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是魯菜的發源地之一,地方小吃種類繁多,特色鮮明。尤其是甏肉乾飯、孔府菜、孔府糕點和微山湖全魚宴等地方飲食,在海內外具有較高的聲譽,是不可不嘗的美味佳餚。那麼這個問題來了,到底來濟寧要吃什麼特色菜呢?
要問:濟寧有什麼特色美食,那就讓我來告訴你,每一個都是必吃的濟寧特色菜。
甏肉乾飯:這個原是濟寧民間家庭中的一道美菜,在民間流傳多年,到了明末清初開始進入商業化,一些小商人用肩挑著,一邊是大米乾飯,一是木炭爐子燉上甏肉,走街竄巷喊賣。
現在的甏肉乾飯,已經不僅局限於甏肉上,還增添菜餚品種(如麵筋肉丸、肉卷、豆腐塊、四喜丸子等)。甏肉色澤紅韻,質地柔嫩,肥而不膩,爛而不糜;湯濃味厚,鹹香可口。
歷史淵源:在初期階段, 甏肉乾飯是濟寧民間家庭中的一道美菜,在民間流傳多年,到了明末清初開始進入商業化,一些小商人把製作好的甏肉乾飯分別放入兩個筐內,用肩挑著,一邊是大米乾飯,一是木炭爐子燉上甏肉,走街竄巷喊賣。
現在,甏肉乾飯已成為山東濟寧地區傳統特色小吃,它起源於元朝。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南方的大米從水路運往北方。
當時的人們就把用陶器燉出來的肉和大米飯放在一起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烹製甏肉時,須將肉條、麵筋、剝皮熟雞蛋、蒲菜頭或白筍丁以及調料放在甏內煮熟,米飯在另一甏內煮熟。
食時再從兩個甏內分別盛取甏肉和米飯,其大米乾飯粒粒如玉。
現在的甏肉乾飯,已經不再僅局限於甏肉上,還增添菜餚品種(如麵筋肉丸、肉卷、豆腐塊、豆腐絲、雞蛋、四喜丸子、海帶等)。這些菜都放在盛有煮甏肉的老湯裡面進行加熱,之間互相影響,相輔相成自形成一種與分別吃大不一樣的獨特口特風味。
馬村煎包:這個為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特色小吃,現已覆蓋魯西南。馬村煎包皮薄、餡豐、油多,薄而不漏,油而不膩。
而剛出鍋的煎包是最好吃的,時間稍長色、香、味均遜色很多。
微山湖醉蟹:這也是濟寧有名的特產,已有200 多年的歷史。這種醉蟹是用微山湖所產的鮮蟹及多種調料精製而成。
漬好的醉蟹,栩栩如生,色、形仍如活蟹。揭開蟹蓋,蟹肉雪白,蟹黃鮮紅,入口酒香濃鬱,鮮美異常,風味獨特。
在濟寧有著這樣一句話:「不看曲阜空有眼,不嘗醉蟹空有肚」。而到了微山縣,不吃個微山湖大閘蟹那絕對是說不過去的,不過這裡最流行的吃法是醉蟹。
新鮮的螃蟹固然好吃,但入酒後漬好的醉蟹,那味道也是讓很多人慾罷不能。醉蟹的肉質鮮嫩不腥,微山人還可以給你呈上螃蟹粥,同樣鮮香可口。在盡情吃螃蟹的同事,還可以在微山島上觀賞風景,美食與美景相伴。愜意啊!
流淌著黃酒氣息的醉蟹,徒手戰鬥方能暢快。從掰蟹腳開始,先品了回味甘甜的蟹肉,再揭開蟹蓋,有撥開雲霧見日出的欣喜,也多了幾分探求之樂。
一口咬下黏稠糊嘴的蟹膏或厚實豐腴的蟹黃,為這次探索畫下句號,如此反覆。一番雲雨後,場面會像空襲過後的城市,經過我細緻打量的醉蟹,最後的殘骸估計連DNA都驗不出來。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感覺自己才算真真切切地回到了家。
玉堂醬菜:濟寧名特醬菜,清代姑蘇人戴玉堂,用南方技術生產北方風味醬菜,一時被譽為「京省馳名」、「譽壓江南」。
其主菜有包瓜、磨茄、醉蟹、糟魚、合錦菜等,從清代至今已擁有百餘年歷史。是山東聞名遐邇的小吃之一。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