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每千名老人平均僅17張養老床位,未來五年護理人員需求大

2020-12-13 瀟湘晨報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宋迎迎/文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養老成為不可迴避的問題之一。

如何更好建立完善長期護理體系,解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護難題?2020年8月25日,由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承擔的「鄭州市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建設研究」課題中期匯報會在鄭州嵩山飯店舉行。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就課題研究進展及鄭州長期護理服務的現狀及待解難題進行交流並提出看法。鄭州市發改委、市民政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等相關部門參加研討。

判斷:未來5年,鄭州對於養老護理服務人員需求大

統計數據顯示,鄭州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約佔全市人口的15.6%,其中城鎮老年人佔全市老年人的55%,農村佔45%;「六普」調查顯示,「生活不能自理」人員佔老年人數的3%。

「我們根據鄭州市統計數據做了一個回歸方程,計算結果顯示,伴隨著城鎮化率越來越高,人口自然增長率越來越低。所以,鄭州市人口結構優化只能依靠人口遷移。但是鄭州周邊的老齡化率都在鄭州之上,所以鄭州市老齡人口的高齡化問題並不會因為人口遷移改變。」課題組成員、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高慶波表示。

課題組指出,從人口結構來看,鄭州市整體老齡化的程度雖然不高,但是高齡老人的佔比偏高,而且未來的趨勢不會有較大改善。據課題組測算,未來5年,鄭州對於養老護理服務人員的需求達近5萬人,長期護理服務供給有較大發展空間。

「這是按照發達國家一百個老年人4個護工的標準計算的。實際上考慮到我們的實際情況,需求可能會更大。」中國社科院社學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房連泉表示,在這種背景下,對面向失能(智)和半失能(智)老年人的長期護理服務需求愈加旺盛。

缺口:人均養老床位與全國平均水平存明顯不足

近年來,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相關主管部門發布了40餘項與養老服務直接相關的政策,大大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為建立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夯實了基礎。不過,專業技術人員和養老服務資源相對不足仍然是鄭州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待解難題。

「鄭州老年人擁有的衛生資源明顯優於全國平均水平,每千名老年人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和技術人員數分別是75.2張和91.0人,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1倍和2.3倍;但鄭州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養老服務機構床位17.0張,不到全國平均水平(30.0張)的60%,距離《加快建設鄭州健康養老產業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2020年達到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40張以上的目標任何還有很大距離。」課題組認為,無論是居家、社區還是機構,供給總量不足是當前鄭州市養老服務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解法:設立「社區綜合照護服務站」、建立「家庭照護床位」

研討會上,課題組結合新鄉的「積分養老」、日本的地區綜合照護體系等國內外典型做法,對鄭州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建議:

在鄭州各區分設「地區級長期照護服務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下設30分鐘生活圈的「社區綜合照護服務站」,由主任照護經理協調轄區範圍內照護服務、醫療服務、生活照料服務等資源,引入社工、志願者和社會組織,共建綜合性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

針對農村地區長期護理服務難題,建議加強初級保健和預防服務,完善多方面長期護理服務,加大力度建設農村護理服務人員隊伍,增大對居家護理的支持力度,發揮農村集體合作養老的功能,發揮鄰裡互助的支持作用,並通過「醫養護」結合應對農村長期護理難題。

除此之外,課題組認為,在長期護理服務中,還存在供需錯位的問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最大的需求為醫療護理服務,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主要是生活照料。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張盈華等課題組專家建議,推廣建立「家庭照護床位」,按照與養老機構床位相同政策給予支持,解決居家和社區養老中對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

課題組同時建議,鄭州應儘快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帶動護理產業發展,為長期護理服務提供足夠的人才支撐。

【來源:東方今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19.7張
    其中,以保障高齡、獨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年人為重點,依靠專業化服務機構,提供多種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在很多城鎮基本建立。大量城鄉社區開展了對老年人的日間照料服務。  養老機構數量不斷增加,服務規模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城鄉養老機構已發展到4.18萬個,養老床位365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達到19.7張。
  • 鄭州養老床位存一半缺口 獨居老人去世數天無人知
    如今,很多養老機構床位緊缺,更傾向於挑選身體條件好的老人入住  一組數據能說明問題:鄭州現有100萬老人,但床位只有8000張  和十二五規劃要求相比,鄭州養老床位還有一半缺口  學者稱,現在如不著手解決養老難題,錯過時機再解決將難上加難
  • 中國力爭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
    中國力爭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   新華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衛敏麗)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
  • 2.5億人養老挑戰:5年來20省份人均床位減少 高額護理費難題待解
    目前來看,提高養老設施數量和質量,配備更多醫養康養結合的人員和機構,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需求。2019年,31省區市中,海南等3省份人均養老床位不足20張/千人,只有9省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0.5張/千人,其中浙江以人均53.7張/千人排名全國第一。如果從人均養老床位2015年到2019年的漲跌幅來看,20省份均出現下跌,其中跌幅超過10%的有9省份,跌幅超過20%的有6省份。為何一些地區人均養老床位出現下跌?
  • 2.5億人養老之困:5年來20省份人均床位減少,高額護理費難題待解
    導讀:近5年以來,全國有20個省份人均床位下降,其中5個省份降幅超過25%。提高養老設施數量和質量,配備更多醫養康養結合的人員和機構,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需求。目前來看,提高養老設施數量和質量,配備更多醫養康養結合的人員和機構,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需求。
  • 2.5億人養老之困:5年來20省份人均床位減少 高額護理費難題待解
    事實上,內蒙古已經是全國人均養老床位排名第二的地區,2019年60歲以上老年人擁有的人均床位達到53.2張/千人(以下數據均針對60歲以上老年人)。  目前來看,提高養老設施數量和質量,配備更多醫養康養結合的人員和機構,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需求。
  • 床位使用率超95%,解決失能老人養老需求,為當地企業留住人才……這...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湖南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陳星當一些基層醫院還在苦惱床位使用率低時,湖南省寧鄉市城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在考慮擴建加床了。「我們打算在這裡再建一棟五層樓,增加150張床位。」11月28日,一位寧鄉市衛健局的工作人員指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前的一片空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在2019年全國一級醫院病床使用率僅54.7%的情況下,為何這家基層衛生院有底氣擴建?登上四樓,牆上掛著的「寧鄉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共建病房」的牌子就是答案。
  • 5年來20省份人均床位減少,高額護理費難題待解
    目前來看,提高養老設施數量和質量,配備更多醫養康養結合的人員和機構,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需求。2019年,31省區市中,海南等3地人均養老床位不足20張/千人,只有9地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0.5張/千人,其中浙江以人均53.7張/千人排名全國第一。如果從人均養老床位2015年到2019年的漲跌幅來看,20省份均出現下跌,其中跌幅超過10%的有9地,跌幅超過20%的有6地。人均養老床位為何下降?
  • 李滄區養老床位達4000多張 已建成12個國醫館
    李滄區養老床位達4000多張目前,李滄區共有60歲以上老年人6.45萬,佔全區總人口的10%以上。全區現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57家,各類養老機構37家,各類開展居家護理、社區巡護的醫療機構230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立了老年病門診和病房,擁有各類養老床位4000多張。
  • 地段醫院「賴床」養老多 護理院床位已排到2013年
    近日,七旬翁張老伯的全家,都在為一張「床」焦心。重陽節將至,記者對本市中心城區地段醫院和護理醫院床位展開調查,發現條件好、收費合理的公立醫院床位非常緊俏,有的醫院床位已預約到2013年。不少已經住進去的老人不願出來,甚至有老人「借」病床養老。[事件回放]老人骨折,難求一張治療床位一個多月前,年過七旬的張老伯在青浦被起吊的貨櫃撞傷。
  • 上海醫院賴床養老多 護理院床位排到2013年(圖)
    近日,七旬翁張老伯的全家,都在為一張「床」焦心。  重陽節將至,記者對本市中心城區地段醫院和護理醫院床位展開調查,發現條件好、收費合理的公立醫院床位非常緊俏,有的醫院床位已預約到2013年。不少已經住進去的老人不願出來,甚至有老人「借」病床養老。
  • 記者調查鄭州多家養老機構獨身老人佔八成
    鄭州一養老院的老人正在做娛樂活動 河南商報記者 張鬱/攝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 楊益瑩雞年的除夕夜,本是一家團圓之時,鄭州市的張先生卻帶著一家人驅車趕往位於惠濟區的歐安樂齡養老中心。「90歲的老媽還在養老院,節前去接,老人卻不想回家。」張先生說。
  • 北京異地養老試點明年增4000張床位
    新京報訊作為首批三家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試點單位之一,位於河北燕郊的燕達養護中心三期項目將於明年開工建設,將為北京老人提供4000餘張養老床位選擇。  燕達健康城二期項目已開始規劃設計  記者從該機構獲悉,目前該養護中心一期、二期項目,共計10000餘張養老床位,均已投入使用。
  • 上海將改造認知障礙照料床位2000張,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康復服務
    實事項目涵蓋養老、教育、就業、體育健康、城市設施等十方面,27項目標任務。其中,在養老方面,為了加快建立認知障礙老人的照護服務體系,向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專業照護、康復服務,2020年,上海市將改造認知障礙照料床位實事項目的指標,翻倍至2000張。
  • 瀋陽每10名老人中就有1.4人失能臥床
    &nbsp&nbsp&nbsp&nbsp瀋陽每10名老人中就有1.4人失能臥床&nbsp&nbsp&nbsp&nbsp頭髮白了走不動了 哪裡讓我老有所依?
  • 養老焦慮:床位很難搶怎麼辦,看完心裡有數了
    近五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人均養老床位從2015年的30.31張/千人,小幅上漲到2019年的30.5張/千人,養老床位嚴重短缺,使老人很難「搶」到一個滿意的床位。有網友稱:想讓父母住進內蒙古一家每月收費1200元的養老院,但是人太多住不進去,至少要提前一年排隊。而目前這個養老機構因為缺乏職業護理員,會勸退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
  • 北京養老機構床位達10.7萬張
    北京養老機構床位達10.7萬張  「十三五」期間,北京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城鎮職工養老金由每月人均3573元增加到4365元  新京報訊 (記者戴軒)昨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市衛生健康委、
  • 杭州首次誕生五星級養老機構
    王有琴幫老人洗腳。   17年前,安吉的王有琴才37歲,她在老鄉的介紹下,進入杭州市福利中心做一名養老護理員。17年來,她照顧了28位老人,也送走了20位老人。  一家好的養老機構,對老人或家屬來說,絕不是冷冰冰的一流設施。每個老人身體狀況、需求、性格都不同,他們更需要的是養老護理員如家人般的護理和個性化的服務。近日,經第三方組織預審、專家實地評審、市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委員會覆審、公示,2017年杭州三星級以上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照料中心名單出爐,其中首次誕生兩家五星級養老機構,分別為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和杭州市第二社會福利中心。
  • 2.5億人面臨的養老困局:床位短缺、護理難、價格高
    養老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然而,不少地方的養老對策還沒有反應過來,養老面對著很大的困局。 床位短缺。近五年來,全國有20個省份出現了人均床位下降的現象,其中有5個省份降幅逾25%。老年人想要「搶」到一張滿意的養老床位,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難題。
  • 2019年全國各省市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排行榜:浙江第一 內蒙古...
    中商情報網訊: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20.4萬個,養老床位合計775.0萬張,比上年增長6.6%,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0.5張。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印發《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到,將增加養護型、醫護型養老床位,提高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5-40張。從目前來看,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與目標尚有不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