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6月2日電 /美通社/ -- 中式作文格作為一個典型的教育符號,一直代表著中國傳統教育中的應試教育文化。美國當地時間5月31日,一款「無字天書」式的白底綠紋的格子廣告出現在紐約時報廣場正中心的廣告屏幕上。大屏廣告在無字作文格停留幾秒之後,出現幾行破格而出的字「就要玩出格」。早已習慣計算機無紙化完成作業的美國人,對於中式的作文格的亮相表示很新鮮、很有趣。
據《三國笑傳》團隊負責人介紹,此次在紐約打廣告正值國際六一兒童節,也接近中國高考,他們希望藉助這個「世界十字路口」送給國內面臨各種各樣學習、考試壓力的「大兒童」、「小兒童」一些鼓勵,不要被傳統應試思維框住,大膽的創新、突破,敢於嘗試,勇於「玩出格」,才能獲得更精彩的人生。關於遊戲本身,他表示:「《三國笑傳》是一款策略類格子卡牌手機遊戲,遊戲以三國為時代背景。儘管卡牌遊戲並不少見,但是《三國笑傳》強調『玩點不一樣』,摒棄了傳統的遊戲模式,遊戲過程允許玩家自由釋放技能進行操作,強調策略和多變,讓玩家能體會到思索帶來的樂趣。美國是鼓勵創新、倡導自由思維的大本營,這和我們的遊戲宣揚的精髓是一致的,採用『破格而出』的形式,就是表達對這部分美式教育思維的認同。」
這則強調突破局限、吐槽應試教育的創意廣告,也引發網友對於中美關於青少年「創新」教育差異的討論。
熱播劇《虎媽貓爸》中,董潔飾演的歸國的美式教育專家就曾同「狼爸」展開過激烈探討。從發展創新能力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學生容易偏於自我約束,習慣於固守規範;而美國鼓勵創新,將創新能力列為教育的六種資優才能之一;中國的教育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美國則更注重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中式教育對於嚴謹和基礎的強調,可以帶來周全的思考,是創新的有利條件,但同時也可以成為束縛和阻礙創造性思維的障礙,開放自由的教育氛圍易於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復旦宣傳片創意抄襲風波」,使得大家對於「創新」培養有了更多的思考。
有網友稱,無論是應試教育得高分還是素質教育的創新產出,兩者都不容易,不同的國情下要思辨的看待這個問題,要在有真才實學的前提下「玩出格」;還有網友認為:「框了我們好久的格子居然上了紐約大屏!以後作業不要再規定寫幾個字,甚至畫畫達意都可以就最好了,在千篇一律的模板式思維中,玩點突破、出格很有必要。」
消息來源:《三國笑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