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太上皇和皇帝,誰應該聽誰的?原來講究還挺大的

2020-12-17 阿里山哥愛影視

在中國古代社會,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有句話形容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就是在這樣至高無上的權力面前卻發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歷史詭辯,也是前一段時間網友們討論的最熱的一個問題,太上皇與皇帝到底誰的權力更大,誰應該聽誰的?這個問題非常的有趣,它沒有那麼簡單,其實是變相的表達了封建皇權制度下的權力本質問題,結果還是讓人感覺比較驚訝的。

首先就說一下第一位活著的太上皇,漢高祖劉邦通過群毆的手段打敗了項羽,他成為了漢朝的開國皇帝。在他稱帝的時候,他父親劉老太公還沒有死,那就給他留下了一個非常大的難題。中國自春秋戰國以來非常講究禮制和孝道,兒子要對父親孝順,不然會惹得天下人不滿。但是另一方面,秦始皇建立的君主制度又要求君主的權力神聖不可侵犯,所有人都必須臣服在他的腳下。

這就讓劉邦陷入了矛盾之中,如果尊重他父親,我自己就要每天向他跪拜,但是如果尊重皇帝,那麼我父親就要每天向他跪拜,感覺哪一個都非常的不合適。作為皇帝制度的創始人秦始皇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因為他繼位的時候他父親早就死了,所以他追封自己的父親為太上皇,畢竟在劉邦之前還從來沒有哪個皇帝在自己父親活著的時候繼承了王位。沒有辦法,劉邦只好選擇也加封自己的父親為太上皇,但是他卻基本上很少和他父親見面,讓他父親呆在深宮之中。在劉邦所處的漢朝,太上皇劉老太公不過是一個類似於傀儡一般的存在,每天被當作泥菩薩一樣供著,但是沒有權力,劉邦也不會聽他的。

第二對太上皇和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淵。市民通過玄武門之變以後殺掉了自己的兄弟,逼迫自己的父親成為太上皇,自己繼承了皇位。不過他們倆的關係跟劉邦父子的關係有點不同,雖然李淵李世民奉為的太上皇,但是王朝的天下畢竟是李淵親手打下來的,他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威望無人能夠匹敵,如果他鐵了心的要跟李世民幹一番,李世民未必鬥得過。

但是由於自己的兒子全部都死了只剩下他一個獨苗,他就算想做點什麼也已經沒有用了。在這樣心灰意冷之下他選擇的逃避現實,晚年躲在深空之中每天縱情聲色。所有的大事小事雖然名義上還要經過李淵的審批,但是實際上還是李世民在操持著一切。在唐朝時期,雖然李世民沒有徹底的掌握大權,但是所有的一切還是聽他的,但是他也不敢太過於在自己的父親面前放肆。

第三對父子就是乾隆和嘉慶,這一對父子可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乾隆是康雍乾盛世的末尾,他爺爺和父親為他打下了一個花花的大江山,國庫裡面積累了大量的錢財。於是他大興土木,肆意徵戰,還給自己安了一個所謂的十全老人的名號。到了晚年了,他想要全身心的去放鬆一下,於是就傳位給十五阿哥也就是嘉慶皇帝。但是乾隆是一個權力欲望非常強的人,雖然自己做了太上皇但是他把所有的權力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當時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以和珅為首的大臣敢隨意的欺負皇帝,只要是站在乾隆皇帝一邊他們就敢為所欲為,搞得當時嘉靖皇帝非常的鬱悶。也就是為什麼後來嘉靖皇帝一繼位就立馬把和珅給宰了。那一段歷史,他實在是過得太憋屈了。所以在嘉慶皇帝這一朝乾隆這個太上皇是非常有實權的,所謂的皇帝只不過是當時太上皇手上的一個棋子,自己執政出了錯誤由皇帝來被窩,一旦做出點什麼成就就立馬自己居功自傲。

相關焦點

  • 太上皇和皇帝之間,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看過電視劇的同學都知道,古代朝廷的統治者是皇帝。可有些朝代不但有皇帝還有太上皇,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國自然沒有二主,那麼太上皇和皇帝哪個權力更大呢?今天我們就通過歷史上幾個著名的太上皇,看一下皇帝和太上皇哪個第一哪個第二。
  • 太上皇大,還是皇上大?宋徽宗與宋欽宗誰聽誰的?
    太上皇大,還是皇上大?宋徽宗與宋欽宗誰聽誰的?太上皇宋徽宗與宋欽宗內訌不斷。再加上在江南活動的太上皇,使得宋欽宗產生了太上皇意欲復闢的疑慮。父子關係進一步惡化。四是宋欽宗不斷的清洗和懲治宋徽宗身邊親信,逐漸孤立了宋徽宗。後來,又遭到軟禁的宋徽宗,必然難以接受現實。父子之間逐漸走向反目。
  • 中國歷史上皇帝無數,秦始皇號稱始皇帝,那麼第一位太上皇是誰?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職位叫太上皇,太上皇並不是每朝每代每時每刻都有的,太上皇的每次產生基本上都有特殊原因。有的太上皇是被迫的;有的太上皇是被人尊稱的;有的太上皇是國家危難來臨的時候自己沒剛撐不住,讓兒子來撐自己退居二線的。那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是誰呢?
  • 作為太上皇,他怎麼和朱祁鈺交流
    同樣的道理,他現在是皇帝,對臣子們行使命令,那都是下旨。可是他該怎麼使喚自己的哥哥朱祁鎮呢?你說下旨吧,人家好歹過去是皇帝,現在是太上皇,還是自己的哥哥。你說不下旨吧,自己是皇帝,對誰都下旨,對朱祁鎮不下旨,未免有點跌份。
  • 解密:古代嬪妃和皇帝行房事竟然還這般講究
    2014年9月28日訊,要想在萬紫千紅的後宮裡頭出人頭地,要想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皇帝套上近乎,嬪妃們和皇帝上床是必不可少的事,這也是嬪妃獲得帝王寵幸的必由之途。 嬪妃進御之事,是內廷的一件要務,如在外廷皇帝上朝一樣重要。對於皇帝來說,後者可以免去,而前者一日不可或缺。古代皇宮內管理嬪妃侍寢的叫敬事房,隸屬內務府,其最重要的職責乃是管理帝後嬪妃的房事,所謂「專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
  • 皇帝都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什麼?乾隆霸道李淵心酸
    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包括皇帝的衣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而在稱呼上,秦始皇也開始由寡人改稱為「朕」。很多人就感到好奇,如果皇帝退位了,當上太上皇后又該如何自稱呢?
  • 中國歷史第一位,在世時被尊太上皇的人,見到皇帝跪還是不跪?
    不可思議的是,這家餐館的女老闆不但不肯還錢,還主動撕下欠條,為什麼?大家可別想歪了,原來飯店的老闆發現,劉邦這個人,人緣特別好,只要他一喝酒,當天飯店的生意就特別好,一年算下來,居然還多賺了不少錢,有這樣一個好的帶貨大 V,老闆歡迎的時候還來不及,怎麼捨得要他錢呢?
  • 如果皇上派人向太上皇宣聖旨,太上皇需下跪接聖旨嗎?為什麼?
    從原則上講,皇帝是一國之至尊。一國之中,絕不允許有第二個權力同皇權並行,這是基本前提。如果古代有憲法的話,這一句一定是第一條。皇權來自於天命,這是它的權源。而全體官員分擔的權責,全都由皇權派生,這是唯一的終端。這也是一切政令合法性的來源。
  •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太上皇是誰
    太上皇指的是當朝皇帝父親的尊名或退位的皇帝的頭銜。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不少,最有名的太上皇就是清朝乾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第一個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他是載入正史的第一個太上皇,其次的就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沒有當過皇帝,但是享受太上皇頭銜的第一人。太上皇是特殊的現象,都有一定的形勢背景。有些太上皇是自願禪位的,比如,清朝的乾隆,有些太上皇是非自願的,比如,唐朝的李淵等。
  • 皇帝為何從不會主動退位讓賢做太上皇?了解這2字就會明白太現實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普天之下聽命於皇帝一人,所以從來沒有看到過有哪個皇帝會提前退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自己成為太上皇。大家可能會說,乾隆不是提前退位把皇位傳給了嘉慶嗎?但其實乾隆成為太上皇之後,還是把所有的實權掌握在手中的,嘉慶也只是有名無實,乾隆之所以會退位,也是因為自己的承諾,不能超過康熙的在位時間。皇帝為何從不會主動退位讓賢做太上皇?
  • 古代皇上的老爸叫太上皇,那皇上的爺爺叫什麼呢?這裡告訴你答案
    漢高祖劉邦以一介布衣開創了大漢王朝,一個小混混成為了皇帝,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邦的那些個親戚個個都佔了光,兄弟姐妹封王的封王,封長公主的封長公主,但是,你知道嗎?所有人都安置了,但是還有一人該如何安置呢?
  • 為允一個承諾,乾隆主動退為太上皇,退休3年的生活卻比皇帝還忙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在古代,皇帝的權力基本是最高的,為了皇位一寶座,許多人冒著性命的風險也要爭奪,所以古代的皇帝基本是到了駕崩之時才會退位,很少有皇帝願意在有生之年傳位給下一任做一個太上皇,除了對權利的貪戀外,更是因為提前退位可能會過的特別悽慘。
  • 若皇上向太上皇、太后宣旨,太上皇和太后需下跪接聖旨嗎?為何?
    皇帝是絕對不可能向太上皇、皇太后宣讀聖旨的。何謂「聖旨」?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徵,是指古代中國社會時皇帝下的命令或發表的言論。即使皇帝向太上皇、皇太后下聖旨,太上皇、皇太后也不用下跪。相反,有些時候,遇到某些至誠至孝的皇帝,一旦太上皇、皇太后發怒,皇帝還得跪下聽訓。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在周禮的薰陶下,古人最講孝道。
  • 除了做皇帝,古代君王還有哪些愛好,誰的比較奇葩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就算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除了做皇帝,古代君王還有哪些愛好,其中誰的愛好比較奇葩。我們先來看一些比較正常的愛好。琴棋書畫歷史上有才的皇帝很多,比如南唐後主李煜,許多人都說,如果他不做皇帝,一定是位非常出色的詞人。不過要是李煜沒有經歷過國破家亡,他也許就寫不出那麼多含意深沉的詞出來了。
  • 土木堡之變英宗成了太上皇,如果代宗對英宗下旨,英宗要跪接嗎?
    眾所周知,明英宗自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後,明朝便擁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待英宗南還之後,景泰帝該如何面對成為太上皇的哥哥朱祁鎮也是一個相當尷尬的問題。如果今上皇帝代宗要對英宗下旨,英宗要跪接嗎?
  • 古代「太上皇」怎麼稱呼自己?乾隆仍稱為「朕」,另外幾個很搞笑
    在古代,皇帝退位以後,就被新皇帝任命為「太上皇」,而太上皇在歷史上大多數是沒有實權的,只能相當於今天的顧問,這樣的角色,那麼他們退位後又是怎麼稱呼自己的了?乾隆仍然稱自己為「朕」,另外幾個的稱呼就很搞笑。
  • 劉邦當了皇帝,他爹需要跪拜嗎?
    司馬遷說劉邦是劉老太太和龍生的,沒劉太公什麼事,可是劉太公沒看到這個記載,他堅信這種事是他親力親為的。爹給兒子跪拜,自己的臉也沒地方擱啊。所以,劉太公折中了一下,摟把笤帚侍立一旁,臉上陰得要出水。這就是古代皇帝屢見不鮮的麻煩事:兒子當了皇帝,爹還活著,怎麼辦?
  • 玄武門之變後,「太上皇」李淵的下場到底如何?你知道嗎?
    唐高祖李淵正和一眾大臣在太極宮悠閒的「泛舟海池」時,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伏並伏擊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同時也將李淵軟禁了起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玄武門之變」。這場宮變到底誰站在正義的一方,誰站在不義的一方,事情的真相如何,到如今已經無法考證。
  • 皇帝自稱「朕」,那麼太上皇自稱什麼?乾隆帝的自稱最霸氣
    由此來說,朕這個字就成為了皇帝的自稱,之後的歷朝歷代中,皇帝都是以朕自稱的。其後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定,這些規定都是與皇帝有關的。比如說皇帝的飲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秦始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秦王嬴楚就成為了太上皇,之後的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煓。
  • 古代的皇帝每天的工作是什麼,輕鬆嗎?這位皇帝做到忍無可忍
    從此,長達兩千多的時間裡,朝代更替,總共誕生了四百多位皇帝。很多人都相當皇帝,那麼當皇帝後,每天要做些什麼呢?首先,皇帝每天的工作是從上朝開始的。大臣一般在寅時就會在午門外等候,換成北京時間就是凌晨03時至05時,皇帝卯時起床上朝,北京時間早上05時至07時,俗話說皇帝五更上朝。起床後呢,還要去給長輩請安,比如有太上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