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稱自家水井中全是酒,誘騙朱元璋伺機篡位,真相究竟是怎樣

2021-01-21 尋歷史真相

01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朱元璋《憤題和尚詰問》

朱元璋是一個飽受爭議的開國君主,他結束了自宋朝以來的紛亂,但同時也喜好殺戮,特別是對待功臣,朱元璋的手段極其殘忍。胡惟庸一案就是典型的代表,關於胡惟庸一案,歷史上也有不少野史記載,比如《明史紀事本末》。

02胡惟庸設局,朱元璋險些遭難

胡惟庸自稱家裡的水井十分神奇,不冒水而是冒酒,特地將這件事情告訴朱元璋,要他來院子裡欣賞這番奇景。其實胡惟庸家裡哪有這麼神奇的泉水,他不過是想藉機把朱元璋引到自己的府上,提前埋伏好,等到朱元璋一來就誅之,帶兵攻佔皇宮,從而取而代之。

朱元璋開始聽說這一奇景,自然是十分好奇,於是準備前去胡惟庸的府上一探究竟。結果隊伍到了西華門時,一個叫做雲奇的太監死活要攔住去路,怎麼打都不肯讓開。由於雲奇是一路飛奔過來的,跑到朱元璋的龍輦下時已經大喘氣說不上話了,只是一個勁的指向胡惟庸的住宅。

朱元璋本就生性多疑,所以馬上覺得事情不對,回到皇宮,登上城樓,一看胡惟庸的家裡確實有甲士藏在夾牆之中。朱元璋這才驚然,正準備想要厚賞雲奇時,底下的人才說他已經被打死了。朱元璋此生最恨的就是有人騙他,有人背叛他,沒過多久就把胡惟庸誅九族了。

03史料的可靠性

雖然這段史料來源於清末時期的史學家之手,但是很顯然參考價值很低,因為這段材料簡直漏洞百出,這裡指出兩點。

第一個漏洞:雲奇。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內使,如何得知胡惟庸的動機。要知道當時朱元璋已經組建了錦衣衛,連這些滲透高手都無法得知胡惟庸謀反,他一個小小的內使來報信,似乎有點說不通。

第二個漏洞:刺殺朱元璋奪權不現實。胡惟庸怎麼也說是一朝宰相,殺朱元璋就可以奪權這種低級理論他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就算是他成功了,朱元璋下面還有兒子朱標,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太子,要調動軍隊收拾胡惟庸簡直太簡單了。就算兒子朱標也被解決了,那麼燕王朱棣這些在外掌兵的藩王們怎麼可能不進京勤王。

所以單憑這兩點就可以斷定,這個史料是不可信的,儘管他出自史學家之手。很有可能只是某個坊間傳聞,被這本書的作者記錄下來而已。

「大明天子坐龍廷,文武功臣命歸陰。」——金庸《碧血劍》

雖然這一記載是虛構的,但是胡惟庸一案卻確有其事,而且罪名同樣是謀反。朱元璋在誅殺大臣方面從不手軟,開國功勳基本上都在他的權力大棒下成了亡魂。

04往期精彩文章

在戴笠之前,他是最受老蔣器重的大特務,但因野心太大被棄用

淮海戰役時,他的功勞不在粟裕之下,還有個女兒成為國務院副總理

他執行任務123次,無一失手,越南曾懸賞15萬元要他的性命

他是強渡大渡河第一勇士,犧牲60多年後,家人才知道他的下落

李敏今年85歲,為何姓氏和父親不同?主席對她說出原因

05參考資料

《憤題和尚詰問》、《碧血劍》、百科資料等

題/胡惟庸稱自家水井中全是酒,誘騙朱元璋伺機篡位,真相究竟是怎樣

文/鯨魚

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

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明朝的胡惟庸是個什麼樣的人?
    胡惟庸是個怎樣的人?他是個政治上的可憐人。可憐在哪?歷史和現實往往都被創造它們的人們蒙著一層一層的紗帳,只有撩開層層紗帳,我們才能看清赤裸在床上的歷史的真相。會伺候人,就是胡惟庸的本事。胡惟庸這類人,延續到今天,仍然活躍在社會各個領域的中上層中。這種人並沒有超人一等的才幹,他們的能力和眼界都只是中等,不過卻很會做人,對他們上位的人有很強的服從、服務和「察言觀色、聽音辨義」的意識,從而容易取得上位的人對他們的信任。這叫有本事,還是沒本事?
  • 劉基去世之謎,兇手是胡惟庸,還是朱元璋?
    其實跟後來的胡惟庸案有關。胡惟庸的結局是被朱元璋除掉了,所犯的案子是謀反罪,在審理胡惟庸的時候,他的同黨為了自保,將胡惟庸設計毒害劉基的和盤託出。部分人相信史書的記載,理由有三個,一是有史書的記載。二是胡惟庸跟劉基不和是事實,並且胡為人心胸更加狹窄一些。
  • 胡惟庸案為明朝第一冤案?通過李善長的死,就知道朱元璋鳥盡弓藏
    為了進一步認識胡惟庸案,筆者在《明史》中尋找線索,因為這是一條比野史收集材料更為可靠的路子。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胡適曾經提倡的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為了更全面、真實地接觸歷史真相,筆者也本著這一原則嘗試解讀胡惟庸案。 不同的丞相,同樣的結局 胡惟庸是明朝的丞相,這一點毋庸置疑。
  • 胡惟庸發跡史揭示官場競爭定律
    從胡惟庸拜相的過程,足見他的第一強項就是整人。如果說朱元璋是個用人整人的雙料大師,那麼胡惟庸無疑是朱大師門下第一神棍。那麼,除了整人,胡惟庸還有什麼特長呢?媚上。胡惟庸在整人上有一套,在媚上也是強項。他忙時幫朱元璋整人,閒暇時,還很會陪朱元璋玩。可謂朱元璋早年當皇帝時期的最佳「三陪」。那麼具體說來,胡惟庸是怎麼「三陪」的呢?
  • 胡惟庸被殺後,藍玉為何不知收斂?三大原因讓他敢同朱元璋掰手腕
    ——《明史·列傳·卷二十》這是《明史》中對大將軍藍玉的評價。胡惟庸貪贓枉法,不僅害死了自己,而且還把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給害死了。胡惟庸案是明初第一大案,牽連了許多人。而十幾年後,藍玉胡惟庸同樣結局,一樣被滅族。那麼在胡惟庸被殺後,藍玉為何還不知收斂呢?藍玉,是明朝猛將常遇春的妻弟,從青年時期,就跟隨常遇春南徵北戰。
  • 趣談胡惟庸悲慘下場的緣由
    洪武十三年,中古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宰相被皇帝給誅九族了,這位宰相就是胡惟庸,同時受老胡牽連被殺者還有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二、 把控權力,朱元璋順勢誅殺胡惟庸在胡惟庸案中,除了老胡外,還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當時的明朝一哥朱元璋。提起朱元璋這個明朝一哥,我們都不難想到幾個關於他的標籤。
  • 重讀歷史:冷眼再看胡惟庸
    其中原因,無所乎兩個:一是胡惟庸在洪武年間名頭太大,專家學者論著太豐富,比如,吳晗先生便寫過一個洋洋灑灑的《胡惟庸黨案考》,容不得你進來摻和;二是有關胡惟庸的史料清楚,結論明確,以重讀歷史的眼光,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好的切入角度。直到最近,我突然想明白了,胡惟庸就是朱元璋親手培育的一根刺,這根刺是用來派政治用場的,弄到最後,幾乎扎到自己了。
  • 明朝那些人:大鬧一場——胡惟庸
    李善長感覺到朱元璋要對他下手了,於是,提出「辭職」(懇請致仕),通過這一招試探一下朱元璋的態度,喜歡歷史的同學都知道,這一招是歷代大臣在官場進退時慣用的一招。但是,這一次李善長玩滑的了,他提出辭職後,朱元璋很愉快的在第一時間答應了說的。在離開官場舞臺的前夜,李善長將還是知縣的胡惟庸推薦給了朱元璋,朱元璋愉快的照單全收。200兩黃金的作用是巨大的。
  • 胡惟庸、李善長為什麼敢造反?
    胡惟庸與李善長是明朝初期重要的政治人物,其中李善長更是朱元璋起兵的得力謀臣,可謂是功勳卓著,為朱元璋從最初的一個起義軍的小頭目成為建立大明帝國的皇帝起到了重要的輔助和智囊作用,可以說是大明的建國元老!而胡惟庸是在朱元璋勢力已經成行的時候,才借著淮西老鄉的身份走上了大明的權利中樞!
  • 胡姓(78)|鳳陽胡氏:中國最後一個丞相胡惟庸,死得冤枉嗎?
    胡惟庸本是一個文人,與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是同鄉,李善長弟弟李存義的兒子李佑,娶了胡惟庸的侄女,兩家算是遠親,關係不錯。至正15年(1355),朱元璋在和州(今安徽和縣),胡惟庸投奔朱元璋,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湖廣僉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職。
  • 1380年明朝官職制度發生變化,背後究竟有何秘密?
    在那一年裡(1380年),朱元璋誅殺丞相胡惟庸,廢除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那麼,這些官職制度變化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楊憲接任御史中丞,便對李善長派系發起了猛烈進攻。朱元璋是如何處理此事的呢?對於兩大派系的爭鬥,他不管不顧,但是,他卻將劉伯溫重新召回用來制衡。此消彼長下,劉伯溫所在的浙東派系漸佔上風,而李善長也玩起了以退為進,他扶持胡惟庸,成為了他的代言人。
  • 永樂大帝朱棣為何成為藩王篡位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錯在哪?
    這個主角當然就是朱棣了,他是一個自帶主角光環的人,非常有能力,文治武功、軍事才能出眾,這一會咱們再講;這個配角就是被他篡位的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的軟弱無能書生氣,導致了朱棣最終能夠一步一步把他篡位的這個白日夢變成了現實。
  • 古人究竟何時開始跪拜禮?朱元璋的一道命令,說明了真相!
    古人究竟何時開始跪拜禮?朱元璋的一道命令,說明了真相!《明實錄》中記載,鑑於「軍民行禮尚循胡俗,飲宴行酒多以跪拜為禮」,於是就「乃命省臣及禮部官定為儀式,申禁之......其餘一切胡禮,悉禁勿用」。   為了規範化,朱元璋對見面禮儀做了一些規定,(1)見皇帝時,非常重要的事情,才需要跪禮,(2)日常上下官員見面,主要使用揖禮。總的來說,朱元璋要求的是揖拜禮。當然,這裡面也有拜禮。
  • 初大案:功臣一句話兩塊免死金牌變成廢鐵,朱元璋:我說了算明
    朱元璋的計劃胡惟庸認為他將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而朱元璋不過如此。歷史和事實證明胡惟庸很幼稚,張士誠、陳友諒、王保保,哪個不比胡惟庸厲害百倍?哪個又在朱元璋面前笑到了最後?能做到左丞相的人智商居然這麼的低,也實在是讓人費解。這種人怎麼配做朱元璋的對手呢?
  • 水井賦52度酒價格
    ,但是水井賦酒大家聽說過多少呢?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水井坊酒的價格以及圖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水井坊白酒水井賦52度濃香型白酒500ml*6瓶一箱的京東官方價格是1109元,一瓶的官方零售價格大概是189元。水井坊水井賦52度怎麼樣呢?
  • 朱元璋稱劉伯溫吾之子房,然張良功成身退,劉伯溫為何不效仿?
    朱元璋的心腹大臣劉伯溫為大家所熟知,其實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劉伯溫在元朝年間考中進士,被元朝封官八品縣丞,因見不得元朝腐敗昏庸、官商勾結,劉伯溫憤而辭官。直到1370年劉伯溫被朱元璋看中,成為謀士。
  • 朱元璋為人苛刻,就連最為信任的宋濂,也有過兩次被貶的經歷
    大約是洪武六年(1373年),也就是劉基遭胡惟庸的陷害,從家鄉回到南京閒居一年多之後,朱元璋加緊了對大臣的控制。有一天早朝時,他讓宋濂出列,當著眾位大臣的面,他問宋濂昨夜做什麼宋濂回答說在家請朋友吃飯。朱元璋又問請的何人?吃些什麼菜?喝的什麼酒?什麼時間散席?宋濂一一回答。一番盤問之後,朱元璋笑道:「宋濂說的都是真話,卿不欺朕。」
  • 外國使臣來朝賀,大明竟然怠慢,胡惟庸這下子活到頭了
    所以也深得朱元璋的賞識,但是胡惟庸在掌握宰相職權後,卻也步入了自己恩師的後塵,而這一搞就把自己的美好生涯毀了,還被朱元璋誅滅九族。 朱元璋去黃山避暑後歸朝,回來的第一件事就聽說劉伯溫慘死,朱元璋含淚命令二虎的錦衣衛開始搜集大臣們的有關犯罪的證據,沒有過多久,朱元璋就掌握了包括胡惟庸,藍玉等人在內的所有罪證,而朱元璋只是缺少一個機會去向胡惟庸挑明,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竟然會因為一個小國使臣的朝賀而被點爆。
  • 民間相傳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宰相胡惟庸是被蚊子咬死,是真的嗎?
    就在朱元璋快要走到胡府時,一向嗅覺敏銳的他,發現胡惟庸的家裡,竟然有許多旌旗外露!這太平日子不打仗,哪裡來的旌旗?很快,朱元璋就意識到,這個濃眉大眼的胡惟庸,怕是要造反吧!想到這裡,朱元璋大怒,當即命令禁軍將胡惟庸拿下。
  • 胡惟庸和劉伯溫什麼仇什麼怨?劉伯溫已經歸隱,為何還要害死他?
    洪武八年(1375)三月,劉伯溫因感染風寒在家中病逝,享年六十五歲,而實際上,真正導致他去世的很可能是胡惟庸探病時讓御醫開的藥。那麼,當時劉伯溫明明已經辭官歸隱,為何胡惟庸卻還是要執意將其害死呢?首先,我們可以看到《明史》當中對此事的記載,書中寫道:"御史中丞劉基亦嘗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挾醫視,遂以毒中之。基死,益無所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