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最愛吃的日本菜是啥 不是「三文魚刺身」?

2020-12-23 紅星新聞

美食節對城市而言並不陌生,而真正將其作為城市標籤的反而數量稀少。美食不僅是飽腹的物質追求,更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生活美學。

就在下周(5月15日至22日),西部城市成都將迎來「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從名字來看,川菜不是這場美食節的唯一,亞洲甚至世界美食都將匯聚在這座「美食之都」。

當然,美食之都的市民更懂得如何品嘗美味,今天(9日),美團點評披露了一組亞洲美食在成都的數據,其中顯示:從2014年末至2018年末,成都的亞洲餐廳數量增長了8.3倍,亞洲餐廳的日均訪問年度次數增長率位列第四。

無論高速增長的門店數量,還是訪問熱度的增長,背後都是成都人民對於多元化亞洲美食探索的需求。

日本餐館數量穩佔鰲頭,小眾品類廣受關注

瀋陽喜歡韓國菜,成都、重慶更偏好日本菜。在成都,日本菜的門店數量佔整體亞洲菜(不含中餐)的56%。

從瀏覽量來看,日本菜、泰國菜、韓國菜名列前三甲。但從瀏覽量的增長來看,越南菜、新加坡菜、馬來西亞菜則名列前茅。此外,印度菜、中東菜、土耳其菜等小眾亞洲菜系也廣受關注。

↑土耳其菜系 圖據@cYxandsoon

具體到菜品,口味獨特的成都人,也與全國整體的偏好有所不同。

以日本菜為例,全國人民最愛的是三文魚刺身,成都人民則最愛海膽。

↑廚師正在製作海膽

韓國菜來看,全國人民最愛五花肉,成都人民則最愛鍋蓋烤肉。

↑烤五花肉 圖據@成都同城會

熱愛火鍋的成都人,連泰式火鍋也「不放過」

美團點評的數據顯示,2018年,火鍋是全國範圍內餐飲線上消費最火的品類,消費佔比達20.3%,而在以熱愛火鍋聞名的成都,火鍋消費更是佔有絕對領先的地位,在線消費訂單量佔比達40.9%。

「流水的網紅餐廳,鐵打的火鍋串串」,無論外來菜系怎麼衝擊,成都人對火鍋的執著程度依然不減。

不過,熱愛美食的成都人,對火鍋的鐘情可不局限於本土火鍋。美團點評的亞洲美食消費數據顯示,在眾多的亞洲美食中,泰式火鍋的關注度僅次於日本料理和韓國料理這兩個超級大品類,位列第三。

↑泰式火鍋 圖據@小虎的本命年

黑珍珠」「必吃榜」成亞洲美食拔草清單

大德會席(遠洋太古裡店)、集漁·泰式海鮮火鍋(科華店)、樸田泰式海鮮火鍋(絲竹路店)、Tokyo Beef Dining(伊勢丹店)、吉盞、來了壽司(雙楠2店)、泰色天香等曾上榜美團點評「黑珍珠餐廳指南」和「大眾點評必吃榜」的亞洲餐廳,成為消費者的亞洲美食拔草清單。

事實上,中國傳統美食也在與各國的文化交流中得到進化發展。以最能代表川菜的麻婆豆腐為例,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美食。

↑麻婆豆腐

一道麻婆豆腐,其食材就包括了原產中國的豆腐和花椒,以及分別從中南美及中亞傳入中國的辣椒和蠶豆,在對外交流中又成為了日本流行的料理。

中國美食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世界各地的食材與技法,形成了現代中餐,並在對外交流中成為了中國文化的象徵。

越南料理老闆:成都餐飲市場還在擴大

幾年前,諶曉波還是海南一家輕食店的老闆,但成都的餐飲市場更吸引他。2017年,諶曉波在成都創立禧越·越南料理,穿梭在火鍋、串串這樣的本地美食間,這家越南餐廳的生意卻越做越好。

↑禧越·越南料理

這並沒有令諶曉波感到意外。實際上,這位新晉的越南餐廳老闆本就是成都人,他的觀點是,成都人自帶「美食基因」,這種基因並非狹義,而是成都人的口味具有多元性,能夠包容更多品類的食物。牛排、意面等西餐,以及壽司、刺身等日料是最佳的證明。

蓬勃的市場也倒逼企業競爭。諶曉波透露,菜品研發團隊每年還去本地尋找更地道的美食。該店研發總監表示,去年該店曾在一家越南小店尋覓到一款美食,此後花了5000餘元人民幣向店主購買了這份菜品的「秘方」。

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

編輯 陳怡西

部分圖據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美國人愛吃生牛肉,日本人愛吃刺身,中國:你們已經輸了!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代名詞,這個代名詞可能不是一些外號,也可能是一些美食,舉幾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很多人一提到刺身,立馬就會想起日本是一個專注於吃刺身的國家,一提到生牛肉,就能夠想到美國有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生的牛肉,那麼你知道我們國家的人愛吃些啥嗎?
  • 美國人愛吃生牛肉,日本人愛吃刺身,當老外看完中國:是在下輸了
    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諸如說到日本,就會想到當地的壽司或是刺身;說到美國,就會想到當地的生牛肉。這些美食都是各國人民最愛吃的,但是說到這裡,身為中國人的你,知道中國人最愛吃的美食是什麼嗎?說到美國,他們吃牛排的歷史已經有了幾百年了,即便很多人沒有去過美國,對於西餐的操作還是了如指掌的。這是因為目前我國的很多城市,都開設有西餐廳,一般當我們去到西餐廳消費,總有服務員過來問客人要幾分熟的牛排。
  • 為什麼日本人不吃三文魚刺身,我們還在吃?
    「少吃日本料理的三文魚。」頂級美食家—蔡瀾曾在書著《蔡瀾談日本日本料理》中告誡道。「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因為他們老早知道它的蟲極多,只能用鹽醃製過後燒熟來吃。」「原來日本人自己不吃三文魚!」三文魚刺身,作為國人最熟知和喜愛的日料,竟然不能安全食用?
  • 日本人不吃三文魚刺身?三文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近日,記者隨挪威海產局前往挪威卑爾根,實地深入當地的三文魚養殖場、加工基地,了解三文魚從魚寶寶到捕撈加工的過程,同時採訪了當地的海產行家及專家,為讀者直擊真相。 疑問: 日本人不吃三文魚刺身? 正解:太平洋三文魚不做刺身 挪威三文魚可做刺身 一條「看了蔡瀾專欄,不敢吃三文魚刺身了」的微博,被反覆轉發2萬多次。
  • 生吃各種海鮮的日本人為什麼不吃三文魚刺身?
    說起海鮮刺身,第一個映入腦海的可能就是日本。日本是臨海的島國,日本人喜歡生吃各類海鮮也是出了名的,可是他們卻鮮少吃三文魚刺身,這是為什麼呢?有些人就會發問了,深海魚不是很少有寄生蟲嗎?根據生活海域,三文魚可分為兩大類:太平洋三文魚和大西洋三文魚。太平洋三文魚主要生活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和日本的北海道,大部分是野生並在河海之間回溯的魚,因此一般認為太平洋三文魚是淡水河的魚,含菌與蟲較多。而挪威和智利的北大西洋三文魚不會經歷「回溯河裡」的過程,一般在深海養殖,因此比較適合做魚生。
  •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日本刺身被拼為sashimi(刺身),這個詞是從1392-1573年間產生的,也就是日本室町時代。根據資料顯示,這個詞的來源有許多種說法:一種解釋是「刺身」是tachimi的轉音,而tachi是日本的刀的稱呼。(《言元梯》)所以刀工一直是刺身最關鍵的一部分。擺盤 一器一種
  • 三文魚刺身,獨特的吃法,不一樣的美味,給力
    三文魚刺身,獨特的吃法不一樣的美味給力。刺身在日本可以說是十分流行,而且在日本刺身太像是一種民族文化一樣,當然隨著時間推移還有就是科技的進步不少的國家也是傳入了日本刺身這樣的吃法。很多人對於刺身也是特別的喜歡畢竟在平時的生活之中刺身可以說得上是十分的受歡迎。
  • 是日本的三文魚刺身、韓國的活章魚還是中國...
    作為一個海洋資源豐富的國家,中日韓三國的海鮮都是相當豐富的,所以吃海鮮對於這三個國家的人來說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那麼對於海鮮的吃法,我敢說中國的烹飪方式是最全也是最精緻的,畢竟其他兩國的很多東西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不僅是文化,飲食也是一樣。不過今天要來講的是海鮮的最原始吃法,那就是生吃。
  • 刺身界的扛把子,三文魚或成背鍋俠?那麼其他海鮮刺身還能吃嗎?
    不知是否新冠肺炎跟海鮮市場有緣,此次的主角「三文魚」差點成背鍋俠,到目前為止也無直接證明三文魚是此次病毒的傳染源,那麼三文魚就至此得以「翻身」嗎?因「三文魚案板事件」多地已經緊急下架,其他海鮮刺身我們還能放心吃嗎?
  • 日本料理有哪些必點的菜?三文魚刺身不宜多吃,它才是隱藏的美味
    三文魚刺身 日本料理可能是現在女生最喜歡吃的一種菜系了,因為它們的外形都比較精緻,而且分量也不多,不僅適合女生用來拍照發朋友圈,也符合她們想要吃少一點減肥的想法,
  • 日本盛產三文魚,為何料理店卻大多是挪威三文魚?
    日本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4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島組成,四面環海,水域乾淨,受汙染程度比較低,漁業資源極為發達,捕撈船隊規模也很大,捕魚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按理說日本的海鮮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但實際上日本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海鮮進口國,這和日本人愛吃魚和對食材品質的挑剔有很大關係
  • 原來刺身真的是「刺」在「身」上,帶你了解三文魚的前世今生
    三文魚隨著北京疫情的反覆和新發地一道上了熱搜,使三文魚這個不太親民的食材也走進大眾視野,今天就和你說說三文魚以及刺身的前世今生。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刺身。刺身原本是日本北海道漁民打撈到新鮮海產品,到市場上賣,為了證明自己的魚新鮮,便分割好,做出魚生給大家品嘗。
  • 日本最有名的刺身料理,用的都是哪些魚,很多人吃過卻不知魚名!
    用三文魚做出來的魚湯,鮮美可口,喝起來很過癮。而三文魚的魚皮炸出來,香脆美味,蘸上一點辣椒粉,吃起來很爽口。而三文魚的生魚片,蘸上點調味料,再蘸上一點芥末,那口感簡直太美味了。在我國,一般沿海地區都喜歡吃生魚片,對於內地的人來說,吃著就很不習慣。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沿海國家,他們的土地面積很少,一般都靠海捕魚生活。
  • 海鮮三文魚最美味的吃法,居然不是刺身!
    一般提到三文魚,很多人都會想到肥美的刺身,但是有些朋友不吃生食,還有一些朋友,覺得總吃刺身有點膩了,想嘗試一下新的三文魚吃法,小編搜羅了幾種三文魚的創意吃法,先說一下在家也可以做的方法,不會做飯的朋友也可以過來看看,非常簡單,趕走大懶蟲,跟我們一起學起來!
  • 日本人愛吃河豚,韓國人愛泡菜,中國人愛吃啥?看看外國人的評價
    世界太大了,有很多的地方都是不同的,就連生活飲食也是五花八門,可以說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隨著全世界各國大門的打開,我們見識到了各國飲食文化的差異和各自特色,日本人愛吃河豚,韓國人愛泡菜,中國人愛吃啥?我們來看看外國人的評價。
  • 三文魚刺身在中國流行,進口三文魚和魚生,有什麼區別
    90年代,謝幕已久的「魚生」在廣東順德被重新發掘了起來,就是有名的「順德魚生」,順德人的做法與吃法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順德菜的特色。順德吃魚生是以淡水魚為主,主要有鯇魚,鯇魚又分為塘皖、庫鯇、溪鯇,還有鯽魚、鱸魚和海鱸、河蝦等,一些少骨或者骨絲幼細的水產品。
  • 「萬物皆可刺身」的日本,連它都沒放過,就問有啥是不敢生吃的?
    「萬物皆可刺身」的日本,連它都沒放過,就問還有啥是不敢生吃的?每次到了月底公司聚餐,總是覺得心裡慌慌地,因為是真的害怕最終又將聚餐地點定在日料店。每次去日料店,看到某些刺身「上癮者」點的那一大桌子生肉我就犯噁心。
  • 日本人不吃三文魚和小龍蝦,這是真的嗎?
    以前食神蔡瀾在他書裡《蔡瀾談日本》中的一篇文章《三文魚》裡說道:「到日本,你會發現傳統的日本壽司鋪裡,根本沒有三文魚刺身賣,覺得它有一種怪味。」這個源於蔡瀾老先生的「日本人不吃三文魚論」真的符合事實嗎?
  • 這樣去吃三文魚刺身,根本不怕寄生蟲,放心吃
    虹鱒魚 三文魚到底是啥魚?經典的三文魚只有大西洋鮭魚這一種,因此我們常說的三文魚其實就是大西洋鮭魚。而市場裡卻很混亂,很多魚都被稱為三文魚或是給三文魚加上各種前綴,他們的外觀,肉的口感都千差萬別,甚至還出現了淡水三文魚,也就是我們說的虹鱒魚。市場上帶著其他前綴的三文魚,與大西洋鮭是同科但不是同屬,在中文裡,大西洋鮭以外三文魚有著一個更通俗的名字——大馬哈魚。大陸市場的所謂的紅三文魚其實就是紅大馬哈魚,太平洋鮭魚看見了市場,因此也起名叫三文魚,市場上的三文魚也就變得魚目混珠了。
  • 一文讀懂三文魚:你吃的真是三文魚刺身?
    相信不少喜愛日料的小夥伴最愛的就是那口感肥美醇厚的三文魚刺身了。厚厚一片刺身包裹著醬油和芥末,那入口即化的口感相信很多人都無法拒絕(小西學姐已經流口水了……)。然而,自今年5月份一則「中國市場上1/3的三文魚產自青藏高原」的新聞引發公眾熱議後,時隔不久,一份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同13家企業共同編制並發布的「將虹鱒魚歸為三文魚」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又將三文魚推到了風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