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為製片人挑選尋找劇本是最基本的日常工作。其他後續工作的前提。
製片人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有自己的優勢取決於手中是否獨家享有的電影故事和最好的劇本。在好萊塢,擁有好故事和好劇本是製片人手中的王牌。好的劇本故事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致勝點。
製片人是以什麼為依據判斷劇本有無拍攝價值的,這個問題恐怕是劇作人都想知道的。
我們都知道,劇本又稱腳本。通常包括情景(舞臺提示)與活動(人物自身的臺詞)兩部分。
舞臺提示,又包括對動作展開的時間和具體的物質環境的說明,對人物外部動作、靜止動作的提示和對人物臺詞的心理情緒的提示。
人物自身的臺詞,其中包括對話(對唱)、獨白(獨唱)、旁白(旁唱)等,這些,都是人物心理動作的外現方式。
製片人要從眾多的劇本裡挑選出適合滿意的劇本根本就沒有時間看整個劇本內容,而是從簡介、梗概、大綱三方面來衡量的。
但是簡介、梗概、大綱是三個讓人容易混淆的名詞。
這三者看起來類似,都是提示一個故事的,但內容各有側重,功能也完全不一樣。
簡介主要是題材展示,比較籠統,也是個介紹可以包括故事大體情節或者部分情節,可以包括編劇相關思維或者其他信息。
從梗概可看出作者的故事創意,故事梗概是對編劇情節的總結;
而大綱是為編劇用的,所有要素具備,則能看出作者的故事是否精彩。
製片人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對製片人來說,題材不能決定劇本的生死;梗概也許有參考價值;能讓製片人立即鑑別出改劇本有沒有拍攝價值的確是劇本大綱。
因此,弄清三者關係,寫出一個打動製片人的文案稿十分重要。
如果編劇先有了一個構思,跟製片人溝通的時候,先說「簡介」。
怎麼寫簡介才能吸引到製片人啦?
簡介說白了就是簡要介紹。少則一句話,多則二三百字,最多不超過500字的 「內容提要」,是創作方向與閱讀導線。
製片人從簡介裡可以知道的信息有:
故事題材時代背景主要情節線主情節人物階層身份的介紹設置主要懸念。
製片人不能知道的是:
故事主人公、主要看點、故事模式(梗概的主要任務)、故事具體情節以及情節是否精彩(大綱任務)。
以《荊柯刺秦王 》為例,我們來看它的簡介:
戰國亂世,秦人最強;
始皇之心,以為子孫萬世之業;
但卻有布衣俠士不懼天子之怒, 誓要以一人之力扭轉乾坤 ;
雖未成功,,但凜凜忠義之氣卻充塞天地之間。
但具體故事的看點、該故事組合模式以及具體故事等,我們是看不出的。因此,如果要進一步了解小說看點和故事模式,製片人說「有興趣」,再說「梗概」。
梗概要怎麼寫才更高逼格?
一般來說,梗概大約在500到1500字不等。雖說梗概只有短短幾百字,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想寫好一則梗概還是要講究技巧的。
我們從梗概中可以看到的有:
故事創意(有時包含著故事模式,故事模式是舊瓶,故事創意是新酒)重大故事事件故事焦點人物故事基本模式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繫等。
我們再來看看《失戀33天》的梗概:
黃小仙兒,27歲,大齡待嫁,在北京從事高端婚慶策劃工作;姿色平平,家境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口刻薄言辭,和對這世界滿腔的樂觀。
長途戀愛談了七年,沒有修成正果,反而在商場裡看到了男友和自己閨蜜喜笑顏開的走在一起。 當頭棒喝下,為時33天的失戀後心理復健工作,就此展開。
黃小仙當下的處境一片悽風苦雨,工作上困難重重,剛剛慘遭失戀,卻要替一對戀愛同樣談了很多年但現在仍然如膠似漆的新人策劃婚禮;同事王小賤,既冷酷又毒舌,看起來是一個同性戀,對黃小仙兒的慘況一路冷眼旁觀…
黃小仙兒的人生還沒拍攝到高潮部分,是不是就要這麼被迫收工了
從這個梗概我們可以看出,該小說的故事創意是大齡剩女遭遇閨蜜跟男友的雙重背叛。重大事件也已經清晰,它們是:閨蜜的背叛,男友的背棄,工作上的重重困難等。故事焦點人物也出現了部分(有待於大綱的進一步拓展)。故事基本模式則是「小人物捲入大事件」的好萊塢大片模式。但我們還不能知道故事的具體情節是否足夠精彩故事情節是否沒有大的失誤等。這便需要進一步擴展成大綱了。
故事梗概到底要怎樣寫,總結如下:
第一步:讀。
通過對原文的精讀,儘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對話」,了解原文內容,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
第二步:抽。
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強調的是對一些描寫具體或是富含情感的關鍵段落要注意適當保留原句;對一些簡短的、不影響文章表達的次要段落則大膽地取捨。
第三步:連。
將抽取出來的各段大意連接起來。
第四步:理。
將連接好的語句梳理通順:刪去重複的文字,做好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銜接,使它成為一段通順的話。
故事梗概應注意保留的幾點是:
1)說明主要人物的姓名、性別、身份、年齡、外貌、性格與氣質等特點,樹立主要人物。
2)說清主人公要幹什麼事情等。人物的戲劇性需求,發財、升官、復仇、爭霸、結婚等36種經典敘事模式。
3)說清楚主人公做這個事情的意義及困難所在。
4)說明事件的結果。
5)通過故事傳達的某種情感。感情類型是固定的,而故事是千變萬化的。有經驗的製片人自然能從故事中看出它可能傳遞給讀者的感情。
看完梗概,製片人還說「有興趣」,就先寫「大綱」,在大綱階段,會反覆修改幾次。大綱中不要求有具體詳盡的情感描述,梗概和簡介中就更沒必要了,或者說堅決不允許粗線。
常見的故事梗概中出現的偏差:
1)流水帳。作者試圖囊括較多的細節,造成重點不突出。看完之後,記不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一個建議:只寫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補充,注意事件之間內在的因果邏輯聯繫,事件本身構不成情節,有內部因果聯繫的一系列事件才能構成情節,然後一系列有因果聯繫的情節構成故事)。
2)說概念,談感覺,看不出故事。一般而言,說概念的是議論文,談感覺的是散文。小說和劇本是通過人物和故事表現作者的觀點和情感。
3)情節線敘述不清晰,看不出主人公行為的邏輯。
4)文理不通。寫者要麼不夠認真,要麼文字功底不夠。如果遇到帶有「文字挑錯強迫症」製片人或者編輯,這個時候就不能允許有錯字發生了,錯字代表的是你工作態度不認真,所以千萬不能犯有錯字和語句不通順的低級錯誤。
看梗概,有時候並不能看出小說的好壞。但看大綱,卻能看個八九不離十。大綱字數在五千到一萬字不等。用萬把字講個故事,哪裡重哪裡輕,起轉合的契口在哪裡,情節編織是不是有新意,關鍵的細節有沒有考慮,人物的塑造是否成功,讀者會不會有認同感等等等等。
好的大綱應該具備的特質:
處處閃耀讓人拍案的情節精巧設計;
真情實感可信可嘆真摯情感;
完美渾然一體的結構;
這樣才是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說。
除了藝術創造力你還需要:
縝密的邏輯深刻的洞察理性的判斷和分析能處理好整體和細部之間的平衡
簡單的說,梗概是出點子,拼的是創意,大綱是講點子付諸實踐,因此更為具體,如果說梗概是感性的,主要事件的創作靠的是靈光乍現,那麼大綱就是理性,需要踏踏實實的功力和積澱。當然,靈感的生成,也是以豐富的積澱為基礎的。
雙方把故事「主情節」確定下來,主要人物確定下來。這樣,故事基本就不會白寫了。開始寫作之後,作者的靈感就在細節上充分發揮。
劇本區別於任何一種文體形式,我經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或人物傳記,這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專業的。
劇本大致的寫作格式如下:
場景說明要黑體,時間地點要黑體,居左
場景中出現的音效要黑體標出
第一次出現的人物名要黑體居中
人物的對話要居中,兩邊留空,不同人物的對話要另起一行
標明攝象機的關係
標明場景的切換,「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轉場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運用,也要用黑體標出
寫劇本的時候應注意的幾個細節:
1)劇本不但是可供拍攝的(習慣上稱為「可拍性」),而且也很注意文字語言的修辭和文採。它既為導演拍攝提供了基礎,又能成為一種普通讀者直接閱讀欣賞的文字讀物。
2)往往以場景的時空變化來劃分劇本的文欄位落,但不在每次時空轉換的時候標明時間,地點之類。而是通過對情節的描述自然而然地把那些內容體現出來。
3)不對拍攝技術作明確的規定(比如註明什麼「特寫」、「推」、「淡出」之類),而是通過對藝術形象的直接描寫把那些內容暗示出來。
4)寫劇本不是寫小說。小說是文學劇本,不能直接用來指導拍攝和製作。劇本就是一個屏幕,你所要表現的是電影屏幕上能被觀眾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東西。
5)不必要的攝象機標註。劇本裡有自己的專用相機術語,多多使用這些術語,能讓你的劇本很專業,至少看上去很專業。
相機術語:
Angle on 角度對準
Favoring 主要表現 Another angle 另一個角度 Wilder angle 更寬的角度 New angle 新角度 6.POV 視點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 8.Over shoulder angle 過肩鏡頭 9.Moving shot 運動鏡頭 10.Two shot 雙人鏡頭 11.Close shot 近景 12.Insert 插入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