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的「勞模」笛卡爾,近代哲學的掌門人

2020-12-12 人民出版社

偉大的哲學家笛卡爾是累死的;

偉大的哲學家笛卡爾是累死在一位名女人手上的;

那位女人芳名:克麗斯蒂娜,瑞典女王。

如果瑞典中央電視臺有《感動瑞典》節目,那笛卡爾同志一定會在此節目上被授予「感動瑞典十大傑出人物」之「人民的哲學家,女王的好家教」等榮譽稱號。其頒獎詞為:從數學到哲學,從幾何坐標繫到「普遍懷疑」,從《方法論》到《哲學原理》,從法國到瑞典,五十四載春秋風華,一遇女王香消玉殞,他思故他在,他就是近代哲學的掌門人——笛卡爾。

笛卡爾

Rene Descartes(1596—1650)

這種給女王當家教的好差事,為什麼就能把笛卡爾活活累死?這事我們還要從頭講起。

笛卡爾是個早產兒,他先天不足,能活下來基本就是個奇蹟。因為身體孱弱,笛卡爾得到了早自習和晚自習的豁免權,於是乎,他一天中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並一輩子樂此不疲。

戀床癖患者笛卡爾在溫暖舒適的床上,被滋生出無數靈感。比方說我們都知道的,他躺在床上一抬頭看到屋頂牆角蜘蛛在織網,於是受啟發遂創立了笛卡爾幾何坐標系;再比方說他躺在床上太久一會兒做夢一會兒清醒,似夢非夢,似虛還實,怎樣區別夢境還是現實?於是他又提出了大名鼎鼎的「我思故我在」

所以,當喜歡溫暖的笛卡爾到了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嚴寒立刻讓他哆嗦得吃不消了,加之尊貴的女王殿下偏又喜歡早上五點起床聽哲學課,於是可憐的笛卡爾最後連戀床和睡懶覺的優良習慣都無法保持下去。四個月後,笛卡爾終於累倒了,他被診斷為肺炎,很快就一命嗚呼了。

正所謂熟知不等於真知,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含義十個人裡有九個人都沒有真正明白,這句命題不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那麼簡單,也不涉及唯心主義、唯物主義。

這句命題本是個認識論命題,笛卡爾本人也不是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他是一個強調精神和物質都是獨立實體,且並存獨立的「二元論」觀點持有者。

中學政治課本裡給某一個哲學家「貼標籤」的做法的確太簡單粗暴、斷章取義了。我們不能為了襯託「唯物主義」的高貴形象,就非要將「唯心主義」刻畫成瑕疵紕漏明顯,令人嗤之以鼻的傻醜憨。

言歸正傳,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呢?先看兩個問題吧。

問題一:看過電影《盜夢空間》的人都知道,有時夢境和現實無法區分,在沒有Cobb擁有的旋轉小陀螺的情況下,如何證明你我現在正在經歷的一切是現實而不是夢境呢?

問題二:看過電影《楚門的世界》的人都知道,有時真實生活和真人秀場無法辨別,如何證明你我現在的生活是真實,而不是像Trumen那樣正在經歷一場業已被安排好的秀場?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正好回答了這兩個問題。像笛卡爾一樣經常喜歡賴床的人都有過類似的感覺,覺睡得多了,就似乎分不清哪個是太虛幻境哪個是真實人生了,笛卡爾糾結一番後,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即用「普遍懷疑」來證明我的存在。

「我思故我在」法語為「Jepense, doncje suis」,「思」翻譯為「懷疑」更加準確。意思是:當我懷疑一切事物都是虛假的時候,那么正在進行懷疑的思維主體「我」必然可以確定是實際存在著的。也就是說,我可以懷疑一切事物,但「我在懷疑」卻不容懷疑

笛卡爾的「我在懷疑」並不僅僅是對具體事物的懷疑,而是要對整個人類、對世界、對上帝的絕對懷疑。通過絕對懷疑,引導出不容置疑的哲學原則「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正是笛卡爾哲學的第一原理,他的獨門秘籍,笛卡爾的哲學歷程由此拉開序幕。

笛卡爾的「我在」並不指我肉體的存在,而是指我精神的存在、心靈的存在。也就是說,我可以懷疑我的肉體存在或者懷疑有我生活的真實物質世界的存在,但我不能懷疑我的懷疑存在。

從「我思」到「我在」,我們看到,在笛卡爾那裡,思維的主體「我」不可能是別的,只能是一個正在思維、在懷疑、在思考、在肯定、在否定的東西,「我」沒有形體,沒有物理肉身,我的存在只是我心靈的存在。

笛卡爾是哲學史上著名的「身心二元論」代表,在他的世界裡,有兩個獨立的實體:身體和心靈。身體的性質是廣延,心靈的性質是思想,世界就是這樣一種二元世界。而人的身心之間之所以能夠作用,笛卡爾認為存在「上帝」和「松果腺」兩個中介。

「松果腺」是解剖屍體時在人腦袋中發現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相距遙遠的身體和心靈交流時需要的媒介。

笛卡爾拿著他的「普遍懷疑」哲學武器,在確立了心靈的存在和身體的存在後,緊接著,他就要確立上帝的存在了。

笛卡爾論證道,當「我在懷疑」時,就意識到了我自身存在的不完美,因為之所以懷疑正是因為認識上的不完美,我的不完美恰恰是相對於上帝的完美而言的。

那麼,完美的上帝觀念來自於哪裡呢?我作為有限的觀念和不完美的存在物自然是不能產生上帝這個完美的觀念,那麼這個觀念一定是一個完美的東西也就是上帝置於我腦中的,綜上所述,上帝必然存在。

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形容笛卡爾「懦弱膽小」,沒錯,笛卡爾正是一個膽小鬼。他幼年體弱,戀床無比,自然蒼白慵懶。成年後的他謹慎小心,循規蹈矩,他總是一身黑衣,外出不忘套上棉長襪禦寒。

笛卡爾曾寫了《宇宙論》來論證地球是運動的,宇宙是無限的,可他總忘不了布魯諾當年曾被火刑伺候,所以當他剛一聽到伽利略也被宗教裁判所的領導喊去喝咖啡時,他立刻緊張無比地取消了此書的出版。

笛卡爾,這位膽小怕事,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精神上一點都不「英雄」的哲學家,卻被黑格爾推崇為「哲學史上了不起的英雄」。

在笛卡爾的引領下,哲學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認識論轉向」。

在此之前,古代的哲學家苦惱於「世界是什麼」的本體論研究,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家糾結於「唯名論」與「實在論」之爭,到了笛卡爾為首的這一輩哲學家,他們開始意識到,問題不在於唯名論的「個別」與實在論的「共相」究竟哪個才是實在,而是人們怎樣做才能真正地把握實在。

就好比你我小時候,總是天真地相信世界就是我們的眼見與耳聞,長大後,我們眼界開闊,發現課本上所講的與現實並不一致,眼睛有時也會欺騙自己,於是我們開始總結思考,反思究竟如何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笛卡爾生活在17世紀,那個時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智力期。有識之人風雲突起,人類群星閃耀:笛卡爾、霍布斯、培根、伽桑狄、斯賓諾莎、洛克、帕斯卡爾……笛卡爾能在眾多哲學家中脫穎而出,獨領風騷,成為那個時代的寵兒,正是因為笛卡爾成了一個先鋒,整整鋪陳了一個哲學時代。

1650年2月的一個清晨,給女王講課累倒的笛卡爾因為生物鐘使然,突然又睜開了眼睛:「現在幾點了?」僕人回答:「四點了。」笛卡爾掙扎著坐了起來,剛說了句「該起床給女王講課了」,就又倒下了。然後,他呢喃著說完了此生最後一句話:「靈魂該上路了。」

笛卡爾死後,一種強調「我」的主觀性與自我力量,一種強調「思」的理論價值的哲學時代也開始上路了。哲學,向著近代哲學,大風乍起。

【本文來源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不瘋魔,不哲學——最最歡樂版西方哲學(音頻圖文版)》】

相關焦點

  •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笛卡爾,在數學領域因為解析幾何而出名,而他更大的成就則是奠定了整個近代哲學的基礎,是「理性主義」的奠基人,被黑格爾稱為「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人生,也被賦予了各種傳奇色彩,跟公主的通信,晚年由於給女王上課而得病去世,尤其近年來某個礦泉水廣告,深諳營銷之道地說這是源自笛卡爾和公主的故事,又給這位大哲學家增添了浪漫的一筆。
  •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美麗的心形曲線
    笛卡爾,西方近代哲學之父,解析幾何之父,理性分析方法的奠基人,是一位深受西方人尊敬的科學家、思想家。笛卡爾在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等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如著名的笛卡爾坐標系。除了哲學和科學成就外,笛卡爾的愛情故事,也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話題,即美麗的心形曲線。笛卡爾生活在17世紀前半葉。
  • 笛卡爾:西方現代哲學之父
    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歐陸理性主義"哲學開拓者,被黑格爾譽為"現代哲學之父"。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笛卡爾代表作《哲學原理》笛卡爾代表作《幾何學》笛卡爾作為西方"近代科學的始祖",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
  • 理性主義哲學的開創者-笛卡爾
    歐洲近代科學的始祖笛卡爾笛卡爾在科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笛卡爾不僅在哲學領域裡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同時笛卡爾又是一勇於探索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生理學等領域都有值得稱道的創見,特別是在數學上他創立了解析幾何,從而打開了近代數學的大門,在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笛卡爾堪稱17世紀及其後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在哲學上,笛卡爾是一個二元論者以及理性主義者。
  • 休謨是主觀唯心論者,而笛卡爾反對純思辨的哲學,提倡實用的哲學
    休讀的哲學對後來康德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們兩人成為歐洲近代的不可知論的主要代表。休謨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論》、《人類理解力研究》等。《人性論》十七世紀上半期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爾,對經院哲學作了有力的批判。他認為經院哲學違反人類理性,是一些煩瑣無聊的議論,根本不能增進人們的知識。
  • 近代歐洲哲學家心理思想的創始人之一——笛卡爾
    書中系統總結了他在哲學、數學和許多自然科學問題上的觀點。1637年,笛卡爾用法文寫成三篇論文《折光學》、《氣象學》和《幾何學》,並為此寫了一篇序言《科學中正確運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論》,背學史上簡稱為《方法論》,並於6月8日匿名出版。1641年出版了《形上學的沉思》,1644年又出版了《哲學原理》等重要著作。
  • 笛卡兒框定了近代哲學的問題疆域
    一般認為哲學裡的認識論範圍更大一點,討論的是人的認識能力和認識的有效性的。知識論討論的是知識本身的成真條件。當代認識論主要是知識論。近代認識論主要是研究認識能力和有效性的認識論。笛卡爾、休謨、康德、黑格爾等人,實際上都討論本體論問題。就笛卡爾而言,他的我思,作為一個思維著的實體,既是認識論的根基,也是本體論的概念。休謨關於觀念和因果性的討論,也是既事關認識論,也事關本體論。斯賓諾莎的實體,萊布尼茨的單子論,也是本體論的。在康德那裡,他批評傳統的本體論,但又試圖建立先驗哲學體系。到黑格爾那裡,他的絕對精神被看作是認識論和本體論的統一。
  •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局限性
    追本溯源,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嚴肅的命題,目的在於思考「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吃喝玩樂,後來提出的許多說法和笛卡爾哲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屬於搞笑式說法。笛卡爾從「我思」推論出外部世界的存在同樣包含這種認識論原則——以認識證存在。在笛卡爾看來,外部世界的「存在」和人的「認識」互為條件,後者可以推知前者。這是笛卡爾哲學的唯心主義成分。德國現象學家胡塞爾認為,笛卡爾發現了人類認識世界的入口——自我意識,這是西方近代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笛卡爾哲學的重大貢獻。
  • 解析蒙田:在「懷疑」中建構法國近代哲學的開端
    )所作蒙田肖像畫資料圖片人們通常認為,蒙田是一位懷疑論思想的人文主義作家,笛卡爾被視作現代哲學的奠基人,而帕斯卡爾則是非理性主義者和宗教思想家。但是,通過深入考察三人的思想,人們會發現他們通過「我懷疑」、「我知道」、「我相信」三種不同態度,共同構成法國近代哲學的開端,並推動了法國哲學的發展。」在法國近現代哲學與文化的發展之中,這種不斷懷疑、不斷否定自身、不斷追求創新、不斷追求變化的精神,成為貫穿從啟蒙運動到當代後現代主義的法國哲學運動的重要特點之一。為了尋找確定性,笛卡爾首先進行一種普遍的懷疑,從而找到了「我思,我在」這一哲學第一原理。
  • 試論庫薩哲學的近代影響史
    本文以不同時期與地域為線索,對庫薩哲學的近代影響史加以鉤沉。關鍵詞:庫薩;上帝;笛卡爾;布魯諾;萊布尼茨西方學界經過一個世紀的研究,對於庫薩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對於近代思想的巨大影響並無異議,但對於它具體如何重要以及如何發生影響,卻並無定論。我們該如何在中世紀晚期到早期近代之間的這段思想史上給這位思想者一個恰當的歷史定位呢?一種較為流行的觀點是,庫薩在笛卡爾之前便開啟了近代哲學。
  • 近代哲學之父,因為一句話被人誤讀百年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的名言,知道它的人不少,明白它的人卻不多。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它好像是在表達我思考所以我存在,那麼反過來講,我不思考我就不存在,笛卡爾莫非是瘋子不成?不然怎麼會說出如此狗屁不通的話來?
  • 勒內· 笛卡爾《談談方法》
    近代哲學有兩大支柱:其一是認識論,其二是社會哲學。笛卡爾奠定了認識論的根基,霍布斯打下了社會哲學的基礎。兩人處於同一時代,還曾進行過學術交流。 笛卡爾與霍布斯何以成為近代哲學的奠基人呢?為什麼偏偏是認識論與社會哲學成為近代哲學的兩大支柱呢?
  • 現在哲學創始人——笛卡爾的傳奇人生
    勒內·笛卡爾是著名的哲學家,被認為是現代哲學的創始人。他於1596年出生在法國中西部一個名叫拉哈耶的小鎮。笛卡爾試圖調和現代科學與宗教信仰之間的矛盾,從而建立了現代科學哲學。笛卡爾的哲學是在350多年前一個快速變化和政治分裂時期產生的。
  • 笛卡爾將智慧分為五個等級,哲學是最高的智慧
    笛卡爾畫像法國哲學家笛卡爾同樣也是數學家和科學家、也被稱為「近代哲學之父」,在多個領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諸如數學方面創立了解析幾何,物理學方面提出了動量守恆定律:物質和運動的總量永遠保持不變在哲學方面有很高的成就的笛卡爾,對於智慧這個概念,有自己的看法,而這個觀點和他的哲學體系一脈相承,哲學家的觀點往往是以詳實的論證作為基礎的,而笛卡爾正是如此,正如他所說「哲學的原理應當是很清楚明白的,其次許多真理是可以通過這樣的原理明晰的推演出來」。
  • 笛卡爾小傳:解析幾何之父,「我思故我在」的西方現代哲學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貝利薩留)【1596年3月31日】笛卡爾小傳:解析幾何之父,「我思故我在」的西方現代哲學之父某著名礦泉水的廣告,講述一名年輕的女子和一名老人,在街頭偶遇的故事。(位於荷蘭的笛卡爾塑像)在荷蘭期間,笛卡爾發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1634年(38歲),他完成了以哥白尼「日心說」為基礎的《論世界》;1637年(41歲),他完成了《方法論》、《哲學原理》、《形上學的沉思》等著作。
  • 笛卡爾的哲學:什麼是「我思故我在」?
    起源於笛卡爾的唯物主義者有卡巴耶斯和拉美特裡,起源於洛克的唯物主義者則包括孔狄亞克與愛爾維修。笛卡爾哲學體系的基本方法笛卡爾(1596年—1650年)是哲學史上的二元論者,他的思想具有很大的矛盾性,可以分為唯心主義的形上學和唯物主義的物理學,前者主要出現在《第一哲學沉思集》(《形上學的沉思》)中,後者則是《哲學原理》的核心精神。
  • 數學教育-笛卡爾
    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論的開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後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所謂"歐陸理性主義"哲學。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 笛卡爾哲學中上帝的內涵
    「上帝」是笛卡爾哲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笛卡爾的哲學觀點之異於其它哲學家的觀點之處,上帝的概念和他的哲學原理的關係非常緊密,甚至可以說,正是對上帝存在的執著造就了他的哲學觀點。他的最重要的命題之一「我思故我在」的合理性——他甚至將這一觀點的真理性歸之於上帝的全能。
  • 不瘋魔不哲學 | 膽小鬼笛卡爾
    其頒獎詞為:從數學到哲學,從幾何坐標繫到「普遍懷疑」,從《方法論》到《哲學原理》,從法國到瑞典,五十四載春秋風華,一遇女王香消玉殞,他思故他在,他就是近代哲學的掌門人——笛卡爾。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在中學政治課裡被簡單粗暴地歸結為「主觀唯心主義」,老師會告訴你,因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是非常片面地,反駁的例子也可以隨手拈來:植物人機器人雖然不思考,可不是也存在麼?如果笛卡爾的這句哲學命題這麼容易就被人駁倒了,那他的近代哲學開山鼻祖的地位就是吹出來的了。
  • 近代西方哲學的開端——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這就是笛卡爾當時思考的問題,如果我們周圍的「現實」都不能確保真實性,一切都可能是虛幻的,那麼我們怎麼去尋找真理呢?面對這個問題笛卡爾一層一層的想,周圍的一切都可能是虛假的,那麼我該相信什麼呢,那最後不是變成懷疑一切的徹底懷疑論了,到最後笛卡爾想了到一層從邏輯上可以堅信為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