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47歲的李愛敏在洛龍區龍門大道與伊洛路交叉口附近開了一家理髮店,已經有20多年了。
先不說她手藝好,有人曾坐著公交車專門從西工區來找她拾掇頭髮的事兒。今天上午,一旁閒聊的顧客們這樣評價李愛敏:「她認識人多,熱心。」
這話從哪兒說起呢?大家一件一件地講了起來。
張家的閨女今年26歲,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對象。女孩的媽媽理髮時說起了這件事,李愛敏便上了心,有一次,恰好附近小區一位老人說起自己的孫子還是單身,李愛敏幫忙牽線搭橋,8個月後,兩個年輕人手挽著手來店裡給她送喜糖。
一位高齡老人行動不便,家裡人想請一位護工,李愛敏上門義務理髮時聽說後,記在了手機備忘錄裡。後來,一位常年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顧客進店理髮,經過李愛敏的聯繫,這位顧客如今仍在高齡老人家裡工作。
還有20多年來,遇到殘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進店,她總會免費提供理髮服務。
不過,最讓街坊們誇讚的,是李愛敏幫素不相識的農民朋友賣東西的事兒。
李愛敏的理髮店面積不大,呈狹長狀,面積十幾平方。店裡的一方角落裡,堆著粉條、紅薯澱粉、紅薯等農產品,十幾個袋子擠得滿滿當當。「這些都是他們放在我這兒幫忙賣的。」李愛敏笑著說。
她說的「他們」,是家住伊川、汝陽等地的幾位農民兄弟。3年前的冬天,一位伊川的農民拉來粉條、紅薯等農產品,在李愛敏的店門口售賣,到了晚上還沒賣完。李愛敏擔心對方回家太晚,加上天氣寒冷,便主動提出可以把餘貨放到自己的店裡售賣。兩天後,當對方再次來到理髮店時,李愛敏把賣貨款交給了他。後來,她又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了其他幾個到洛陽賣貨的農民。
久而久之,李愛敏和他們成了朋友。在她的微信聊天記錄裡,還存著不少和對方的轉帳記錄。李愛敏說,臨近過年的時候,農民兄弟家裡忙,就不再來洛陽了。每到這個時候,她就乾脆先買下對方拖拉機上的餘貨,再放到店裡原價銷售,最多的一次曾墊資近千元。
紅薯粉條8元一斤,紅薯澱粉5元一斤,紅薯1元一斤……樂於助人,為人熱情為李愛敏攢下的好口碑,總能幫她順利賣完這些農產品。如果有老人來購買,她還會幫忙送貨上門。「遇事互相搭把手,方便別人,自己也開心。」李愛敏笑著說。
(來源:洛陽網)
原標題:《【洛陽好網民】洛陽這位理髮店老闆 是個出了名的熱心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