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到來,商超裡各種口味的傳統月餅已經紛紛上架,而國內各家博物館也為文創愛好者們送上了精美的月餅大禮,華麗宮廷範兒、精緻小清新……各有各的韻味。
這些文創月餅不僅好吃有顏值,同時還有文化內涵作為加分選項,正所謂月餅的最高境界是藝術,吃下的全是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1
金沙遺址博物館
「月滿金沙」閃耀上新
金沙遺址出土了近300件金器,是同時期中國境內發現金器最多的遺址。其中,太陽神鳥金飾最負盛名,被選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誌的主體圖案,人稱「20克黃金裡的宇宙」。
黑色與金色的搭配顯得神秘又很浪漫,仔細看這6款月餅,其實都脫胎於金沙遺址博物館的經典文物:太陽神鳥金箔、蛙形金箔、銅龍首、銅人形器、金人面像、捲雲紋金喇叭形器。
食品裝飾金箔還原館藏文物的「真實」面貌,準備了一份可以帶回家的金色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金箔鍛制技藝」,有2500多年的生產歷史,素有「中華一絕」之稱,常被用作裝飾高端食品或建築表面。相似的制金工藝促成了兩大文化遺產的完美結合。此次金沙選用食品裝飾級金陵金箔,以極佳的還原度「復刻」金沙鎮館之寶,「顏值」出眾,巧思無限。
本套禮盒月餅,以6種圖案對應柳橙冰沙、豆乳芝士、蔓越莓、藤椒牛肉、五穀雜糧和紫薯奶黃6種口味,可鹹可甜,滿足全家人的口味。
月餅餅皮,則採用以口感細膩而著稱的日式和果子配方,將白芸豆沙配以蛋黃、奶油等材料,先蒸後烘多個繁複步驟,調配製成桃山皮,爽口不膩。
有了傳統的品味,當然也要不失特別的心意,我們來看看那些隱藏的小心思。古蜀曜金扇摺疊起來不過一雙筷子大小,展開之後卻是徐徐飛翔的太陽神鳥。持扇賞月話團圓,也有一種人生得意須盡樂的快感。
有不少網友感嘆到:這麼精美的文物金箔,怎麼捨得入口!據了解,隨月餅禮盒奉上的還有一張探秘金沙珍藏卡,可以用鑷子輕輕揭下文物金箔圖案,將之貼於珍藏卡上,從而永久留存這份金色記憶。
2
三星堆博物館
月伴三星話團圓
有些人可能不了解,在文創月餅界,三星堆也算是網紅出道。
早在2016年,憑藉新奇又戳萌點的外形,「青銅味」三星堆月餅C位出道,迅速收穫了一批忠實的文創粉!
今年三星堆推出了三款月餅禮盒:經典文物造型月餅、青銅神樹紙雕提燈和三星堆祈福儀式禮盒。哪一款更能戳中你的心?
首先是經典款月餅禮盒——月伴三星話團圓,以古城內三個起伏相連的黃土堆所帶來的光景祈願團圓。
三星堆博物館的代表之作銅壁畫出現在了今年的禮盒上,以「罩銅頭像」為中點,四周採銀河波紋、星空、圓、祥雲、物紋路等多種元素,傳達「圓圓家團圓」的美好願望,辨識度非常高。
打開禮盒後,每一枚月餅都是經典的三星堆文物造型。
其次是有趣的親子款月餅禮盒——三星堆祈福派對。你聽過穿越時空的月光寶盒嗎?皓月當空,開盒就如同前往了傳說中人神共存的古蜀文明。
這是一款以「三星祈月」為主題,將「祈福儀式」與中華傳統的「賞月」相結合的中秋月餅禮盒,也被網友讚譽為「考古」感滿滿的親子樂玩禮盒。
如何有趣呢?打開盒身的第一層,祈月儀式即刻啟動。這一輪月球燈將會照亮盒子內的「古蜀國小世界」,祈月臺下,三星堆的子民們對著月色祈禱。
想要完成這個象徵圓滿、團聚的祈月儀式,就需要家人們一起動手,在盒內第二層的有福之地共同尋找"福物"。
下層有一盒太空沙,搭配小毛刷。是的,想吃月餅自己挖。雖然操作不複雜,但是在吃月餅的同時融入了一點點考古感的小樂趣,吃完了還可以藏各種小東西進去,有網友直呼:「超齡兒童也想擁有。」
吃完月餅,盒子也不必急著扔,騰空的第二層抽屜,可收納生活零碎。
此外,還有一款眾籌款:月起雲樹間。雲籠神樹,月出雲間。玲瓏一盞,提燈望月。
這裡最大的靈感來源就是三星堆的鎮館之寶——青銅神樹。它通高3.96米,是我國迄今為止所見的全部青銅文物裡,體型最大的一件。在古蜀人的眼中,它或許能夠連接天地、溝通人神。
經典的Tiffany blue,使用鏤空及浮雕的設計,將月光元素融入其中。
當燈光亮起,映襯出神樹的剪影,便好像月光下搖曳的樹影一般。
整個盒子看得出花了許多心思,包裝的三面有三幅不同的插畫:「月滿庭樹」、「啼鳴月夜」、「騰龍嬉月」,內置光源,點亮它就是一盞小夜燈。
3
故宮月餅
月明滿地相思
連續4年故宮月餅設計都走的淡雅路線,今年與北京稻香村聯名的月餅設計,源於故宮館藏的一枚乾隆帝「月明滿地相思」寶璽,在賦予相思之意中,手繪玉兔的形象更多了一絲清新可愛。
禮盒中式古風,月餅小景成畫,讓美食也具有如詩意境。桂花清釀、蛋黃芋泥、芝士奶黃、青梅煮酒4種經典餡料口味,禮盒贈送精美賀卡,這份來自故宮的禮物,以信傳情,遙祝花好月圓。
另外一款故宮錦盒月餅,錦盒上的圖案取自《清·粵繡孔雀開屏圖》上的元素,瑞鳥開屏,有吉祥的寓意。
此款月餅有三種口味:廣式蜂蜜茶油蓮蓉蛋黃月餅、廣式椰蓉月餅和蘇式玫瑰櫻桃月餅。
亮點的是,月餅吃完後,禮盒還可以當做首飾的收納盒(不送首飾哦)。
4
頤和園
頤和一盒
頤和園的月餅上來就是一個諧音梗,「頤和一盒」,過節就要有「頤」式感。
頤和園的元素體現在哪裡呢?整個包裝上,百鳥朝鳳的圖案就來自頤和園中樂壽堂的粵繡《百鳥朝鳳》屏風,盒面的插畫可取下來做裝飾。而百鳥朝鳳系列,之前已有暖手爐、口紅、餐具等等,不知道有沒有人湊齊一套。
月餅的小盒子上,結合了佛香閣、十七孔橋等6種建築,值得收藏。
5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念念如晤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月餅禮盒一出,立刻感受到氣質出眾。
如果你留心過,清藝博在19年有一個「尺素情懷——清華學人手札展」,展出的正是清華百餘年裡,名家名師留存的信札、講義、文稿。而「念念如晤」也正是從這些手扎中,挑選出了3封寓意深厚的書信,傳達著溫暖的思念與祝福。
再看月餅,從形、色與名字上,都把雅字做到了極致。書卷喜餅:金駿眉茶餡,鈴印喜餅:宇治抹茶餡,筆山喜餅:洛神金萱茶餡,墨錠喜餅:西湖龍井茶餡。
承託喜餅的是仿製青花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原型也藏於清藝博,細節滿分。
6
蘇州博物館
一團和氣
蘇州博物館今年聯手乾生元,加入非遺元素,歷時60多天、經過4次打樣終於確定包裝。
「一團和氣」禮盒靈感源於《一團和氣》桃花塢木版年畫作品,寓意天下同源,和氣迎福。
從年畫中選取出芭蕉扇、葫蘆、桂花、花籃等形象,融合園林的窗花造型,將「風調雨順、福祿雙全、桂子飄香、花好月圓」4種寓意融合於月餅之中。
7
陝西歷史博物館
酣歌舞月
在西安,陝拾叄被稱為西安人的「哈根達斯」。而今年這款與陝西歷史博物館聯名的酣歌舞月禮盒,其創意來自唐三彩載樂駱駝俑,鮮明的藍黃綠三種顏色,滿滿的陝西味道。
餅皮印有唐朝的寶相花紋,五仁、黑芝麻、蛋黃、香橙4款口味,分別對應銀杏、楓葉、百合、桂花花瓣4個造型。
最特別的是,這款糖醇月餅減少了75%的糖分,吃起來低油低糖,健身達人也可以無負擔放鬆來一塊。
另一款「玉兔奔月」則選用的是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唐代滑石兔,它是做什麼的呢?曾經,是用來壓蓆子的席鎮。
月餅也是大唐風,圖案來自何家村大唐遺寶中6件金銀器的精美紋飾,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鴛鴦蓮瓣紋金碗、鎏金飛獅紋銀盒,精緻到不忍下嘴。
品嘗月餅,自然也需要美好的器物搭配,一杯一盤一勺已為你準備好。對了,這裡還有一隻可愛的小茶寵——陶瓷做的祥雲玉兔。
美食美器巧妙搭配,讓生活充滿儀式感。
7
南京博物院
雙色雙花雙味
30多道生產工序,1600多次的口味測試,南京博物院聯合蘇酒集團、南京聖和府邸豪華精選酒店為觀眾帶來了一款雙色雙花雙味月餅。
月餅花紋靈感來源於南京博物院館藏文物,月餅底部造型為方形,頂部為圓形,隱藏著中華民族「天圓地方」的文化符號,每顆月餅都包含著順遂圓滿的小小祝願。
配上同款景泰藍託碟,更顯精緻典雅、高貴脫俗。
南京博物院共推出三款禮盒,分別為「天祿·同和」「天香·分馥」「天容·琳琅」。每一款禮盒的設計皆對應一款藏品,意義非凡,具有獨特的美好寓意,還特別貼心的贈送博物院周邊。
天容·琳琅禮盒
此外,南京博物院將陳之佛經典名作《花間覓食》授權南京大牌檔,推出中秋聯名月餅。在包裝方面,此次聯名月餅創新包裝方式倡導綠色餐飲,全紙質包裝可循環利用。精緻小巧更能作為收納盒留存、收藏、使用。
這幾款集顏值、口味、文化於一體的「博物館月餅」,有沒有覺得賞心悅目?你pick哪一款?
封面新聞記者 王蕾 綜合自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蘇州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微信公號,來自故宮的禮物小程序等
弘博諮詢
在媒體平臺基礎上,弘博網目前已成為博物館行業的專業諮詢機構,並成功為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博協和各級博物館提供專業的調研、諮詢服務,得到業內廣泛的認可與支持。為了滿足更多博物館的發展需求,弘博網現推出「博物館品牌宣傳推廣」「博物館定位與發展規劃」「博物館觀眾滿意度調查」「博物館精細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體系化的諮詢業務,助力博物館的創新發展!戳下圖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