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韓戰中的三大法寶:自負、原子彈和不會爆炸的炸彈

2020-12-09 環球萬花筒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顯身手,不過,在二戰結束後一躍成為與蘇聯並列的頭號軍事強國後,美國對自己的軍事實力越來越高高在上、狂妄自大,而美國這種自負的心理在韓戰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自負」了美國插手韓戰、攻擊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法寶之一。

有意思的是,不論是麥克阿瑟還是李奇微,他們身上的自負思想都非常強烈。在朝鮮人民軍僅用3天時間就佔領漢城後,麥克阿瑟表示只要兩個陸軍師就可以打敗人民軍,他甚至狂稱,只要美國陸軍出現在朝鮮半島的地面上,人民軍就會聞風而逃。

杜魯門和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晤討論美軍是否應該越過三八線時,麥克阿瑟表示,中國共產黨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只是在虛張聲勢,裝備差的解放軍在與蔣介石政府作戰多年後再與美軍作戰是在自找滅亡。

麥克阿瑟還大言不慚地對杜魯門說,「中國人是亞洲人的思維,他們是懦弱的。只要他們敢過鴨綠江,我就會讓他們遭到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屠殺!」

無獨有偶,麥克阿瑟的繼任者李奇微雖然看不慣他的前任的狂妄,而且他的確也是那種謹慎的人,但美國人的那種自負在李奇微的身上同樣存在。不過,李奇微在與志願軍的幾次戰役中真正領教了志願軍的厲害後,不得不與朝中方面進行停戰談判。

但是,李奇微是那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人,即使在談判期間,他都想憑藉軍事上的優勢企圖挽回敗局和顏面,儼然一個「談判時想打,打了又想談判」的人。當然了,李奇微在談判期間的夏季攻勢沒有得逞,而其針對志願軍後勤保障問題而發動的名曰「絞殺戰」的冬季攻勢也沒有收到效果。

美國人因為「自負」而在戰場上吃了大虧,不過,美國人在韓戰中還有原子彈這個第二大法寶。麥克阿瑟也好,杜魯門也罷,一到戰事極為不利的時候就叫囂要使用原子彈。但是美國人最終並沒有使用這種毀滅性的武器,畢竟這樣做會遭到全世界人民以及美國人民的強烈譴責,何況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也在1949年擁有了核武器,美國的那些歐洲盟友豈能同意美國輕易使用核武器呢!

除了「自負」和原子彈,美國在韓戰中還有一大法寶,美國人美其名曰「不會爆炸的炸彈」。直截了當地說吧,美國人在韓戰中對志願軍和人民軍發動了「細菌戰」!他們把「細菌彈」稱為「不會爆炸的炸彈」。美國作為堂堂軍事強國怎麼會使用細菌彈呢?

1951年7月10日,在志願軍的5次戰役中失利的美軍開始與中朝方進行談判,但自負的美國人一邊談判一邊對志願軍和人民軍發起了夏季攻勢和冬季攻勢,不過,李奇微在10月22日承認他的夏秋攻勢徹底失敗,從而不得不再次回到談判桌上。而在談判的時候,彭德懷決定發動一些小規模的局部反攻,以逼迫美軍認真談判並端正談判態度,美軍當然遭受巨大打擊。

黔驢技窮的美國人不甘心失敗,竟然違背人類良知和戰爭法則,居然偷偷摸摸地對志願軍和人民軍發動了細菌戰。

1952年1月20日,美國空軍在朝鮮北部的伊州投放了帶有鼠疫和霍亂等十多種細菌的蒼蠅、跳蚤、螞蟻、蜘蛛等小蟲子,這些用紙包和紙筒裝著的小蟲子迅速出現在志願軍的一些前沿陣地和朝鮮民眾的居住地。當然了,美軍還用大炮向志願軍和人民軍陣地發射了這種細菌彈。

3月份,志願軍突然出現13名患鼠疫的戰士,另外還有44人患腦膜炎,43人患了其他一些急性病。其中,有36人死亡。中國和朝鮮立即組織醫學科學部門調查原因,結果發現是美軍幹出的滅絕人性的壞事。

美國政府和美軍當然矢口否認,但包括一些富有正義感的美國人在內的許多國際人士都紛紛提供證據譴責美軍的無恥行為。

美國的《生活》雜誌首先揭露美軍已經研發了16種細菌武器,美聯社一位記者在5月18日報導說,美軍是在朝鮮巨濟島編號為「1091」的細菌戰登陸艇上拿戰俘營的戰俘進行細菌實驗的。

兩位匿名的美軍官員表示,負責提供細菌實驗設備和對戰俘進行細菌試驗的是石井四郎和若松次郎、北野正藏。這三人都是侵華戰爭中在中國發動細菌戰的戰犯,石井四郎還是「731部隊」的創始人。

居裡夫人的女兒約裡奧·居裡在3月份宣布,在1月28日至2月17日間,美國空軍在朝鮮前線和後方散步了鼠疫、霍亂、傷寒等細菌,並呼籲和要求禁止細菌武器。各國科學家也組織調查團到朝鮮實地考察並發布了美軍使用細菌彈的調查報告。

美軍一名叫馬漢·勃朗的美3師士兵發表證詞說,「我證明美軍使用細菌炮彈射擊共軍。」當然了,被志願軍和人民軍俘虜的約翰·奎恩等25名美軍飛行員也承認了他們投下的是細菌彈。

美國政府和美軍自然不會承認他們的骯髒齷齪行為,但迫於國際壓力,他們悄悄地停止了細菌戰。當然了,中國和朝鮮最終也徹底粉粹了美軍的細菌戰。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韓戰中,美國已經把原子彈運到日本,為什麼最終沒敢投放?
    導語:韓戰中,美國已經把原子彈運到日本,為什麼最終沒敢投放?美國在二戰結束以後變成了一個各方面都十分強大的國家,為了能夠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損害。美軍經常會發動戰爭,比如發生在1955年的越南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美國打了20年的時間,經濟損失很嚴重,後來見到國內民眾反戰情緒高漲,所以只好撤軍回國,最後越南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其實,在越南戰爭之前,還發生了韓戰。在1950年的10月份,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當時的原因是由於朝鮮半島處在分裂的時期,南北方都出現了不同的政權,這讓矛盾變得更加激烈。
  • 韓戰,美國試圖對中國投原子彈,為什麼英國首相非要攔住它?
    1950年6月25日,正在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發展事業奮鬥得熱火朝天時,韓戰爆發了,美國的插手使得這場民族內戰擴大為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在北朝鮮人民軍備打退回三八線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卻毫無撤兵之意,反倒不顧中方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作戰,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 你知道核武器,但你知道原子彈和氫彈的區別嗎?
    原子彈是一種通用類型的炸彈,通過分裂不穩定的原子來釋放能量(裂變)。可以使用許多類型的原子(元素),如鈾,鈽(基本上任何具有放射性或在其核中具有太多中子的物質)。氫彈使用來自正常裂變爆炸的能量,並將其用於重氫原子(如氘和氚)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從而釋放更多能量。這也意味著你需要更少的放射性起始材料,因為大多數破壞性能源來自融合較輕和更常見的氫原子,所以它更輕,但它仍然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原子彈。
  • 日本廣島和長崎紀念原子彈爆炸75周年
    這兩次原子彈攻擊令亞洲的戰爭迅速走向終結,日本於1945年8月14日向盟軍投降。不過,有批評者指,日本在原爆之前就已經臨近投降。那些在原爆中生還的人們被稱作「被爆者」(hibakusha)。他們在兩座城市的廢墟中承受著可怕的後果,包括輻射和心理上的創傷。1945年5月7日,歐洲戰事結束。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英國、美國、法國和蘇聯各是什麼反應
    在核武器的研製計劃中,蘇聯、英國、法國也成功的研製出了自己的核武器,這就讓世界上的核武器數量大幅度增加了。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中國並沒有研製核武器的打算,因為當時的中國在長期的戰爭之後,國家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在國家百廢待興的情況下,根本沒有研製核武器的條件,所以在早期中國根本沒有核武器研製計劃。
  •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當年的倖存者怎麼樣了?身體怪異,猶如怪獸
    說起原子彈,我想大家都不陌生,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在9600米的高空給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個5噸重的「大炸彈」。而這顆炸彈就是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唯一一次將原子彈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是利用鈾或鈽等易裂變重原子核裂變反應瞬時釋放出來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它的威力相當於幾百至幾萬噸TNT的炸藥,殺傷力和破壞力可想而知。據相關數據統計,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有70000日本平民在爆炸發生的瞬間死亡,另有70000人受傷。
  • 越南戰爭,美國如果用原子彈,可以輕鬆取勝,卻為何一直不用?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繼韓戰失敗之後,依舊對東亞地區賊心不死,一方面想要獲得更多的資源能源,另一方面想要遏制中俄的發展。最終越南內戰讓美國再次看到希望,美國毅然派兵進駐南越。中俄自然早已看出了美國目的,所以一直在暗中支持北越,最終,這場歷時將近20年的戰爭以美軍敗走、越南統一為結局。這場戰爭是二戰之後美國在亞洲地區第二次嘗到失敗的滋味,要知道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投入可不小。二戰之後的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在亞洲地區兩連敗必然會讓美國「懷疑人生」。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現在的韓國是美國的勢力範圍,但是二戰時期美國對朝鮮半島的態度也是有所變化的。 因為在太平洋戰場經受了重大的傷亡,所以為了減少傷亡美國之前是打算讓蘇聯獨自去佔領朝鮮。可是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不久之後丟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讓戰爭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計劃還很長久的戰爭突然間就到了尾聲了!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據資料顯示投向廣島的原子彈,因為體型太笨重。只有美國的b29空中超級堡壘可以勝任成為他的轟炸機。並且到現在為止。歷史一直沒有得到證實。曾經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是真的原子彈,還是只是一個大炸彈而已。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動用原子彈 | 鳳凰副刊
    最受震動的是美國。當時美國有很多受納粹迫害從德國逃亡而至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首先擔心的一個問題是,希特勒很可能已經開始著手原子彈的研發。於是,愛因斯坦給羅斯福總統寫了一封信,說如果德國先行造出核彈的話,勢必會稱霸世界,因此務須先發制人,「這種炸彈如果用船運,假如在港灣爆炸的話,一發就足以讓港灣和周邊的部分設施毀滅」。愛因斯坦寫這封信是1939年8月,一個月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 當原子彈爆炸時,躲進水裡是否有效?日本倖存者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如果不能及時制止日本的瘋狂行為,世界各國將會受到更多的損失,於是,1945年美國在廣島和長崎,各投了一枚原子彈,隨著一聲漫天紅光的亮起,十多萬民眾瞬間喪命,日本賴以生存的工業城市也因為這場爆炸化為了一片廢墟。
  • 原子彈落下前,美國在日本上空撒六千萬張提醒紙,日本卻置若罔聞
    這句話對於上個世紀的日本來說尤其合適,眾所周知,即使是到了戰爭的末期,日本的那些納粹狂熱分子們,仍在做困獸猶鬥,妄圖蒙蔽本國民眾來做最後的瘋狂。如果不是美國的那兩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相信戰爭的結束不會那麼快。
  • 8.6高分紀錄片《廣島》:原子彈爆炸,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提到廣島、原子彈、二戰這些詞,我的腦海中總會想到蘑菇雲、城市的毀滅等,但是這些意象都十分的模糊,像是年代久遠的古老傳說,直到最近看了紀錄片《廣島》,才真正體會當年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真實狀況,震撼到無以復加,甚至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
  • 先給6000元就讓研究原子彈,美國怎麼想的?
    為了製造殺傷力更加巨大的炸彈,希特勒命令加緊研究原子彈,爭取能夠在即將到來的大規模戰爭階段研究成功,為自己的戰爭機器添磚加瓦。當時德國國內反猶主義非常盛行,雖然戰爭還未爆發,但是隨著希特勒的影響越來越大,納粹黨逐漸主導了德國政治,猶太人在德國的處境極度危險,為了逃避災難,大批猶太人離開德國,前往美國。
  • 世界上最「幸運」的人,經歷過兩次原子彈爆炸,卻活到了94歲
    在二戰的時候,因為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所以美國就加入了戰爭。當時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將日本的廣島和長崎變成了廢墟,數十萬的人在核爆炸中喪生,但有一個人非常幸運,在經歷了兩次核爆炸以後,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
  •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禎子的同學募資建造了「原爆之子」紀念塑像,不只是紀念禎子,也紀念那些因原子彈爆炸得病帶走的孩子們。原爆受害者與杜魯門之孫,由紙鶴串起的友誼原子彈的噩夢糾纏廣島人數十年,他們恨美國人嗎?杜魯門之孫丹尼爾,和兒子一起讀了佐佐木禎子的故事後被她的求生意志深深感動,也開始反思祖父當年投下原子彈的決定,並在接受採訪時提起禎子。之後佐佐木雅弘聯絡上他,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造訪廣島。在禎子過世以後,她的家人並沒有獨佔她的遺物。
  • 美國轟炸廣島驚人內幕:日本險遭第三顆原子彈(圖)
    在會上,日本首相小泉統一那再次重申了日本不會製造或擁有核武器的立場。  小泉藉此次參加原子彈爆炸紀念活動之機指出,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國家,日本將毫不動搖的恪守核武器「三不」原則,堅決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  廣島原子彈爆炸57年之後,英國報刊對當時駕駛飛機轟炸廣島的美國飛行員保羅·提貝茲進行了獨家專訪,首次披露了大量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內幕。
  • 美國投原子彈於日本廣島、長崎,日本為何沒有仇恨美國?
    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不願意接受戰敗的事實和戰爭的懲罰,一直在太平洋戰場上垂死掙扎,甚至還提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要和美軍抗爭到底。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採取了極端措施,用兩顆原子彈逼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廣島雜貨商憶原子彈爆炸:滿世界是行走的鬼(圖)
    原子彈是殘酷的,數萬噸當量的爆炸,瞬間便奪去上萬人的生命,並讓更多人、更多家庭在此後幾十年裡飽嘗痛苦,至今瘡痍未復。但比原子彈更殘酷的是戰爭本身,正是這場讓全世界2/3人口捲入的大戰,導致了數千萬人的死亡,和十幾億、幾十億人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