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那些事:都是工資惹的禍  取消職稱或自然晉級能實現嗎?

2020-08-30 鍾庸教育

教師職稱由來已久,但以前一直不太受到關注。近年,職稱一下火了,評職稱火,聘職稱火,罵職稱火,網絡爭論更是火上加火。職稱那些事,我也來說一說。

職稱其實沒有錯,都是工資惹的禍。職稱一旦跟工資掛了鉤,廣大教師就不淡定了。目前,教師對職稱與工資主要有哪些建議和意見呢?

第一,取消教師職稱,按工作量或教學成績計算工資。

持這種觀點的教師佔了絕大多數。早在二三十年前,一個大學都沒幾個教授,而現在,隨便一個縣級以上的中小學,「教授」都是滿天飛,隨便撞到一個人,可能都是高級教師(教授級別)。

在城市的學校,高級教師的人數確實很多,但從整個教師隊伍來說,高級教師畢竟還是稀有資源,其人數還是不到整個教師隊伍的三分之一,因為有崗位比例的限制。對於絕大多數中級、初級教師來說,他們承擔著學校大量繁重的工作,而工資卻比高級教師少得多,於是,取消職稱的呼聲越來越大。

第二,向公務員學習,職稱自然晉級。

持這個觀點的教師也很多。老師們認為,既然職稱不能取消,那麼就應該向公務員一樣,達到一定年限那就自然晉級,甚至有些老師還提出了一些方案:工作十到二十年的直接晉升為一級教師(中級職稱),工作二十至三十年的直接晉升為高級教師(副高級職稱)。

以上兩種建議代表了多數教師的意見,它到底能不能實現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職稱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輕易被取消。

我國職稱制度建立於建國初期,1986年實行了重大職稱改革,設置了29個系列的職稱類別,這不是哪個說取消就能隨便取消的。如果只是取消了教師職稱,那麼其他28個系列的職稱又怎麼辦呢?任何一項制度都有相對的穩定性,在沒有重塑新的制度之前都是不會輕易改變之前做法的,只能是逐步去完善它。因此,在2016年,中辦、國辦又印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要完善職稱系列,保持現有職稱系列總體穩定,探索在新興職業領域增設職稱系列,職稱系列可根據專業領域設置相應專業類別」。

其次,教師職稱自然晉級無法可依。

很多老師喜歡拿教師職稱跟公務員職級比較,認為公務員職級可以自然晉升,那麼教師職稱也應該要自然晉級。可是我們不要忘了,公務員職級自然晉升是以《公務員法》為依託的,有法可依,而教師職稱自然晉級卻無法可依。

因此,取消職稱和自然晉級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了,那麼廣大教師該怎麼辦?

第一,要適應規則。

人生在世,都生活在規則之中,各種規則數不勝所,又何止「職稱」這一條規則呢?我們只有去適應它。以前,評職稱要有幾個硬性指標才行,那就是計算機、英語、論文、課題都要具備,否則就沒資格或沒希望獲評,大家也只有適應它。現在好了,計算機和英語不作強行要求了,論文、課題也淡化了,那麼我們老師就按照新的規則去做就可以了。

第二,要提升能力。

有一些老師,總以為獲得高級職稱的人都是靠關係才評上的。我們不否認,以前職稱評審不規範的時候,也許真的有個別人靠了關係,但是你說大部分人都是靠關係獲得職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特別是現在,職稱評審嚴格操作,且各市交叉評審,有幾個人能有這樣通天的本事去打通這些關節?因此,要想獲得高一級職稱,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正道。通過用心工作,我們可能拿到優秀教師證書;通過潛心教學,我們可以拿到優秀賽課榮譽;通過鑽研業務,我們可以發表學術論文……這一切不正是參評職稱時的重要材料嗎?只要我們真正潛心教學,榮譽會有的,職稱會有的,工資自然也會有的。


關於職稱那些事,老師們還有什麼要說的呢?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相關焦點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和公務員一樣自然晉級,有多大意義?
    教師法規定教師的工資,不能夠低於公務員的平均工資。假如老師們也取消職稱,採取自然晉升的方式,到了一定年限自然晉升是不是更科學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小編總結了四個方面。第一老師和公務員一樣都屬於國家公職人員,為什麼公務員可以,老師就不行呢?
  • 都是職稱惹的禍?
    職稱!職稱!職稱!普通教師的終極追求目標,其實就是為了評職稱。可是職稱可不是你想評就能評的!除了優質課、課題,還要表彰!表彰!表彰從哪來?從學校來!學校憑什麼給你發表彰?根據成績?別天真了!成績不能決定一切!這不!某同事認為自己成績一直不錯可是就是得不到表彰,非常氣憤,和一個小領導在群裡掐起來了!事情的原由是這樣的。
  • 可行嗎?取消教齡工資,依靠職稱工資提高教師工資積極性
    公務員的工資(基本工資、工齡工資、獎勵工資)都與工齡有密切的聯繫。隨著公務人員的工作年限而增長,這顯然起到穩固作用。2、取消教齡工資,通過薪級工資(職稱工資)提高教師工資積極性可行嗎?經常有不少網友說,既然你們教師不想要教齡工資,那麼直接取消,只通過薪級工資(職稱工資)提高教師工資積極性。但這觸動到教師的傷心事。
  • 建議取消中小學教師評職的名額限制?職稱工資才是罪魁禍首!
    今日導讀:評上職稱的沒動力幹活,沒希望評上職稱的不想幹活!職稱工資是罪魁禍首!上周有一篇有關「強烈建議取消中小學教師評職的名額限制」 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其中有9052人參與了「你贊成取消教師評職名額限制嗎?」問卷調查。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晉升職稱!這才能讓老師們安心做教育
    、省市國家級榮譽證書……水平差的老師能完成嗎?為何說取消職稱,一是自己老評不上;二是嫉妒別人工資比自己高太多,說穿了,就是希望吃大鍋飯混日子!教齡工資真是天堂嗎?未必!工人、醫生、公務員都有職稱、職級,單單教師會取消嗎?
  • 教齡工資還是職稱工資??我想說……
    好多普通教師呼籲取消職稱工資,改成教齡工資。 但是事實要是那麼簡單就好了。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一點兒淺見。 從我身邊的教師群體來看,有積極進取的,比如一工作就帶著班主任,帶班特別好,成績很優秀突出。對自己對學生都相當負責任。 有佛系教學的,不喜歡辛苦費心,就喜歡安安靜靜教書,成績不成績的也不太在乎,只要平時清閒就行。
  • 關於教齡滿30年直接晉級高級職稱的解讀,不是所有教師都可以的!
    如果問一個教師最不平衡的事是什麼?我想這名教師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教師職稱工資」!以往的職稱評定製度隱藏的貓膩太多,給了當職者好多鑽空子的機會,所以就導致普通教師評不上或者很難評上相應的職稱,而教師的工資又主要是按職稱標準發放的,這就導致了身在第一線的最多數教師心裡的嚴重失衡!
  • 職稱對於教師來說重要嗎?如果從來都不評職稱,會如何
    中小學老師,對於職稱二字,可以說又愛又恨。職稱重要嗎?重要!因為,職稱能不能評上,意味著工資收入能不能提高。許多老教師,就因為達不到評職稱的各類條件,被職稱拒之門外,眼睜睜看著人家年輕的老師,比自己的工資水平還高,心裡那個不平衡呀!相同教齡的教師,有職稱的,比無職稱的,月工資平均要高出50%左右。舉個例子吧,一位40年教齡的老師,如果僅僅是初級職稱,只能拿到4600左右的工資。而一位副高職稱的老師呢,則能拿到7000元左右,在許多地區,差距就是這樣大!
  • 破解教師職稱制度難題:調整工資結構,淡化職稱工資
    職稱還是應該評的,否則,那些成天不努力,只在網上幹叫喚的人,會耍得更心安理得。這其中最引人詬病的是職稱論文和課題。有老師坦承:我最反感的是評職稱需要的論文和課題等,那是光明正大地花錢買。評高級職稱大約需要一萬元的成本。有老師不解:實在不明白晉升職稱為什麼非要課題論文?難道能搞課題、會寫論文就等於高級職稱嗎?
  • 職稱,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其次職稱的數量,每年分給鄉鎮的中級職稱數量僅僅10個左右。中級職稱就如堰塞湖一樣,當大家都堵在這個線上時,謙謙君子也變得不理智了,因為關係到工資,關係到生計。當所有條件都達到後,你以為就可以評定職稱了嗎?不是,還得看看你們學校的中級職稱教師是否缺編,如果不缺編,那麼不好意思,您還得等。一直等到空編出現。高級職稱亦是如此。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直接晉升才是老師安心教育的好辦法
    老師們想晉級就靠綜合分數、說課水平……有幾個沒晉級的老師,不樂意做班主任、不參加各種教學比賽,不去爭取分數,很佛系;有的面試不過關……大家沒有抱怨職稱不公平……當然也有教學水平差也晉級了……有人說先評上高級職稱的都是投機鑽營,請問:職稱計算機證、英語職稱證、國家級論文、省市級課題、畢業班教學超標榮譽證、省市國家級榮譽證書……水平差的老師能完成嗎?
  • 2020教師職稱評定取消了?教齡滿30年,可晉升正高職稱
    我國的教師職稱制度已實施了將近三十年。教師職稱,因為和工資掛鈎,成為廣大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而在評審教師職稱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種種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情況,對於廣大中小學教師而言,職稱和績效是最大的「傷痛」,而這兩個也被稱之為教育界兩大「毒瘤」。
  • 用三十年前的計劃生育政策否決鄉村教師職稱晉級機會,不講理嗎?
    今天有位即將退休的鄉村初級職稱的老教師給我發來消息說,他們縣對三十年前生育二胎的鄉村老教師的職稱晉級和評優評先仍然實行一票否決,將這些快要退休仍是初級職稱的老教師徹底擋在了職稱晉級的大門之外。職稱晉級尤其是晉升為高級職稱是所有老師夢寐以求的,就更不用說那些快要退休了卻還是初級職稱的老教師們,因為這不僅關乎到老師們的身份地位及能力更是涉及到老師們的工資待遇。
  • 女教師視頻實名舉報學校評職稱:操作有黑幕,四個不公平!評職稱多少教師的痛
    很多一線教師建議:取消職稱,將職稱工資改為教齡工資,定能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很多人擔心:一旦教師取消晉升職稱,教師會繼續努力工作,還是等待退休沒有了進取心呢?見仁見智。前段時間,某媒體做過3萬多教師參加的調查:是否贊同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
  • 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這麼改:把靜態的職稱工資改成動態的崗位工資
    粗略瀏覽下來,有一多半的教師支持廢除中小學職稱工資。而在支持廢除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的人裡面,有一部分僅僅針對職稱工資差別過大的問題,並不要求取消職稱,而是呼籲縮小因職稱產生的工資差距,或者建議取消這一塊工資構成,把職稱作為一種榮譽;還有一部分則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職稱制度,認為應當廢止。
  • 別讓職稱英語成職稱晉級的「攔路石」
    (4月1日光明網)    曾有媒體報導,我國目前學習英語的人數幾乎超過了英語母語國家總人口數,但從事同聲傳譯和書面翻譯的高端外語人才依然嚴重缺乏,能勝任中譯外工作的高質量人才缺口達90%。尷尬的現實說明,工作中真正需要用外語的人,自然會去學,在用中學習,即使原來外語不好,也會越來越好。而如果工作與外語沒半點交集,就算原來外語底子好,長時間擱置,也會忘個乾淨。
  • 有人主張教師退休後取消高級職稱待遇?這是職稱評審留下的後遺症
    近日在網上看到有人主張在教師退休後取消高級職稱崗位工資待遇,也就是高級職稱崗位工資不再按一定的比例記入退休金。久而久之,很多教師對職稱評審是愛恨交加,愛它是因為職稱跟工資待遇掛鈎,評上高級職稱會讓自己的待遇得到提升;恨它是因為競爭激烈、條件苛刻、材料繁多、名額有限,努力了也可能會前功盡棄。因而很多沒有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發出「珍愛生命,遠離職稱」的感嘆並要求取消職稱評審,按照工齡遞增自然晉升。
  • 2020年教師調薪方案出爐,基本工資上調10%,按職稱發工資合理嗎
    2020年教師調薪方案出爐,基本工資上調10%,按職稱發工資合理嗎。《教師法》有明文規定:「教師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目前現狀是,公務員工資待遇水平是高於教師的平均水平,但隨著近年來國家教育的發展,教師的工資待遇也隨著提高。而且從目前國家發布的有關消息來看,因為教育部下達的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政策,將於2020年底前全面落實,並且設立舉報平臺,從這一點來看,教師的待遇將是一個極大的提高。
  • 說說中小學教師職稱這點事
    隨著職稱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中小學教師職稱問題更加引起業內的關注。教師們對現行的職稱制度存在許多爭議,畢竟職稱決定了教師工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收入與工作積極性。存在的主要問題:1.崗位設置職稱名額限制,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初衷,現行職稱制度對學校高級職稱設定了有限的名額比例。
  • 女教師舉報評職稱不公,不要讓職稱評定成為一線教師心中的痛!
    每一個中小學教師,也都希望通過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來獲得高一級的職稱,因為職稱的晉升不僅代表這自己業務能力的提升,也意味這自己的工資收入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三十多年過去了,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卻遭遇一線教師的全面攻擊,甚至有一部分老師呼籲取消職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