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緊箍」:可以讀懂腦電波的智能穿戴設備

2020-12-14 OFweek維科網

  OFweek電子工程網:「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曾經的神話劇《西遊記》裡不乏科幻夢想,而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唐僧為孫悟空戴上的緊箍圈,這個雖然有點low的頭箍卻「神奇」無比,讓本領蓋天的齊天大聖全然沒有了招架之力。

  緊箍圈可以說是最早也最有名氣的一款可穿戴設備,可以無線接收伺服器命令,可以根據命令調整自身大小;尤其將用戶識別安全系統做到了極致,只認「師父」一個人的密匙;設備的信號接收範圍也非常大,任用戶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也跨不出有效輻射範圍。

  「新緊箍」向人腦思維解讀邁進

  據相關研究顯示,人的大腦是由數以萬計的針尖大小的神經交錯構成的。神經相互作用時,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放電,放出的電通過腦電波技術(醫學上稱為腦電圖)便可測量到相關數據。同時,不同的神經活動會產生不同的腦波模式,不同的腦波模式又會發出不同振幅和頻率的腦電波,即表現為不同的大腦思維狀態。例如,當腦波位於12到30Hz之間時,即Beta波,表示大腦正處於專注狀態;當腦波在8到12Hz時,即Alpha波,表明大腦正處於平靜放鬆的狀態。

  這與聲波的原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聲波藉助於揚聲器向外傳播後,人們可以通過耳朵接收,「翻譯」成語言解讀出來。而如今,如何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傳感器,對大腦所發射出的腦電波進行接收、翻譯、解讀,已經成為人類對大腦開發過程的主要研發方向,這也將是人類更好地研究和對接人工智慧的入口通道。

  作為世界該領域的先驅者,美國神念科技(NeursSky)率先將腦機接口技術帶出實驗室,帶進了大眾視野。但其技術尚不能檢測到人們思維的具體內容,還只是停留於思維的狀態。在這待突破的十字路口,最關鍵的難點就是如何開發出能精確辨別出與語言有關的腦電波的軟體,並能直譯解讀。

  「新緊箍」踐行者都長啥樣?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形態各異的「緊箍圈」不僅從神話小說的夢幻裡跨入了現實的科技界;而且還通過功能的生活化升級,讓其成為酷炫的新時代科技玩物。在此,我們略拾掇一二,以揭開「新緊箍」的神秘面紗。

  Muse:讓頭帶讀懂腦電波。Muse頭帶通過感應技術原理,可以讀取大腦的腦電波,從而讀取大腦信息。它和應用軟體配套使用,可以引導用戶去思考或者放鬆大腦。據開發者介紹,Muse頭帶不僅可以讀取佩戴者的腦波模式,還可以執行簡易的「心靈控制」等活動。

  Emotiv Epoc意念控制器,實時監測思想與情感。Emotiv Epoc是由美國加州舊金山的神經科技公司Emotiv Systems,通過使用非侵入式傳感器研發的附有電極的特殊頭盔類產品。它可以測量很多不同的思想和情感,甚至已經可以區分具體的想法,如:「推」和「舉」;以及情感,如「興奮」或「平靜」等。甚至,一些患有內部鎖定症候群的人群將可以通過這種頭盔裝置直接與世界進行溝通交流,與物體發生交互反應。

  MindSet:意念領略全新交互式世界。MindSet是美國NeuroSky公司基於最新的腦機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技術研發的一款基於人機界面技術的意念耳機。MindSet採用NeuroSky專利技術,通過輸出關注度參數和放鬆度參數,來反映佩戴者當前的精神狀態;MindSet還可以輸出原始的腦電波信息和不同波段的腦電信息,將用戶的腦電波信號轉化為基於意念的控制力,帶用戶進入一個全新的互動交互的世界。

  「新緊箍」或將成為人機和諧的通道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在腦波交互、思維交流方面研究不斷深入的同時,對人工智慧的開發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而於此同時,如何有效地和諧人機關係,杜絕人工智慧「終結說」成為現實,已經成為科技界乃至人類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對此,我認為,以「新緊箍」為代表的頭戴式智能穿戴設備,或許將是人類在探秘自身大腦的過程中,闢出的一條和諧人工智慧的康莊大道。因為在此技術和設備的支持下,人們在賦予人工智慧以思維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與晶片的數據對接,進行人工智慧的思維解讀,從而有效地提升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把控,將人工智慧終結人類的憂患防範於未燃,就如同唐僧依託緊箍圈便可牢牢把控本領通過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一般。
 

相關焦點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9月,蘋果發布可監測血氧水平的Apple Watch 6,實現預測和追蹤新冠病毒感染,更傾向於對用戶的健康管理。  11月,榮耀新推出含有心臟健康管理、血氧飽和度檢測、睡眠呼吸暫停篩查等多種保健功能的智能健康手環。  從今年各大品牌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正在打開可穿戴設備的增量市場。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索普和香農等人研製出了歷史上第一個智能穿戴設備——一款置於鞋內的用於輪盤賭的計算機。 由此開始,到1997年第一屆國際可穿戴計算機學術會議召開之前的30年間,智能穿戴設備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和發展。
  • 智能穿戴設備有哪些_智能穿戴產品品牌排行
    智能穿戴設備概述   智能穿戴設備是應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進行智能化設計、開發出可以穿戴的設備的總稱,如手錶、手環、眼鏡、服飾等。穿戴式智能設備擁有多年的發展歷史,思想和雛形在20世紀60年代即已出現,而具備可穿戴式智能設備形態的設備則於70-80年代出現。
  • 看服裝展變身智能穿戴Show!
    到了會場,小編本以為看到的應該是各式各樣的新潮衣服,沒想到最火的卻是一個智能時尚體驗區。原來,在物聯網的大浪潮之下,服裝行業的時尚已經不僅體現在衣服的設計上,更多的是如何讓這件衣服超越一件衣服的功能,這也正契合了2015CHIC的主題——聯動未來。那怎麼樣才叫「聯動未來」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揭秘本次「智能穿戴Show」的新鮮玩意兒!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 網絡 - IT商業網-解讀...
    9月,蘋果發布可監測血氧水平的Apple Watch 6,實現預測和追蹤新冠病毒感染,更傾向於對用戶的健康管理。  11月,榮耀新推出含有心臟健康管理、血氧飽和度檢測、睡眠呼吸暫停篩查等多種保健功能的智能健康手環。  從今年各大品牌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正在打開可穿戴設備的增量市場。
  • 智能頭環真能判斷注意力是否集中?專家:腦電波讀出容易,讀懂很難
    腦電波大致分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不同的電波對應不同的大腦狀態。儘管不同的腦電波大致有一個代表的方向,但實際情況卻複雜得多。事實上,腦電信號的破譯工作目前仍是一片「藍海」。 前不久,浙江某小學為學生佩戴「智能頭環」檢測腦電波以判斷其注意力是否集中的事件引發熱議。
  • 一文讀懂可穿戴設備常見應用及發展趨勢
    一文讀懂可穿戴設備常見應用及發展趨勢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5-28 15:32:07 一、可穿戴設備是什麼?
  • 小編吐血搜集:10大神奇可穿戴智能產品【圖】
    [導讀]MindWave Mobile是一款適合iOS和安卓行動裝置的腦電波讀取設備
  • 「智能眼鏡」能否支撐起可穿戴設備的下半場?
    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品牌排名方面,華為、小米與蘋果分列前三。同期,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高達1.25億臺,同比增長35%。
  • 意念控制頭環:用腦電波來操控智能家居 4股受益
    全球首個城市級VR產業規劃啟動 6股有戲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7日訊  意念控制頭環:用腦電波來操控智能家居但從古至今,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  通俗地說,腦電波(EEG)控制研究就是為了實現「意念控制」。腦電波是大腦在思維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形成的生物電。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
  • 史丹福大學:智能穿戴設備可測算人體健康狀況
    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Fitbit與Apple等大牌智能穿戴設備都可以在發病症狀顯露前就可以測算人體的健康狀況。這聽起來著實有些不可思議,難道是智能穿戴行業又發大招了,又有新產品或是新技術引領行業發展了,但事實的結果可能讓你大吃一驚。據悉,此結論基於史丹福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
  • 2019智能穿戴設備排行榜
    5、dido智能手環  6、AMAZFIT智能運動手錶2  7、樂心智能手環1、Apple Watch Series4  詳細介紹:Apple Watch Series4支持蜂窩網絡數據,不攜帶手機的情況下也可以上網,除此之外還能歲時健康身體健康問題,是一個特別智能化且貼心的手錶。
  • 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攀升 智能穿戴概念股有望受益
    據最新消息顯示,智能手錶、TWS耳機等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攀升。據悉,今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達到1400萬部,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40%。有分析表示,智能穿戴概念股有望受益。下面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吧。
  • 智能可穿戴APP開發,開啟智能健康管理新時代!
    新冠疫情爆發使人們對健康產生了隱憂,不少消費者希望通過更科學更便捷的方式來獲取健康產品和服務,「健康管理」之風的驟然起勢,為「大健康」行業帶來了發展的良機,也讓依靠人工智慧、大數據對健康做出分析與評估管理的智能穿戴行業前景一片明朗。
  • 物聯網時代 可穿戴設備性能及具新要求
    IoT大會現場 據IDC預測,2016年到2020年可穿戴市場將呈現明顯增長,預計2020年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發貨量會達到2億,智能手錶出貨量將達到1.61億塊,可穿戴設備市場潛力巨大,隨著物聯網時代的迫近,
  • 樂投可穿戴智能設備產業強勁增長帶動物聯網延伸
    近年來以智能手環、智能手錶、智能眼鏡等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早已走入大眾生活,為我們帶來諸多便利,也贏得廣闊的市場。穿戴設備的競爭也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專業數據顯示今年共新增超2800家可穿戴設備相關企業,可穿戴設備市場在疫情之後實現了較快復甦,而快速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可穿戴設備,也帶動整個物聯網產業鏈的商業化延伸,行業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 關於智能穿戴手錶、手環及VR相關的產品及材料設備信息
    在5G和AI技術商業化不斷深入,智能穿戴設備被認為是繼手機之後的下一個熱點,華為、OPPO、VIVO、小米、三星等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智能穿戴。 隨著屏幕及相關硬體技術的成熟,智能穿戴產業鏈從光學顯示模組、結構件到材料設備也將迎來新的一波發展機遇。產業鏈上下遊也在積極布局,11月19日,科森科技智能穿戴及通訊終端精密電子項目開工建設;長盈精密擬使用資金10億元,用於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設備、AR/VR設備、多功能筆記本電腦相關的結構件。   現階段可穿戴產品主要以手錶、手環、虛擬顯示VR/增強顯示AR等幾類產品為主。
  • 「智能眼鏡」TO B與TO C齊飛,可穿戴設備的未來將是怎樣?
    今年「跑步經濟」帶動了大量中國運動品牌業績的復甦增長,除此之外,跑步經濟也在不斷促進文化用品行業、電子產品等領域消費,其中在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手環上的體現最為明顯。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
  • 可穿戴設備未來十年,聊聊我對可穿戴設備的一些思考
    隨著 Apple watch 的推出,智能可穿戴設備可以說真正意義上進入了萬花齊放的階段,這裡為什麼說 Apple watch 而不是 MOTO 360 呢,因為蘋果是一直作為行業的風向標來引領行業的發展趨勢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雖然三星早早的推出智能手錶但始終也沒有火起來。目前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基本都是從智能終端獲取數據,然後在手機對應的 APP 上進行統計。
  • 可穿戴設備的6大發展趨勢
    文/趙靜隨著各種高科技傳感器的成熟,硬體的小型化及大數據時代的來臨,Wearable device已成為未來智能設備的主流趨勢另外,心理健康也會是今後發展的可能性,有效的改善消極情緒並提升正面影響可以避免很多社會負面問題。2.五感能力拓展Wearable device 存在的價值是和手機形成差異化,並且可以讓用戶長期(非短期)的穿戴,對此MassThinker對其的一種預期是讓其成為人類五感的能力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