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

2020-12-14 騰訊網

來源:新華社經濟參考報

近日,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正式發布。

兒童保健專家表示,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D缺乏及不足仍是我國兒童突出的營養問題,影響兒童生長發育水平和健康。合理補充維生素AD有助於改善我國兒童維生素A、D營養水平,降低缺乏風險,促進兒童早期發展。

《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單行本

我國兒童維生素A、D缺乏現象仍然普遍

共識的專家組成員之一,上海市婦幼保健中心副主任彭詠梅表示,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維生素A、D缺乏的營養水平已經得到明顯改善,夜盲症和佝僂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充分證實採用預防性幹預措施是符合我國國情最有效的幹預手段。但另一方面也需認識到,我國兒童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D不足仍然普遍。

從維生素A來看,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成為我國兒童最主要的缺乏形式,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2010-2013)結果顯示:我國3-5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和邊緣型缺乏整體患病率為29.3%,其中農村達36.8%,農村地區缺乏率高於城市,年齡越小缺乏率越高。另據《中國兒童維生素A、E缺乏與呼吸道感染》(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全國大樣本調查數據顯示,全國6月齡-14歲兒童中有47.98%維生素A水平低於正常標準。

上海市婦幼保健中心副主任彭詠梅解讀專家共識

調查還發現,維生素A營養水平除了與各地區經濟狀況有關,還與是否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有關。城市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的比例約為50%,而農村地區僅有不到20%,補充意識的差別可能是導致城鄉維生素A營養水平的重要原因。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監測顯示,我國3-5歲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發生率約為51.9%,其中農村為47.4%,城市為56.9%,這可能與城市兒童更少的暴露於紫外線有關。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農村和貧困農村兒童維生素D不足率分別為45.5%、42.5%、30.6%和47.4%。

彭詠梅介紹,維生素A從5個方面維持生理功能,包括上皮細胞形態完整和功能健全、維持視覺功能促進眼健康、促進免疫功能、造血功能和生長發育骨骼健康。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主要為促進鈣、磷的吸收和重吸收,促進舊骨脫鈣及新骨形成,還有骨骼外對免疫系統的調節功能,並與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有相關性。

「兒童早期發展中營養非常重要。」彭詠梅說,維生素A、D是參與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微量營養素,和兒童健康密切相關,在對兒童早期發展中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起到關鍵作用。

《共識》指出,無論是處於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還是維生素D不足的階段,均會對兒童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會引起組織細胞增殖分化與代謝功能的改變,對生長發育、免疫功能和造血系統產生不良影響,臨床表現為生長緩慢、反覆感染、貧血等,群體兒童的患病率和死亡風險增加。兒童期維生素D不足會導致青春期骨量、骨峰值下降,並明顯增加成年骨質疏鬆的風險,還會增加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風險,以及增加過敏和哮喘風險,缺乏嚴重,則會顯現鈣磷代謝紊亂和骨健康的損害,導致佝僂病、手足搐搦症的發生,嚴重者出現喉痙攣甚至發生窒息導致死亡。

補充維生素A、D重在預防 同補事半功倍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不良影響並不是發展到維生素A、D缺乏階段才出現的,而是在維生素A、D水平低於正常值就開始對機體造成影響。因此,對於維生素A、D缺乏而言,預防更為重要。

對此,彭詠梅表示,我國醫療服務理念已從以治療為中心逐漸轉變到以健康為中心,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D補充劑,有助於改善我國兒童維生素A和維生素D營養水平,降低患病風險,促進兒童早期發展。預防性補充幹預是預防營養素缺乏、降低疾病發生率、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為目的,其重點在預防,而不僅局限於對已發生營養素缺乏疾病的孩子進行矯正。

那麼維生素A和維生素D補充的理想方式是什麼?彭詠梅表示,預防性補充幹預的推薦劑量,是基於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生理需要量,所以採取預防性補充不會引起維生素A、維生素D中毒的發生。對於維生素A缺乏的預防,除提倡母乳餵養、按輔食添加原則儘早進食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外,新生兒出生後還應及早補充維生素A製劑,每日補充劑量應在1500-2000IU之間,多策並舉。維生素D缺乏的預防,應增加戶外活動,但注意6個月以下嬰兒避免日光直射,指導兒童多進食富含鈣的食物,新生兒出生後儘早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400-800IU,預防維生素D缺乏。

但彭詠梅同時表示,母體中的維生素A和類胡蘿蔔素很難通過胎盤屏障供給胎兒,新生兒臍血中維生素A水平普遍較低;而中國母乳維生素A含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天然食物中維生素A的吸收和轉化率都很低,維生素A的來源並不充足。通過曬太陽,人們可以由皮膚合成一定量維生素D,但這個量很不穩定。她指出,曬太陽受所處地區和季節日照亮影響很大,皮膚裸露面積、窗戶玻璃、衣著、防曬等措施均會阻擋紫外線穿透力。

「進行維生素A、D補充劑進行補充,是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彭詠梅說,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同樣都是脂溶性維生素,他們在受體的層面上是互相促進的,可以更好的發揮生物學的效應,研究發現,維生素A可以促進維生素D受體-類視黃醇X受體的異二聚體與維生素D反應元件的結合,使維生素D更好的發揮生物學活性。維生素A和維生素D在免疫功能、骨骼發育、預防貧血等很多方面都有協同的作用。

對此,《共識》也指出,隨著維生素A幹預策略的開展,典型的維生素A缺乏患病率已逐漸降低,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成為了目前我國兒童主要的維生素A缺乏形式,其對兒童健康的損害同樣不容忽視,在當前情況下,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和維生素A缺乏的預防更為關鍵,尤其在兒童早期階段更應引起重視,維生素A補充計劃仍然是具有顯著成本效益的合適的幹預方法。維生素D缺乏也是一項公共衛生問題,補充安全劑量的維生素D仍是有效預防兒童維生素D缺乏的主要方式。

因此,基於我國兒童維生素A、D的缺乏現狀,維生素A、D兩種脂溶性維生素在缺乏人群上高度重疊,從可及性、經濟性、便捷性等綜合評價,提倡我國兒童採取維生素A、D同補的方式,能同時滿足兒童對兩種維生素的生理需求,且維生素A、D在免疫功能、骨骼發育、預防貧血等諸多方面具有協同作用。因此,維生素A、維生素D同補的方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缺乏的預防,最新專家共識這樣說!
    維生素A和維生素D是與兒童健康密切相關的兩種脂溶性維生素,充足的維生素A、維生素D營養對兒童早期發展及疾病的防治具有積極的作用,缺乏和不足均會影響兒童健康。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關於維生素A、維生素D缺乏的預防,共識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 中國兒童維生素A、D專家共識權威發布,建議收藏!
    來自於:醫學界兒科頻道  為進一步落實我國政府對兒童早期發展的相關要求,實現從以治療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轉變,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領導、國內外從事兒童保健的著名專家學者和各級婦幼保健專業人員,圍繞我國兒童保健領域新進展、新技術,開展主旨演講和專題發言,此次大會採取線下會議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形式
  • 中國寶寶要不要補維生素AD?專家已達成共識!
    近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在2020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正式發布,或許可以解答你的這些疑問!有些家長雖然認可了維生素AD的重要作用,但並不認為自己的孩子處於維生素AD缺乏狀態,尤其是維生素A。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不僅明確了維生素A、D缺乏的判定指標和判定標準,更指出中國兒童維生素A邊緣型缺乏仍處於較高水平,是目前5歲以下兒童最主要的維生素A缺乏形式。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仍是突出的營養缺乏問題。
  • 維生素A,維生素D,寶寶應該怎麼補?
    補充維生素AD真的會中毒嗎?維生素A缺乏會使兒童患上夜盲症以及皮膚乾燥症,同時也會引發一系列貧血、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以及大腦和其他器官發育異常等臨床問題,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影響。2006-2016我國兒童維生素A缺乏地圖我國維生素AD缺乏導致的夜盲症和佝僂病發病率雖已得到明顯改善,但兒童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血清視黃醇濃度在0.7-1.05 μmol/L,未表現出典型的臨床症狀,但已對生長發育
  • 攝入維生素D,給你加「骨」勁
    維生素D對維持骨骼代謝很重要,兒童在骨骼發育期,缺乏維生素D的危害會更大,易導致佝僂病等問題; 對成人來說,長期維生素D缺乏,也可能導致骨折風險增大,骨軟化、中老年骨質疏鬆等骨骼問題。 邁入老年之前,在中青年時代就注意維生素D的檢測與補充,對步入老年後的骨骼及全身健康將有很大幫助。
  • 小葉酸也有大作用,國內首部《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
    目前,針對葉酸的研究很多,但研究質量和結果參差不齊,葉酸缺乏的篩查與預防、補充葉酸的適應人群、時機、劑量與療程等缺乏統一標準和規範,給臨床使用葉酸帶來困擾。基於此,國內首部《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於9月5日在北京發布,並擬於近期正式發表在相關核心期刊。
  • 如何給孩子補維生素D、維生素A?權威意見出來了!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醫生陽美蓉根據最新出爐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來為大家答疑解惑。1.究竟要不要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據2010-2013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我國維生素A邊緣缺乏率及維生素D缺乏及不足率仍處於較高水平,以5歲下兒童為主,3-5歲人群維生素A缺乏及邊緣缺乏達29.3%,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率達51.9%。
  • 【陳彬林】兒童期維生素D補充(2018年義大利共識)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全文譯者
  • 不方便曬太陽的季節,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骨質疏鬆症營養運動管理共識
    近日,中國營養學會骨營養與健康分會、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發布骨質疏鬆症患者及高風險人群的營養與運動共識。如遇到食品採購困難,或因長期食欲不振、疾病等原因導致食物攝入量減少,可應用營養製劑進行補充。能量攝入影響肌肉重量。共識建議:對於體重指數18.5~28 kg/m2的成人,每日能量需要量=標準體重X(25~40)kcal,來維持體重指數18.5~24 kg/m2 。其中標準體重按身高-105計算。-105計算。
  •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何時攝入維生素D?專家給你支招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張靄潤 陳雪「醫生,請問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什麼時候應該攝入維生素D?」「需要補充維生素D還是維生素AD?」恰逢「全民營養周」,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七院」)近日收到不少「寶爸寶媽」諮詢,中山七院兒科相關專家建議,嬰兒生後2周後應該開始攝入維生素D 400U/d(10μg/d)至2歲。
  • 被低估的維生素D(上) —維生素D的重要性及推薦量
    佝僂病恢復期:以上任何期經治療後,臨床症狀和體徵逐漸減輕或消失。治療2~3周後骨骼X線改變有所改善,鹼性磷酸酶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佝僂病後遺症期:多見於2歲以後的兒童。因嬰幼兒期嚴重佝僂病,殘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型腿、X型腿、雞胸等。無任何臨床症狀,血生化正常,X線檢查骨骼幹骺端病變消失。
  • 被低估的維生素D——寶寶如何才能正確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日照與維生素D合成之間尚沒有量化關係,所以家長很難掌握日照的時長和強度。我們鼓勵在天氣晴好時適當地進行戶外鍛鍊,但要做好相應的防曬措施。所以嬰兒,兒童和青少年都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我們國家是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兒童維生素A中度亞臨床缺乏國家,部分地區為重度缺乏地區。根據《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1982年-2006年,我國5歲以下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為10%左右。
  • 維生素A與維生素D的是是非非...
    鑑於臨床上遇到類似問題的家長,還是挺多的,於是今天奶爸在這裡稍微做一個簡要的總結,讓家長們知道該如何補,如何不補,避免被市場上過多的廣告產品信息所迷惑哦。首先,什麼是微量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三大營養物質,這三種,不算。維生素、礦物元素在人體中含量非常低,每天需求量以μg/mg來計算,稱之為微量營養素。
  • 最新權威指南發布!兒童維生素該怎麼補?這樣補效果最好
    在12月4日結束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正式發布。
  • 補充維生素D可以預防2型糖尿病?真相是……
    2020年10月發布於Pubmed的一篇報導提到[5],一名56歲的女性患有多發性硬化症,在服用維生素D前,血清鈣和磷水平正常,但25-OH-VD水平很低(12.25nmol/L)。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治療20個月後(累積維生素D劑量為78,000,000IU,約130,000IU/d),因出現噁心、嘔吐和肌肉無力三周被送往醫院。
  • 維生素D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
    早產和VD<20ng/ml是嚴重CAP的危險因素,VD缺乏症與兒童CAP的嚴重程度有關。VDR多態性與CAP風險相關,中國兒童研究表明,VDR基因rs2239185的TT基因型可能是CAP的遺傳風險因子,rs2239185的T等位基因可能與CAP易感性和嚴重程度相關。3.
  • 維生素D2的應用及注意事項
    實際上維生素D是一個大家族,是一群具有膽骨化醇生物活性的類固醇衍生物,供臨床應用的有六個製劑品種:主要有維生素D2與維生素D3;還有維生素D的同類衍生物(活性代謝產物)骨化二醇和骨化三醇及雙氫速甾醇(DHT);還有前體藥物阿法骨化醇(經肝及成骨細胞轉化為骨化三醇而起效)。這些製劑的適應證、用法用量、性能功效等特點互有異同。
  • 維生素A及維生素A缺乏定義 -2019兒童生長營養4-6
    【中國基層兒科兒保培訓帶教提問】提問將作為結業考試複習資料及考試題目。答案在本章課程內容中,請根據提問複習。 1.以下哪項符合中國2002年3~12歲兒童維生素A水平調查結果? (單選題)A.>典型臨床症狀?
  • 【專題文章】孕期維生素D缺乏的不良影響
    2010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制定的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防治建議提出,鼓勵妊娠母親增加戶外活動,適量補充維生素D以維持血清25(OH)D高於75mmol/L。周建烈和沈豔傑根據美國醫學研究院設定維生素D的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4000U/d,根據中國孕產婦維生素D營養狀況,建議中國孕產婦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為600U/d,以改善孕產婦自身和新生兒的維生素D和鈣的營養狀況,文獻中高於1000U的量不宜採用,為了安全,可以監測血清25(OH)D水平。在選擇補充劑來治療維生素D缺乏時,應首選維生素D3補充劑。
  • 熊孩子偷吃了一整瓶的維生素D滴劑,會中毒嗎?
    維生素D中毒如何診斷及治療?目前,對於維生素D中毒定義的濃度水平還沒有完全達成共識。美國內分泌學會認為25(OH)D濃度超過375 nmol/L為維生素D中毒,並伴隨維生素D升高相關的高鈣血症或高鈣尿症以及降低的甲狀旁腺激素(P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