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好習慣一定要從小養成,如果你不幫孩子教育,那麼孩子長大之後就會由社會教育,而社會教育的話,孩子付出的代價可能就會比現在多的多,而且這些習慣會讓你的孩子受益終身。
舉止文明
一定要從小教育孩子懂禮貌,否則沒有禮貌必然會受到社會的鞭策,現在這個文明社會沒有禮貌是萬萬不行的。見到老師、長輩、客人主動問好。自覺使用禮貌用語,不能歧視身體有缺陷的人。當別的孩子做的不好時,不能嘲笑他們。
尊重他人
不能打斷他人講話,要認真傾聽,不能一邊做自己的事情一邊聽別人的講話;受到別人批評時,要虛心傾聽,不可頂撞他人;別人學習、休息、工作時,要安靜,不要發出沒必要的噪音來打擾別人;不經別人同意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等等。
誠實守信
說到就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就要提前和別人說好,並向別人訴說原因;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善於思考
要孩子多發現問題,只要有了發現,才會出現問題,才能出現思考並解決問題,不然孩子永遠都只能被動地學習知識。
自主能力
讓孩子看待事情有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獨立的處理問題,孩子沒有自主能力就永遠無法自立,要孩子擁有更強的自制力和責任心;孩子遇到困難父母不要第一時間就去幫助,等孩子確實無法獨立完成的時候,家長再去給與適當的幫助,切勿不要過度幫助,不然孩子永遠無法成長。
專家研究發現,人養成習慣需要21天,所以幫孩子養成習慣不是一件短時間的就能完成的事情,而習慣真正的刻到骨子裡需要90天,家長需要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只有這樣習慣才能真正的伴隨孩子終生。
現在孩子的意志力普遍薄弱,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很容易退縮,我們父母需要給孩子制定一些計劃,來幫助他們養成好的習慣。幫他們列出短期要實現的東西和長期要實現的東西,並且如果完成了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孩子便有了動力和前進的方向,在養成好習慣的路上越走越遠,激發了他們的好勝心。
我們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這樣孩子才能以我們為榜樣,默默的收到我們的影響,試想我們父母都無法做到,那麼如何去要求孩子們做到呢?
幫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一旦養成,孩子才更容易成功,為我們的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