裡譁啦,紙都不夠用,埋頭痛哭的,強忍淚水的,表面堅強最後也慢慢低下頭的,終於有機會給喜歡的女孩偷偷遞張紙巾的,直到影片結束我們都還寄希望那個在牆背後幾聲槍響跑出來的是父親穿著士兵的衣服成功逃了出來。當然,最後看到小男孩從坦克上送到媽媽懷裡,我們知道我們獲得了800字的觀後感。大部分人就是這樣第一次看了美麗人生。
重映的形式可能大於其本身的意義,大多數人想要去看重映的初衷,是想再去在大銀幕前感動一波,再去回味一下這個電影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年少無知的我們能那麼感動。
所以昨晚我們去了影院,坐在最後一排安安靜靜地看完整個電影。看完之後,總有一種錯覺,重映版的是不是刪了一些?好像沒那麼感動啊?也沒什麼太強烈的淚點啊?我的眼淚去哪裡了?
出來影院我問了一句:怎麼就不感動了呢?朋友說:害,心裡裝的事多了唄。然後我想了一夜,嗯,是,心裡事多了,眼裡也多了。
說到底終究還是敗給了生活,成長這個話題又要背鍋了。
再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我們知道了,在美麗的童話都是假的,也知道了拿到一千分就贏的一輛坦克也是假的;我們開始注意如此經典優秀的的影片演員的表演和情節太戲劇了,不再相信遊戲結束我們就回家,也不再相信無論如何人生都是美麗的,因為我們都知道,生活太苦了,哪裡有片子裡Guido一樣的人。
但我們還是會在電影的前半段為Guido笑出來,因為我們也曾那樣想盡辦法和喜歡的女孩子製造偶遇。
那年南京剛下雪冷得不行,做藝考志願者我總是想盡辦法想和你分在一組一起值班,二號門,一號門,再到實驗樓,直到鼓起勇氣借工作的名義加了微信,故意發語音背景音樂電腦裡放著想大聲說愛你,就像從天而降的女主一樣,那就是我們的開始。我們也有無數的「早安,我的公主」的回憶。
但電影終歸只是展現瞬間的美好,生活裡還有柴米油鹽。
生活和成長剝奪了我們太多的東西,也替我們背了太多的鍋,我們為什麼喜歡電影,從電影一開始就給了我們答案,我們都喜歡做夢,都喜歡在夢裡。所以我們會因為1900感動,會因為忠犬八公感動,會因為怦然心動感動。因為電影裡的他們,在我們眼裡看到的變複雜心裡所想的變沉重的時候,單純地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但是我們看美麗人生,我們卻不再淚流滿面了。
那就讓美麗人生留存在只屬於我們原本那個階段的記憶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