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落下前,美國在日本上空撒六千萬張提醒紙,日本卻置若罔聞

2020-12-14 二江說歷史原創視頻

假如一個人,失去了自我,走上了瘋狂的道路,那麼他離滅亡就不遠了。這句話對於上個世紀的日本來說尤其合適,眾所周知,即使是到了戰爭的末期,日本的那些納粹狂熱分子們,仍在做困獸猶鬥,妄圖蒙蔽本國民眾來做最後的瘋狂。如果不是美國的那兩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相信戰爭的結束不會那麼快。

多年以後,尤其是日本國內的一些險惡用心的人,認為美國人濫殺無辜,殘忍的讓20多萬日本普通民眾做了替死鬼,這是反人類的行為。事情真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事情的真實情況。

當日本軍隊在戰爭的後期,從各個戰場都開始節節敗退後,似乎失敗已經成為定局了,但是國內統治者們,仍然在加緊的收回各地的軍隊,妄圖在日本本土與盟軍決戰,如果不成功也要讓盟軍付出巨大的傷亡,甚至不惜動員本國普通民眾也加入到這個瘋狂的詭計中。

這時候,美國決定把剛剛誕生的原子彈投放到日本,以此來徹底打消日本的狂妄計劃。為了減少平民的傷亡,美國在釋放原子彈的前幾天,先向將要投放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6000多萬張宣傳告知單,傳單的大體內容就是告訴日本的民眾,在這幾天將要對這個城市的軍事目標投放一種威力巨大的炸彈,它的威力將會波及到許多人的生命,為了不傷到無辜,請儘早撤離。

但是由於民眾受到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影響,沒有人對這個警告在意,認為美軍是在故意給民眾造成恐慌,他們也不相信會有這麼大威力的炸彈。當美國的轟炸機攜帶原子彈到達城市上空時,無知的人們還是一切如常,認為美軍丟下幾顆炸彈就會走了。但是,在原子彈爆炸之後,他們就開始恐慌了,因為他們真正見識了什麼是一掃而空。

接下來的1945年8月9日,美軍決定在長崎繼續投放第二顆原子彈,同樣也是首先給當地的日本民眾投下了大量的傳單,但是同樣是被忽視了,因為他們認為這次可能還是心理戰,美軍沒有那麼多的大威力炸彈。結果還是傷亡慘重。

所以,美軍已經盡最大努力對日本的民眾做了告知義務,只是日本國內統治者的僥倖心理,才讓本國市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如今有人又想以此來顛倒是非,可見軍國主義的思想還有重新抬頭的可能,對此,愛好和平的人士應當引起重視。

相關焦點

  • 美國投原子彈前,撒下6300萬張傳單警告,日本百姓為何無動於衷?
    眾所周知,二戰後期,日本之所以能快速投降,得益於美國在其領土扔了兩顆原子彈。而在這之前,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給全體國民灌輸的是「一億總玉碎」的思想。即一億國民全部戰死,也決不投降,可見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狗急跳牆的階段。
  • 日本投降前,美國準備怎麼對付日本?火燒,斷糧,就原子彈最簡單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的上空,一架美國B29轟炸機帶著死神飛來。  原子彈「小男孩」被丟在廣島上空,在與距離地面500米處爆炸,形成了一個溫度超過6000攝氏度的小太陽。
  • 日本投降前,美國都準備怎麼對付日本?火燒,斷糧,其實就原子彈最簡單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的上空,一架美國B29轟炸機帶著死神飛來。 原子彈「小男孩」被丟在廣島上空,在與距離地面500米處爆炸,形成了一個溫度超過6000攝氏度的小太陽。
  • 扔下兩顆原子彈後,如果日本不投降,美國還會繼續扔嗎?
    歐洲戰場,德國法西斯已經投降,只剩下日本還在負隅頑抗!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人投降,否則盟軍將於以日本最後的打擊!可是日本人對此置若罔聞!說句實話,美國人是不願意拉蘇聯人趟遠東這個渾水的,可是要想登陸日本,沒有蘇聯的幫忙是不行的。就在美國陷入左右為難之際,原子彈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有了這樣一個大殺器,杜魯門認為憑藉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需要登陸日本本島,就能夠把日本人打服。這樣一舉兩得,既能夠避免盟軍因為登陸作戰而承受巨大的損失,同時也能將蘇聯人踢出局。
  • 美國投向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失蹤之謎
    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為迫使日本投降,分別向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可事後有人發現,其實美國向日本投了三顆原子彈,光長崎就兩顆,一顆沒有爆炸,最後神秘失蹤。半個世紀以來,美蘇兩個核大國,都竭力設法迴避這個問題,但人們一直試圖想弄明白事情的真相。
  • 一次翻譯失誤,讓日本挨了美國兩顆原子彈的味道!
    廣島原子彈事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當時美軍選定日本東京、京都、廣島、長崎、小倉、新潟等城市作為投擲原子彈的備選目標。此前,美國、英國和中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
  • 除了廣島,美國原來想要投放原子彈的日本城市是它,不是長崎!
    ,美國決定向日本本土投放兩顆原子彈。投放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所沒有的,對於原子彈的第一次使用,美國政府也顯得很慎重,他們在日本的各大城市中選擇最合適的目標城市。排除了這些,美國方面把目光投向了日本有著發達重工業的幾個城市,它們分別是廣島、小倉、長崎,長崎位於最後一位,屬於備選城市,廣島是日本的陸軍之城,日本對外發動侵略的陸軍部隊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所以這裡屬於日本的軍事重地,而且這裡重工業發達,並且有罪惡的毒氣研究據點,所以毋庸置疑廣島是美國投放原子彈的首選城市,在這裡投放原子彈一定可以達到威懾的作用,並且強有力的摧毀很大一部分日軍力量。
  • 75年前,日本有多少人因美國原子彈喪生?
    近日美國《新聞周刊》發表撰文表示,在75年前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兩大城市投下的原子彈,當時紀錄在冊的死亡人數是估算,同時當時原子彈爆炸的破壞力幾乎讓整個城市變成了廢墟。當時有幸活下來的人們也在之後多年後死亡,死因多是因為受到核輻射造成的癌症以及其他疾病。
  • 二戰時日本東京是不是有什麼令美國忌憚,因此才不敢投原子彈?
    為此,在於用不用原子彈問題上,美國高層的意見並不一致, 目睹了原子彈試爆的美軍總參謀長、海軍上將萊希,和歐洲盟軍總司令艾森豪認為,僅依靠常規武器甚至炸彈就能結束戰爭,日本已經敗了,完全沒有必要投擲原子彈,否則,原子彈的巨大破壞殺傷力會引起「全世界輿論譴責,美國將負歷史的罪責。」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日本第一時間為何沒有選擇投降
    導讀:1945年,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隨後美國在廣島投了一枚原子彈城市幾乎被毀滅,日本依然在選擇戰鬥。二戰有兩個國家是罪孽最深重的,一個是奉行法西斯主義的德國,以希特勒為首;一個是奉行軍國主義的日本,以裕仁義即日本昭和天皇為首。二戰時期,日本不停的在叫囂著打打打,守著本國的國土,擴大侵略範圍。而後來其他法西斯國家已經開始投降了,唯獨日本依舊不肯認輸。
  • 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動用原子彈 | 鳳凰副刊
    回國後,於1931年在理研內設立仁科研究室,推進量子物理學研究,是主導戰時日本原子彈研發活動的核心人物。黃昏時分,運輸機抵廣島,在城市上空盤旋了好幾圈。仁科博士臉緊貼舷窗,俯瞰機翼下滿目的廢墟,低聲自語道:「這是原子彈……」登陸廣島後,通過X光片被感光等事實,仁科迅速斷定這種「新型炸彈」就是原子彈—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了。緊接著,8月9日,長崎復遭「新型炸彈」的襲擊。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失敗,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在這期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事件。原子彈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無異於給垂死掙扎的日軍狂徒一個致命打擊,這個事件也成為了二戰的催化劑。在這裡面我們要提到一點,美國為什麼不選擇日本其他地方投彈,反而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呢?
  • 日本投降前,美國還準備怎麼打擊日本?火燒城市,餓死千萬日本人
    文/商學野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的上空,一架美國B29轟炸機帶著死神飛來。原子彈「小男孩」被丟在廣島上空,在與距離地面500米處爆炸,形成了一個溫度超過6000攝氏度的小太陽。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廣島紀念公園其實,美國在二戰時期則對日本恨之入骨,曾制定了很多個針對日本的「亡國計劃」,一個比一個狠,原子彈只是最簡單、效率最高的,所以被率先使用。
  • 美國總統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促使其投降,還是另有目的?
    此時,原子彈試爆成功的消息傳來,令杜魯門總統欣喜若狂,他馬上同邱吉爾商量是否對日本使用這一新武器,最後他們決定先給日本一個莊嚴的警告,在《波茨坦公告》後再動手。7月27日到8月1日,盟軍飛機在日本各個城市上空散發了150多萬張傳單和300萬份《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但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抵制。
  • 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正當盟軍積極準備實施「沒落行動」之時,原子彈研製成功了。戰爭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領導人堅信這種威力巨大的炸彈可以促使日本人很快投降,盟軍無需在進行登陸作戰了,可以避免巨大的傷亡。同時美國也不需要獲得蘇聯的幫助了,更不需要與蘇聯分享戰後利益。因此,美國總統杜魯門很快就做出了使用原子彈的決定。
  • 廣島原子彈投放三天後,日本為何死撐到投放第二顆才宣布投降
    而日本受軍國主義的影響,依然對內宣稱自己戰爭的成果,拒絕投降。 美國總統和政府為儘快迫使日本投降,警告日本:「如果仍拒不接受我方條件,可以預期,毀滅性的打擊將如雨點般從空中打來,地球上從未出現過類似的打擊」,指明要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此前,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置之不理。
  • 75年前的今天,全世界第一顆投入實戰的原子彈,在廣島上空爆炸
    早在1945年5月,由史汀生、伯恩斯、費米、勞倫斯和奧本海默等科學家組成的過渡委員會就已經成立,由於"曼哈頓"計劃的成功實施,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首個能使用核能的國家,並擁有了新的超級武器,在日本拒絕《波茨坦公告》之後,美國決定給瘋狂的日本軍部下一劑"猛藥",將在日本投下新製造出來的原子彈。
  • 當年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東京為什麼能倖免於難?
    上個世界50年代的時候,為了能夠讓日本儘早的投降,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個地方投擲下了兩顆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的威力使得方圓數百公裡的所有建築物全部的被摧毀。數十萬人在美國的這場襲擊中喪生,讓人感到心酸不已,但是這個其實也不怪美國人,早在襲擊發動之前,美國就派遣戰機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上空丟過海報進行警告說要襲擊。但是當時那些人都沒有聽,或者聽了也沒有當作回事,因為當時的日本天天遭遇飛彈的襲擊,一般都是躲在家裡不出來就行了,但是沒想到這些丟的居然是原子彈。那麼當時美國為何不在日本的東京丟下原子彈呢?
  • 美國轟炸廣島驚人內幕:日本險遭第三顆原子彈(圖)
    在會上,日本首相小泉統一那再次重申了日本不會製造或擁有核武器的立場。  小泉藉此次參加原子彈爆炸紀念活動之機指出,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國家,日本將毫不動搖的恪守核武器「三不」原則,堅決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  廣島原子彈爆炸57年之後,英國報刊對當時駕駛飛機轟炸廣島的美國飛行員保羅·提貝茲進行了獨家專訪,首次披露了大量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內幕。
  • 美國投原子彈於日本廣島、長崎,日本為何沒有仇恨美國?
    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不願意接受戰敗的事實和戰爭的懲罰,一直在太平洋戰場上垂死掙扎,甚至還提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要和美軍抗爭到底。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採取了極端措施,用兩顆原子彈逼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