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營養學會骨營養與健康分會、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發布骨質疏鬆症患者及高風險人群的營養與運動共識。
膳食多樣化: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其中以穀類為主;
保證谷薯類攝入:每天谷薯類食物250~400 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 g,薯類50~100 g;蔬菜300~500 g,深色蔬菜應佔1/2;新鮮水果200~350 g。果汁不能代替新鮮水果。
保證蛋白質攝入:每天優選魚和禽類,每周攝入魚280~525 g,畜禽肉280~525 g,蛋類280~350 g,平均每日攝入120~200 g.
每日1顆雞蛋,不棄蛋黃;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保證奶及奶製品攝入,攝入量相當於每年液態奶300 g(約300 ml)為宜。
足夠飲水:成年人每日7~8杯(1500~1700 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咖啡及碳酸飲料。
清淡飲食: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日食鹽不超過6 g,老年人不超5 g,每日烹調油25~30 g,食物要煮熟煮透。
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日攝入不超過50 g,宜控制在25 g以下。
少食用煙燻和醃製肉製品。
戒菸限酒。
如遇到食品採購困難,或因長期食欲不振、疾病等原因導致食物攝入量減少,可應用營養製劑進行補充。
能量攝入影響肌肉重量。共識建議:
對於體重指數18.5~28 kg/m2的成人,每日能量需要量=標準體重X(25~40)kcal,來維持體重指數18.5~24 kg/m2 。其中標準體重按身高-105計算。-105計算。
對於飲食不足存在營養不良風險的老年患者及慢性消耗性基礎疾病患者,或體重指數<18.5 kg/m2的低體重者,可應用全營養型口服營養補充劑補充,每天額外補充不少於400~600 kcal,以達健康體重。
對於鈣,每日800~1200 mg元素鈣(包括食物和鈣劑)相對安全。
對於磷,共識不建議常規補充磷酸鹽;對於鎂,目前尚無證據常規補鎂防治骨質疏鬆。
曬太陽獲得維生素D,10:00~14:00間曬5~10 min,每周2~3次較適宜。老年人和皮膚顏色深者,需更長時間曬太陽。
在不方便曬太陽的季節,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 IU/d,65歲以上推薦攝入量為600 IU/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00 IU/d.
共識指出,骨質疏鬆的防治、良好的運動習慣需保持並貫穿於從兒童青少年到老年的整個生命周期。
對老年人或骨質疏鬆者,建議少久坐,每周至少進行150~300 min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周75~150 min高強度有氧運動,或效果相當的中高強度組合有氧運動。
此外應進行中等強度或更高強度肌肉強化活動,每周2天或更多時間以使主要肌肉群參與。
鼓勵多元身體活動,包括有氧運動、肌肉強化和平衡訓練活動在內的多元身體活動。
來源:中國營養學會骨營養與健康分會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患者的營養和運動管理專家共識.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20,36(08) : 643-653.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