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吃牛排嗎?一頭牛每天排放200升甲烷,堪稱全球變暖元兇

2020-12-18 紫俠號

最近這幾年,地球上的極端氣候越來越多了,比如印度高溫,亞馬孫大火,澳大利亞大火等,這些都本不該出現在地球上。當然,導致極端氣候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最受關注的一個就是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直接導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溫度升高,影響洋流和大氣,進而誘發極端氣候。

隨著全球變暖問題得到更多關注,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的問題,甚至已經成為了聯合國關注的議題。但是很遺憾,目前人類在節能減排問題上並沒有取得什麼重大成就,尤其是隨著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溫室氣體排放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最近,科學家將注意力從工業和汽車尾氣上移開,轉而投向了畜牧業。

以養牛業為例,科學家研究發現,一頭成年肉牛每天排放的甲烷氣體竟然高達200-500升,這些甲烷氣體足以驅動一輛小轎車一天的使用。人類對肉類的追求,讓畜牧業發展幾乎不受限制,現如今養牛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已經成為了導致全球變暖的重要因素。全球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已經佔到了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

對於愛吃牛排的人來說,這估計不是什麼好消息,為了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你會抵擋牛排的誘惑嗎?

為了找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有學者提出了研究轉基因牛的方案,據說這種新的轉基因牛,排放的甲烷氣體比目前的品種更低,而且產肉量和產奶量都要更高。一旦這種轉基因牛大規模飼養,就能減少養牛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對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做出貢獻。當然,人們也可以盡情享受牛排帶來的美味。

然而,轉基因牛的方案也遭到了不少的反對聲音,畢竟轉基因食品現在還存在很多爭論。轉基因作物以高產聞名,但由於是人工幹預帶來的基因突變,所以很多人認為轉基因食品會對人體帶來某些不可控的影響,當然,科學界的主流聲音是不贊同這種想法的。

大家覺得,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相關焦點

  • 牛排放的氣體加劇了全球變暖?不,牛打嗝才是關鍵
    牛羊排放的氣體不但容易引發事故,它們還是加劇全球變暖步伐的生力軍。因此在十幾年前,就有人提出「屁稅」(Fart tax)的概念,建議政府向養牛、養羊等畜農徵收稅費。 一提起溫室效應,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二氧化碳。論排放量,佔比最大的二氧化碳確實是最普遍的溫室氣體。
  • 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竟然是
    全球變暖是目前人類最關注的環境問題,為了緩解全球變暖問題,國際社會定期召開氣候大會,已商討解決辦法。2015年12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新的關於控制全球氣候的《巴黎氣候變化協議》。
  • 麥當娜、波特曼等巨星紛倡導素食以遏制全球變暖
    核心提示:「碳減排生活」是時下非常熱門的話題,因為全球變暖的主要元兇就是被無限制釋放到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根據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如果你成為一名素食主義者,一年就可以減少1.5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美國巨星麥當娜、娜塔麗?波特曼日前都呼籲,希望人們能成為素食主義者,以此來遏制全球變暖。
  • 氣溫飆升,是全球變暖惹的禍?
    準備好迎接熱浪的到來了嗎 ?世界氣象組織稱,極端高溫天氣頻發與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氣候變化有關,此現象稱為「全球變暖」。△圖片來源於網絡據報導,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北極圈溫度最高達到32℃。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趙進平介紹,北極圈內陸地氣溫偏高不等於北極變熱,但是全球變暖以來,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2.5倍,天氣的變暖引起的冰川融化,迫使北極熊覓食難度增大,造成北極熊的數量銳減。那麼,生活在同一個大氣層下的我們,是否應該對未來帶有預見性的思維?
  • 全球氣候變暖的數字對比:從66%到90%
    過去50年全球氣候變暖超過90%的可能性與人類使用石油等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增加有關,而在2001年發表的第三份氣候評估報告中,與此相關的這一數字還是66%。布希還曾經表示,現在尚沒有科學的論證結果能證明全球氣候變暖跟溫室氣體排放有關。
  • 吃牛排選「西冷」還是「菲力」?看完這張圖,帶你「吃透」一頭牛
    (本文由八戒的美食日記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無意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已經不再是簡單地日常出去吃個飯了,而是越來越追求有品質的健康生活飲食了。於是以牛排為代表的西餐文化,受到很多國內居民的喜愛。但是可能多人吃牛排次數不是很多,對牛排沒有透徹了解。
  • 全球變暖是因為吃豬肉?溫室氣體排放量到底和豬肉有沒有關係?
    全球變暖的話題每年都提,但是每年的成效似乎都微乎其微。這回全球變暖的鍋又甩給了中國。環保組織WildAid(野生救援)曾向中國人發出呼籲:少吃豬肉,保護地球。原因是,中國消耗的肉食比其他國家都多,其中豬肉消耗量佔據全球豬肉消耗總量的一半。
  • 【譯文】全球變暖的原因
    儘管甲烷在大氣中的含量遠少於二氧化碳,但單個甲烷遠比單個二氧化碳活躍得多(換個說法,單個甲烷在截留熱量、促成全球變暖方面,比二氧化碳強20倍不止)。【多嘴幾句。一頭牛一年大約會排放出70~120kg 的甲烷(比人還重好嗎...)-- 一頭牛已經要打這麼多甲烷嗝,你能想像一群牛打的甲烷嗝嗎?
  • 減緩全球變暖 我們所能做的51件事情
    全球變暖迫在眉睫,個人的力量可以減緩全球變暖嗎?
  • 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人類有辦法阻止嗎?
    「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平均氣溫波動上升的一個過程,要研究人類有什麼辦法來阻止全球變暖,我們需要先來弄清楚全球變暖的形成原因。目前,我們主要認為全球變暖的發生,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也就是人類一方面大量燃燒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從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另一方面人類對於地球表面的綠色植被進行破壞,從而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減弱,從而增強大氣保溫作用,使得全球變暖。
  • 一年你可能排放了2.7噸二氧化碳 阻止全球變暖從我做起
    今年是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籤署10周年,今天是重點關注兩極冰融問題的「世界氣象日」。我國預計未來20年將變暖2.8℃,上海則剛經歷了百年氣象史上最暖的一個冬天。科學家發現,導致全球氣溫上升的誘因中,過度排放二氧化碳佔2/3。目前國際社會正試圖改變一個難以忽視的「碳源」:個人消費引起的「碳排放」。
  • 一年你可能排放了2.7噸CO2 阻止全球變暖從我做起
    今年是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籤署10周年,今天是重點關注兩極冰融問題的「世界氣象日」。我國預計未來20年將變暖2.8℃,上海則剛經歷了百年氣象史上最暖的一個冬天。科學家發現,導致全球氣溫上升的誘因中,過度排放二氧化碳佔2/3。目前國際社會正試圖改變一個難以忽視的「碳源」:個人消費引起的「碳排放」。
  • 老謝白話:汽車尾氣排放不是霧霾的元兇!
    真的有那麼嚴重嗎?——來自官方的說法講:25個省市、100多個中心城市、全國一半的國土都被「霾」得連衛星遙感都找不著了!創下了52年來的全國紀錄!  不過,真正促使我talkshow這個屌絲話題的原因不僅僅是N多的產官學研「眾口鑠金」,把汽車排放當成霧霾的罪魁禍首,而是連聲名顯赫的鐘南山院士也說,汽車尾氣是霧霾的「元兇」!而我想想說:此言差矣!汽車排放只是霧霾的「幫兇」之一,而不是「元兇」!
  • 吃豆腐使全球變暖,這是要砸素食主義的鍋
    英國學者最新研究成果:吃豆腐會使全球變暖。 兩塊五的豆腐從來沒這麼重要過。 全球變暖和全球變冷,都不是好兆頭,它帶來的是結構性改變,最終決定這個地球還適不適合人居。就算全球變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你又能做什麼呢?整個世界都被各種利益集團壟斷著,你能到美孚煉油廠門前抗議嗎?你能到寶馬汽車廠門前抗議嗎?就算去了,他們也不會減少一點點產量。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全球變暖開藥方,國家要幹預碳排放
    頒獎禮後,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和公共政策教授賈斯丁·沃爾弗斯感慨,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剛剛警告人們必須採取行動,諾德豪斯就得了諾獎,「這個時機,堪稱完美」。今年上海書展期間,諾德豪斯在中國內地出版的第一本專著《氣候賭場:全球變暖的風險、不確定性與經濟學》在上海圖書館舉行了首發式。
  • 義大利團體號召民眾吃土產冰淇淋 遏止全球變暖
    義大利一個由農場主組成的團體於近日表示,那些冰淇淋愛好者們可以在遏止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努力中起到自己獨特的作用,而具體做法則是多吃一些用當地出產的各種漿果、水果以及堅果製成的冰淇淋。    據路透社4月23日的報導,這家名為Coldiretti的團體於上周末在其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指出,木瓜冰淇淋也許真的非常好吃,但要將1公斤(2.2磅)此種水果從阿根廷運到義大利首都羅馬來則需要消耗掉5.4公斤石油,與此同時,還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空氣中,而這種氣體已經被視為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罪魁禍首之一。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
    很多人認為溫室氣體零排放就能阻止全球變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近日,挪威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全球變暖 芬蘭熱得快
    芬蘭氣象學會22日說,過去166年間,芬蘭氣溫升高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近兩倍,有力佐證了緯度越高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越大的理論。這一機構援引東芬蘭大學研究成果說,自1847年以來,芬蘭的平均氣溫升高了超過兩攝氏度,「在觀測期間,芬蘭每十年的平均氣溫升高0.14攝氏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兩倍」。
  • 英國氣象局:全球仍在變暖 但速度放緩
    全球變暖威脅海冰英國氣象局(UK Meteorological Office)科學家表示,人類活動致全球變暖的證據在過去一年裡變得「更充足」了。除了從陸地與海面上觀測到的氣溫明顯升高外,其它觀測結果也與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相符。」但過去十年氣溫變化的速度,較上世紀90年代與80年代有所放緩。「變暖趨勢仍然存在,但速度較以前有了放緩,」氣象局氣候科學主任維姬·蒲柏(Vicky Pope)坦言。「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懷疑者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
  • 熱議 | 全球變暖,讓有錢人更有錢
    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一門玄學——研究表明,在全球日益變暖的今天,有錢人會更有錢。>如果一定要將全球變暖的影響進行量化,然後用來解釋貧富差異加大的事實,那麼十分肯定的是,它對於較熱國家的影響才是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