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媽媽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優秀?

2020-08-28 張老師故事排行榜


我朋友的兒子曉東名校畢業,性格陽光而且獨立自強,目前在上海一家單位就業。大家都誇我的朋友教子有方,我纏著她,請她談談自己成功的教子秘訣。她笑著說,哪有什麼秘訣,我只是比較會偷懶罷了。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懶得接送

很多孩子上學了,作為家長也背起了更多的責任,也比以前更忙碌起來。早上要催促他們起床,晚上要陪他們寫作業。家長們還經常調侃: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孩子。每天累得像條狗。但是,爸爸媽媽太勤勞,反而養成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賴性。孩子們呀,反而變得沒有責任感和自覺性,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朋友說,他兒子曉東上的小學,離家比較近,只需要穿過一條馬路,來往的車輛也不多。在給他講了安全知識後,朋友就他自己穿過馬路上學。這樣既能鍛鍊身體,又能養成不依賴他人的好習慣。



二、懶得嘮叨

有的父母為督促孩子學習,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樣嘮叨個沒完沒了。殊不知,重複的話聽多了強刺激會變成弱刺激,他反而不當回事。一次周末,曉東打遊戲很久了,作業也沒做,朋友問:「你打到幾點?」他看看鐘,說:「再打十分鐘。」「好,說話算數。」十分鐘過去了,朋友返回來一看,他還在打。朋友強忍怒氣,臉上平靜地說:&34;別打了,還不趕快做功課去,這樣打下去,成績麼會好?以後考不上大學......」恐怕他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是口服心不服的。


以後他打遊戲,朋友要他自己規定時間。時間一到,必須馬上關機。開始,他還要朋友監督,以後暗地觀察,發現時間一到就不打了。他從中學會了克制欲望,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懶得檢查

很多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總是一刻不停的盯在旁邊,只要錯了一點,馬上就給他們講解。這樣做,孩子會想,上課不用認真聽,反正回家以後媽媽會給我講的。但是,這樣的孩子到了初中,很多家長輔導不了了,成績大概率是會下降的。


朋友呢,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再說,媽媽是教幼兒園的,他們小學的東西,她也不大會。曉東做作業時,朋友在另外的房間看書、備課。(儘量不看電視)遇到要檢查的作業,朋友一律叫他自己檢查,朋友只負責籤字,曉東很不高興地說:「別人的媽媽都給檢查,你怎麼這麼懶?」「是媽媽懶,你想,如果我幫你檢查了,你還會檢查嗎?考試的時候錯了,誰又幫你檢查?」遇到不會做的題,朋友叫他自己開動腦筋,實在不會了,朋友才稍微點撥一下思路或是讓他自己查找資料。有一次,曉東有一個生詞不知道什麼意思,就來問媽媽。媽媽叫他自己查字典,為了完成作業,他不得不一個筆劃一個筆劃地數。一開始,他比較牴觸,覺得太難了。媽媽就和他玩查字典比賽,列出生字,看誰查得快,媽媽故意輸給他,贏了的他興趣盎然,玩了幾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認為是麻煩事了。後來,他還主動幫同學查字典呢。

曉東有的知識掌握不牢固,有時錯的題目老是錯。這時朋友沒有不能呵斥他,而是讓他自己整理錯題。朋友說呀,小東在整理的過程中,他的印象會更深刻!



四、懶得幫忙。


房間亂了,朋友就提醒小東該收拾整理了,自己卻在一旁樂得欣賞;要買文具了,朋友讓他自己去買,以此來鍛鍊他跟人打交道的能力;春遊前,媽媽讓他自己列出計劃,自己整理行囊。開學了,老師要求給新書包上書皮,他不會包,朋友卻叫他學著包。第一個封皮包好後,當然非常蹩腳的。朋友卻誇他很漂亮。包了幾個後他嫌麻煩,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朋友不理睬,只顧在旁邊&39;地指導一番。朋友說:「如果我為了圖快省事,幫他包完,那麼他永遠也包不出第二個更好的書皮。」


正因為有這樣懂得適時放手的好媽媽,曉東才有著比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哦,對了。我還要補充一點,那就是媽媽的榜樣作用。我的朋友平時十分勤奮好強,是我們當地教育系統的名師。不是有句話叫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嘛!

這裡,我想為這位「懶」媽媽的教育藝術喝彩!但願所有的媽媽們懶一些,多一些放手和鼓勵,孩子才能更獨立,長大才能闖蕩更廣闊的世界!媽媽的心有多大,孩子的舞臺就有多大!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跟大家聊到這兒了,再見!


相關焦點

  • 媽媽越懶,孩子越優秀?信你個鬼
    :做個懶媽媽,孩子才能變優秀、會偷懶的,並且自覺主動地學習,從而變成一個優秀的孩子。「命苦」,要一直這麼累嗎?不急,做個「懶媽媽」也是可以的,關鍵是做哪一種「懶媽媽」,只要找準懶惰密碼,就能養出能幹的孩子。
  • 家庭教育中,媽媽越「懶」,孩子越優秀
    有人說:中國媽媽活得太累了。為什麼呢?因為中國媽媽太無私,太勤快,太操心,太喜歡攀比了。我的同事,和我一樣的一個二胎媽媽,兒子讀書特意申請學校調動,為了孩子上小學期間能更好的照顧到孩子。每天早上準時九點五十分,接熱水,熱十分鐘牛奶,給兒子送上去。我說沒必要吧,一個班50幾個學生,除了你,還有哪個家長給這麼伺候著。她說,等你小孩上學你就知道了。
  • 育兒專家付小平:優秀的孩子,通常都贏在他們有個「懶媽媽」
    而那些「懶媽媽」養出的孩子,又優秀又懂事。 育兒專家付小平老師更是直言:「優秀的孩子,通常都贏在他們有個懶媽媽。」
  • 【師說育人】為什麼說媽媽越「懶」,孩子越優秀?
    會偷懶的媽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更強勤勞的媽媽習慣包辦孩子的一切,不管孩子多大,在她們眼裡都是小孩,從頭髮絲到腳趾頭都要照顧得妥妥噹噹才放心。這樣的媽媽,時時刻刻都很忙很累。而且,媽媽太勤勞,孩子會有很強烈的依賴性。
  • 做個懶媽媽,孩子卻更加優秀
    鑑於自己隨時當機的情況,我跟七七解釋說:「七七,媽媽今天事情太多,太累了,今天實在是不能帶你念太久書了,一會兒媽媽陪你讀兩本,我們就去休息好不好?」七七一愣,說:「媽媽,那你陪我讀一下英文的,然後中文我自己讀吧。」
  • 娘勤兒女懶,媽媽適當地「偷偷懶」,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才會更優秀
    文/蘭媽談育兒前幾天,聽到這樣一段話:「娘勤女兒懶,娘一勤快兒女就全懶了,母親懶一些兒女全勤快了」,仔細琢磨這段話發現其中的道理頗為深刻,就拿以前和現在來說,是不是現在的子女們都變得越來越懶了?很多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手藝都被遺棄了,為什麼呢?因為人們越來越懶、不願意動手地過分依賴機械化。
  • 「懶媽媽」帶出的娃更優秀!孩子這5個優勢,「勤媽媽」羨慕不來
    」可以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那麼很多人一定是抱有懷疑態度的,認為媽媽太懶了一定會影響孩子。李玫瑾教授也說過:智慧媽媽要學會懶,懶得有水平,有技巧,孩子就會越來越優秀。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媽媽適當的「偷懶」,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尤其是這5個優勢,「勤媽媽」羨慕不來。
  • 媽媽越懶,孩子越優秀
    有一種奇怪的現象:一個手巧又勤勞的媽媽,多半有一個手拙懶散的孩子;一個能說會道的媽媽,往往有一個木訥膽小的孩子。媽媽「太勤快」,反而教不出好孩子嗎?勤快的媽媽什麼都替孩子做,結果往往是讓孩子變懶、變笨,變得喜歡依賴,變得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社會淘汰!你不忍心放手,生活遲早會對他下手!
  • 想讓孩子更優秀,媽媽在這兩件事上一定要「懶」一點
    小笨熊 文/朵朵麻麻媽媽是孩子生命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他人」,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深刻而久遠。但有時候,朵媽真的覺得,咱們中國媽媽活得很累呀。媽媽們不僅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要帶娃,肩負教育孩子的重任;還得做一個獨立的女性,有自己的事業。
  • 媽媽越「懶」,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你贊同嗎?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時刻,作為父母,應該怎樣的教育孩子呢?有人說:面對孩子的教育,父母越「懶」,孩子會越優秀。特別是母親更需要注意。勤於幫孩子做事,甚至包辦,孩子就會有依賴和被動性,而責任心也無從培養。要讓孩子自己「跳一跳摘果子」。懶媽媽,身懶心不懶綜藝節目《非常6+1》裡,看到一個段讓人淚流滿面的片段。這期節目,是媽媽帶著三個「小棉襖」來的,大姐8歲,二姐6歲,最小的妹妹,只有4歲。
  • 「懶爸爸」帶孩子會更優秀?閃光點在這些地方,媽媽就讓他懶著吧
    和他一起去買菜,能把他忘在超市,這麼粗心大意怎麼能帶孩子?最主要的是有些爸爸很懶,不管孩子能不能做的事,他都不會去幫忙,在家沒事,也不會對孩子多叮囑,飯也不會做……爸爸帶娃真是&34;。「懶爸爸」帶孩子會更優秀?
  • 有一種教育叫「偷懶式」教育,媽媽做到身懶心不懶,孩子更優秀
    在家裡我們也可以適當向孩子「示弱」,讓孩子幫忙做些家務,自己偷偷懶,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很大幫助。王菲帶孩子的「懶」,體現在,孩子在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時候。王菲懶得替孩子做決定,孩子喜歡什麼就去學什麼。前提條件就是,孩子是認真考慮過的。
  • 為什麼媽媽要懶一點,孩子才會更聰明
    有的媽媽非常勤快,從孩子出生起,小到餵奶,餵飯,大到教養,學習,全部親力親為,為孩子準備得非常周到細緻。孩子呢,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都不用做,本不富裕的家庭,偏偏養了個小太子,富二代。這肯定不是媽媽們的初衷。那到底怎麼做才能養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聰明孩子呢?
  • 「懶媽媽」才能培養出勤快的孩子
    有個奇妙的現象:越是「懶」的媽媽,培養出的孩子越勤快!而一些非常勤快的媽媽,反而會培養出懶惰的孩子。媽媽捨不得孩子做家務或者別的事情,就自己全部代勞了,長此以往導致孩子喪失行動力,從而衍生出了「媽寶孩」。「懶媽媽」該懶在哪些方面:1.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家務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不是瞬間擁有的。
  • 常言道:娘勤兒女懶,"會偷懶"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更優秀
    常言道:娘勤兒女懶,&34;的媽媽,孩子的教育才會更優秀常言道:娘勤兒女懶,曉婷說自己從來都不排斥讓孩子幹家務活,成績固然重要,但孩子也應該全面發展。曉婷就是一位&34;的媽媽,但是她的&34;卻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 爸爸越「懶」,孩子越優秀,這些地方,媽媽就讓他懶著吧
    慢慢也發現她老公是真的懶,不照顧孩子就算了,居然連飯也不做,都是孩子自己找吃的,平時他也不怎麼出門,無論是喝酒還是團建,真的就是一個宅男,除了家哪裡也不去。一起出去買菜,都能把孩子給弄丟,粗心大意交給他根本就不放心。最主要的是有些當爸的太懶了,不管孩子能不能做到,他都不會上去幫忙,在家也不跟孩子交流,自己玩自己的,做飯也不會,真的是一個「巨嬰」。
  • 老師家的孩子為什麼很優秀?都優秀嗎?
    姐姐說,我堅決不當老師,當老師的孩子很痛苦。弟弟說,為什麼?姐姐說:首先,當老師的孩子總會被媽媽要求幹這幹那,什麼都逃不過媽媽的眼睛,一點點小偷懶也都會被發現。並且對孩子要求太高,自己孩子又不是神童,總是用最優秀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期望和失望之間,讓她變得更可怕。
  • 勤快媽媽難養優秀娃,有時候媽媽越「懶」,孩子長大越有出息
    明明自己的女兒已經很優秀了,但還是無法滿足自己女強人的要求,在這種教育方式下,齊明月最開始是很自卑的,對自己沒有任何信心當這類媽媽有孩子後,她們主要的攀比對象就是孩子的同學,和同學的家長,自己的娃不能比其他孩子差,自己也不能被其他家長比下去。雖說有上進心是好事,但萬事都不能過度,發展過度就會變得極端,甚至做出傷害孩子的事。其實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時比爸爸的作用更大,都說母子連心,有時候媽媽懶一點,放開手,多讓孩子去嘗試,未必不是好事。
  • 李玫瑾:這3種「懶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優秀,媽媽們放手別管
    幾年前,一篇《世界正在懲罰不陪孩子的父親》,讓很多喪偶式育兒家庭意識到了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作用。因為喪偶式育兒的直接後果就是,孩子成長中父親角色的缺失,可能造成孩子性格內向,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然而,爸爸不像媽媽那樣充滿溫情、事無巨細,甚至可以說有些懶。
  • 什麼樣的「懶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娃」,「懶」字最重要
    現實生活中的父母呢應該「懶」一點,不要讓自己的那麼勤快。其實從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處於溺愛孩子的一個狀態,根本就不是在幫他,反而是在害了他,在孩子開始學習的過程中,各位爸爸媽媽的要逐漸的減少,孩子對孩子的一些幫助。讓他們學會替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或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們父母呢,也要學會做一個「懶父母」,或許「懶父母」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