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高中作文 如果說端午節是因為傳說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說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關於端午節的高中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家鄉的端午節 對過節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便春節,在冰箱裡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子罷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的懷戀之中。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裡,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裡,院子裡頓時都瀰漫著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燻艾蒿,我們這裡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幹透了,取一兩隻在屋子裡點燃燻一下,至於燻的目的是什麼,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燻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蠍子什麼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燻五毒吧。帶香包,鮮豔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裡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裡拔「聖草」了。這裡說的聖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
家長總是在看完孩子的成績單後,才知道孩子成績退步了,可這個時候,孩子的成績已成定局,還是無法改變。其實,孩子在成績退步之前,一定會表現出一些蛛絲馬跡的,若是發現孩子有以下5種表現,家長就需要提高警惕,提前做出針對措施。孩子做事磨蹭,做作業的時候不是拿著筆玩,就是摳自己的手玩,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通常這種情況就表明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放在課堂上的話,就表現為聽課效率不高,容易走神。等到考試時,即使題都會做,也會受平時沒有時間觀念的影響,導致時間不夠用,成績自然會下降。2015非洲發現世紀巨鑽:重1111克拉 當地時間11月19日報導稱,一家位於加拿大的鑽石公司盧卡拉鑽石(Lucara Diamond Corp)宣布,在非洲波札那中北部的Karowe礦場發現了一顆重達1111克拉的寶石級鑽石,這顆鑽石可以說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發現的最大鑽石。 盧卡拉鑽石公司隨即公布了這顆鑽石的照片。據悉,該顆鑽石的尺寸為65 x 56 x 40毫米,據盧卡拉鑽稱,這顆天然的IIa型鑽石僅略小於網球,是迄今為止的世界第二大鑽石。 盧卡拉鑽石公司的CEO(執行長)威廉·蘭姆(William Lamb)表示:「這一顆寶石級鑽石的發現會讓盧卡拉和Karowe礦區躋身少數真正杰出的鑽石生產者之列。」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達斯·克拉利爾(Des Kilalea)表示,據以往的銷售記錄,這顆鑽石至少值3500萬美元,有可能高達5000萬美元。另一名業內專業人士估計其價值在7000萬美元到8000萬美元之間。盧卡拉在2015年7月曾以2055萬美元的價格出售過一顆重342克拉的類似品級鑽石。 蘭姆表示,在Karowe開採出的這顆鑽石具有「歷史意義」,可能影響其價值。「這個星期每天夜裡我都會在凌晨4點醒來。我感到神奇,感到幸運,這是一百年來人類開採到的第一枚超過1000克拉的鑽石。」蘭姆稱。 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非洲之星(Cullinan Diamond),1905年在南非庫裡南礦被發現。這顆重達3106.75克拉的鑽石被切割成了9 塊大的.和96 塊小的,其中最大的兩塊分別鑲嵌在了英國女皇的權杖和王冠上。 盧卡拉稱還發現了另外兩顆白色鑽石,一顆813克拉,另一顆374克拉。該公司表示這兩枚白鑽的重量可能會發生變動,因為鑽石尚未被清洗。 波札那共和國位於非洲南部內陸,是世界上按價值計最大的鑽石生產國,該地區鑽石的最高年產量超過3000萬克拉。
先教孩子學會最基本的認識時間,通過看日曆、看鐘表等形式,將時間概念慢慢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讓孩子自己制定時間計劃表。教會孩子分清上午、下午和晚上這三個時間段,並由孩子自己按照計劃安排好時間,當孩子暫時忘記要做什麼事時,家長可以稍加提醒,但不要強迫。因為是孩子自己制定的時間表,所以一經提醒,他們便會自覺去執行。幫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就是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幾點起床,幾點刷牙,幾點吃飯,一旦養成了習慣,孩子就會乖乖的聽從「時間」的指揮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好比士兵手中的兵器,如果沒有,就好比空有一身武藝和智能,卻無法大展拳腳。有些孩子對於要學什麼、看什麼完全沒有概念,總是跟著老師的步伐走,老師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卻想不到自己主動做些什麼。而且不會科學利用時間,對學過的知識只是死記硬背,卻不求甚解;無法掌握各學科知識間的聯繫,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家長要經常與老師溝通,隨時了解孩子在學習上是否遇到了問題;要擺正對孩子分數的態度,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不要一味的批評指責,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值得表揚。做好課前預習,發現學習難點,準備課堂上聽老師講解;充分利用課上45分鐘,即使老師沒叫自己回答問題,也可以在心裡試著回答,然後給予自己評價;做作業要認真,爭取一次做對,當家長檢查作業時,若發現錯誤,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哪裡出錯了,而是讓孩子自己檢查出來。孩子一旦出現偏科現象,如果不能及時引導,容易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影響到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甚至會導致總成績落後,被列為差生行列。孩子出現偏科,家長不要心急,要多給孩子自信,給予孩子更多的學習關注,當孩子有進步時,就應給予鼓勵和表揚。孩子出現偏科,往往是對該科目沒有興趣。家長可以配合老師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孩子從「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對於孩子不感興趣的學科,做題時要講究方法,不要上來就做難題,不但會浪費孩子的時間,還會使孩子更加厭惡這門學科罷了。所以,家長要先確保孩子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識後,再逐步提高難度。尤其是在小升初階段,會出現一些物理、化學等新學科,由於與之前的學習內容大有不同,所以孩子一時間可能會很難適應,很容易導致成績下滑。基礎知識一定要學好!一個學生接受新知識能力的強弱,主要區別在於如何利用他原有的知識結構。為什麼我們在接受新知識時覺得理解困難,可等到總複習時,再去看那些知識點就不覺得難了,就是因為學生學過一遍之後就已經在大腦形成了一定的知識結構,而良好的知識結構能夠同化新知識。所以,家長可以想一些有趣的教學方式,先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主動去接觸新知識。不可否認的是,在一個班級裡面,老師一定有他非常喜歡的學生。可能標準不一,但無一例外的,他們都喜歡學習好的孩子。而那些跟不上老師進度的學生,被老師忽略後,更加容易自暴自棄,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喪失學習動力,導致成績越來越差。其實,同一個教室中,所有孩子享受到的教學資源是一樣的。有的孩子在老師講課的時候,認認真真聽講,大腦緊緊跟隨老師的思路;而有些孩子呢,看著好像在聽課,腦子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呢,有的孩子甚至在課桌下面偷偷看課外書。究其原因,都是學習態度的問題。家長首先要引導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並使其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告訴孩子,不要害怕問問題,一定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問到明白為止。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鑽在狼懷裡取暖的猴子學生作文 敢鑽在狼懷裡取暖的,是武漢野生森林動物園的兩隻猴子,作文 鑽在狼懷裡取暖的猴子。 2000年9月,武漢野生森林動物園從內蒙古購回一批草原狼,兩隻小狼一時無處可放,一名飼養員突發奇想,竟將狼仔關進了猴子的大籠子裡。狼仔雖然很小,但它畢竟是狼,所以開始的時候,它們那尖牙利齒的樣子,嚇得猴子尖聲叫著爬到籠子頂上躲起來。小狼仔長大一點了,可以衝著猴子耍抖狼氣了,它們跳起來,卻夠不著躲在籠頂上的猴子。兩隻漸漸長大的`狼,儘管總是在跳,卻一直無法用自己尖利的牙齒咬住猴子。 聰明的猴子,發現了狼的這個弱點,就開始向狼發起進攻。它們一有機會,就猛地跳下來,對著狼身上咬兩口,咬完就縱身一跳,跳到籠頂上躲起來。如此多次反覆,見狼無計可施,猴子的膽子也就壯起來。它們弄得兩隻狼覺不敢安心睡,食也不能安心吃,萬般無奈,兩隻狼只好向兩隻猴子「俯首稱臣」。 從此,遊客給的食物,狼休想得到;猴子心情煩躁的時候,就拿狼出氣;更有意思的是,待天冷了,猴子還要睡在狼的懷裡取暖。狼稍有不從,便會遭到猴子的毒打——有隻狼的耳朵都被揪裂了。 從猴子怕狼到狼怕猴子,這其中的「秘密」,只在於猴子發現了狼的弱點,並且避開了自己的弱點,狼改不掉自己的弱點,便只好在猴子面前變得跟小綿羊一樣逆來順受,軟弱可欺,以至於一開始怕它的猴子,竟然敢在天冷的時候鑽到它懷裡取暖。 許多人,最後之所以敗在自己的對手面前,就是因為他們拿自己的弱點沒有辦法。 一旦拿自己的弱點沒有辦法,所有的優勢就不復存在。可以說,真正的強者,必須善於在特定的環境下,及時克服自身的弱點,同時能及時發現對方的弱點。
【版權說明】文章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