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兩位叫馬忠的將軍,一位被劉備所器重,另一位恨之入骨

2020-12-20 知史

說起來,同名同姓的人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有很多了,因為人口眾多,所以名字難免有一樣的,三國之中,人才輩出,也是有同名同姓的人才,有的字都是孔明的,也有叫馬忠的將軍,但是兩人分屬不同的陣營,可能大家知道得多的還是吳國的馬忠,殺了關羽,被劉備恨之入骨,但是蜀國也有一位馬忠,卻格外受器重。

先來說說吳國的馬忠,說來,馬忠其實是一個無名小將,但是他殺得人卻讓他被人所熟知,斬殺的名將叫做關羽,還有斬殺的另外一名名將叫做黃忠,讓他一時名聲大噪。

關羽受到呂蒙計策的影響,最終丟失荊州,敗走麥城,當時雖然關羽有很多軍隊,但是最終跟隨他走了的只有十幾個人,而且因為他的驕傲自大,導致了孟達劉封並沒有救他,這個時候,吳國的軍隊已經埋伏好了。

最終,在快到達益州的時候, 在臨沮遇到了埋伏在這裡的馬忠,當時的關羽已經體力不支,馬忠成功的俘獲了關羽及其兒子關平,以關羽的性格,肯定是不會投降的,所以被馬忠所殺。

要說這個還不算什麼,後來,劉備在討伐吳國的時候,五虎將之一的黃忠跟隨,但是被號稱三國特種兵的馬忠射殺,一連斬殺蜀國兩位名將,讓馬忠的名氣大漲,劉備也是恨之入骨,但是,最終,馬忠也沒有好下場,被蜀國叛將糜芳還有傅士仁斬殺,透露也送給了劉備。

另外一個馬忠是蜀國名將,也是格外的被劉備器重的一個人,但是馬忠前期名氣不大,剛開始的時候,在諸葛亮的手下,任門下督,公元225年的時候,出任牂牁郡太瘦,而且平定了牂牁叛亂,最終官至鎮南大將軍。

當時蜀國南方的叛亂較多,大部分都是被馬忠所平定的,當時南蠻之患,也主要是因為有馬忠,諸葛亮等人才能一直北伐中原。

馬忠跟另外兩名將軍,王平對抗魏國軍隊,鄧芝對抗吳國軍隊,一起被號稱蜀漢的保護神,保障了蜀國的平安,平安三侯也是說的他們三個人。

馬忠還是格外的受到劉備,還有諸葛亮等人的器重的,百姓也很愛戴他,死後百姓們都是紀念他。

相關焦點

  • 三國有兩個「馬忠」:一個斬殺關羽,另一個則鮮為人知!
    縱觀漢末三國時期,被人們熟知的歷史人物大概有五百左右,但是這五百人當中,絕大多數人的名字都是單字,不管是文臣武將,還是諸侯帝王,加上姓基本上就沒有三個字的,有也只有那麼一兩個,或鶴立雞群,或隱居山谷。由此,正是因為名字加上姓氏都是兩個字,促使重名的情況難以避免。
  • 三國有兩個「馬忠」:一個為蜀漢效力,另一個斬殺關羽!
    在漢末三國時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單字,比如劉備、張飛、趙雲、關羽、馬超、黃忠等。在此基礎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況,自然是難以避免了。比如在漢末三國時期,存在三個名為「李豐」的歷史人物。其中,第一位李豐袁術的部將,在東漢末年被曹操擊殺;第二位李豐是魏國大臣,在高平陵之變後,李豐參與了廢黜司馬師的謀劃,因為事情敗露,所以被司馬師除掉;第三位李豐是蜀漢大臣李嚴的兒子,也即為蜀漢效力。同時,就筆者今天要說的馬忠,也出現了重名的情況。在漢末三國時期,存在兩個名為馬忠的將領。其中,東吳的馬忠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因為他俘獲並斬殺了關羽、關平父子。
  • 三國成語故事:痛心入骨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孫乾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至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之間,主人公名叫孫乾。後表與袁尚書,說其兄弟分爭之變,曰:「每與劉左將軍、孫公祐共論此事,未嘗不痛心入骨,相為悲傷也。」其見重如此。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孫乾,字公祐,青州北海人氏。當年劉備擔任徐州牧,孫乾被徵召為從事,從此開始一直跟隨劉備。後來劉備與曹操決裂,派遣孫乾與袁紹取得聯繫。劉備之所以來到荊州,就是由於孫乾與糜竺先行前往荊州與劉表達成了共識。孫乾做事作風也得到了劉備的欣賞。
  • 三國時期兩個馬忠:一個俘虜關羽名傳後世,一個則是蜀漢名將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471字,閱讀約5分鐘三國時期的名字大多是一個字的名字東吳馬忠:俘虜關羽父子的過路人東吳的馬忠其實真的無話可說,是擒拿關羽父子的過路人。東吳馬忠在《三國志》中沒有個人傳記,但有《吳師傳》和《潘章傳》兩篇記載。其實兩個記載說的是一回事,就是擒拿關羽。這件事真的是一次比一次暴露,畢竟"才羽",劉備荊州大都督,劉備集團武將第一人也不為過。
  • 三國時期,東吳有四位「右將軍」,其中一位擒獲關羽!
    右將軍,古代官職,始於戰國時期。對於左將軍來說,地位僅次於上卿,職務上包含了護衛京師,駐守邊境等範圍。按照東漢時期的官制,左將軍在武將中僅次於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也即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武將官職。
  • 無名之輩居然斬殺七員三國名將!劉備也險些栽在他手裡
    然而三國時期還有另一位「孔明」,胡昭。這位胡昭也是字孔明,東漢末年著名的隱士、書法家,與鍾繇合稱「鍾胡」,曹操曾數次徵他做官均被拒絕,歷來對士族階層傲慢無禮的關羽對胡昭也是敬仰有加。更有意思的是,他還有一位出名的學生——司馬懿。
  • 蜀漢的兩位「輔國將軍」:一位堪稱棟梁,另一位則名不副實!
    在漢末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主要分為雜號將軍和重號將軍這兩個類型。其中,重號將軍雖然地位較高,但是數量有限,主要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方將軍等。因此,由於重號將軍的名額相對較少,所以自西漢時期開始,朝廷就冊封了大量的雜號將軍,以此授予立下戰功的武將。
  • 《三國群英傳8》黃忠魏延技能公布 東吳兩位大都督立繪亮相
    黃忠武將技——二石旋鋼:對前方直線範圍內敵方造成381%武力傷害,並在地上留下火焰。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升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拔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年。
  • 劉備看人有多準?晚年看中小將成棟梁,羅貫中卻把功勞給了諸葛亮
    在三國時期,蜀漢首領劉備看人的能力一直十分突出,他在臨死提醒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的建議最終應驗,讓我們感嘆他的識人能力。而在真實的三國歷史中,劉備在晚年也發現了一名出色的將領,其後來為蜀國立下了赫赫功勞,不過在《三國演義》中,他的功勞卻被羅貫中給了諸葛亮,這才讓他不為人所熟知,他就是蜀漢名將馬忠。馬忠是巴西閬中人,在東漢末年的時候成功入仕,並在家鄉一帶任職,在劉備入蜀之後,他也就成為了蜀漢陣營的一員。當時馬忠並沒有和蜀漢陣營的核心人物見過面,因此他的地位十分低微。
  • 三國時名將殺手,最後熟睡中死於叛亂
    三國時期,猛將如雲,謀臣如雨。被人們熟知的歷史人物就有幾百個,其中不乏像諸葛亮,周瑜等口耳相傳的人物。今天要說的這位同名同姓的三國時期就有兩位,此人名為馬忠,蜀國有一位,吳國有一位。今天要說的這位就是吳國的馬忠。
  • 解讀三國:曹魏五大驃騎將軍:一位救了曹操一命,一位篡奪了曹魏大權!
    在漢末三國時期,僅次於大將軍的武將官職,就是驃騎將軍。驃騎將軍,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為之,金印紫綬,位同三公。東漢沿置後,有時加「大」,可稱「驃騎大將軍」。驃騎將軍為二品或從一品,一般低於大將軍,(西漢霍去病任驃騎將軍,俸祿與大將軍等)。在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國都設立了驃騎將軍一職,比如馬超曾是蜀漢的驃騎將軍,東吳孫權曾被曹操封為驃騎將軍等。
  • 三國名刀排行榜,這10把你叫上名的有幾個?
    三國名刀排行榜,這10把你叫上名的有幾個?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漢末三國,烽火連天,有諸侯遍地,有猛將成群,猛將驍勇除了自身練就的硬功夫、真本事之外,還要靠一把趁手的武器,有人拉弓,有人揮劍,有人挺槍,有人耍刀,著實威風凜凜。
  • 三國四川籍七位大將:蜀漢遊泳五位,最強的他卻遠走它鄉!
    在戰亂的三國時期,各個勢力對於人才的需求都很旺盛。而在蜀地立足的劉備,更加注重對人才的尋找。在三國的晚期,蜀漢就出了七位名將。張任當時龐統建議奪取益州,劉備因此率軍進攻益州,但是沒有想到張任當時被劉璋派往漢中,防備劉備的進攻。張任憑藉自己的傑出的軍事才華,多次抵擋了劉備軍隊的進攻。
  • 成都武侯祠中的十四名武將,能守護諸葛亮千餘年,都有何過人住處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真正的主角,也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人之一;而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而得名。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與劉備軍合圍成都,漢中之戰後聯名上書尊劉備為漢中王。蜀漢建立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222年,馬超病死,終年47歲,劉禪時期被追諡為威侯。有一女嫁於安平王劉理。有劍術「出手法」流傳後世。
  • 盤點三國時期的「東吳三傑」,有一人雖勸過孫權投降,但能力很強
    在三國時期,要說哪個勢力最沒存在感,當然還是東吳政權了,存在感甚至還不如早期的袁紹政權和呂布政權;但如果因此而小看東吳政權的話,必定要吃大虧,比如關羽和劉備。其實東吳政權雖然存在感略低,但實力卻是不弱,是當時僅次於曹魏的一大勢力,數次讓曹操和劉備吃虧;而奠定東吳政權基業的是誰呢?
  • 此人堪稱三國神將,五虎上將幹掉倆,揭示一個道理
    這幾天介紹了幾位三國名將,附帶提及將領們的武力排名。雖然意見分歧較大,但前十位的名將出入並不大,只是排名先後而已。自《三國演義》流傳後,這類的武評在民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位將領,他的排名在小說中肯定會跌出百名之外,但戰績卻是極其輝煌,幹掉了排名前十將領中的兩位:關羽和黃忠,可謂是小說中的神將。他的名字估計不熟悉小說的人覺得很陌生。他,叫馬忠。馬忠的出場是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既沒有他的籍貫,也沒有他的表字,連職務都很模糊:潘璋的部將。也就說連個具體的官職都沒有。更不用說他的往績了。但他一出場就非常驚豔。
  • 被人忽略的三國神將,擒關羽殺黃忠,三國一半頂級神將死於他之手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三國的一名「神將」,他名氣不大,武功平平,也不是也特別聰明,但是三國裡卻有一半的頂級武將死在他手上。那麼大家肯定很好奇了,他是誰呢?他就是馬忠,東吳將領潘璋的部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頂級武將栽在他手裡!1、關羽(五虎將之首)關於,字雲長。
  • 三國時期十三位歷史有名的帝王,大家不要只知道曹操,劉備和孫權
    2、漢昭烈帝:劉備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 三國中最能作死的5位奇才,兩位敢罵曹操,兩位看不起劉備父子!
    導讀:不管在什麼時候,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都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當然我們也不排除那些有足夠的資本去高調的人。然而在三國亂世,也有幾位奇才,他們的本事雖然被當世所公認,但是因為太張揚高調了,最後導致殺身之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幾位!
  • 荊州的地理位置有什麼特殊之處?為什麼在三國時期那麼重要?
    自古以來荊州便是交戰雙方的必爭之地,而並非三國時期才是,荊州是最肥沃的地區,是魚米之鄉,在三國時期來看,荊州北上可伐曹魏,南攻可取益州,東徵可討孫吳,這樣的地區簡直養兵的絕佳地區,而且發展十分迅速,因此成為了魏蜀吳三國的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