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倡導理性均衡的消費觀,不應以物質花銷定義自我價值

2020-12-17 北京日報客戶端

香車美女、華府珍饈、名流權貴……只要你想要,花不到10元錢就可以讓其出現在自己的朋友圈。據報導,販賣「炫富素材」近來成為網上一種新的生財之道。

資料圖 李嘉 製圖

偽裝「土豪生活」,走上「人生巔峰」,如此炫富也許並不多見,但縱觀當下社會,追求精緻生活、高端消費的行為,就相當普遍了。尤其在年輕人群體中,花錢買面子、買檔次頗有市場。數據表明,千禧一代購買奢侈品的年平均次數,達到了8次。與之相應,信貸消費迅速風靡,網絡白條大行其道。年輕人的儲蓄率越來越低,負債率越來越高,甚至有人「拆東牆補西牆」。

相較於祖輩父輩勤儉持家、精打細算的傳統生活方式,如今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已大不相同。他們信奉「錢不是省出來的」「花了的錢才是自己的」,一些人品牌迷戀嚴重,篤信「價格決定品位」。類似觀念還趁機蹭上「提振消費」的政策概念,將不顧自身能力的「買買買」包裝成「消費有理」。說得花團錦簇,但靜思便會發現大謬不然。提振消費和消費主義有著本質區別,前者倡導理性適度的消費改善生活、拉動經濟,後者則鼓吹花錢是最快樂的事,一味追逐消費快感以獲得自我滿足。偽精緻和奢侈消費,顯然屬於後者。

人們熱衷以物質花銷定義自我價值,這樣的消費主義現象,在不少國家都曾出現。以鄰國日本為例,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全民有了一定物質積累後,社會虛榮消費湧動,滿世界狂掃奢侈品成為風潮,連一些高中生都在追大牌。但到了本世紀初,日本的消費觀逐步回歸精簡。因為時過境遷後,人們發現,「無度揮霍」「透支消費」並沒有帶來身份地位的提升,沒有增加多少幸福感,反倒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垃圾,令自己越發浮躁和迷茫。前後對比讓人明白,真正的精緻生活,是不被物質欲望所奴役,是「買得起大牌,也用得慣小物」的從容,是在自身經濟實力之上將日子越過越好。

今天的中國,社會經濟水平穩步增長,國民消費能力大幅提升,也到了反思構建健康消費觀生活觀的時候。在這方面,可以從前人那裡汲取不少智慧。「成由勤儉敗由奢」「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諸如此類的表達,生動反映了我們祖輩父輩重儲蓄、重計劃、重節制的傳統。這樣的信念,讓原始積累成為可能,讓擴大再生產有了支撐,使家庭逐漸由貧到富,整個社會、整個國家也因此不斷向前。如今我們的生活今非昔比,要求年輕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不太現實,但繼承好傳統,量入為出、勤儉持家,依然是我們擁抱更好生活所必不可少的。

猶記2008年全球經濟迎來寒冬,但某國際調查機構發現,中國消費者信心平穩。觀察人士分析,除了中國經濟穩健增長的態勢和防禦能力的強大,中國家庭儲蓄傳統亦功不可沒。我們倡導重溫勤儉的傳統美德,就是為保住那份抵禦風險的底氣、為長久之計的耐心。在能力範圍內健康、合理、均衡消費,才是對自己、對未來、對社會負責的生活方式。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湯華臻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的消費觀,價值觀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思想政治教育層面:首先要加大對校園貸不利後果的宣傳。以重慶某高校為例,該校給每一位大學生提供一份校園貸陷阱宣傳單兼保證書,要求每一位同學閱讀到位並籤字保證,確保學生不因為無知而陷入校園貸陷阱。其次,要加大對大學生的財商教育,樹立正確的理財觀、消費觀。
  • 人民日報:合力倡導理性消費適度借貸
    未來,要進一步發揮消費信貸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更好釋放消費潛力,需要市場各方因勢利導,建立起適應市場新特點的制度規則,幫助年輕消費群體培養理性消費、適度借貸的理念,夯實市場良性、穩健發展的根基。倡導理性消費、適度借貸,消費信貸金融機構責無旁貸。這幾年,消費信貸搭上金融科技的快車加速發展,為消費者提供種類繁多的新型信貸產品,在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同時,也緩解了即期付款的壓力。
  • 大學生消費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當代大學生存在奢侈消費、衝動消費等不理性行為刻意追求奢侈消費,背棄傳統美德。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西方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傳入我國,對當代大學生消費觀造成負面影響,部分大學生錯誤地認為人生在於享樂、生活在於消費。
  • 觀點丨王葦琪:網購時代青少年消費觀教育的路徑探索
    學校和家庭有責任共同對青少年進行消費觀教育,幫助他們糾正這些可能存在的不理性消費觀念和行為,並且向他們傳遞一種健康、理性的消費觀。借傳統文化力量養成理性消費觀念儘管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並沒有明言出一套適合現代社會的理性消費價值觀念,但是其中修身養性的道理仍能在喧囂浮華的網購時代給予人理性的指導。
  • 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原標題: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和滲透,給理性適度的消費觀念造成巨大衝擊。消費主義思潮不斷蔓延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 個體一旦掉進消費主義陷阱,從觀念到行為都將超出理性範圍 消費主義是一種崇尚和追求過度的佔有和消費作為滿足自我和人生目標的價值取向。
  • 大學生消費觀調查報告新鮮出爐
    大學生作為可以自由安排消費但卻並沒有通過自我能力而實現財務自由這一特殊群體,在大學期間養成的消費觀對其一生有著關鍵影響。大學生都把錢花在哪裡了?大學生可以掌控好自己的消費行為嗎?我們又應該如何樹立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呢?接下來,這份新鮮出爐的大學生消費觀調查報告給你答案。我們的問卷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發放,最後收回有效問卷3142份。以下是調查結果分析。
  • 青年人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手機要買最新款的,衣服要買名牌的,什麼時尚買什麼,這種現象在高校校園裡並不鮮見。高校是青年群體集中的地方,對於這些「90後」「00後」來說,超前消費與過度負債的不良後果正在顯現,需要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減輕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壓力。
  • 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也是一種家風傳承
    比如,「隨大溜」「愛面子」導致的攀比性、炫耀性、盲目性消費行為,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對物質的欲望高於對精神的追求,享受型消費高於發展型消費;比如,「養兒防老」的消費理念,導致許多家庭的消費沒有顧及其他家庭成員,弱化了家中其他成員的消費需求,極其慷慨地滿足孩子有理甚至無理的要求;比如,對食物的浪費……家庭在糧食、衣物、住房、交通方式等方面的消費觀,必定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 大學進階指南——如何塑造適合自己的消費觀?
    高中給的零花錢頂多買辣條飲料叫外賣,每天兩點一線的單一生活方式註定了省錢,衣服天天套著校服,幾個月買一件就行,回家吃飯生活用錢都有老媽搞定;大學就要獨立支出了,什麼都要自己買,應酬也變多了,難免過得緊緊巴巴。
  • 開學季貼士:學生消費要理性 按需添置勿攀比
    金秋9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開學季,眾多大中小學生及家長早早購買文具用品及電子產品,各大商場也適時推出「優惠」、「打折」等各種活動來吸引廣大學生和家長,引發學生各類用品「購物潮」,太原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學生及家長面對商家五花八門的促銷大戰,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 樹立正確消費觀,自覺抵制校園貸
    同學們應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面對涉及校園貸款的項目時要保持警惕。 校園貸的風險有哪些? ★利率高: 高利率加上高違約金是無穩定收入的大學生的沉重負擔。
  • 對話張婷老師——尋找適合自己的消費觀
    是一種不理性的消費的體現。」他們表面上光鮮亮麗,實質上卻被「信用卡」、「花唄」壓彎了脊背。同時,越來越多人深陷於虛假的符號消費帶來的短暫快感,他們並不是衝動消費,但也不是出於「我需要」的目的去購物,而是追求購物背後的附帶價值,比如同伴們羨慕的目光,自我享受的滿足。
  • 「要啥給啥」「喜歡啥買啥」,你真的懂如何培養孩子的消費觀嗎
    「然後父母們請別讓你的小孩變成只重視物質享受的那種人,否則當他們腳上穿的不是喬丹鞋或身上的衣服不是潮牌時,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他們會需要有金光閃閃的配件,喬丹鞋以及那些又酷又潮的東西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 開學季迎「購物潮」  山西太原消費者協會呼籲消費要理性
    面對商家五花八門的促銷大戰,太原市消費者協會暖心提示廣大學生及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理性對待商家為開學而舉行的各種促銷活動。按需購買學習用品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選購書包、文具、書本等學習用品,理性對待商家的各種促銷行為,切勿貪便宜購買不必要的商品。
  • 言傳身教:這盤菜值千金丨如何理性消費,讓你不剁手
    「不當家,怎知柴米艱難」,在如今這個物質橫流的時代卻不曾細想這背後是用多少人的心酸淚,才維持著我們這個物質充裕的生活。節約,不單指的是節約糧食這單一的思想行為,所代表的更應該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沒有理性的消費觀,金山銀山遲早也要花完。那如何培養理性的消費觀呢?希望以下幾點能幫助到你。
  • 800塊給兒子買了雙鞋,婆婆說我消費觀有問題,我錯了嗎?
    她說:「前段時間我花了800塊給5歲兒子買了一雙鞋,結果回家後婆婆看到就說我消費觀有問題。孩子這麼小,不應該買那麼貴的鞋。但我想把最好的給孩子有錯嗎?況且錢是我自己掙來的,並沒有花家裡的錢,婆婆這樣的說法我真的接受不了。」「那當時有和婆婆溝通這個問題嗎?」我問道。
  • 京東電器定義消費價值 好物行動倡導尊重消費
    以數碼類產品業務起家的京東商城,無疑在憑藉組建「聯盟」和倡導「好物」來進一步鞏固其電器產品銷售的行業地位。「合縱連橫」 京東欲織造一張電器好物消費網絡「電器好物聯盟」研討會的重量級背書非工信部電子一所莫屬。電子一所作為工信部直屬事業單位,秉承工信部多年來積累的「電子系」學術資源,國家級的研究員和專家學者數不勝數。
  • 噯呵綠色生態環保理念引發中國嬰兒用品消費觀
    噯呵綠色生態環保理念引發中國嬰兒用品消費觀2011-11-25 17:54:5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在中國的市場上, 噯呵的母嬰產品,絕不使用季銨鹽防腐劑,不含二惡烷和甲醛。噯呵強有力承諾,倡導歐洲綠色生態母嬰護理的理念,使得其母嬰護理用品近期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也  「在中國的市場上, 噯呵的母嬰產品,絕不使用季銨鹽防腐劑,不含二惡烷和甲醛。」「噯呵」強有力承諾,倡導歐洲綠色生態母嬰護理的理念,使得其母嬰護理用品近期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也引發了國內嬰兒用品消費者的觀念變革。
  • 面對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家長應注重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健康的金錢觀和消費觀應當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高中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等會讓他們產生不理性的消費。特別是在當今的社會,金錢觀和消費觀呈多元化,高中生尤其需要在家長的引導和幫助下形成健康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做到消費支出與自己的家庭狀況和學生身份相適應,既要發揚勤儉節約的作風,又不過度節制消費,而是合理適度地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 年輕人應該怎樣培養正確的消費觀?
    年輕人應該怎樣培養正確的消費觀,這個問題的前提是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正確的消費觀」。對於年輕人來說,正確的消費觀應該是要做到最基本的三點:理性消費、不超前消費、不過度超支消費。道理懂了是先決條件,怎樣能真正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讓消費變成提高生活質量和品質的愉悅行為,而不只是指紋一秒驗證的衝動和被輕易貼上負債纍纍、物品囤積、月光負翁的標籤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