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4-1不要隨便論斷神的僕人,因你不一定知實情

2021-01-07 任教師分享恩典

林前4-1不要隨便論斷神的僕人,因你不一定知實情

(JP文字組-beloved整理)

一起來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今天在這個時間當中帶領我們,幫助我們,讓我們在神的話語上建立自己的工程。保守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在你的話語上,建立我們正確的的信仰。也讓我們能夠把我們所信的活在我們生活當中,因為你的道是讓我們活出來,對我們自己有益處,也造就了我們身邊的弟兄姊妹們。主啊,藉著今天這樣的話語,讓我在其中得著力量,得著你的智慧。把這個時間完全交給聖靈,請你來幫助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哥林多前書4章1-5節

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 神奧秘事的管家。 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 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 所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 神那裡得著稱讚。

透過這些本文可以看得出來,保羅在第4章開始,要解決一些問題,特別要解決哥林多教會當中,現存的一些非常大的隱患。根據第3章最後結尾,保羅其實是在強調,你們不要靠自己去誇口,也不要拿著某一個牧師去誇口,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屬於基督的。都在建造神給我們的工程,如果這個工程存得住,我們就要得賞賜了。

所以在4章開始時候就說,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

哥林多人對保羅,以及保羅的教導有懷疑,甚至有一些人隨意去論斷保羅,說了保羅一些毀謗的話,保羅在此勸勉他們,每一個人不一定知道事實的全部真相。所以不可以隨便下結論,去論斷某人。假如論斷錯了,這就是我們的損失和失誤。

判斷人的只有一位,那就是我們的主。並且神的判斷,絕對是真實的。當這樣的事情還未清楚之前,神希望我們彼此相顧,彼此安慰和鼓勵。這樣,個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本文是承接第3章繼續在分享。

第3章裡面提到了神的執事。在這裡也提到了我們是基督的執事,在這裡所提到的執事,不是指教會中的長老,或者管理教會的那個執事。這裡所指的乃是對神的工作有負擔,並且按著神的囑託,去忠心侍奉神的人。這樣的執事是為主在做事,是被神呼召出來的。

比如說保羅、彼得、亞波羅等,一開始就提到,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這是要強調,信徒如何去正確看待傳道人,不要把他當做是一個普通的人,如果看他是一個人,就會看到他的缺點,就會看到他的不完全,這會讓你的信心減弱。

一些人是怎麼看耶穌的呢?他們認為,「耶穌你不就是拿撒勒人嗎?你小的時候我就認識你呀,現在說你成神了,要來我們會堂裡給我們講道。」很多拿撒勒人,就因為耶穌就跌倒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看耶穌是一個普通的人。

當時耶穌是在傳道,如果當時的拿撒勒人,看耶穌是神的執事,是從神領受使命,領受囑託的一個人,他們就會從耶穌那裡得著很多的能力。就是因為他們有偏見,所以耶穌在拿撒勒,實際上就不得行什麼神跡了。不是耶穌沒有能力,是這群人看他的時候,攔阻了自己的信心。

所以在此,讓我們正確的去看待,神所差派的傳道人。他們既然是主的執事,執事的意思是什麼呢?不是按著自己的意思去行事。乃是按照主耶穌基督的意思去行事。作為一個傳道人,我們不應該只滿足人的心。不應該是信徒們喜歡聽什麼,就講什麼,他們不想聽的,就不講,不是的。傳道人所要傳講的是神的真理,是符合聖經的話語。作為聆聽者,我們都應該去聆聽。並且應該像帖撒羅尼迦人一樣去看待講道人。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3節:為此,我們不住的感謝神,因你們聽見我們所傳神的道,就領受了,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神的道。

帖撒羅尼迦人,是如何去看待傳道人的呢?他們聽見了保羅所傳的神的道就領受了,領受的過程當中,首先就認為保羅是神所差派的執事,是在傳達神的旨意,他們不認為是保羅自己編的一些東西,也不認為是保羅自己想出來的一些東西,他們以為這是神的道。

當這樣的道在人的心裡的時候,就能產生效果,這個道實在是神的。這是保羅的評價。這個道實在是神的,並且運行在你們信主的人心裡邊。

如果現在看錯了傳道人,我們看到他有缺點,有問題,再去聽他講道,你會發現你領受不了了。你會覺得是他自己的東西,而且這個道也沒有辦法運行再你心裡邊了,這就是說我們很多人對傳道人有了偏見,有了錯誤的認知的時候,就會使他所聽到的道,也大打折扣。

那另一方面,傳道人如何看待基督,所給我們的執事呢?我們應該像保羅那樣,專心的去討主的喜悅;應該像基督一樣去管理主的羊群。如果是為了自己的私利,那就一定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不和睦,紛爭就會產生。基督的執事是做主所喜悅的事;他是做神的管家。

彼得前書5章2-4節: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 神的群羊,按著 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 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 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這裡就是要告訴我們,作為傳道人,應該如何去看待信徒?首先,傳道人是一個做牧養工作的。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如何去牧養他們呢?按著神的旨意照管他們。這一點很重要,作為基督的執事,我們不是按著自己的意思,去隨便折騰這群神的群羊。

做執事就是按著神的意思去照管他們。那麼神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透過一個人,也許你們能夠明白。讀四福音書當中,你們可以很清楚看到,主耶穌是如何去牧養群羊的。祂在最後跟彼得的一段對話,彼得否認了耶穌三次,當耶穌從死裡復活之後,耶穌去找到了彼得,然後把這牧養的工作,也託付給了彼得。那個時候,彼得終於明白了,耶穌給他的職分是什麼了,他也明白了,自己從神那裡接受的囑託和使命:就是要讓他像耶穌照看他一樣,去照看主耶穌的這群羊。

所以當時耶穌問彼得,「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問了三遍。然後最後的時候,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

為什麼要三次這樣去告訴彼得呢?是要去告訴彼得,不要再靠自己,你要按著我的意思。其實就是我怎樣帶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去帶我的這群羊。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所以後來的時候,彼得出去餵養主的羊,他是甘心樂意的。以至於到最後的時候,他能夠倒釘死在十字架上,也是甘心樂意的。

因為他知道主耶穌是怎麼樣牧養他的,他就學會了之後,照樣去牧養神的這群羊,這是神的旨意。神不是讓我們去打擊羊群,定罪羊群,而是去牧養他們,餵養他們。所以彼得在5章的時候,就告訴我們說,你們也要去牧養神的群羊,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

簡單一句話,牧養神的群羊。是按著神的旨意甘心樂意去做,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就是你不能把羊圈在那個地方,既然知道外邊有危險,就說,「行了,以後不要出去,外面太危險了。你們就在羊圈裡面呆著吧。我給你們吃什麼,你們就吃什麼好了。」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做群羊的榜樣。

耶穌是我們的榜樣,祂怎麼樣牧養群羊,我們也應當以耶穌基督為榜樣,照這種方式,我們就得賞賜了。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牧長是誰呢?那自然就是我們的耶穌基督了。到耶穌基督第二次顯現的時候,我們就得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我們是牧者,耶穌是牧長。所以這是我們做為傳道人,應該這樣正確的去看自己。我們領受了從神而來的執事,就是為神去做事情,也需要按著神的旨意去做。耶穌沒有做的,我們就不要去做。耶穌來是為了拯救靈魂。我們也應該是這樣。

下一句: 是神奧秘事的管家。

前面告訴我們是執事,後面又告訴我們,我們是管家。那麼奧秘事指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不是算命的,不是做預言家的,奧秘在這裡指的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神的奧秘就是耶穌基督。那耶穌基督在世界上的奧秘就是教會。

教會就是所有信耶穌的這群人,是一群人。這是神奧秘事。我們要做這奧秘事的管家。實際上就是去管理神的這群羊。把耶穌基督的福音,不加上自己的意思,去傳達給他們,不偏離聖經原則的去教導他們。所以傳道人的職責,是負責講關於耶穌基督的事情,絕對不是為了傳是非,也絕對不是為了揚名立萬,不需要做這些事情。而且傳講的時候,是遵照神的旨意,按照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提摩太後書2章14-15節:

你要使眾人回想這些事,在主面前囑咐他們,不可為言語爭辯,這是沒有益處的。只能敗壞聽見的人。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做無愧的工人,按照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這是保羅對提摩太的勸勉。他告訴提摩太,每一個人,去勸誡別人的時候,都是在主的面前去囑咐他們,勸勉他們,甚至是責備他們。但是不可為言語申辯,就是你要告訴的這個人,如果他根本聽不進去你的,千萬不要跟他去爭辯,因為這樣沒有益處,只能敗壞聽見的人。

假如基督徒之間經常性的爭論,互相攻擊、定罪,那麼聽福音的這群人就受傷害了。甚至那些不信的就會說,信耶穌怎麼這麼麻煩呢?沒有好的見證,誰願意信耶穌呢?今天我們信耶穌,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一點,我們是和平的使者。帶給世人首先應該是和平,是和睦。如果我們之間都不和睦,都不和平,怎麼能把基督的愛給傳揚出去呢?這樣只能敗壞聽見的人,所以不要為言語去爭辯什麼。

15節說的很清楚,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做無愧的工人。所以當別人不理解你的時候,應該把你的目光放在神面前,知道你所講的是正確的,知道你是得蒙神喜悅的,這就夠了。按著正義去分解真理的道。

什麼是正義呢?不是你的意思,是按著聖經的原則。有人說,一個人一個解經原則,怎麼知道哪個是正確的呢?當結論被分解出來之後,從聖經的開始直到聖經的結束,不應該是互相矛盾的,這就一定是正確的。因為神的道不可能前後矛盾。應該持守神救贖的道。不要讓人隨便更改,不能今天這麼講,下回把你的理論推翻了,跟聖經都違背了,不能這麼講。所以傳道人不應該一天一個樣,一天一個講法。

主的僕人,是神奧秘事的管家。他理當從主耶穌那得到更多的啟示。但有一點,啟示,可以不斷的得著。但是原則是不變的。你不可能說,我今天得到的啟示是,救贖是靠著耶穌基督。到了下一年時候,又說,除了耶穌之外還有別的救贖方法。這就肯定不是從神而來的啟示。我們從主耶穌得到的啟示越多,焦點和核心都是不變的。那就是帶領人去認識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讓他們親近神,跟隨耶穌基督。

作為信徒,我們應當去尊重,這樣去分解真道的所有的傳道人。不可輕率的論斷他們。就算他們有一些觀點或者說他們的一些見解,我們無法理解,但是你不能因為這個人,有一兩處的觀點跟你不同,你就否定了這個人,這點是我們一定要謹慎的部分。任何一個人都是不完全的,所以他們從主那裡得到的啟示,也一定不是完全的啟示,會有一些問題出現,但是出現問題的時候,把這個問題放下,你要尊重這個人,這是我們作為神的兒女應該持守的部分。

看一段經文,我們做一個警示,民數記12章8-10節:

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明說,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像。你們毀謗我的僕人摩西,為何不懼怕呢?」耶和華就向他們二人發怒而去。 雲彩從會幕上挪開了,不料,米利暗長了大麻風,有雪那樣白。

這段經文的前後意思,大家應該明白了,摩西娶了一個古實女子。雖然我們無法評判摩西,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也確實在律法上不太合乎規矩。但是他的姐姐和哥哥,對他毀謗這件事情,那肯定是不正確的。他們毀謗的時候怎麼說的呢?摩西,我看你不像是神的僕人,耶和華也對我們說話,所以我們可以取而代之。這就很明顯藐視了摩西的權威。當然我們引用這段,絕對不是為傳道人的錯誤去開脫。

如果傳道人講錯了,那麼需要有人給他們提醒。比如說有一個地方講錯了,我們可以私下交流去提醒,本著聖經,我們去交流。這就可以了,但是絕對不可以在眾人面前論斷、定罪、甚至互相攻擊,這一點大家能分清楚嗎?其實引用這段是要告訴大家,我們如何去跟這些傳道人相處,如何正確的去看待他們。

那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我們自己做錯了事,別人到處去宣揚,然後到處給你定罪,那麼你又如何呢?嚴格來講,我們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的人,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基督的執事,都是祂的代言人。我們作為神的兒女,我們應該是互相扶持,互相提醒,彼此安慰。誰都有犯錯的時候。

很明顯哥林多人沒有做到這一點。他們攻擊保羅,毀謗保羅,但是保羅沒有對他們放棄,依然在教導他們,指出他們的問題,希望他們悔改。這是一個真正的神的管家。作為管家,我們應該知道傳道人的職責是什麼?

管家其實就是替神去辦事情,他們在神面前應該是盡忠、盡職。利用神賜給他們的恩賜,用真理去教導人。那做為管家來講,我們首先應該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裡。管家所管理的這群人首先不是他的,所以我們作為傳道人應該很清楚這一點。

就算你牧養一間教會,那群弟兄姊妹也不是你的,那是神的。這是我們作為一個管家應該有的一個態度。作為管家我們去管理的時候,我應該用神的真理去管理他們,用神所賜給我們的知識、恩賜、才幹,去管理他們,最終的一個目的就是讓這群人能夠認識真理,認識耶穌基督。這是作為一個管家應當去做的事情。

在以弗所書4章11-13節,有一段經文,我們要非常重視: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 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這段經文中,無論是使徒,是先知,是傳福音的,或者是牧師和教師,這些都是擁有神恩賜的一群人,這些人就是神的管家。他們怎麼去管理神的百姓呢?成全聖徒。讓聖徒明白自己的恩賜是什麼,然後各盡其職,共同去建立基督的身體。

如果你了解,比如一個大家裡邊,一個豪門裡邊有管家,這個管家做什麼事情呢?他是替主人辦事情的,然後他會安排下面的人去做各樣不同的事情,讓這個家變得井然有序,而且不亂。

那麼在教會當中也應當如此。無論在教會當中,你覺得你有什麼樣的恩賜,你首先是讓這個教會合一、和睦,而不是讓這個教會嫉妒紛爭、分裂、互相爭鬥。當我們都把勁往一處使的時候,就是為了讓大家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去認識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那麼這個教會一定是和睦的教會。

因為耶穌不可能讓人互相攻擊。祂本身就是和平之君。所以我們作為管家,我們就是管理這群羊。出現問題了,我們要提醒他們,甚至要責備他們,但目的不是因為恨他們,而恰恰是因為愛他們。保羅責備了哥林多信徒,恰恰是因為愛他們的原因。因為他們已經偏離了真道。已經出現了嫉妒紛爭、分門結黨的事情。那現在呢?保羅要讓他們明白我是基督的執事,是神奧秘事的管家。我們來看看,神對神的管家的要求是什麼呢?

哥林多前書4章2節: 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弟兄姊妹,為什麼我們的神在這裡,特別把忠心給提出來呢?選管家的時候,你是選能力、才幹、學識重要呢?還是選忠心重要呢?如果讓你去選一個管家,你會先以哪一個為你首要的標準呢?我們的神的標準是: 忠心。

因為如果這個人不忠心,他的能力越大,將來對你的危害就越大。那些背叛主人的那些管家,是不是給主人造成很大的傷害呢?就是因為沒有忠心。耶穌基督希望我們所有這些基督奧秘的管家都要有忠心。

忠心是什麼意思?忠於誰呢?忠於耶穌基督。所以我們得按著耶穌基督的意思來做事情,那麼耶穌的意思就很簡單了,祂的原則不變,讓我們彼此相愛,榮耀耶穌基督,為祂做美好的見證。就算你說,我對真理認識的比較少,那麼這個原則你是應該明白的,你既然願意做主的管家,一定不能違背這個了。

路加福音16章10-13節: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 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 一個僕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侍奉 神,又侍奉瑪門。」

這段經文很有意思,耶穌給我們一個勸告,是希望我們所有神的管家要有忠心。如果耶穌給你的這個事情很小,你就在這個小事上忠心。我也相信你們當中有些人,在教會當中服侍,如果教會給你的這個事情讓你覺得很小,你覺得你應該做更大的事情,那麼你先把目前的這個小事做好。

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一定是忠心的。如果在小事上不忠心的,在大事上也不忠心。那麼直接來講,如果你去幫助一個人,服侍一個人,你能按著神的憐憫、慈愛、恩典去待這個人。能對待一個人如此,那麼十個人,一百個人,都是一樣。如果你對一個人都沒有耐心,他犯了一點錯你就把他一腳踹開,然後定罪他,攻擊他,那麼神給你十個,一百個,結局都是一樣,你會覺得所有的人都有問題,這是不忠心的。所以耶穌希望我們用祂那樣的心去管理群羊。

13節,說的是一個僕人不能侍奉兩個主。那麼為什麼有些人不忠心了呢?其實原因就是有二心了。忠心首先是一心一意的。如果他不忠心就一定是有二心了。這裡提到的侍奉兩個主的時候,他就不能夠在這小事上忠心了。

這裡所提到的兩個主。一個是侍奉神,一個是侍奉瑪門。有人說了,「那你的意思是我今天當傳道人,我就不能求富足了嗎?」 不是這個意思。這裡不是說傳道人必須都得窮,他說的意思是,你侍奉神又侍奉瑪門這是兩回事。大家知道什麼是侍奉嗎?用盡你的力量去做一件事情。

那麼如果我們今天是奔著錢去的,這跟侍奉神有什麼衝突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你們就明白了。其實很簡單。侍奉神是付出,是為別人得益處。侍奉錢財是為了自己。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所以不可能同時侍奉。在教會當中如果你既侍奉神,希望別人得益處,那是一個付出的過程。

所以作為神的管家,你切記,你如果願意當神的管家,做神的執事,這是一個往外付出的事情。你千萬別想著說,「我願意侍奉神,但是我不喜歡付出,勞動,辛勤。我就喜歡躺在那個地方,大家都聽我的。」這不是侍奉,這可能就是轄管了。轄制群羊,讓群羊去侍奉你了,不是這樣的。

真正的侍奉就是像耶穌一樣,彎下腰來,為門徒們洗腳。能不能在他們軟弱的時候,去看望他們,去幫助他們,去安慰他們,這才是侍奉神,就是為了群羊得益處,你不是為了自己的益處。很明顯了侍奉瑪門,就是侍奉錢財,就是為了自己的益處。

在教會當中的侍奉,跟社會當中的侍奉是不一樣的。我們在教會當中,絕對不是為了當官,而恰恰確實是為了神的百姓們去做事情。他們有了問題了,為他們禱告,安慰他們,幫助他們。忠心就是主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不忠心就是明明主是這麼說,我們偏要那麼做,這就是不忠心的。所以忠心比聰明、才幹、學識更重要。忠心的管家是完全的按著神的意思去做事情,不加上自己的意思。

在這裡給大家讀一段經文,稍微讓你們了解一下忠心的管家。路加福音12章42-47節:

主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 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 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那僕人若心裡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僕人和使女,並且吃喝醉酒; 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地處治他(或譯:把他腰斬了) ,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 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卻不預備,又不順從他的意思行,那僕人必多受責打。

所以弟兄姊妹們,不要隨隨便便就覺得自己可以當管家,也不要隨隨便便去論斷神的管家。因為這兩者都會引起我們的誤判。耶穌說的,是誰是那個忠心有見識的管家?那麼忠心有見識的管家的標準是什麼呢?他的主人派他管理家裡的人,這個管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按時分糧給他們,這樣的僕人是忠心的管家。主耶穌看到這樣的管家的時候,這樣的管家是有福的啊。來了之後,是要給他賞賜的。

那麼不忠心的是什麼樣的呢?他心裡所想的跟主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他心裡想著說,我主人必來得遲,所以動手打僕人和使女。這裡打她指的是什麼呢?這是一個故事,透過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怎麼去打僕人和使女的。那僕人和使女都是神的,但是他卻動手打他們,定罪他們,攻擊他們,並且自己是什麼樣子的呢?吃喝醉酒,那就是他很糊塗啊。

吃喝醉酒就是好吃懶做。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那意思就是主耶穌基督第二次再來的時候,要重重的處置這個管家了,這個管家就是不忠心的管家了,因為他知道主人的意思。

你們知道主耶穌來到世界上的目的嗎?主耶穌說的很清楚,我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祂來了,是要尋找、拯救那失喪的人。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所以我們作為管家也應當如此,也應當去尋找那些失喪的人,去安慰他們,去餵養他們,按時分糧給他們,而絕對不是打擊他們。反過來也一樣,你作為神的兒女不要輕易的去論斷神的管家,因為管家出錯了自然有神去管理他。但是你要是論斷他,那就是你的問題了。不要去論斷神的僕人。

哥林多前書4章3節: 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

保羅沒有正面指出哥林多人論斷他,但實際上透過我們讀完了哥林多前、後書,你就知道了,哥林多人真的沒少論斷保羅,此時保羅是表明了,他對別人論斷他的態度。這也是我們所有傳道人,在被別人論斷的時侯,應有的態度。

無論是哥林多人,還是專門跟保羅作對的那些人,在保羅看來,他們這些人的論斷,都微不足道,不值得介意,我們也應當如此。傳道人應該不必介意別人的論斷,只要你行的正,符合神的旨意,你就根本不必擔心這些。神自會為你申冤,一切服侍主的人都應該有這種態度。

不少基督徒在被別人論斷、定罪、攻擊之後灰心退後了,不願意再服侍了,就是受不了別人的論斷。保羅不但把別人的論斷,看做是極小的事,他甚至說,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為什麼保羅連自己也不論斷自己呢?

其實他自己的解釋是他的標準是神的話語,他不會自我定罪,也不會接受別人錯誤的定罪和論斷。因為別人的判斷未必準確。意思是有很多時候,因為明明知道別人說的是錯的,是子虛烏有的事,可是別人一說出來就著急,去解釋,去為自己說明,去申訴,結果問題越說越大,越說自己越痛苦,越傷心。

保羅的意思是,我知道你們說的是錯的,我連自己都不論斷,就是我不會接受這些定罪的。因為定義我的是神的話語。定義保羅的是耶穌基督。神怎麼看待保羅呢?保羅自己心裡很清楚啊。他知道自己是被神差遣去傳福音的,那自然會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說生命不成熟,他就會有提出很幼稚的事情。

保羅所做的就是憐憫他們。耶穌當年也是這樣的啊,面對十字架下面那群人諷刺、譏笑,耶穌說的是,「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保羅此時也是這樣看待哥林多人對他的定罪和論斷的。

第4節:我雖然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

這裡是一個假設句,不是事實。他這裡通過假設來說明人的自滿、自足是何等的不可靠。保羅說自己不覺得有罪(中文翻譯成:不覺得有錯),保羅自己不覺得有罪,並不等於沒有罪。實際上保羅要表達的意思是他承認自己也會犯錯,也會犯罪,但是因著他信耶穌,神已經稱他為義了。他根本就不是靠著自己的行為得以稱義的。

那麼稱義在原文當中的意思就是宣判無罪。這點是保羅非常明確知道的一點,他是被神稱義的人,就是在神的面前,他是被宣判無罪的人,所以他不論斷自己。因為他看到自己犯錯了,如果他論斷自己的話,他覺得,「哎呀,我是有罪的啊,我是有問題的啊,神遠離我了,神不要我了。」 這就是論斷自己。

他持守的是神稱我為義了。不是靠著我的行為,乃是靠著我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所做的這一切,所以我知道神宣判我無罪了,這是神的判斷。所以他說,判斷我的乃是神,乃是我的主。

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的人,都應當這樣去看待我們自己,藉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擔當了我們的罪責,我們在神的面前被稱為義,就是在神的律法當中,我們被宣判無罪了,神不再追討你的罪債,所以不要隨便自我定罪,同時也不要隨便給別人定罪,因為神不定他的罪了。現在我們所講的,都是發生在屬靈裡邊的事情,這是屬靈的事情,所以不要用世俗的方式、方法套這一段。

就算你是基督徒,如果你在違背了世上的法律,你還是要接受世上的審判的。但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是屬靈的事情。在神的律法十誡命當中,神已經稱你為義了。判斷你的是我們的主,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你已經被稱為義了,被神接納了。

保羅在這段話語中,其實並沒有明顯的指出,哥林多人不應該論斷他,但實際上就是針對那些論斷他的人所講的。既然保羅連自己都不論斷自己,難道哥林多人還有資格去論斷神的僕人嗎?

作為天父的愛子,我們不應該隨便去論斷神的僕人。因為論斷當中,就帶著自己的意思去詆毀他,去攻擊他。也許觀點不一樣,由著神去改變他吧,為他獻上禱告,這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論斷之後,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誤會,你會叫別人受打擊。這樣不利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會使主,祂的名受損失,受虧損。如果基督徒之間總是互相掐,總是互相的攻擊、定罪,世人就會說,「哎呀,其實你們的主就是這個樣子的啊。」所以教會當中應該以愛心代替論斷,以禱告代替批評。

不是說你發現了弟兄姊妹,或者傳道人的問題,就不要向他指出來,以一種委婉的、勸勉的方式,去跟他私下交流,但絕對不是那種高高在尚,站在神的位置上那種去論斷、定罪、打擊某一些人,這樣的話會造成教會裡邊的不和睦。

羅馬書14章4節:

這是保羅非常嚴肅的一段話語: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

我們應該是這種態度。如果覺得這個人無可救藥了,如果你真的連給他禱告都不願意了,那就放手讓主來做吧。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在。我們就沒必要去攻擊他,論斷他了。這是對那些我們提醒之後,他聽不進去的那些人。我們所應該持有的態度,而絕對不應該越發的去攻擊他、毀謗他,捏造是非去排擠他,不是這樣的。我們放下來就可以了,但是不要去論斷。

哥林多前書4章5節:

所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直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

保羅給我們說出,不要論斷的真實的原因,就是你不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有時候你眼睛所看到的,都並非是真的,更何況你耳朵所聽到的呢?眼見都非屬實,耳聽的就更不可靠了,所以不要論斷,千萬不要論斷。

等著主來,我們的主會照出暗中的隱情。所以不要聽風就是雨,這樣會敗壞教會,會拆毀教會的啊。會讓教會受損失的,讓人與人之間都不信任了。你不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的時候,不要下結論,更不要因為你自己的判斷,給別人安上異端的帽子,或者說,這個傳道人,我猜想他發生了什麼事,不要信口雌黃。根本就不利於人與人之間的和睦。

那如果我們說的這個事情是假的呢?如果我們冤枉了這個人呢?那麼你在主面前如何交代呢?沒有賞賜了呀。你這個事情就是敗壞了教會,那麼受損失的一定是你自己。所以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勸勉,不要隨便去論斷別人。如果你對這個事情不完全有把握,停止互相論斷,停止互相定罪和攻擊。

如果你對某一個人有懷疑,或者說有一些問題不清楚,直接去問這個人,讓他給你解釋好了。如果他自己也承認了確實有這樣的事情,他的心意很絕,還是我們剛才上面所說的那句話,你勸勉他,他聽不進去,那麼就放下這個人,交給主,讓主去管理他就好了。你從此就不要再去提及這個人,去毀謗他。

馬太福音7章1-5節: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 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這段經文很有意思,耶穌給了我們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方法:當你想去論斷別人,攻擊別人的時候,毀謗別人的時候,你可能得著的也是這個。所以切記啊,各位神的愛子們,你想讓別人怎麼樣待你,你就怎麼樣去待別人吧。耶穌期望我們領受祂的愛,然後給出去,你給出去的是愛,你得著的也是從人而來的愛。

如果你嘴巴天天就是論斷別人,天天就是去收集這些八卦消息,捕風捉影的事,去論斷這個,去論斷那個,那麼你也一定是被論斷的對象,到最後大家都拋棄你了,你可千萬別灰心啊。你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就是如果你天天去罵別人,你覺得別人真的能夠每天對你容忍,天天誇你嗎?也不能啊。

所以要掌握好你的量器,最好的方式是用耶穌基督的愛去量給別人,去給別人,你自然得著的也就是別人的溫柔,和喜樂、平安了。所以這樣的話,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時候是多好啊,為什麼非得去論斷呢?我們把焦點都放到耶穌基督的身上該多好啊,因為耶穌都不論斷我們,耶穌包容我們、赦免我們,就是為了讓我們學習祂不去論斷,反而去包容和睦相處。

那麼對那些想去論斷的人,其實主也有一些警告。為什麼你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那意思是你覺得他的問題很大,豈不知你的問題更大。這段針對神的僕人很合適啊。所以有些信徒就要求傳道人的時候,用神的標準去要求他們,他們不能犯一丁點的錯誤,犯一丁點的錯誤他們就開始毀謗、論斷,他卻沒想到自己的問題更多啊。所以耶穌的意思就是你看到他的刺,那麼你的梁木呢?梁木和刺比起來誰的問題更大呢?那麼自然是論斷人的那個人的問題更大了。

保羅真的是明白了這一點,所以在哥林多人去論斷他的時候,他說了,我都不論斷我自己啊。我把這個看做是極小的事情。期望我們每一個神的兒女,我們放棄互相論斷,我們持守耶穌基督給我們的真理。

讓我們彼此相愛。不去論斷的原因就是因為時候未到,一切的事情還沒到結局呢,現在主耶穌是讓我們去傳福音,讓我們彼此提醒,彼此互相造就,而絕對不是讓我們判斷別人是非,讓我們彼此建造,共同得主的賞賜。不要浪費你的時間,用來互相攻擊、評判。我們不能夠論斷人,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別人心裡的隱情和意念是什麼,我們對人的認識,只不過是一些表面而已。

如果根據這些顯明的部分,我們就對人進行妄加論斷,難免會有偏差和錯誤,除非我們能像耶穌一樣,知道人心中的隱情,和意念,否則就不要去論斷人。這一節經文也同時說明了,保羅為什麼把別人的論斷,看做是極小的事情,因為他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等候主耶穌基督的再來,等候主的判斷。既然主耶穌必要再來,要顯明一切,人對你的論斷又算得了什麼呢?不要讓別人奪去了你該得的賞賜。

彼得前書4章7-10節: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侍,作 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一起來禱告:

天父,我們感謝讚美你!謝謝你,今天藉著保羅把這段話語賜給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耶穌基督的執事,是神奧秘事的管家,你跟我們所要的就是有忠心,忠心的去執行你的旨意。讓我們做你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此切實相愛,因為你如何愛我們,你也願意我們去彼此相愛,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你並不希望我們彼此互相攻擊,互相論斷。你希望我們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彼此看對方的優點和長處,把焦點都放到耶穌基督的身上,從你那裡領受包容,領受赦免,我們給出去,這樣我們的心裏面沒有捆綁,我們也不願意做論斷的事情。因為我們所認知的有限,把一切結局交給你。只做一件事情:傳揚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讓我們每一天,在這工程上不斷地建造,不斷的去建造,這樣既有利於我們,也有益於聽我們的人,感謝讚美你!賜給每一個弟兄姊妹彼此相愛的心,在基督裡邊彼此服侍,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一切榮耀都歸給你!讓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願意為主做那美好的見證,去付出,服侍人!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相關焦點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4-2-不可效法神的僕人過於神
    林前4-2-不可效法神的僕人過於神(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不可效法神的僕人過於神我們一起先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上次提到了保羅對哥林多人教導,就是不要去論斷神的僕人,因為很多事情並不了解,不知道其中的隱情是什麼。每一個人的心思意念,都是在神面前的,將來我們所做的事情,是要從神那裡得著判斷的。所以保羅說,弟兄們,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耶穌是我們的主
    林前1-2耶穌是我們的主(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耶穌是我們的主我們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時間,讓我們在這裡一起分享你的話語。後來他又回到大馬士革,再一次回到了耶路撒冷,去見了彼得,這是在《加拉太書》1章裡向我們介紹過了。最後他回到了安提阿教會,與巴拿巴等人同作先知和教師的工作,直到《使徒行傳》13章,他受聖靈差遣,去外面傳道,這中間大約14年的時間。保羅蒙召得救的時間,大約主後33年左右,就是耶穌基督死而復活之後,沒多長時間。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透過神看到別人的長處
    林前1-3-透過神看到別人的長處(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透過神看到別人的長處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1章4-8節我常為你們感謝我的 神,因 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你們的恩惠; 又因你們在他裡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 正如我為基督作的見證,在你們心裡得以堅固, 以致你們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等候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0-9或吃或喝都為榮耀神而行
    林前10-9或吃或喝都為榮耀神而行(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時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話語,在我們共同聆聽你的話語的時候,聖靈帶領我們,學會去使用你的話語,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7-1-婚姻系列之-如何看待婚姻
    林前7-1-婚姻系列之-如何看待婚姻(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當主的僕人確實是知道主對我們的旨意,可能在他的靈裡面,也確實有把握某一件事情對我們有益無害,他甚至帶著命令的口吻去教導信徒。不知你們明白沒有?保羅原本是有命令的權柄的,比如他確實知道說,這個事情你做了,絕對對你有益處,他可以命令信徒要做。那麼這個事情你做了之後,沒有一點好處,他可以命令信徒不要這麼去做。理解不理解是他們的事,保羅可以實行自己的權柄。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8-1 知識叫人自高自大,唯有愛心能造就人
    林前8-1 知識叫人自高自大,唯有愛心能造就人(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我們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麼美好的時間,藉著你的話語,更深認識你,在生活中,活出你的榮耀。讀這段經文,是要告訴大家不要去聽猶太人那些荒繆的言語。像法利賽人,還有當時的大祭司等等,他們設置了一些條件去限制信徒,可能他們自己都做不到。這個不潔淨了。那個不潔淨了。不要加上這些不潔淨的東西,否則你就是不潔淨的。可是保羅對提摩太說的是,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知不知道你是潔淨的人呢?你是怎麼被潔淨的呢?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7-3-守住蒙召時的身份
    林前7-3-守住蒙召時的身份(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時間,讓我們在這裡共同分享你的話語。你幫助我們,使我們在你的裡邊,得著供應!這裡是指我們要盡力去引領那不信的配偶,或者朋友,或者說你的僕人,讓他們藉著你認識這位主,這也是指在神面前,照神召我們各人的而行。這是我們作為神的兒女的一個本分。首先不要想著跟不信的人隔絕了,再也不跟他們來往了,要守住這個身份,同時也要影響到他們。有些人反而被那些不信的人影響了,這就證明沒有守住我們裡邊真實的身份,也沒有活出來我們該有的身份。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13職分和恩賜的搭配使用
    既然教會裡邊講道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就必然會出現一個問題,誰是這項事工的負責人?是不是每一個願意講道的人,都可以去擔當此任呢?那麼職分和恩賜又如何能體現出來呢?比如說在教會當中,我是教會裡邊普通的信徒。有一天覺得:我可以管理這個教會啊。我不服他們了,就要去管理教會,這樣行不行啊?覺得我是這個職分啊,我有恩賜啊,有能力啊,為什麼我不可以管理呢?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9-不做害羞的事
    林前-13-9-不做害羞的事(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 不做害羞的事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給我們這麼美好的時間,我們一起來到你面前。後面又提到說,愚昧人宴樂度日已經很不好了,但是還有一種僕人管轄王子。弟兄姊妹,知道這是兩種身份嗎?害羞的事情,就是指做了與你的身份不恰當的事情。僕人你應該做什麼事情呢?聽從王子的吩咐,應該去做王子讓你去做的事情,這樣就能顯出你僕人的價值。
  • 基督教刊|女人可否講道?聖經是否前後矛盾?
    一、如果沒有林前11章5節"凡女人禱告或講道......"的話,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承認女人不可講道:因為林前14章34節36節及提前2章12節的話已經說得夠清楚;但既有林前11章5節的話,我們就必須把它們合併起來看這個問題,才不致於偏廢一方。
  • 為什麼保羅不許女人講道? - 耶穌基督福音
    註:用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 神的福音→作傳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師傅,教導他們相信,學習真道。使徒"保羅"向外邦人傳→得救的福音!為什麼"保羅"不許"女人"講道呢?
  • 僕人的領導心態
    溫馨提示:請大家點開下面音頻,收聽講道錄音,下面文字信息並非全文
  • 《清教徒與講道》|| 理解聖經與預備講道(八)之解經步驟
    我有一位老師曾這樣說:「就連這樣一個不順服的約拿都是耶穌基督的預表,那麼約瑟這樣一個順服的人就更是了」。如果你要講一系列關於舊約經文的耶穌基督為中心的講道,可以從創37章開始來講約瑟,可以說他是舊約中最精細的基督的預表。神不僅用一個人來預表耶穌基督,也用許多人來預表一個屬靈現實。比如加4:24「這都是比方。那兩個婦人,就是兩約。一約是出於西乃山,生子為奴,乃是夏甲。」其中「比方」原文是「寓意」。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5-凡事相信
    民數記第14章1-4節:1當下全會眾大聲喧嚷,那夜百姓都哭號。2以色列眾人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全會眾對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3耶和華為什麼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嗎?」4眾人彼此說:「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吧!」
  • 關於釋經講道(傳道人必學課程)實踐篇‖孫宏廣
    2091、解經式講道——正確。A、段落解經式講道——一個文學單元。215、 217 (舉例:《登山論八福》太5:1-12;《耶和華所憎惡的事》箴6:16-19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9:10)B、集中經文式講道——闡釋少量經文。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1-不輕易發怒
    13-11-不輕易發怒(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不輕易發怒現在進行的是愛的系列,透過系列的分享,希望大家明白基督的愛,我們在基督的愛裡,活出這美好的品格來。主耶穌對那些釘祂十字架,還有譏笑祂的那些人,沒有對他們怨恨,甚至懇求父神說,父啊,饒恕他們,因為祂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司提反在面對那些,用石頭打死他的眾人也說了一句話,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弟兄姊妹,在這樣的生死面前,人能夠制服己心,那一定是被神的愛充滿了,是被神的憐憫充滿了才能夠做到的。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2-不計算人的惡
    林前-13-12-不計算人的惡(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不計算人的惡現在進行的是神的愛系列分享,透過分享神的愛,我們領受從基督而來的愛,並且把這份愛活出來。你看到的,也許不是他的可惡,而是他的可憐,就像耶穌看見以色列百姓,就像迷失的羊一樣,他們沒有牧人,所以他們才如此的悖逆。耶穌就憐憫他們,就講正確的道給他們。今天你說我放不下,我心裡充滿的是恨,你要先來聽我的講道,先透過神的愛,化解掉你心裡的這份恨,你才能夠去愛你們的仇敵。
  • 路加的寫作牧養(含音頻)//使徒行傳系列解經講道之一//1:1-2
    1-2節,路加福音1章1-4節2021年1月3日基督教是個閱讀的宗教,健康的教會一定有一群閱讀有素的基督徒。我們先來讀今天的講道經文,使徒行傳一章1-2節,和路加福音一章1-4節:徒一1提阿非羅啊,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2直到他藉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路一1-2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6-屬靈的恩賜-6-權能性恩賜
    聖靈在那一件事情上告訴了你,你立刻說出來,就彰顯神的榮耀。這一點一定要分清楚,免得進入了誤區。很多人就是因為把普遍性信心,和特殊性信心沒有分辨開來,就說:你給我禱告一下,看神今天跟你說什麼話沒有?或者說這個人,曾經為某一個人禱告,立刻得醫治了,就找這個人禱告說,你給我禱告,讓我立刻得醫治。他禱告了,神沒有跟他說話,就不能隨便亂說話,所以不要亂用了信心的恩賜。
  • 從耶穌撒種的比喻來看講道和聽道
    他絕不可被困難和挫折攔阻,「看風的必不撒種」。當然他的成功並不完全取決於他的勞動和努力,但沒有勞動和努力,人很少能獲得成功(賽32:20;提後 4:2;傳11:4)。傳道人不能賜人生命,只有神能和撒種人一樣,傳道人不能賜人生命。他能撒播交給他的種子,但不能命令它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