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問師父有居士講到,我們學淨土法門的人是帶業往生,只能帶舊業,不能帶新業。我們自從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就不能再造惡業了,如果再造惡業,那淨土去不了了,因為極樂世界不能帶新業。這種說法對嗎?
答:這種說法不正確。我們作為生死凡夫,怎麼可能在發心求生極樂世界之後,就再也不犯戒了呢?縱然是同一的戒律上的事情,我們也不可能做到一懺之後永遠不犯。有些微細上的戒律要持起來相當困難,能夠做到一懺之後永不犯的人,必然是上等利根之人。可惜現在末法時期,眾生根機普遍偏鈍,上等根機的人如鳳毛麟角,大部分都是中下等根機的人。在末法時期,宣傳這樣的錯誤觀點顯然是很不合適的。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說到:「所以唐、宋以來,有禪、講、律寺,初出家多學律,律有得則以律名家,無得則習講、參禪,但舍微細戒,不舍重戒及性戒也。復有徑投禪、教者,此即乘急戒緩,然亦護根本五戒,斷無毀重之理。而決不敢自稱比丘,輕視律學,但愧未能,以為慚德。至出世接人,或重登戒品,性遮皆淨,如六祖等;或單提向上,獨接一機,如壽昌等。人問壽昌:佛制比丘不得掘地損傷草木,今何耕種芸獲?答云:我輩只悟佛心,堪傳祖意,指示當機,令識心性耳。正法格之,僅稱剃髮居士,何敢當比丘名?問:設有如法比丘,師何以視之?答:當敬如佛,待以師禮。非不為也,實未能也。又紫柏大師,生平一粥一飯無雜食,脅不著席四十餘年,猶以未能持微細戒,終不敢為人授沙彌及比丘法,必不得已,則授五戒法耳。嗟乎!從上諸祖,敬視律學如此,豈敢輕之。若輕律者,定屬邪見,非宗匠也。」
由此可見,學佛人想要持好微細戒是相當不容易的,連壽昌禪師這樣的古德,尚且僅稱自己為剃髮居士,不敢承當比丘的名,並且還特別提到不是不去做,而是實在不能做到。古德對戒律的尊重是何等偉大,我等今人若生我慢,以菩薩戒人自居以比丘戒人自處,豈不羞死!愧死!
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明白你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很有可能會犯到戒律,千萬不能夠過於自信的,在人前誇下海口,我接下來絕對不犯。那一旦犯了之後,又會出於難為情,不敢發露懺悔,反倒讓罪業越來越增長,越來越嚴重。
淨土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也說到:「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況重罪,其報難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舉一動,恆違戒律。一餐一水,頻犯尸羅。一日所犯,亦應無量。何況終身歷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為優婆塞戒,尚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等戒,又不必言矣。」
祖師指出,且以五戒來說,十個人受五戒,九個人會犯戒甚至是破戒的,但是犯了之後,大部分的人選擇覆藏,不到人前去發露懺悔,願意在人前發露懺悔的只是少數。
學佛人面對自己所犯的種種過失,最重要的是你要發懺悔的心。懺悔時你必須要有接下來堅決不犯的心,且無比堅定的斬斷這個惡緣。我一再強調的,若你看了邪淫的視頻圖片,那你既然懺悔,那必須要將這個視頻圖片全部刪除。如果你與某一個人有了邪淫的行為,你既真心懺悔,那你必須要刪除與她(他)的一切聯繫方式。而不是對惡緣捨不得刪除繼續給保留,那這樣的懺悔其實就是自欺欺人。
印光大師《復周智茂書》中說到:「已往之罪,雖極深重,但能志心懺悔,改往修來以正知見,修習淨業,自利利他,而為志事,則罪障霧消,性天開朗。故經云:世間有二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從心起。心不真悔,說之無益。譬如讀方而不服藥,決無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藥,自可病癒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堅,一暴十寒。則徒有虛名,毫無實益矣。」
但是真心懺悔之後,你一定要明白一點,如果你接下來不能如履薄冰般的嚴格要求自己,護住自己的念頭,不注重防微杜漸,那你以後還是會犯這個過失的,甚至可能還會更嚴重。只有你認識到有這個可能性,你才能夠真正小心呵護自己。
前段時間本幻文章當中寫到,有居士發心持不邪淫戒,一旦有犯,當馬上於人前發露懺悔,不可因不好意思故而覆藏。縱一路犯當一路懺,正所謂隨時犯隨時懺。這個道理,決非出本幻個人之說,實仰尊祖義。
當知,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偈》中說到:「三者無間修,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讚嘆,憶念觀察,回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故名無間修。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令隔念、隔時、隔日,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請掃碼關注本幻師父公眾號
請掃碼添加本幻師父微信便於聽法
最新講經視頻:清朝達默法師的《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正在不斷更新。
敬請查看本幻師父優酷講經視頻(也可在優酷視頻中找本幻師父即可):http://i.youku.com/u/UMjcwODgxMjEy/videos
淨業居精舍敬請大家隨緣護持(此為專修淨土法門,歡喜聽本幻師父講法的居士,免費提供的住處,可一直住到往生)專用微信號:116126916
(凡轉入款項,均只專用於淨業居精舍的相關開支,不做任何他用。)
奉化佛協免費贈送《印光大師文鈔全集》:註明地址、姓名、郵編、電話、發到以下郵箱即可,奉化佛協郵箱地址為:a8528@cnoo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