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孩子們數壓歲錢的時候了,壓歲錢的去向成為家長們討論的熱點。現在的孩子很會維護自身權益,甚至五六歲的孩子也不允許父母沒收自己的壓歲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大人給孩子壓歲錢屬贈與性質,形成贈與合同關係,壓歲錢一經孩子接受,贈與合同就成立。壓歲錢屬孩子個人財產,父母有保管義務,但不得私自處理。
「不能沒收,那麼怎麼引導孩子正確理財呢?」「現在的孩子,你說什麼他們都懂,甚至比你還懂,如何操作才能真正被孩子接受呢?」
今天,小編請來了幾位一線名師,看他們如何支招。
要警惕兩種比較典型的錯誤做法
一是家長式的管理。孩子收到的錢款全部收歸家長所有,並任由家長支配,孩子只是過一過手。理由很充分,孩子收到的錢,其實只是家長送出紅包的替代品,所以家長對孩子壓歲錢的佔有不算掠奪,而是回收。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普遍存在。
二是放羊式的寬縱。對孩子的壓歲錢並不過問,不管是長輩偷偷塞給的,還是場面上呈遞的,一概由孩子自己作主,隨便消費。帳目有多少,根本是稀裡糊塗,不清不楚。所以就出現了有些孩子拿壓歲錢去買手機、遊戲機、MP4等娛樂工具,並帶到學校玩,家長毫不知情的事。
這兩種做法顯然都是要不得的,禁錮壓制孩子,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性格,放任縱容孩子,會失去對孩子的把控監督。
寫張使用說明書,你的壓歲錢你做主
我女兒前幾天就放話了:「媽,今年我的壓歲錢我做主!我已經讀初一了,該自己做主了。以前一直被你壓迫著,這次無論怎樣我都要翻身農奴把歌唱,我們班上好多同學在小學時就自己使用了。」
「我沒意見,但我想聽聽你如何正確使用自己的壓歲錢,給你一天的時間思考,你寫個使用說明給我,如若可行,就這樣定。」
女兒帶笑走進書房,我也偷著笑了。
第二天,女兒就一臉神氣地拿著說明出現在了我的面前。我認真地看了起來。
壓歲錢使用說明
1. 用於購買新學期開學所要的學習用品,好的課外書籍;
2. 用於購買自己喜歡的新衣服,新鞋子等等一系列生活用品;
3. 用於參加興趣輔導班的學費;(一個學期大概一千多一點)
4. 用於假期旅遊時個人出的那一份;
5. 如果老媽老爸急需,可暫借給你們,但要付利息;
6. 如果要獻愛心,也可從中提取;
7. 餘款就存起來,到需要的時候再動用。
我會好好支配使用這筆壓歲錢的,請組織相信我!
智商、情商、財商,好吧,女兒,你的壓歲錢你做主!
管好壓歲錢,打敗CPI!
財觀念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很多家長都希望能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而最好的培養方式莫過於通過共同實踐,潛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理財素質。面對目前通貨膨脹壓力逐漸加大、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高居不下,壓歲錢的管理就恰好給了我們一個極好的機會來訓練孩子(小學中高年級以上)。
1.告訴孩子一些理財小知識,而不是簡單地帶孩子去存錢。
可以順便告訴孩子存哪一種期限意味著什麼,自動轉存是什麼概念,不同的利率時期下要選擇存哪一種存款期限等理財小知識。
2.讓孩子體會到積少成多的樂趣。起初,可以讓孩子從短期存款開始,比如三個月,或半年。讓孩子在短期內看到存款的數目在增加,讓孩子體驗「積少成多」的樂趣;等到他想買自己心儀的物品時,就可以讓他用自己存起來的去買,讓孩子體會到「有選擇地消費」的意義。
3. 把壓歲錢轉化為「壓歲金」。儲蓄利率非常低,通常還不及通貨膨脹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有必要讓孩子適度積累「生錢」的經驗。黃金、白銀是「硬通貨」,是不錯的選擇。教孩子把壓歲錢轉化為「壓歲金」,一來可以作為長線投資,保值增值;二來孩子能看得見、摸得著,又輕易花不掉,省去了家長代管的麻煩。
4.多種投資,保值、有趣、適合。如果孩子覺得黃金、白銀比較無趣,我們也可以選擇紀念幣、郵票等既保值又有觀賞價值的東西。
還可以引導孩子用壓歲錢購買人身保險,達到理財和保障的雙重目的。從類型上看,醫療、意外、教育這三項險類最適合兒童。
等孩子到了初高中階段,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試試各類「寶寶類」網際網路基金產品。我們要讓孩子意識到理財的原則之一,就是不讓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確定合理恰當的理財需求和目標,多樣化配置,分散風險。教會孩子管好自己的壓歲錢,將來就能打敗CPI,成為理財高手。
孝順長輩,報答恩情
壓歲錢,寄予了長輩對小輩的美好祝願。很多孩子在接受與付出、享受與感恩間,前者佔的分量相對要足很多,孩子很少懂得感恩,因此,利用春節的這份壓歲錢,不管多少,引導孩子正確使用,並以禮報恩。
比如,觀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生活中的小細節,飲食、生活用品、興趣愛好,生日或其他合適的節日之際,送上一份小小的禮物以表感恩。注意贈送禮物時的語言、動作,甚至方式,注意禮節。
讓孩子在用心去孝敬、關愛長輩時,懂感恩。同樣,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曾經幫助過自己的同學在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情況下,需表感謝也可從壓歲錢中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