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維生素A、D專家共識權威發布,建議收藏!

2020-12-19 華聲晨報網

  來自於:醫學界兒科頻道

  為進一步落實我國政府對兒童早期發展的相關要求,實現從以治療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轉變,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領導、國內外從事兒童保健的著名專家學者和各級婦幼保健專業人員,圍繞我國兒童保健領域新進展、新技術,開展主旨演講和專題發言,此次大會採取線下會議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形式,吸引了我國近2萬名兒童保健醫生參會。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也在本次大會權威發布,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兒童早期發展關乎人的一生,營養健康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維生素A和維生素D作為兩種重要的脂溶性維生素,與兒童健康關係密切,充足的維生素A、D營養對兒童早期發展及疾病的防治具有積極的作用,缺乏和不足均會影響兒童健康。近二十年來,我國採取的維生素A、D預防性幹預措施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此次會議中上海市婦幼保健中心彭詠梅教授對共識的內容作了詳細的解讀,針對兒童保健醫生和兒童家長們最為關心的維生素AD營養現狀、缺乏原因及危害、防治措施及安全性等問題做了詳細的講解,也給出了明確的推薦建議。本文就對共識的內容做一梳理,方便有重點地閱讀。

  1、我國兒童維生素A、D整體營養水平並沒有達標

  共識明確了維生素A缺乏的判定指標和判定標準,強調血清視黃醇濃度≥1.05μmol/L(≥0.3mg/L)為正常。無論是維生素A缺乏(VAD)還是維生素A邊緣型缺乏(MVAD)都屬於應重點關注並採取預防幹預措施的範疇,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成為我國兒童最主要的缺乏形式。維生素A缺乏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和年齡差異,年齡越小缺乏率越高,農村地區缺乏率高於城市,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3-5歲兒童VAD和MVAD整體患病率為29.3%,其中農村達36.8%。調查還發現,維生素A營養水平除了與各地區經濟狀況有關,還與是否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有關。城市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的比例約為50%,而農村地區僅有不到20%,補充意識的差別也可能是導致城鄉維生素A營養水平差異的重要原因。

  共識也明確了維生素D缺乏的判定指標和判定標準,強調血清25(OH)D濃度≥50nmol/L(20ng/mL)為正常。我國3-5歲兒童中維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發生率約為51.9%,城市略高於農村。預防性補充維生素D製劑是目前最常見的預防維生素D缺乏的措施。

  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D缺乏及不足仍是我國兒童突出的營養問題,服用維生素AD補充劑有助於改善我國兒童維生素A、D營養狀況,降低缺乏風險,促進兒童早期發展。

  2、維生素A、D缺乏的原因易被忽視

  共識指出,兒童維生素A、D缺乏的原因包括:

  ①圍生期儲存不足:維生素A和類胡蘿蔔素都很難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孕期母體維生素A、D水平不足,以及早產兒、雙胎兒、低出生體重兒等都容易導致維生素A、D缺乏。

  ②生長發育迅速:嬰幼兒生長發育較快,對維生素A、D需求量相對較大,追趕生長、超高、超重、肥胖兒童更易出現維生素A、D缺乏。

  ③營養供給不足:母乳中的維生素A、D含量不能滿足嬰兒體格日益增長的需要,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少且紫外線照射皮膚合成維生素D會受到較多因素影響,蔬菜中的類胡蘿蔔素的吸收轉化率較低。純母乳餵養、輔食攝入不足更易導致維生素A、D缺乏。

  ④疾病的影響:感染性疾病會導致體內維生素A、D大量丟失,還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⑤藥物的幹擾:長期服用考來烯胺、新黴素、抗驚厥藥、抗癲癇藥和糖皮質激素,會對人體維生素A、D的吸收和代謝造成影響。

  3、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D不足影響兒童健康

  維生素A、D缺乏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長期營養攝入不足會導致體內儲存的維生素A、D的消耗,進而出現血液循環中維生素A、D水平的下降,最終導致維生素A、D缺乏的發生。

  研究發現,無論是處於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還是維生素D不足的階段,均會對兒童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會引起組織細胞增殖分化與代謝功能的改變,對生長發育、免疫功能和造血系統產生不良影響,臨床表現為生長緩慢、反覆感染、貧血等,群體兒童的患病率和死亡風險增加。兒童期維生素D不足會導致青春期骨量、骨峰值下降,並明顯增加成年骨質疏鬆的風險,還會增加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風險,以及增加過敏和哮喘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不良影響並不是發展到維生素A、D缺乏階段才出現的,而是在維生素A、D水平低於正常值就開始對機體造成影響。因此,對於維生素A、D缺乏而言,預防觀念更為重要。

  4、預防性補充維生素A、D的目的重在預防

  營養素的預防性補充幹預是以預防營養素缺乏、降低疾病發生率、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為目的,其重點在預防,而不僅局限於對已發生營養素缺乏的矯正。為了預防兒童維生素A、D缺乏,共識提倡出生後應及時補充維生素A1500-2000IU/d,維生素D400-800IU/d,持續補充至3周歲。

  針對特殊人群,補充維生素A、D能夠使兒童獲益,主要包括:

  ①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多胞胎等出生後每日應補充維生素A1500-2000IU,維生素D400-800IU,前3個月按上限補充,3個月後可調整為下限。

  ②存在缺鐵性貧血及鐵缺乏的兒童,每日應補充維生素A1500-2000IU,維生素D400-800IU,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效果。

  ③反覆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罹患感染性疾病患兒每日應補充維生素A2000IU,維生素D400-800IU,以促進兒童感染性疾病的恢復,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感染發生風險。

  ④其他罹患營養不良、孤獨症譜系障礙(AS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等慢性病的兒童同樣存在著維生素A缺乏的風險且病情嚴重程度與維生素A缺乏程度呈正相關。建議每日補充維生素A1500-2000IU,維生素D400-800IU,有助於改善患病兒童的營養狀況,改善慢性病的預後。

  5、維生素A、D同補具有協同作用

  隨著維生素A幹預策略的開展,典型的維生素A缺乏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改善,但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的問題在我國依然嚴峻,影響著兒童生長發育和健康。維生素A補充計劃仍然是具有顯著成本效益的合適的幹預方法。維生素D缺乏的防治依然是我國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兒科醫療保健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基於我國兒童維生素A、D的缺乏現狀,維生素A、D兩種脂溶性維生素在缺乏人群上高度重疊,因此從可及性、經濟性、便捷性等綜合評價,提倡我國兒童採取維生素A、D同補的方式,能同時滿足兒童對兩種維生素的生理需求,而且維生素A能夠使維生素D更好地發揮作用。研究發現,維生素A可以促進維生素D受體-類視黃醇X受體的異二聚體與維生素D反應元件的結合,使維生素D更好的發揮生物學活性。醫學研究發現,維生素A、D在免疫功能、骨骼發育、預防貧血等多方面具有協同作用。

  採取預防性補充措施不會引起維生素A、維生素D中毒的發生。目前國內報導維生素A中毒多因一次性誤食大量動物肝臟(狗肝、鱈魚肝)或一次性意外服用大劑量維生素A製劑(超過30萬IU)引起。維生素D中毒多因長期、大劑量使用導致,如需採取大劑量突擊治療,需監測血清25(OH)D水平。

  維生素A、D對兒童早期發展至關重要,缺乏和不足將會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和健康,廣大兒童保健工作者和兒童家長應予以重視。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國兒童維生素A、D營養狀況已經有了顯著的改善,證實了採取預防性幹預措施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有效的預防手段,應持續推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
    來源:新華社經濟參考報 近日,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正式發布。
  • 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缺乏的預防,最新專家共識這樣說!
    維生素A和維生素D是與兒童健康密切相關的兩種脂溶性維生素,充足的維生素A、維生素D營養對兒童早期發展及疾病的防治具有積極的作用,缺乏和不足均會影響兒童健康。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關於維生素A、維生素D缺乏的預防,共識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 不方便曬太陽的季節,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骨質疏鬆症營養運動管理共識
    近日,中國營養學會骨營養與健康分會、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發布骨質疏鬆症患者及高風險人群的營養與運動共識。共識建議:對於體重指數18.5~28 kg/m2的成人,每日能量需要量=標準體重X(25~40)kcal,來維持體重指數18.5~24 kg/m2 。其中標準體重按身高-105計算。-105計算。
  • 《兒童輪狀病毒胃腸炎免疫預防專家共識(2020版)》發布!
    2013年,WHO發布的RV疫苗立場文件明確建議所有國家應將RV 疫苗納入NIP,特別是RVGE相關死亡率較高的國家應優先納入。 WHO建議從6周齡起儘早接種口服RV疫苗,以確保在自然感染發生前獲得疫苗保護,不推薦2歲以上兒童接種RV疫苗。
  • 中國寶寶要不要補維生素AD?專家已達成共識!
    近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在2020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正式發布,或許可以解答你的這些疑問!有些家長雖然認可了維生素AD的重要作用,但並不認為自己的孩子處於維生素AD缺乏狀態,尤其是維生素A。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不僅明確了維生素A、D缺乏的判定指標和判定標準,更指出中國兒童維生素A邊緣型缺乏仍處於較高水平,是目前5歲以下兒童最主要的維生素A缺乏形式。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仍是突出的營養缺乏問題。
  • 【陳彬林】兒童期維生素D補充(2018年義大利共識)
    義大利預防和社會兒科學會的一個專家小組審查了有關補充維生素D的現有文獻,為嬰兒、兒童和青少年補充維生素D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出生後達到預產期的40周後,維生素D補充劑的建議與健康足月嬰兒的建議相同。 我們不建議早產兒進行常規的25(OH)D檢測。我們建議有維生素D缺乏危險因素(表7)的兒童和青少年補充維生素D。此外,我們建議評估維生素D缺乏的可改變的生活方式的風險因素,特別是陽光照射較少。確保充足的維生素D攝入在青少年時期尤為重要。
  • 小葉酸也有大作用,國內首部《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
    基於此,國內首部《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於9月5日在北京發布,並擬於近期正式發表在相關核心期刊。該共識的發布,為規範、合理補充葉酸,探究葉酸的合理補充與相關疾病發生、發展關係,以及在臨床中的合理應用提供給了循證依據和參考。
  • 為什麼各大權威機構建議補充維生素D,喝奶粉也需要補充嗎?
    D能促進鈣的吸收,對預防佝僂病等有關鍵作用,由於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所以各大營養權威機構也倡導補充維生素D,那么喝奶粉的寶寶要額外補充嗎?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日補充維生素D為400單位,並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提到:針對我國6月齡內嬰兒的餵養需求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基於目前已有的科學證據,同時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T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NUICEF)和其他國際組織的相關建議,提出6
  • 最新權威指南發布!兒童維生素該怎麼補?這樣補效果最好
    在12月4日結束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正式發布。
  • 如何給孩子補維生素D、維生素A?權威意見出來了!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醫生陽美蓉根據最新出爐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來為大家答疑解惑。1.究竟要不要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據2010-2013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我國維生素A邊緣缺乏率及維生素D缺乏及不足率仍處於較高水平,以5歲下兒童為主,3-5歲人群維生素A缺乏及邊緣缺乏達29.3%,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率達51.9%。
  •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何時攝入維生素D?專家給你支招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張靄潤 陳雪「醫生,請問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什麼時候應該攝入維生素D?」「需要補充維生素D還是維生素AD?」恰逢「全民營養周」,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七院」)近日收到不少「寶爸寶媽」諮詢,中山七院兒科相關專家建議,嬰兒生後2周後應該開始攝入維生素D 400U/d(10μg/d)至2歲。
  • 維生素A,維生素D,寶寶應該怎麼補?
    補充維生素AD真的會中毒嗎?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兒童一次補充維生素A的量大於30萬IU會導致急性中毒,每天攝入5-10萬IU連續六個月以上才可能發生慢性中毒,而這是日常推薦攝入劑量的幾十至上百倍。
  • 最新《中國兒童鈣營養專家共識》來了,看專家手把手教你補鈣
    兒童鈣缺乏問題一直是困擾大多數父母的主要問題之一,對兒童的鈣營養狀況,如何判斷鈣缺乏,以及如何合理補充認識不足,存在不少誤區。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組織國內相關專家制訂了《中國兒童鈣營養專家共識(2019年版)》,以為合理補充鈣提供參考。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指南·標準·共識│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兒童及青壯年心臟性猝死
  • 兒童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全指南,建議家長收藏
    因膚色、地理環境、飲食習慣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國家推薦的維生素D開始補充的時機及補充的量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建議出生後2周內開始補充,1歲以內建議每天補充400-600U,1歲以上建議每天補充600-800U。
  • 攝入維生素D,給你加「骨」勁
    維生素D對維持骨骼代謝很重要,兒童在骨骼發育期,缺乏維生素D的危害會更大,易導致佝僂病等問題; 對成人來說,長期維生素D缺乏,也可能導致骨折風險增大,骨軟化、中老年骨質疏鬆等骨骼問題。 邁入老年之前,在中青年時代就注意維生素D的檢測與補充,對步入老年後的骨骼及全身健康將有很大幫助。
  • 被低估的維生素D——寶寶如何才能正確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但是維生素D的皮膚合成受許多因素影響:皮膚色素沉著,緯度,季節,雲層,空氣汙染,暴露皮膚量和UVB保護(例如服裝,防曬霜)。多國衛生部門都建議小於6個月寶寶儘量避免太陽直射, 6個月以上的兒童外出時需要塗抹防曬霜。
  • 中國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技術專家共識
    中國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技術專家共識(2020)[J].2017 年,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西太平洋地區辦公室(簡稱西太區)約有14.9 萬名嬰兒在生後28 d 內死亡,約佔5 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的一半;中國新生兒死亡率為4.5‰,新生兒死亡例數約佔5 歲以下兒童死亡的50%[2]。
  • 權威發布:嬰幼兒維生素D保健品 不能代替藥物
    8月20日《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正式發布,規定:「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 WHO將我國確定為中度亞臨床缺乏國家,國內調查數據顯示,我國0-6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包括臨床缺乏和亞臨床缺乏)高達50%,我國《亞臨床狀態維生素缺乏的防治方案》建議新生兒出生後每日口服維生素A1500-2000IU進行預防。維生素D缺乏同樣在我國非常普遍,《佝僂病早期綜合防治方案》建議我們兒童從出生後每日補充維生素D400-800IU。
  • 中國兒童肥胖篩查共識發布 明確兒童體重超標標準
    中國兒童肥胖篩查共識發布 明確兒童體重超標標準 2019-09-23 07:38:00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在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