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我站在這個講臺上,面前是一張張山花一樣爛漫的笑臉。老師一下子就喜歡上你們了。老師相信,我們班一定會是一個最優秀的群體。」這就是萊陽實驗中學英語教師盧翠紅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第一堂課上的話語。
從 1986年蓬萊師範畢業走上三尺講臺,盧翠紅已經站了21個嚴寒酷暑。
愛的光輝,照亮學生心田
盧翠紅深信,愛是一切教育活動的本質和源泉。20多年來,盧翠紅把真誠的愛奉獻給了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愛的陽光下快樂地成長。
1998年新學年開學,班裡來了一位患小兒麻痺症的殘疾學生,叫張華。盧翠紅不僅把他安排到全班最好的座位上,平時在各方面加倍的關心他,還經常找他談心,鼓勵他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和勇氣。期中考試後,盧翠紅給他發了一個特別獎,叫「現代保爾獎」。兩年後中考,張華以全校英語單科第一名的成績升入萊陽一中。幾年盧翠紅收到他的一張賀卡,落款端端正正地寫著青島大學——張華。
已經是北京協和醫院藥劑學博士的李勇說,多少年過去了,一直記得他和同學們在只有一個房間的家裡,跪在床上聽老師講課的情景。十幾平米的房子,五六個人就滿滿當當,為了補課,盧翠紅的丈夫和孩子只能在外面玩,不到點不準回家。
燃燒激情,打造魅力課堂
多年來,盧翠紅在博採眾家之長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這就是注重情感投入,精心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置身於英語環境之中,將乾巴巴的單詞記憶和課文背誦變得鮮活生動,幽默風趣,讓學生樂在其中。
每接一批新生,盧翠紅都會花費很多精力備好第一堂課,讓學生對英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隨著教學進度的推進,她會給英語單詞聽寫和單詞測驗獲得100分的學生獎勵一個英文名字,名字都是學生所崇拜的科學家、軍事家、政治家,班級很快就會誕生一批牛頓、達爾文、林肯、愛因斯坦。等到幾乎每一個人都獲得英文名字的時候,這個班級的英語成績已然上了一個新臺階。
06年萊陽文科狀元趙偉茗對她說:「老師您還記得嗎,您教我們表演英語短劇龜兔賽跑。一位同學念的兔子的臺詞『aha』不響亮,您充滿激情地高喊一聲 『aha』!當時我就想,一個年屆四十,身體孱弱的老師,竟然還能這麼充滿激情地對待一個小小的感嘆詞。從那一刻起,我就告訴自己,任何時候都要對生活充滿熱情。」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無論盧翠紅教哪樣的班級,英語成績都會最終奪得全校第一。
獻身課改,塑造七彩人生
盧翠紅認為,一個好老師只有不斷學習探索,成為「科研型」、「專家型」教師,才能永葆教育青春。
1996年,盧翠紅到煙臺聆聽了張思中外語教學法創始人張思中老師的報告,從此,跟張法教學結下了不解之緣。為學到真經,盧翠紅曾三次拜訪張思中老師,與他進行面對面交流。2005年,萊陽實驗中學有五十名學生參加了青島「英語之夏」夏令營。孩子們流利的英語口語、漂亮的英語書法和出眾的英語寫作水平,讓來自美國的兩位外教感到十分驚訝,紛紛誇讚學生「真是天才」!
為及時掌握現代教學技術,1998年,盧翠紅買了家用電腦,刻苦鑽研多媒體課件製作。為了讓老師們儘快掌握多媒體網絡終端的使用,盧翠紅在多媒體教室上了全校第一節網絡公開課。
經常有過去的學生問盧翠紅:「老師您現在教得還跟以前一樣好吧?」她會說:「不,比以前還要好。」盧翠紅知道:「也許我永遠成不了名師,也許我只是在拷貝名師的精彩,然而,如果我能堅持向他們學習,我們的課堂一樣會魅力無限。」 見習記者 郝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