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就該教育孩子了,低層次父母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已經掌握上策

2020-08-29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著名的德國哲學家、作家康德曾說:「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一個人。人是教育的產物。」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教育並非易事,「養不教,父之過」,孩子教育不好,父母有很大的責任。如今,教育問題是許多父母面臨的第一挑戰,從何時開始教育最合適更是廣受關注的難題。

「三歲看大」,專家指出:3歲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關鍵時期

1)3歲的寶寶大腦發育初步完全

0到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別看這個時期的孩子還小,在這三年內他們學習能力極強。3歲時孩子大腦發育初步完全,且善於模仿,這時父母的引導就顯得極為重要。

想讓孩子不被落在起跑線上,父母的及時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寶寶的成長「速度」也會更快。

2)3歲的孩子性格初見端倪

我們常說的「三歲看大」看的就是孩子的性格。

早在1980年,英國倫敦一家精神病研究所對當地1000名3歲幼童進行研究,根據不同性格類型把他們粗略地分成了五組。23年後研究所再次組織他們面談,果然與他們3歲時的性格類型基本相同。

這也就是說,3歲孩子的性格由發育的趨勢是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的。教育的精髓在於「因材施教」,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明確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許多父母沒有錯過對孩子的教育,卻用錯了教育孩子的方法

現實情況是:教育孩子許多父母都做到了,但用對教育方法的父母不多。法國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世界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和刻意感動。動不動就發脾氣、一言不合就打孩子的父母使用的是下策,試著和孩子講道理、刻意感動和嘮嘮叨叨是中策,這些是許多家長用爛的方法。

1)教育的下策是打罵

前幾年「虎媽虎爸」式教育引發爭議:做錯事就體罰,孩子一犯錯就挨打。電視劇《虎媽貓爸》中趙薇飾演的「虎媽」雖不至於一言不合就打人,但總習慣於對孩子發脾氣。

在眾多的「虎媽虎爸」眼中,孩子不能哭、孩子就得罵、不打不成才,這樣的「棍棒」教育讓親子之間關係產生隔閡,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實屬下策,真正明智的父母絕不會這麼幹。

2)教育的中策是講道理

許多父母最擅長的就是長篇大論講道理,殊不知孩子左耳剛進右耳就出,久而久之,不僅沒有任何效果,孩子還必然產生厭煩情緒,不是長久之策。真正高明的父母採取的是上策——給孩子立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孩子受到的教育更優秀

給孩子立規矩也不是一拍腦門就完成的事,父母要斟酌後巧立規矩。真正實用的規矩有這幾個特點,你做到了嗎?

1)切合實際

3歲的孩子再聰明也不能按照成人的方式思考,有效的規矩就建立在「實際」之上,不切實際的規矩等於零。對於3歲孩子來說,規矩越容易理解越實用,比如,給孩子立「學會收拾東西」類似的模糊規矩不如「玩過的玩具放回原處」這樣明確的指令實用。

2)因材施教

如果孩子是內斂型,你卻立了「見到爸爸媽媽的熟人必須打招呼」的規矩,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了心理壓力。對於內向敏感的孩子應該循循善誘,不能強迫他們做一些事

根據孩子的言行舉止初步判斷孩子的性格類型,再根據性格為孩子立規矩,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獎懲分明

沒有動力何談進步?3歲的孩子不會要求太多,一塊糖、一個玩具、一條小裙子都能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收穫。為了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有後果,必須獎懲分明,

但是父母需要注意,小孩子自控能力尚未成熟,犯錯也難免,即使要批評孩子也應該給他們留面子,不要當眾訓斥孩子。除此之外,注意懲罰力度,在生氣也不能體罰孩子。

良好的教育來源於生活,如果父母學會把對孩子的教育滲透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孩子就能在耳濡目染中越變越好。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可是不給孩子講道理,孩子犯錯的時候又該怎麼辦?總不能打孩子吧?相信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很多家長都困惑過。知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表示:孩子六歲以前,家長可以給孩子講道理,但6歲以後,家長的道理只會加劇孩子的不耐煩,起不到半點的引導作用。
  • 低層次父母總喜歡給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大多用3種辦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好孩子更是一件難事。從教育的理念與方式之中就能夠看出父母的層次,低層次的父母總是會採用落後,脫節的教育方式,高層次的父母會採用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比如最真誠的陪伴、親子共讀等等。教育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 低層次父母就知道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從不和這三種孩子講道理
    現代社會,提倡教育孩子時不打不罵,於是很多父母推崇和孩子講道理。有些低層次的父母,就知道不停地和孩子講道理,不注意場合和方式,效果往往並不理想。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當孩子到了12歲以後,父母的嘮叨就變成了」。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只會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是做3件事
    為了照顧小朋友的心理健康,父母總是壓抑著心中的"怒火",克制著讓自己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完全體會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隨你講道理,不聽就是了。到最後,不僅孩子出現的問題沒有解決,父母的心情也會更差,怒火持續積壓,等到爆發那天就晚了。
  • 孩子犯錯後,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只有低層次父母會給孩子講道理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教育孩子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因為孩子小,不懂道理,所以會調皮搗蛋,也正是因為孩子小,說不得也打不得,容易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心理創傷,但是真正教育孩子幼小的方法不是講道理,而是這樣做。低層次父母在孩子犯錯後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 「低層次父母「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都會這樣做
    每次強強爸爸教育他的時候,他都非常不耐煩,在孩子的心裡,根本不想聽父母的念叨,父母的這些行為也是低層次的,高級的家長教育孩子已經不用這樣的方法了。低層次家長教育孩子常用的方法一、和三歲以前的孩子講道理是沒有作用的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父母說的話,孩子也不能完全聽懂。
  • 李玫瑾:總給娃講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都用3個辦法
    父母在育兒的道路上,是不是也踩了很多的坑,教育孩子總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的,父母大多數都是比較愛嘮叨的,在教育還是的問題上,也是喜歡不厭其煩地嘮嘮叨叨的講道理,最後發現是無用功。父母總會對孩子說,你要把我的話當作耳旁風,或者是,你有沒有聽到我說的話,父母總是會有一種感覺,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 李玫瑾:「低層次」家長才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有高招
    有些脾氣暴躁的家長會直接進行「棍棒教育」,認為只有打才能讓孩子聽話,還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選擇跟他們不斷的講道理,但是這樣真的有效果嗎? 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家長們跟孩子講道理,他們是完全聽不進去的,反而會令父母覺得,自己在這費心講話孩子卻越來越能鬧。 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都有妙招!
  • 低層次父母就喜歡不停地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則用3種辦法
    高爾基曾說:"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可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因此孩子長大成不成功能不能優秀與父母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關係。可是生活中總有一些父母不能使用正確的方式,而是像唐僧念經一樣,不停的和孩子講道理,其實這樣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甚至讓孩子們厭煩。
  • 孩子犯錯後,低層次父母會不停給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她的意思是說,在6歲之前,是孩子三觀建立的關鍵階段,父母通過給孩子講道理,幫他們養成正確的行為準則。而6歲之後,孩子有了更大的自主意識,就不會再將父母的話語當成「聖旨」。所以說,一定不要不斷和孩子講道理,而是要注意時機和具體方式。
  • 低層次父母喜歡不停地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常用3種辦法
    小妹家的孩子多多這周末來到我們家之後,一直不願意回到自己的家,理由就是他在家裡面。總是能夠聽到爸爸媽媽對他的念叨,不停的給他講所謂的大道理,這讓他十分的頭疼。多多表示,很有可能是父母都是老師的問題,他的爸媽總是回家之後還是忍不住將在學校給學生講道理的那一番教育方式帶回到家裡面對他來講,這讓他煩不勝煩。
  • 「低層次」的父母,喜歡跟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的父母會這樣做
    可是壯壯媽卻不知道,正是她這樣包攬式的養育方法以及喋喋不休地講道理方式,讓壯壯有了更嚴重的逆反心理。一開始的時候壯壯也給媽媽說過,不要管得自己太寬,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壯壯媽就是不聽,反覆的和孩子講道理,以母親的身份份壓迫著壯壯。
  • 「低層次」父母只會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會做這三件事
    由於要照顧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要克制住自己不能用暴力對待孩子,要把心頭的火壓抑著跟小孩講道理,但是,孩子不在乎大人是否生氣。最終,孩子的問題沒有改變,父母們還是高興不起來。雖然當今社會高度重視家長和孩子講道理,但事實上,無條件推崇講理其實是一種糟糕的教育方式
  • 孩子叛逆不聽話?低層次父母打罵講道理,看看長沙高層次父母做法
    對父母來說,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很大的一個難題,畢竟孩子教育不好,影響的是他們的一生。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孩子叛逆或者鬧脾氣時,一些父母會選擇打罵或者給孩子講大道理,結果道理講了一大堆,現孩子依舊老樣子,一點變化都沒有。那麼,對於叛逆不聽話或者鬧脾氣的孩子,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低層次父母才會不停講道理,高層次父母教育孩子,用的技巧更有效
    之前在聽學校的講座的時候,一位教授給大家分享了她教育低齡學生的辦法,她說:「曾經有位家長和我訴苦道,她家的孩子非常地不聽話,怎麼說都沒用,即使我天天和他講各種的道理,他反而越來越能鬧。於是我就想告訴大家:和小孩子們講道理是最沒有用的一件事情。
  • 孩子叛逆不聽話?低層次父母喜歡打罵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這樣做
    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孩子叛逆或者鬧脾氣時,一些父母會選擇打罵或者給孩子講大道理,結果道理講了一大堆,現孩子依舊老樣子,一點變化都沒有。那麼,對於叛逆不聽話或者鬧脾氣的孩子,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專家:低層次家長「拼命」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則用這種辦法
    為了能夠教育好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是對是錯,於是很多家長平時都喜歡「拼命」的給孩子講道理。但是給孩子講道理真的有效嗎?其實有不少家長都有可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不按家長的要求去做,於是家長拼命的想要給孩子講道理,希望孩子能夠聽懂道理,聽大人的話。但是有許多小孩卻並不願意聽家長講道理,家長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越講道理越起到反作用,就此矛盾越來越大。
  • 父母「層次」分高低:低層次父母只會講道理,高層次會做這3件事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張女士最近很煩惱,因為孩子終於到了叛逆期,不管自己說什麼都不願聽,因為不願意自己成為"殘害"孩子心理的罪魁禍首,因為張女士按捺著怒火跟孩子講道理,然而講完以後孩子仍舊不願意和自己溝通,也不願意停止自己的胡鬧。
  • 低層次父母喜歡跟娃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這樣做,難怪孩子優秀
    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句話,養孩子連一隻母雞都會,但是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學問。就如高爾基所說,怎麼教育孩子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命運,對於世界各個國家的教育孩子來說,中國的父母雖然不敢說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但是卻是最用心最勤奮的。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愛嘮叨孩子,「高層次」父母自有招數
    愛嘮叨的父母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但是有沒有反思過,是自己愛嘮叨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呢?」父母才愛嘮叨孩子,「高層次」父母都自有招數父母滔滔不絕地嘮叨,甚至有時候愛講大道理,這些對於大腦發育不健全的孩子來講,仿佛在聽「天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