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衣論戰
經過五次戰役,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儘管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當時所有的現代化武器,卻並沒有在朝鮮戰場上佔到什麼便宜,為了給自己掙回一點體面,美軍竟然喪心病狂地動用了細菌戰,向志願軍陣地和後方,包括中國東北部分地區投放細菌炸彈。
細菌彈帶菌體種類達13種之多,其中蒼蠅最多,也有蚊子,蜈蚣,跳蚤等等。細菌戰的危害是巨大的,不斷有人感染細菌而倒下,包括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和無辜的朝鮮平民。楊成武兵團的軍長李湘就因感染細菌,患了腦膜炎,搶救無效而不幸犧牲。
除此以外,據志願軍老兵回憶,美軍還使用了玩具炸彈、罐頭炸彈和鋼筆炸彈。
針對細菌炸彈,媒體多有提及,但對後面的三種炸彈,筆者從未見過紙媒和網絡進行相關報導。
那麼,我是如何得到上述信息的呢?說來話長,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上小學,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經常會邀請老戰士來學校給同學們講戰鬥故事。
我們生產大隊有三名志願軍老兵。
一位是我的本家七爺爺,在朝鮮給師長做通訊員,也有人說他是師長的勤務員,專職養馬。他為人熱情,正直敢言,但奇怪的是,一問起他在部隊的事,就絕口不提,從不透露在部隊任何職務,從事什麼工作。
有一次,我跟他打趣說:「七爺爺,你不簡單,你是我們生產隊(小隊)唯一出過國的人呢!」他也只是憨厚地笑笑,不予回應。我後來分析,他在部隊可能從事的是保密工作,做通訊員的可能性最大。
另一位是我小學陳姓同學的父親,有一次陳同學悄悄帶了一本紅色封皮的筆記本到學校,有些自豪地說:「我爸爸上過朝鮮戰場呢!」。
筆記本的扉頁是一名威嚴的帶大蓋帽的軍官照片,陳同學介紹說,這就是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
陳同學的父親是一名志願軍司機,會給我們講,怎樣躲避美軍飛機。他說遇到飛機,最好找掩體,停車躲避;找不到掩體,就猛踩油門,和飛機比速度,等飛機追上來了,立馬急踩剎車,這樣飛機速度減不下來,一下子就竄到前面去了,掃射和轟炸的準確性就會大大降低。
有同學提問,你們平時行車要是壓到朝鮮老鄉雞鴨怎麼辦,陳司機說,只賠鴨,不賠雞,因為雞子會飛,方向不定,司機沒法避讓,鴨子行走緩慢,司機能夠避讓。
還有一位老兵,名字叫民萬成(音),高個子,大眼睛,白皮膚,板寸髮型,顯得特別精神。在給我們講在朝鮮的戰鬥歲月時,特別充滿激情,事無巨細,娓娓道來。
他首先講軍紀,講軍民魚水情。入朝參戰,軍紀先行,按照毛主席電報說的,要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朝鮮老鄉,對志願軍是真心的好。當時朝鮮天寒地凍,滴水成冰,朝鮮老鄉會儘可能安排志願軍和他們同炕而眠,男女會同蓋一床被子。
當時有大點的同學發問:「男女同床,會不會有戰士手腳不規矩?」老兵立時就瞪圓了眼睛,「誰敢,立馬拉出去槍斃!」
隨後,他又會緩和下語氣道:「那時我們都很單純,大夥都是不顧生死,為保家衛國而去的。視朝鮮人民如同兄弟姐妹,不會去想別的。」
其次,他會講戰友們的勇敢和巨大的犧牲。
最後,他特別提到美軍的兇狂和卑劣,無所不用其極,不僅使用了常規炮彈、航空炸彈、凝固汽油彈、定時炸彈,還使用了細菌彈、玩具炸彈、罐頭炸彈和鋼筆炸彈。
細菌彈是什麼,前文我們已經講過。玩具炸彈就是投放一些能自己跳動的青蛙、蝴蝶等玩具,傷害朝鮮兒童和志願軍小戰士;罐頭炸彈就是針對志願軍糧食供應不足,把炸彈製成罐頭形狀,一開即炸;鋼筆炸彈,也是一拔當胸即炸,據說一名志願軍營長,曾因此中彈身亡。
三位老兵中,民萬成是最幸福的,在朝鮮戰場上不僅收穫了榮譽,也收穫了愛情,回國時帶著軍醫院漂亮的護士長,夫妻雙雙把家還,紮根農村幹革命,生兒育女,在江蘇的綠水青山中相伴終老。
(原創作品,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