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學子到大陸求學、就業、創業。相比臺灣目前經濟狀況,及用人單位開出的與學歷不對等的薪資條件,更多臺生選擇到大陸就業、創業。他們看好大陸廣闊的發展空間,更為大陸對臺生提供的優惠政策歡欣鼓舞。
日前,由中國華藝廣播公司主辦,上海市臺胞服務中心、臺灣學生聯誼總會承辦的「臺生大陸求學就業交流匯」在上海舉行。就讀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十餘所大陸高校的50多名臺灣學生代表參與了當天的活動。此次活動針對助學貸款、職業資格等臺生關注的熱點問題,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臺胞服務中心、上海市臺商投資協會等機構負責人進行了現場解答。
據了解,在回答「為什麼來大陸求學就業」時,有超過1/4的受訪臺生選擇「大陸的就業或發展空間更好」。臺灣一個媒體在前不久所作的民意調查也顯示,臺灣有過大陸工作經驗的臺灣青年僅為6%,但期待到大陸工作的比例遠遠高出這一數值,其中20至39歲年齡段的受訪者中,超過三成有意願到大陸就業。
■臺生嚮往到大陸就業
「我今年大四,即將畢業離開學習和生活了四年的校園,我原本有兩個想法,也算人生規劃。第一是留在大陸,開一間屬於自己的診所;第二是去歐洲繼續深造所學專業,然後回臺灣找工作。」北京中醫藥大學臺生張友光告訴記者。
張友光表示,大陸多地都在扶持臺生就業,且大陸發展空間更廣闊,堅定了他留在大陸工作的決心。他說:「我即將面臨就業問題,這也是困擾我的問題。目前,大陸多地都出臺了對臺生就業有力的優惠政策,也有臺生進入大陸事業單位工作的先例,堅定了我留在大陸發展的決心。」
張友光表示,他與身邊很多臺生交換過意見,大部分臺生都想留在大陸工作。他說:「上學就是為了學知識,學了知識為的就是就業。我身邊很多臺生都希望留在大陸工作,他們出於幾種考慮。一是大陸有很多扶持臺生就業的優惠政策,且已有成功先例;二是大陸發展空間遠大於臺灣,更能實現自我才能;三是醫學專業本身就不被臺灣承認,畢業後直接返回臺灣是不能就業的,需要接受十分難考的醫師資格證考試,如果考不過,就不會有機會進入醫療系統。所以,大部分人想留在大陸工作。」
海峽兩岸關係交流協會副會長葉克冬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出臺政策,不斷優化環境,為兩岸青年成才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他說:「大陸涉臺部門這些年一直在積極創造條件,出臺了一系列關於臺灣學生在大陸求學、就業、創業、就醫、出入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葉克冬說,在臺生就學方面,出臺了臺灣高中畢業生免筆試入學、臺灣學生與大陸學生同等收費、設立臺灣學生獎學金、將在大陸學習的臺灣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等政策。在臺生就業方面,陸續開放了37類(38項)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考試,出臺了在部分省市開展就業試點及鼓勵創業、就業等多項政策措施。
張友光說,我與父母交談時,表示了想留在大陸就業,父母很支持我的決定,因為臺灣目前經濟狀況的不穩定,造成很多行業收入下降,很多用人單位開出的薪資條件與學歷不對等。
■臺灣薪資過低與學歷不對等
張友光感嘆道:「『22K(22000元新臺幣,下同)政策』是臺灣高校畢業生最常說起的話題,也是我們這些在大陸的臺生常常談論的話題之一,我們擔心回臺灣就業,不會有22K的標準。」
張友光說,「22K政策」是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提出來的,是由政府對企業進行補貼,企業每招收一個應屆大學畢業生,政府就會為這個大學畢業生補助企業22000元的薪資和4190元的健保與退休金補助,其餘薪資由企業發放。但由於企業老闆只想節衣縮食,並沒有給予企業所承擔的部分,而是直接將政府補貼的金額發放給了這些大學畢業生,所以在臺灣畢業的大學生一致認為「22K政策」是個魔咒。
「由於企業沒有將所承擔部分發給職場新人,所以造成他們的工資在扣除完健保費、退休金、稅收後,並拿不到多少錢,只夠養活自己的,連租一間大房子的錢都不夠。」張友光表示,我們這些在大陸畢業的學生,要是回到臺灣就業,還不知道會不會享有「22K政策」。
臺灣長庚醫院醫生王雄正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他通過電話告訴記者,不光臺灣學生願意到大陸就業,臺灣很多行業的青年都願意到大陸工作。「我兒子就在北京讀大學,當他有這個想法時我很支持他。他還有兩年才畢業,我十分支持他留在大陸就業。」
「目前臺灣經濟狀況不穩定,不僅是臺生願意到大陸或是留在大陸就業,臺灣很多行業的精英都願意到大陸就業。」王雄正表示,臺灣用人單位給予的薪資條件讓很多人不滿,所以他們會選擇條件更好的中國大陸或是歐美等一些國家和地區。「臺灣一個大學教授每個月的薪資才3萬至4萬元新臺幣,和大陸的教授無法相提並論。且大陸政府對在一些行業有突出貢獻者會給予政府津貼,臺灣對各行業的精英都沒有補助,所以很多大學講師、教授願意到大陸教書。」
王雄正說,臺灣醫生也一樣願意走出去,雖說醫生在臺灣是個不錯的職業,收入相對比較高,但不是絕對的,私立醫院和公立大醫院的醫生會好一些,一般醫院的醫生收入也很平常。但這些收入較高醫生的薪資與中國大陸和歐美一些國家及地區相比,還是比較低,所以很多醫生會選擇走出臺灣找工作。
葉克冬說,大陸一直以來都歡迎臺生到大陸求學、就業,歡迎臺商到大陸經商。「大陸有13億人的巨大市場,有200多個國家經濟開發區、100多個科技開發區,其中不乏各種優惠政策和風投相助,這些不僅是大陸青年的,同樣也是臺灣青年的。」他借用「習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兩岸命運共同體」,期待兩岸青年朋友們能夠加強融合、攜手合作,不僅要「手拉手」,更要「心連心」。
來源:人民政協報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