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君王桀殘暴亡國,商湯重視賢才,勵精圖治開創商朝

2020-12-20 百家號

夏朝君王桀殘暴亡國,商湯重視賢才,勵精圖治開創商朝。夏朝的最後一任國君桀荒淫無度,昏庸殘暴。的確,夏朝正是因為他的這樣子的國君而覆滅的。但是,商朝之所以能夠推翻夏朝,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朝代,除了夏朝國君的無能和殘暴之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據說商朝的國君湯是一個十分懂得尊重人才的君主,而他正是重用了一位叫做伊尹的人,在他的輔助之下,才一步一步的推翻了夏朝的統治。

據說這個伊尹開始是商湯廚師,一天他給商湯做飯的時候,收到了商湯對他的飯菜誇獎,但他卻說,您的國家太少了,很多菜色您都還沒嘗到,因此不能說這些菜是最好吃的。湯聽出了這個廚師的話裡面的弦外之音,覺得這個廚師能說出這樣的話應該是個不簡單的人,經過了解之後,他知道了這個廚師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具有十分豐富的政治謀略,因此立刻放下身段向他請教了如何成就霸王之業?這段故事也被後世記載的成為了商湯重才的故事。這為伊尹告訴上他,作為一個領導人要以德服人才能做上天子上天。在此之後,伊尹還說出了很多治國的道理。商湯很為此而吃驚,經過再次調查他才得知這位伊尹其實是一位大學士,商湯對他更加器重,在伊尹上任商湯的謀士之後,他首先要求商湯能夠修身養性,體恤老百姓,獲得更多的民心。

另外他讓商湯廣開言路,讓每位謀臣或者將領都能夠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大臣和百姓們都能夠心情愉悅的圍繞在他的周圍。在伊尹的輔佐之下,商湯這邊政治越來越開明了,而在經濟上也能夠達到國富民強一個地步。接下來伊尹派人到夏朝去打聽下現在的情況,得知夏朝君主桀的殘暴,而且導致了他身邊眾叛親離。伊尹捉住了這個機會,讓許多有賢能的人來到了商這邊來。因此商湯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賢能之士為他效力。在此之後,商湯就號召其他部落以及,各大勢力一起,準備推翻夏朝的暴政。由於夏桀的驕奢淫逸,其他的部落對他都是意見十分大的。在商湯的號召之下,他們都投靠了商湯的旗下。在此之後,商湯對夏朝的一些黨羽逐個擊破。

由於商湯的個人品質在部落之中流傳開來,每個人都覺得他是眾望所歸的領袖。因此,越來越多的部落歸順於他,最後,商湯會師伐夏,推翻了夏王朝的統治,建立了自己的商王朝。回顧商王朝的建立,除了伊尹的各種謀略十分正確之外,商湯的個人修為以及他重用賢才的性格,都是起到了都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的。就像當初他能夠請教像伊尹這樣身份低微的人。如此誠心的求賢使得他後來能夠成為了一代出色的君主。在商湯利用他的個人才能以及憑藉他任用賢才的這些優秀品質推翻了夏朝的殘暴統治之後,他並沒有因此減輕對自己的在政治上再或者在國家管理上面的力度,而是更加嚴緊的約束自己反思自己。其中有一隻小故事能夠體現出他時常反省反思,自己反省自己的行為。

那就是關於商湯求雨的故事,據說商湯在建立商朝之後有一段時間很久都沒有下雨了,於是他就親自帶上祭品去求雨,在求雨過程之中商湯不斷反問自己:是不是我並沒有專心處理我的政事?是不是我還沒有足夠關愛我的人民?是不是我在日常花銷上面太過奢侈?是不是我太聽信女人的枕邊語?是不是我管理之下官員太腐敗?是不是我聽信小人的讒言讓他們得志了?但是我沒有察覺到。隨著商湯的一系列對自己的反思,他還沒有把話說完的時候天就下起了甘露,解決了人民的旱情,拋開這個求雨的故事是否真實,但是從中我們也能從上樣的話也是中看到他是一個善於反省自己,反思自己的各種行為的一個人。

就在就是這樣的一個君主帶領著商朝迎來了一個比較繁榮的時期。的確,在他之後的很多個朝代的君主身上都能夠看得出,但凡能夠出色的任用人才的君主,在歷史當中都是取得了在歷史當中都是取得了不小的輝煌。有歷史的經驗,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的競爭,其實也是人才之間的競爭,能夠適當的發現人才,任用人才,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夏朝》——商湯滅夏
    商部落是黃河下遊的一個小部落,在夏朝建立時就已經歸順,成了夏朝的一個屬國,商部落由於佔據有利的土地,其畜牧業發展極為迅速,到了商湯時期,商部落畜牧業、農業等都有了極大發展,經濟也逐步超過了夏朝。由於自己實力的不斷強盛,又因夏朝君王殘暴的統治,最終他站在了對立面,與夏朝抗衡,甚至產生了代夏自立的念頭。
  • 夏朝歷史進程
    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領紛紛叛離,夏朝國勢更衰落,逐漸走向崩潰。夏孔甲死後,其子夏皋繼位,在位11年。後夏孔甲孫,夏皋子夏發繼位,在位13年。《國語·周語下》中說「孔甲亂夏,四世而隕」意思是說夏朝的統治從此發生危機,從孔甲開始計算,還有四代做皇帝,夏便要滅亡了。夏發已經是第三代了。
  • 周朝皇帝姓姬,那夏朝和商朝皇帝姓什麼?
    之後,部落不斷擴大,到商末時期,由於周文王姬昌的勵精圖治,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子牙為軍師,制定軍國大計,收服虞國和芮國,攻滅黎國、邘國等國,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建都豐京,為武王伐紂滅商奠定基礎。後周武王尊姜子牙為「師尚父」,統籌周國的軍事,最終,在姜子牙的輔佐下,周武王成功消滅商紂王,建立周朝。時至今日,姬姓雖然比較冷門,但尚有54萬。
  • 商朝都城百年遷徙8次,歷史被周武王篡改,紂王是真的殘暴麼?
    商朝都城為躲黃河屢次遷徙,紂王殘暴竟是一種天賦?要說起大商朝,很多人都多少有一些了解,當時在位的是夏朝最後一位帝王:桀,要說桀,人家那可是壞蛋的祖宗,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反正各種能想到的負面詞就可勁往上按,準沒錯。
  • 中國歷史第一位亡國之君,後世只要提到昏君暴君,就拿他做代名詞
    既然夏朝是中國歷史第一個朝代,那中國歷史第一位亡國之君就是夏朝末代君主,他就是史稱的夏桀。 夏桀,生於公元前1670年,真實姓名是姒癸,換言之姓姒名癸,姒是夏朝的王室姓氏,而桀是後世給他的諡號,根據國號+諡號的格式應該稱作「夏桀王」,簡稱夏桀。
  • 商朝為什麼冒著巨大風險先後13次遷都?
    歷史上第一個遷都的王朝是商朝,他為什麼敢冒著巨大的風險做出這種前無古人的事情呢?   還得從商朝的上一個朝代夏朝說起,夏朝國運五百多年,最後一個王便是眾所周知的夏桀。傳聞他殘暴至極,又貪圖美色,最終將國家推向了滅亡。
  • 中國通史:夏朝最荒淫無道的兩位君王,一位吃龍肉,一位酒池肉林
    上一講我們講到,夏朝在少康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使得夏朝出現了「天下共主,九夷來賓」的中興盛況。這一講,我們繼續往下聊。孔甲少康之後又經歷了幾代,傳到了第十四代君王孔甲的手裡,這也就成了夏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當年司馬遷寫史記時,寫到夏朝,重墨而書的就倆人。一個啟,就不用說了,夏朝的開國君王。
  • 一篇文章瞭然,400多年夏朝,從此不再陌生
    夏朝,約公元前2070-1600年,從大禹至夏桀,在位17個國王,歷經471年。禹一般被稱為夏朝第一位天子,他不但是治水英雄,而且大力發展民生,使百姓安居樂業。他結束了長期的部落聯盟形態,建立了國家形態,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
  • 《史記》之夏朝的滅亡:小部落踏平大王朝,商湯是如何做到的?
    《史記》夏朝的滅亡:小部落踏平大王朝,商湯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說起朝代的更替,周朝滅商有傳奇精彩的《封神演義》;滅秦興漢有轟轟烈烈的《楚漢傳奇》;三家歸晉前有盪氣迴腸的《三國演義》;唐朝滅隋有風雲激蕩的《隋唐英雄傳》;然而,商湯滅夏朝,似乎是一種無聲的勝利。
  • 恭喜夏桀、商紂、周幽喜提「亡國之君」
    NO.1妺喜傳說夏朝最後一代天子夏桀的妃子。據歷史記載,妺喜是商朝下屬一個部落酋長的妹妹。在部落與商朝的戰爭中不幸落敗。部落酋長準備大量的車馬牛羊進貢夏朝,其中就包括了作為貢品的妺喜。後人有詩讚美妺喜長相:「有施妺喜,眉目清兮。
  • 被商湯推翻的夏朝,同樣經歷了興盛與衰敗,只可惜年代過於久遠
    導語:從夏朝開始到清末,中國歷史上的古朝文明是從夏朝開始的,作為第一個朝代的開始,人們對它了解的並不是很多,也引起後人對這個朝代的興趣。那麼夏朝是如此存在的,又是如何消失的呢?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最古老的朝代。
  • 夏朝末君——桀(帝辛)
    今天為大家講一講,在夏朝末君——桀(帝辛)的身邊發生的事情。之前我們也講到過,夏桀身邊的能臣賢士還是有很多的。只可惜作為天子的帝辛太過自負,聽不進半點勸諫之言,使得這些賢臣們死的死、囚的囚、逃難的逃難、隱居的隱居,沒有一位能留在他身邊,使得商朝在與周國決戰前就已經實力大減。
  • 長見識了,中國的夏朝、商朝竟然不是國家,只是部落!
    在帶有很強的傳說屬性的三皇五帝之後,夏朝出現了。夏朝究竟是不是國家呢?當然不是!可以說連國家的邊都沒沾上。因為夏朝本質上他其實還是一個部落聯盟,只不過出現了一個過於強大的領頭部落,這個領頭部落便是夏了。領頭部落太強大了,強大到大家都不用再去爭什麼聯盟首領了,就我夏這個部落一直來領頭吧。於是,這個勉強可以叫做國家的夏朝,就開始了國家或者說部落聯盟首領的世襲制。
  • 誰說夏朝不存在?此國在商朝甲骨文中有記載,延續了1500多年
    我國眾多史料和古文獻都記載,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可仍有一些考古愛好者,以商朝甲骨文中沒有出現「夏」字為依據,否認夏朝曾經存在的歷史。眾所周知,商朝甲骨文是我國迄今為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那麼,商朝甲骨文中究竟沒有關於夏朝的內容?答案是確定的。雖然還沒考證出「夏」這個文字,但卻記載了夏朝的後裔,一個神秘的諸侯國——杞國。
  • 朝代說: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建立和滅亡,據說後裔是匈奴
    雖然你知道夏朝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個朝代,但你還知道夏朝的其他事嗎?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開創了新歷史的、遙遠的夏朝。夏朝的建立夏朝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據史書記載,治洪水成功的禹,是當時部落的首領,他改變了當時部落實行已久的禪(shan)讓制,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子啟,開創了中國近4000年世襲制的先河,建立了夏朝。從此,「公天下」變為「家天下」,這點是史學家公認的。
  • 夏朝就是「下」朝,商朝就是「上」朝,那周朝呢?
    甲骨文和金文的「夏」字都像是一個人觀察太陽,或者對太陽的祭拜,可見夏朝是對太陽崇拜的朝代,夏朝人通過對太陽等天體運行規律的觀察,發明了曆法,這一點很像傳說中的瑪雅人,農曆也被稱為《夏曆》。這從自認為夏朝後裔的銀川西夏王陵金字塔和瑪雅金字塔的造型上也能看出,二者或許有著統一源頭。
  • 夏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時代,始於夏禹,終於桀,共17帝!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時代。始於夏禹,終於桀,共17帝。夏時,開始出現私有制,氏族社會的禪讓制度走到了盡頭,被世襲製取代。社會由原始社會進化到奴隸制社會。 夏朝姒姓,在夏啟即位後,在鈞臺大宴各地首領,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
  • 商湯或許並未滅夏?考古挖出夏朝遺蹟,卻發現一特大硬傷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從夏王朝開始的,夏朝共傳十四代,延續約471年。夏王朝的建立,從禹開始。目前,我國關於夏王朝的文字記載有一部分是源於西周時期,也是商周鼎革完成之初,司馬遷曾經在《史記》中完整的記載了關於夏朝的歷史,不管是西周記時期的記錄,還是《史記》中的記載,我們不能迴避的是它們中間跨越了近500多年的歷史,間隔了整個商朝。
  • 一個學物理的程式設計師是如何《發現夏朝》的:夏桀人物原型成功考證與證偽商湯滅夏
    所謂「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就是指孔甲、皋、發、桀這四位國王,分別對應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末期四位法老:埃赫那頓、圖坦卡蒙、阿伊和哈倫海布。王表確認之後,不僅證實了中國夏朝記載,而且進一步可以根據古埃及考古事實來驗證中國文獻記載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正是通過這樣的證據和分析,筆者證明所謂的「商湯滅夏」歷史事件是不存在的,並分析這應是周人以及後人不斷根據某些歷史事件糅合、加工、演繹出來的。
  • 夏朝的歷史和考古困境
    因為夏朝和商朝完全不同,夏朝和商朝之間的區別,遠遠大於商朝和周朝之間的區別。而且,國際和國內學界對夏朝的質疑,與他們的前輩對商朝的質疑貌似相同,性質卻很不一樣。質疑夏朝存在最有力的證據(雖然極少被提起),正是來自殷墟甲骨文本身。殷墟甲骨文根本就不承認夏朝的存在!甲骨文已經被破譯了一千餘字,其中沒有一個字可以被確定為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